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耶稣会文献汇编

耶稣会文献汇编

发布时间:

耶稣会文献汇编

颜真卿,才人

直接百度搜,或者历史书明末文化,利玛窦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儒家称康熙皇帝编成的六部典籍为:《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该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采撷广博,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类、禽兽、昆虫,乃至文学、乐律等等,包罗万象。它集清朝以前图书之大成,是各学科研究人员治学、继续先人成果的宝库。由于成书在封建社会末期,克服以前编排上不科学的地方,有些被征引的古籍,现在佚失了,得以赖此类书保存了很多零篇章句。清朝初年,按照汤若望删修的《西洋历法新书》制订了《时宪历》。但是,该书内容有矛盾的地方,有的说明文字也晦涩难懂。这部书的上编十六卷名《揆天察纪》,阐明理论;下编十卷名《明时正度》,讲计算方法。另外附有运算表十六卷。乾隆年间,又增修后编十卷,也分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和运算表三部分。《历象考成》采用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天文学体系,数据也多半取自第谷,虽然在编纂上和精度上比此前的《崇祯历书》有所提高,但它的整个体系是落后的。《数理精蕴》,中国清朝梅瑴成等编纂。是康熙末年所编纂的《 律历渊源》 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数学。康熙在位时既倡导西算,也重视中算。晚年他命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人编纂天文演算法书籍,包括《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合称《律历渊原》共100卷,终于雍正元年(1723)十月刻竣。《数理精蕴》(公元1713-1722年)是一部融中西数学于一体,内容丰富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包括上编五卷,下编四十卷,数学用表四种八卷。上编名为立纲明体,主要内为《几何原本》,《演算法原本》。下编名为分条包罗了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初等数学的多方面材料。此书有着康熙「御定」的名义,获得了广泛的流传,从而形成了乾嘉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数理精蕴》中有一套专用数字名称:个、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沙河、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其中个至万为十进制,从万至不可思议为万进制。比个位小的数,按十分之一递减,依次为分、厘、毫、丝、忽、微、纤、渺、漠、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静。1678南怀仁编成《康熙永年历法》三十二卷。这部天文表分为八个部分——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以及交食,每一部分名四卷。各部分的开始给出一些基本数据,然后给出某一天体两千年的星历表。根据这些星历表,就可以很容易地编出民历。康熙皇舆全览图为中国清朝所绘的地图。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 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

-《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党项西夏史探微》(45万字),台北允晨出版社,2005年-《委黎多〈报效始末疏〉笺正》(25万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25万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明清士大夫与澳门》(30万字),澳门基金会,1998年-《东坡事类》(35万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宋代吐蕃史料辑校二》(60万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宋代吐蕃史料辑校一》(55万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广东教育出版,2009年-《澳门编年史》(6卷),澳门基金会,2009年-《澳门史新编》(150万字),澳门基金会,2007年-《中国古代史论集》(1-3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006年-《暨南史学》(1-4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2006年-《〈澳门宪报〉中文资料辑录(1850-1911)》(120万字),澳门基金会,2002年-《澳门历史研究》(1-5辑),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01年-2005年-《鸦片战争后澳门社会生活记实──近代报刊澳门资料选粹》(60万字), 花城出版社 2001年-《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五、六册,150万字),人民出版社,1999年-《今日澳门》(22万字,教育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历史文献与道统文化(迎澳门回归专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香港6000 年(远古 1997)》(400万字),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8 年-《港澳大百科全书》(300万字),花城出版社,1993年 - 《康熙时期艾若瑟出访罗马始末考》,收入《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班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出版,2009年- 《美北长老会在广东地区的出版活动:1844-1899》,收入《自西徂东——基督教来华二百年论集》,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9年- 关于明季意大利耶稣会士毕方济奏折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2万)- 明季寓居澳日本基督徒与广东政府的防范,《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5万)- 彭昭麟与澳门,《澳门研究》2008年第1期(2万)- 明代中暹关系的一份重要文献──田生金《暹罗国报贡疏》研究,《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5万)- 刘尧诲《督抚疏议》中林凤与西班牙史料,明清时期西班牙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7年10月(2万)- 16─19世纪澳门人在帝汶的活动,《世界民族》2007年第2期(2 万)- 顺治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清王朝的正式交往,《文史》2007年第1期(5 万)- 两广总督张镜心《云隐堂文录》中保有的崇祯末年澳门资料,《澳门研究》第35期,2006年(5 万)- 胡琏与中葡茜草湾之战,《澳门历史研究》第5辑,2006年(8 万)- 许之渐与康熙历狱,清代西学学术研究论集,2006年(2万)- 明末清初耶稣会在江南地区的活动,上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5 万)- 明代中西关系汉文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国际汉学》第14辑,2006年(2万)- 民国时期澳门兴起的各项体育运动,《澳门研究》第30期2005年(2 万)- 明清时期华人向暹罗的移民,《世界民族》2006年第6期(5万)- 中国天主教史研究的新进展──从《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说起,《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0期(1万)- 清朝前期西洋钟表的仿制与生产,《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2万)- 明清之际自鸣钟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生产,《史林》 2006年第3期 (2万)- 美南浸信会澳门活动考述(1836-1937 ),《澳门研究》2006年第34期(8万)- 明清之际澳门天主教的传入与发展,《暨南学报》2006年第2期 (8万)- 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在华活动考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5万)- 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早期澳门活动述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6万)- 清末澳门华人纳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5万)- 16─19世纪澳门“黑人”来源考述,《世界历史 》2005年第5期(8万)- 19世纪美北长老会在粤传教活动述论,《世界宗教研究》 2005年第3期 (2万)- 明中后期广州交易会始末考,《学术研究 》2005年第5期 (5万)- 16─17世纪在暹罗的葡萄牙人,《世界民族》 2005年第3期 (8万)- 明清时期西洋体育在澳门的传播,《世界汉学》 2005年第1期 (5万)- 清末民初圣母圣心会新疆传教考述(1883-1922年),《西域研究》 2005年第2期(8万)- 清中后期西洋体育在澳门的传播,上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 (5万)- 1900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反洋教运动,《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2期 (5万)- 明末耶稣会著名翻译陆若汉在华活动考述,《文化杂志》第55期,2005年(3万)- 明中后期澳门葡人帮助明朝剿除海盗史实再考──以委黎多《报效始末疏》资料为中心展开,《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万)- 明末天主教徒韩霖与《守圉全书》,《晋阳学刊》 2005年第2期 (2万)- 美国传教士哈巴安德在华活动述论,《暨南学报》2005年第2期(8万)- 清末澳门镜湖医院的建立与发展,《澳门研究》2005年第31期 (2万)- 明中后期中葡贸易中饷税问题考述, 《中西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8 万)- 民国时期澳门近代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澳门《行政》杂志第68期2005年6月(2 万)- 晚清柏塘教案始末,《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 万)- 英国循道公会澳门档案中的早期传教士活动,《中国文化研究》 2004年第3期(8万)- 澳门土生族群研究三人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8万)- 晚清天主教在陕西三边的传播,《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6万)- 晚清圣母圣心会宁夏传教述论(1874-1914)(下),《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5万)- 黑人:明清时期澳门社会中的一种异质文化景观,《世界民族》 2004年第2期(2万)- 雍乾时期中国与暹罗的大米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年第1期 (2万)- 晚清圣母圣心会宁夏传教述论(1874-1914)(上) ,《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5万)- 葡人驱盗入居澳门说新史料,载于澳门《文化杂志》2004年夏季刊第51期- 近代佛山西医业的兴起─略论佛山循道医院的创办、发展、特点和影响,香港《近代中国 基督教史 研究集刊》第4期 2004/2005- 万历四十八年红夷船沉阳江始末考,载《澳门研究》2003年12月。(2万)- 明清之际经澳门进入中国内地西洋画家勾沉,中山大学出版社《艺术史研究》第3辑 2002年(3万)- 明清之际方济各会在中国的传教,载《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3年9月 (5万)- 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兴衰,载《国际汉学》第9期 2003年9月(0万)- 康熙后期陈?治台事迹述评,《暨南学报》2003年第6期 (2万)- 明清之际西洋音乐在中国内地传播考略,《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8万)- 进一步加强澳门近代史研究──以《澳门宪报》资料为中心展开,《学术研究》2003年第6期(1万)- 清末民初圣母圣心会甘肃传教述论(1878-1922),《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5万)- The Relation of Missionary between Macao and Continental China under the MingCh'ing,in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N4- (5 万)- 爪哇与中国明朝贸易关系考述,《东南亚纵横 》2003年第6期 (1万)- 清初澳葡政权的走向及与清政府的关系,《中华文史论丛》第68期2002年12月(2万)- 明清之际澳门与中国天主教传播之关系,台湾《汉学研究》第20卷2002年第1期(3万)- 明万历末熊明遇笔下的欧洲三国,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创刊号2002年6月(8万)- 明清之际天主教艺术在中国内地的传播,《暨南学报》2002年第5期。(2万)- 陈垣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暨南学报》2002年第3期(5万)-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学术研究》2002年第6期(5万)- 顺治朝全国各地天主教教堂、教友考略,《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 (2万)- 澳门──西洋美术在中国传播的第一站,《美术研究》2002年第4期 (1万)- 明季澳葡政权的走向及与中国政府之关系,台湾史语所主编《新史学》第12卷第3期, 2001年9月(8万)- 顺治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清史论丛》2001年号(2万)- 中国现存最早的欧洲人形象资料──《东夷图像》,《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1年第1期(2万)- 明代管理澳门仿唐宋“蕃坊”制度辩,《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4万)- 16─18世纪经澳门进入中国内地的西洋音乐家考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2万)- 明清之际天主教在海南的传播、发展及兴衰,《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5万)- 元明之际广东政局演变与东莞何氏家族,《中国史研究》 2001年第1期 (0万)- 明清之际中国天主教会传教经费之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2001年第4期 (5万)- 蔡汝贤《东夷图说》中的葡萄牙及澳门资料,《世界民族》2001年第6期 (2万)- 穆桂英人物原型出于党项考,《西北民族研究 》2001年第1期 (1万)- 试论澳门土生葡人的形成和发展,《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万)- 平托《游记》中“ Linpao ”考实──兼谈《甓余杂集》中的葡萄牙史料,《国际汉学》2000 年7月第 6 辑(2万)- 澳门诸名刍议,《历史地理》 2000 年 7 月第 16 期。(8万)- 《粤大记·广东沿海图》中的澳门地名,《岭南文史》2000年第1期 (8万)- 雍正《广东通志·澳门图》研究,《暨南学报》2000年第6期 (5万)- 祝淮《新修香山县志》澳门图研究,《暨南学报》2000年第3期(5万)- 关于澳门土生葡人问题的思考,《民族研究》 2000年第6期 (2万)- 嘉庆十三年《澳门形势图》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万)- 明朝在澳门设立的有关职官考证,《暨南学报》1999年第1期(8万)- 明代澳门城市建置考,《文史》1999年第3期(总第44期)(5万)- 佛郎机助明剿灭海盗考,澳门《文化杂志》 1999年第2期(总第39期)(5万)- 澳门开埠时间考,《暨南学报》1998年第2期 (2万)- 印光任、张汝霖与澳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 期(2万)- 明代澳门地区华人居住地钩沉──兼论望厦村妈阁庙及永福古社之起源,《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1期(8万)

基督教刊物耶稣钉十字架的意义

1,十字架是古罗马最残暴的刑具,象征绝望与耻辱但是,因着主耶稣为全人类的罪在十字架上受难,完成天父的救赎计划,从此,十字架被改变为上帝荣耀和人类希望以及神人和好的象征2,背起十字架跟随主,表示基督徒对神的救恩的反应,愿意为基督的缘故舍弃一切和甘心受苦,愿意为主而活

十字架是基督宗教一个重要的象征及 其信仰最主要的标记。十字架能作为一种 残酷的古代刑具受到基督宗教的青睐而成 为崇拜对象,根本原因在于它体现了基督宗 教的文化精神,是束缚与解放、死亡与新生 相互依存观念的哲学象征,是纵组合与横聚 合的基本关系的有机结构的物质显现。基 督徒为什么信奉十字架并把古代的残酷刑 具变成一种信仰的标记?是因为它一方面代 表了死——耶稣便是死在十字架上;但又代 表着活——正因为十字架钉死了耶稣,才使 得他三天之后复活。也就是说,肉身死掉了, 而在肉身死掉的过程中,耶稣所代表的精神 复活了。因此可以说,十字架是凤凰涅槃的 象征。

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在胸前画十字或佩带十字架以坚定信仰、作洁净之用或以纪念耶稣为拯救全人类的死亡。它说明了:1、人的罪过。2、耶稣为人类的牺牲。3、神的救恩。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是神实施救恩计划过程的一部分,是神从创始就为我们预备的,所以也代表了神的救恩。

十字架是罗马人用来处死耶稣的刑具。耶稣的的双手被钉在一根梁木的两侧。然后这根梁木被固定在一根直立的木桩上,成为十字架的形状。耶稣的跟随者们认为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害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这表明耶稣担当了人类当受的刑罚,世人因此可以免受这种刑罚,与活着的神保持永恒的关系。由于跟随他的人还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十字架也就成为了盼望、战胜死亡和永生的象征。 教友对划十字意义的理解(对教理认识角度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礼仪:祈祷的开始、念经的开始、纪念耶稣、不忘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符号:天主教的标记或教友的标记。功能:驱除魔鬼、减少行为上的过错、拯救灵魂、求天主赏平安、天主教的钥匙。

参考文献汇编

写法如下: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四、[序号]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五、[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六、[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七、[序号]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八、[序号]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九、[序号]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Gorini, S, Quirini, M, Menciassi, A, Permorio, G, Stefanini, C, Dario, P——论文作者; A Novel SMA-based Actuator for a Legged Endoscopic Capsule——论文题名;First IEEE/RAS-EMB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Robotics and Biomechatronics, Pisa, Italy——会议名称、地址;IEEE, Piscataway, USA, ——会议论文集的出版信息;443-449——起止页码。

1 期刊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徐勇,吴记峰重达自治:连接传承的尝试与困境——以广东省云浮和清远的探索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4(4):50-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J]开放时代,2005(4):82-2 学位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示例: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3 书籍著作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如果是合著,即有多名作者,其作者的书写格式与期刊多名作者的书写格式相同。4 报纸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文章名称[N]报纸名称,发行日期(版面)示例:胡祖六“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定位精确[N]大河报,2015-3-30(5)以上是这几日指导过程中出现最多的几个参考文献类型,当然参考文献的种类不止这四种。我查阅了一些期刊,个人认为《许昌学院学报》的参考文献格式比较标准规范,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一下(可以从知网查询)。当然具体到个人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最终还是以指导教师的建议为准。

福建文献汇编

福建省图书馆藏书,自1906年以来,经过近百年的汇入、搜购、捐赠、接收,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图书馆。其主要来源有福州在和正谊、致用、鏊峰、凤池四书院,福州藏书楼、福州阅书社藏书,螺洲陈宝琛藏书,崇安潘氏、福州郭氏藏书,龚氏大通楼藏书,惠安陈念庭和孙经藏书,莆田康爵冰寄庐藏书,左海林石庐金石版本,沈氏 斋藏书以及乌山图书馆藏书和其他私家藏书(如陈文涛、张祥云、陈绍宽等),还有傅家 、石景宜等和美国俄勒冈州的赠书。六十年代初,发现、鉴定、校勘、收藏抄本《榴花梦》。据1987年统计,古籍文献22376种,其中经部1073种,史部5790种,子部5203种,集部8273种,丛部2037种。善本4080部,20286册, 占福建全省现藏古籍善本50%以上。其中元刻本《方舆胜揽》、明刻本《李氏东书》、清刻本《台湾府志》、《靖海纪》(木活字本)、《金薯传习录》、清抄本《福建海关资料汇钞》,以及徐勃、谢章铤、曹学全、郑杰、陈宝琛、沈祖牟等的批校题跋本。除历代珍贵文献、金石拓片之外,还入藏21种外文文种出版物,以英、俄、日为多。重点是电子、机械、化工、轻纺、农林水产、医学、海洋、造船等类图书。八、九十年代重点收藏各地文史资料统计资料和谱牒等地方文献。形成以福建资料、地方志、闽人著述、文史资料、谱牒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库。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1987年12月统计的数据,福建省图书馆藏总文献量在全国居第26位,期刊收藏总量居全国第32位,自然科学文献收藏量居第28位。在省级公共图书馆中文献收藏量第15位。古籍文献收藏量居全国第28位,善本收藏量全国第11位。而台湾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达研究级学科文献水平。

档案文献汇编和档案参考资料都是档案资料信息开发和公布利用工作内容。细分为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内容。档案文献汇编是在研究室内或馆内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主题和需求,将相关一类的文献汇集在一起,按一顺序排列,编印成册。而档案参考资料,是指利用室藏和馆藏档案和资料的内容,根据一定的选题加工、综合、研究、编写印发或出版的一种参考性的书面介绍材料,种类有: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统计数字汇集、专题概要等。

文献汇编其实就是为大家学习、研究方便对某一类文献进行汇总、编辑成册。

文献汇编格式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

先题目,后摘要,然后是关键词,再是正文,再是结语,最后是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1、期刊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2、学位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示例: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3、书籍著作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扩展资料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 索引序列
  • 耶稣会文献汇编
  • 基督教刊物耶稣钉十字架的意义
  • 参考文献汇编
  • 福建文献汇编
  • 文献汇编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