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

发布时间: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生纪念日呢?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每年公历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冠军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

我的党史资料目录里放的全是日本的伦理动作片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怎么写

学习党史的内容,可以选一些自己熟悉的事例放大,学习的意义,对自己工作、生活,特别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何启发。如一个集体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信仰的武装,如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如普遍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如集中集体智慧等等,太多了~~

88兔兔兔兔估计楼188858咯5555

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述,让我们认识党史党性党纪,并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及以下是我这次党课学习心得的几点总结: 其一,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认识到

党史杂志专栏怎么看内容

(一)什么是专题所谓专题,有以下三种意义:1、专题资料:指的是专门的某一个问题的资料,包括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活动、重要的历史侧面或某一战线的重要活动。它要求弄清专题的来龙去脉、原因经过,它反映的是历史过程的事实本身,是从大量的原始资料中间经过整理、鉴别最后形成的精华,它比较简明又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事件本来的面貌,它不是大量的、琐碎的历史资料的堆积,而是经过考证、订正,用一种很简明的语言真实地反映历史某一点的情况的资料。2、专题研究:指的是对某一方面的问题,包括历史事件、重要会议、历史人物、历史侧面以及一条战线重要工作的研究分析、推理,从能够反映事件本身的资料上升到理论认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它最明显的特点是,它不只是反映历史史实的本身,而是从其本身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这个工作是在专题资料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比专题资料工作又深入了一步。3、专题史:是指某一专门问题、专门方面的历史。反映它的整个历史过程、历史联系,并且上升到理论认识。专题史是在一系列专题资料大量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综合研究最后形成的。专题资料,专题研究、专题史,平时都称为专题。它们三个的相互关系是:专题资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专题研究是进一步深化了的认识,专题史是在二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工程。在这里专题资料是个基础工作,如果党史资料搞的不真实、不准确,那么专题研究就可能会得出歪曲的结论。(二)专题资料包括哪些内容1、专题资料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也不一样,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套,各有各的特点,要具有个性,不能千人一面,每个专题都应该有它自己的特点,不要有固定框框,搞统一的模式。2、专题资料的分类第一类:反映党的重大活动(某个党委、某一级党组织和党的主要负责人的重大活动)的专题资料,比如:重要会议、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活动。第二类:党领导的各条战线的重要专题资料。第三类:党在各地区、各部门活动的专题资料。3、专题资料的格式和要求。按照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要求,一个完整的专题资料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专题工作进程的报告;二是专题的综合报告,即专题资料的本身;三是附件,说明专题内容根据的部分。(1)专题工作进程报告。它反映的是工作过程是怎样摘专题的,是下级党史部门的工作报告,这个报告主要写明以下内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写明什么时间,什么单位下达的任务,任务以后的部署过程情况,采取了那些措施,开展了那些工作,本专题资料征集和整理的有哪些单位,有哪些协作单位,另外,为完成专题,调访的单位、个人以及调访的基本情况;查阅文献资料的概况等等,要求简明扼要,一句话一个意见,基本反映出接受任务的工作过程。二是要写明专题资料所反映的事实的准确程度,哪些问题完全弄清楚了,还存在那些疑问或者还有几个方面的不同意见,还有哪些问题待查或者存疑。 三是要写清专题资料经过何种范围、何种人员的审核、修改、定稿的。(2)专题综合报告 这是主体部分,也是专题资料的本身。它包括哪些部分呢,要具备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同一模式,一般地说电括以下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背景情况。也就是你要写的这个专题发生的直接背景,要求反映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组织、思想上等有关的一些原因。这部分一定要简明扼要,交待清楚就行了,也不要扯远。第二部分写基本历史过程。这是专题资料里面最核心的部分。要写清楚时间、地点、是怎么回事,发展变化情况、后果以及结局,要用事实说话,把该专题的来龙去脉、基本过程反映清楚。第三部分是结论,就是对该专题的结论认识,如果说有些文件党委、市委、省委已经做了结论,就把当时结论如实反映上来,然后说明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这个问题。总之专题综合报告,要用材料(事实)说明问题、少议论,不要用“认识到”、“大家说”一类词句,要如实反映这个历史事件的本身,论据要充分,观点要明确,文字要简练,但也不能过于简单。(3)附件主要是说明综合报告内容的根据,出处的原始材料专题综合报告写出来了,就要把主要问题的出处作为附件附在后面,附件是专题报告的根据、基础,根据建国后党史的特点,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献资料。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开出版的书刊和有关文件。这些东西附的时候要注明书籍、刊物、报纸的名称、出版发行的单位、时间、期数、页码、现在保存在什么地方。对文件要注明名称、发文的时间、多少号、发文单位。二是一部分没有公开的。不便于公开的怎么办?一般的材料可以摘要附在后面,注明时间、日期。很重要的不附上不能说明问题的要复制下来,附到后面。重要的回忆录、访问记。包括一些当时主要负责同志和重要的当事任人,虽然有的当事人不是领导,但是他经办这些事情,或者本身就是受害人、经办人。他们提供的资料,都是比较重要的附件。附件能说明党史专题资料的可靠性,但附件不能附的太多。(三)专题资料征集、编研的基本方法。1、首先要列出专题资料大纲,根据题目,要解决哪些问题,要征集哪些资料,都要把它排一排。这个专题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要求,从它的背景、时间、地点、事件本身及重要的当事人、它的结论情况,这样几方面认真地考虑一下,就可以知道需要从哪几个问题上下功夫,做工作,这个提纲是对整个专题安排的整体规划。2、要广泛收集资料,充分地占有大量丰富的资料。资料是基础,没有丰富的、真实的资料积累,要想把整理的专题弄清楚是不可能的。材料的收集一要全面,二是要完整。材料的来源如上所述一是党的历史文献,二是调查访问。3、核实整理资料。就是对我们掌握和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细致的鉴别、核实、分析研究,也就是毛译东讲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于有分歧、有矛盾的资料,对一些真假不明的材料,或者在某一方面、某一个问题不明确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考证核实,特别是要请一些老同志和有关的同志进行鉴定。具体方法为:(1)理证,即用推理的办法来核实。(2)文证,即利用文件进行考证。摘不清的地方要反复查文件,以当时的文件为准。(3)旁证,就是通过调查和其他的渠道来查证。有时候有些重大问题,理证、文证、旁证都要有,三者结合起来就比较准确。4、当核实整理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对最精华的东西,有了一个基本反映和比较清楚的轮廓,就可以动笔写综合报告。二、怎样搞好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资料专题。要想搞好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资料专题,光是从方法上掌握还不行,因为党史资料本身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科学性。搞好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资料专题,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特点,这是搞好党史专题资料的必要前提。(一)社会主义时期最大变化是,我们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我们党的战略决策、路线是不是正确,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这个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内容比民主革命时期更丰富、涉及面更广泛、分量更重。(二)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根本任务的变化。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呢?邓小平同志讲:一直到共产主义就是一个:发展社会生产力,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以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成为我党的中心任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就是我们党领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研究党领导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和规律,研究经验教训,就成为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工作的中心内容。(三)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既是历史,又是现实,这种强烈的现实性无形中加大了它的研究难度,新问题不断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如何作出正确的回答和说明,如何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党的路线、方向、政策以及实践作出科学而又客观的评价,就比较困难。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所决定的。(四)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理论研究难度较大。1、由于执政党地位,它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史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理论问题,我们党史研究要认识它,研究它,解决它。2、由于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搞社会主义建设,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史工作会遇到很多新问题,特别是建设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3、由于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这段时间的历史,就要拨乱反正。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会有大量的新问题出现,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要求我们发展新的理论。第二,要搞好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必须加强对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宏观了解。宏观了解,就是要统观全局,从整体上把握。我们在对建国后整个党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基本了解之后,再看我们地区、单位的情况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不然的话,有可能出现在局部看来是正确的,在全局看来是错误的现象。怎么样从宏观上来了解和把握建国后的党史呢?最根本的还是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六中全会历史决议的精神,真正吃透精神。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观讲话文章,他对建国以来的党史有很多科学而精辟的看法和很好的意见,这些都是我们武装思想的依据。社会主义时期可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二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前十年;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四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总的来看,四个历史时期中党的发展很不一样,党的中心工作也有变化,因此搞专题资料,要看到每一个阶段党的工作任务变化情况,要根据各个阶段特点,如实地反映。在四个阶段中,认识比较容易统一的是前、后两段,这两段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比较正确,党的工作发展也比较顺利,主要是总结经验;比较复杂的是两个十年,这两段很多同志感到比较难,难就难在我们党犯了严重错误,大家觉得材料难写、结论难下,怎么办,一句话要实事求是,按照以下四点去做:1、以“决议”为指导,认真清理“左”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历史,把专题资料立准。2、要站在党性立场,排除个人感情的干扰,遇到难题不唯上,不唯权威,不受当事人、领导人的干挠和左右。3、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统一,不要挑起矛盾,影响安定团结,要顾大局,对重大事件的评价,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性,注意保守机密。4、不要离开当时当地的客观环境,不能用今天的观点,用今天的看法去苛求那个时候的人和事。第三,要吃透《决议》的精神,对专题资料进行逆向研究,做到顺向考察和逆向研究的结合。即在吃透《决议》精神的基础上,对我们承担的专题回过头去研究。第四,怎样防止一般化(一)一般化主要有这么几种:1、类似流水帐,把资料拿出来按历史顺序排列,像流水帐,又像大事记。2、类似工作总结,空话、套话连篇,议论多。3、类似工作简报,过于提纲化,读了以后使人抓不住要领,难以了解这个专题的详细情况。4、没有特点,看不出你这个地区、你这个单位的真正情况,共性东西很多,缺少个性,没有自己的特点。(二)造成一般化的主要原因。1、对资料掌握不够,对专题所涉及的问题不熟悉,缺乏丰富的大量资料。2、对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提炼。(三)怎样防止一般化。要下大力气收集资料,并进行认真地整理研究;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再动笔写,写的时候注意做到事件清楚,准确生动,突出重点。 中共西宁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以学党史深化悟思想,以悟思想促进办实事,以办实事推动开新局。2、学习教育是开宗明义、吹响号角的开学第一课。3、善于在学史明理中总结得失,夯实思想根基。4、扎扎实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矢志不渝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100周年。5、把握历史经验,方能行稳致远。100年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追求的奋斗史;6、昨天是今天的镜子,历史是未来的镜子,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每个人都要慎重认真落笔。7、学党史是伟业复兴之途、是国家兴盛之要、是兴衰荣辱之鉴、是人生成长之梯。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成立初期大事简记  1921 23-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2 香港海员大罢工   1.21-2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1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2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 2.4-9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2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1 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广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   20-2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2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   1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 等杂志。   24-25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28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25 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   7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10-15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17-8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3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   15 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10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19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中共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成立初期大事简记  1921 23-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2 香港海员大罢工   1.21-2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1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2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 2.4-9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2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1 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广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   20-2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2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   1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 等杂志。   24-25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28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25 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   7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10-15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17-8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3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   15 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10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19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中共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有哪些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党报―――――★  ★中央报刊★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  ★省级党报★  北京日报  天津日报  解放日报  重庆日报  河北日报  山西日报  内蒙古日报  辽宁日报  吉林日报  黑龙江日报  新华日报  浙江日报  安徽日报  福建日报  江西日报  大众日报  河南日报  湖北日报  湖南日报  南方日报  广西日报  海南日报  四川日报  云南日报  贵州日报  西藏日报  陕西日报  宁夏日报  甘肃日报  青海日报  新疆日报  ★市级党报★  石家庄日报  太原日报沈阳日报大连日报  哈尔滨日报  南京日报杭州日报宁波日报合肥晚报福州日报  厦门日报南昌日报济南日报青岛日报郑州日报  长江日报长沙晚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 南宁日报  海口晚报成都日报昆明日报贵阳日报西安日报  银川晚报兰州日报乌鲁木齐晚报  ★党建期刊★  中央  党�0�2�0�2 建(中央)党建研究(中央)  地方  前�0�2�0�2�0�2 线(北京)党建文汇(辽宁)党的生活(黑龙江)今日浙江(浙江)福建支部生活(福建)  当代江西�0�2(江西)  支部生活 (山东) 党员博览(山东)党的生活(河南)党员生活(湖北)  学习导报(湖南)南方月刊(广东)岭南学刊(广东)党的建设(四川) 当代党员(重庆)  当代贵州(贵州)当代陕西(陕西)共产党人(宁夏)  ★理论期刊★  中央  求 是  (中央)�0�2人民论坛  (中央)�0�2�0�2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央)�0�2�0�2中国行政管理  (中央)中国发展观察  (中央)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0�2  (中央)当代中国史研究  (中央)理论视野  (中央)理论前沿  (中央)�0�2�0�2�0�2  地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京)新长征  (吉林)唯 实  (江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 领导之友  (河北)  理论探索  (山西)政 策  (湖北)新湘评论  (湖南)特区实践与理论  (深圳)桂海论丛  (广西)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云南) �0�2理论与当代  (贵州)理论导刊  (陕西)  甘肃理论学刊(甘肃)  ★党史期刊★  中央  党的文献(中央)中共党史研究(中央)�0�2百年潮(中央)  地方  北京党史(北京)党史博采(河北) �0�2�0�2�0�2�0�2党史文汇(山西)内蒙古党史(内蒙古)党史纵横(辽宁)  上海党史与党建(上海)世纪风采(江苏)�0�2�0�2�0�2�0�2党史纵览(安徽)福建党史月刊(福建)党史文苑(江西)  党史博览(河南)党史天地(湖北)�0�2湘 潮(湖南)传 承(广西)四川党史(四川)  红岩春秋(重庆)陕西党史(陕西)  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这是所有的党报党刊  基层政工当面的,好像包括在里面,如果再具体的就不好搜集了

党报:人民日报 党刊:《求是》 追问: 只有这两个吗?? 回答: 党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 党刊:人民论坛、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前沿、理论观察 具体参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中心党报党刊数据库记得采纳啊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是什么

报纸专栏作为报纸版面上定期出现的一种栏目形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注意。因此,了解各种各样专栏的形式、内容及其特点,对读者和研究者来讲,都有必要。但由于分类的标准和写作的角度不同,在现今的业界和学界造成了当今报纸专栏分类的混乱和繁杂。下面就不同学者的分类标准对报纸专栏的种属和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一)按刊载时间的长短和频率分布分,有长期专栏和短期专栏、定期专栏和不定期专栏之分。长期专栏可长达一年、数年,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而短的专栏甚至可以不足一月。据查证,世界上定期刊出时间最长的个人专栏是专栏之王沃尔特·李普曼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刊载的专栏《今日与明日》,从李普曼1931年9月8日写第一篇文章至1967年李普曼退出业界为止,整整写了37年。其专栏文章共计89卷,4000多篇,洋洋数百万言,令人叹为观止。与他齐名的另一位美国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从1954年开始为《纽约时报》写他的政治专栏“截稿时间”,到1987年他写最后一篇专栏文章向读者告别,共写了35年,其文章结集也是洋洋大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看了同时的内容,我知道了我国建设的伟大发展,懂得了爱国的意义,知道了,我国共同历史发展的重要性,知道了,爱国的意义也为我再也为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党的十六大提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下发各地执行。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部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预计年底前将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低保金发放到户的工作目标。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力度,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1亿元,覆盖人数由2000年的400多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2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

  • 索引序列
  •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
  •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怎么写
  • 党史杂志专栏怎么看内容
  •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有哪些
  • 党史杂志专栏内容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