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资料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资料

澳大利亚病毒学家和免疫学家。1899年9月3日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特拉拉尔根,1985年8月31日卒于墨尔本。1923年获墨尔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7年在英国李斯特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在伦敦国立医学研究所从事病毒学研究。1934年返回澳大利亚,于墨尔本皇家医院沃尔特-伊莱扎·霍尔医学研究所工作,1938~1944年任该所副所长,1944~1965年任所长,1965年退休。  他自30年代起即从事病毒学方面的研究,是首先研究噬菌体繁殖的学者之一。在病毒的研究方法上,他先后发表了《鸡胚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1936)和《应用鸡胚培养病毒和立克次体》(1946)等专著,成为病毒学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1937年他分离出 Q热病原体和伯内特立克次体。1940年他利用鸡胚羊膜腔成功地分离出流感病毒并对流感病毒的生长及其遗传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对免疫学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关于获得性免疫耐受的理论,认为在胚胎期给动物注射抗原,该动物不能产生抗体而是对该抗原获得了耐受性。这种看法在1953年已为英国科学家PB梅达沃等人的实验所证实。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关于抗体生成的理论。他基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实验观察,于1957年提出了有关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机体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每种细胞可由遗传决定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当抗原侵入时,刺激某种特定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产生出一群遗传性相同的子代细胞,形成此种淋巴细胞的克隆(即由无性繁殖产生的细胞系)产生出一种特异性相同的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促进了免疫学从血流抗体的研究转向细胞生成抗体的研究。60年代后他又转入自身免疫问题的研究,发表了《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1972)等专著,为自身免疫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自1924~1979年共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30余部,其中《抗体的产生》(1949)、《获得性免疫的克隆选择学说》(1959)、《自己与非己──细胞免疫学》(1969)、《免疫监视》(1970)等专著在免疫学上有重要意义。  他于1942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5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1960年他因发现了免疫耐受现象与梅达沃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本教材分为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两篇,共17章。基础免疫学部分较系统地介绍了抗原、抗体、补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等免疫学的基本知识,临床免疫学部分介绍了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等内容。章前确立学习目标;在相关的正文中插入“链接”和“案例 ”,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章后有小结及目标检测题(选择题配有参考答案);书后附实验指导和教学基本要求。此外,本书还配套课件。全书内容易学易懂,构思新颖,图文并茂,方便教学。本教材适用于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高职护理、涉外护理、助产、检验、药学、药剂、卫生保健、康复、口腔医学、口腔工艺技术、社区医学、眼视光、中医、中西医结合、影像技术等专业学生使用。 案例教学,突出技能:独创案例版全新教材编写模式,寓实践于课堂理论教学,全面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弥补传统教学之缺憾,致力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目标”开篇,“小结”呼应:围绕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章节开头设“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章节后有“小结”归纳,学习内容尽在掌握,学习效率有效提高。边学边练,瞄准护考:紧扣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目标检测”采用历年护考真题及高仿真模拟试题,学、考互动,直指执业证书绿色通道。版面新颖,“链接”未来:采用国际流行开本,版面新颖、活泼,适应学生阅读习惯。紧跟护理新技术的发展,增设内容丰富的“链接”,提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为培养未来高素质、综合型人方打好基础。配套课件,教学相长:全部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全面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 第一篇 基础免疫学第1章 绪论第1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第2节 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内容第3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第4节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第2章 抗原第1节 抗原的概念和性能第2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第3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第4节 抗原的分类第5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第6节 超抗原和佐剂第3章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第1节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第2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第3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第4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第5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功能第6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第4章 补体系统第1节 概述第2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第3节 补体系统激活的调节第4节 补体受体第5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第5章 细胞因子第1节 概述第2节 主要的细胞因子及其生物学活性第3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第6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第1节 概述第2节 H1A复合体及其产物第3节 H1A分子的结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第4节 H1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第5节 H1A在医学上的意义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第1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第2节 黏附分子第8章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第1节 免疫器官第2节 免疫细胞第9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第1节 概述第2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第3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第4节 免疫耐受第5节 免疫调节第10章 固有免疫第1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细胞和分子第2节 固有免疫的作用时相第3节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第二篇 临床免疫学第11章 超敏反应第1节 I型超敏反应第2节 Ⅱ型超敏反应第3节 Ⅲ型超敏反应第4节 Ⅳ型超敏反应第12章 自身免疫病第1节 概述第2节 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第3节 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损伤机制第4节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第13章 免疫缺陷病第1节 概述第2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第3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第4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第14章 移植免疫第1节 概述第2节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第3节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第4节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第15章 肿瘤免疫第1节 肿瘤抗原第2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第3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第4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第16章 免疫学检测第1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第2节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测第17章 免疫学防治第1节 免疫预防第2节 免疫治疗免疫学基础实验指导实验1 凝集试验实验2 琼脂扩散试验和补体的溶细胞作用实验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豚鼠过敏反应实验4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生物制品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一、免疫学相关网址二、英汉名词对照免疫学基础(五年制)教学基本要求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

arm of adaptive immunity 臂自适应免疫力 Heterologous prime-boost vaccination 异种免疫加强疫苗 TH1 phenotype 细胞表现型:也就是细胞的表现形式。有基因型和表型,遗传后染色体自有重组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同的基因型不一定都有不同。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及应用》作者: 焦奎、张书圣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是《化学前沿应用丛书》分册之一。本书根据免疫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并辅以免疫分析常用酶的分类及特点知识,对最主要的几种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方法及应用进行详尽的阐述,并介绍这一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本书既有丰富的基本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Science Life这个网站行!!!

关于疫情防控的文献资料

看完感触很深啊!疫情太害人了。

加强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工程项目全体人员强化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工程项目安全有序复工,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处置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负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提高意识。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提高自身防控意识,按照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强化宣传,做好防控。充分利用项目部微信工作群,宣传展板,提高项目部全体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的认知和理解。3、全员参与,群防群治。动员项目部全体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建设单位和项目所在地各级管理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群防群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三、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施工现场人员管理(1)严格落实《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2)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劳务施工人员通过手机定位查询确认时间,填写个人健康信息,实名制登记录入公司人员管理台账。没有健康信息的人员不得进人施工现场。(3)配备专职卫生员。专职卫生员负责施工现场人员监测体温、通风消毒、按照进场人员人数配备齐全防疫物品(体温表、体温检测仪、医用口罩、鞋套、手套、消毒液等)、发放并监督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宣传教育等。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和防疫防护用品,建立人员健康台账,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每天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督促从业人员作业过程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人员,立即报告并协助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将相关情况报送属地社区(村)和区住建委。(4)新进场劳务人员必须实施14日的监督性医学观察,由专职卫生员早晚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5)进出现场人员必须佩带防护口罩、鞋套、手套,并进行全身酒精喷洒消毒。(6)各自劳动岗位必须相隔1米以上,人与人接触必须佩带口罩、手套。严格控制工作时间,防止过度疲劳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7)统一安排项目部人员及劳务人员上下班专用客车接送。接送专用客车每天专人进行消毒,在集中接送起点和终点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查,接送过程中要戴好防护用品并坚持封闭式管理。2、施工现场封闭管理(1)施工现场必须实施封闭式集中管理,严格落实《关于施工现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管理规定》。(2)施工现场暂时无使用需要的出入口,应及时关闭上锁,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3)施工现场围挡必须严密牢固,出入口使用期间,必须由专职卫生员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登记,核对人员情况。(4)每日对施工出入口、施工区域、库房、卫生间、建筑垃圾堆放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预防性消毒,消毒方法请参照执行。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5)库房和卫生间应设专人负责, 及时清扫, 每天定时消毒2次并做好记录。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6)消毒方法采用配置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比方法:有效氯含量为5%的消毒剂,配置时取一份消毒剂,加入99份水,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内向外。3、施工现场餐饮管理(1)选择合法经营的餐饮配送单位订送餐,核实相关证照,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可靠。严禁从无照无证餐饮单位和工地周边流动商贩处订餐。严格落实索票索证制度,不得采购违法违规食品和高风险食品。(2)就餐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现场人员就餐时间,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实行错峰就餐,独自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餐具餐食由专人统一发放,食饮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就餐人员餐前餐后使用消毒洗手液或消毒肥皂六步洗手法流水冲洗。避免人群聚集,严格限制人员外出就餐和食用流动商贩外卖餐品。(3)餐后废弃物应存放在封闭式容器中,由专人集中统一无害化处理,及时清运,与建筑垃圾应分别运输和消纳。4、防护用品、机具材料、建筑垃圾管理(1)一次性防护用品必须由专人集中统一无害化处理;重复性防护用品必须专人管理,每日早、中、晚集中消毒三次。(2)进场机具专人管理,使用前后统一消毒。(3)进场材料必须放置隔离区消毒后方可进行施工。(4)建筑垃圾不得过长时间堆放在作业区的楼板上,堆放高度不超过1米,建筑垃圾必须及时装袋,并及时运走,水平运输采用小推车小型翻斗车运输,垂直运输利用建筑物电梯进行。建筑垃圾用手推车运到物业指定垃圾堆放点,堆放点每日消毒两次。办理车辆运行通行证,组织专业运输队,每日晚间将拆除垃圾清运出场。4、“日报告”制度实行“日报告”制度,项目部每日上午十时向社区(村)、区住建委报送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施工人员情况(包括项目总人数、劳务人员花名册、前一日新进场人员花名册等)。5、防疫培训制度项目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施工人员日常的防疫知识培训和心理疏导,及时解释政策和辟谣,保证施工人员不信谣,不传谣,不利用社交软件传播不实言论和信息。(1)利用宣传栏、公告栏、微信群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治知识健康宣讲,使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疫教育纳入人员入场和每日岗前教育,创新教育和交底活动方式,减少集中式教育,减少人员聚集。(3)指导施工现场全体人员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保持衣物干净整洁,保持宿舍卫生清洁。(4)要求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应正确佩戴防护口罩,为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用过的口罩严禁随意丢弃,专人集中收纳至密闭垃圾桶。(5)正确使用和储存消毒液、消毒设备、酒精等防疫物资,防止意外吞食中毒或引发火灾。6、应急处置(1)项目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应按照规定,建立与社区(村)和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畅通的联络机制,有关情况由现场专职卫生员第一时间向社区(村)和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同时向区住建委报告。(2)施工现场应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当工地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应及时到隔离观察区域进行暂时隔离,立即安排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就医,并向社区(村)和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配合社区(村)和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就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在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口罩。(3)经医疗机构确认为疑似病例或确诊后,应立即中止施工,封锁病人到过的施工现场所有场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工作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4)一旦发生疫情,项目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封闭施工现场,严禁人员进出工地,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对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调查登记,按照卫生健康部门意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5)积极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排除恐慌心理,服从和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防治工作,杜绝私自外出或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发生。(6)项目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应严格执行相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其他有关要求,施工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的管理还须满足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宣传,确保各基层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知晓规定要求,并贯彻落实到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扩展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湖北省内各类企业先按不早于3月10日24时前复工。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生产和销售等行业)、公共事业运行必需(供水、供电、油气、通信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和供应等行业)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除外。复工企业要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防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坚决防止聚集性感染。省内大专院校、中小学、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幼儿园延期开学。具体开学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广大居民(包括在湖北探亲访友休假的外地人员)应严格遵守现居住地疫情防控要求,尽量减少出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对不听劝阻的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写作思路:写下关于疫情的病理变化。湿毒、风邪是本次COVID19的主要病理因素,其产生和流行也具有显著的自然、体质特征。在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湿毒挟风邪致病具有传播迅速、毒性炽烈、病情缠绵、易于传变等特点,并与诱发轻型、普通型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的炎症风暴的产生密切相关。基于“天人合一的人”理论,分析了自然和物理COVID19暴发和流行的因素,并讨论了炎性病变的风暴在COVID19疾病病理特性和传输规则的湿、毒和风力。提出了以清热促肺、解毒消秽、健脾除湿、泻风疏络为主的CoVID-19治疗原则。新冠疫情:2020年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每日形势报告称,区域和全球风险水平均从此前的“高”区域和全球风险水平提升至“非常高”的最高水平,与中国一致。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我们的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大流行。

有关疫苗的文献资料

第1章 疫苗的历史、发展和前景11.1 疫苗概念的产生及其历史11.2 疫苗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31.3 疫苗研究新技术的发展61.3.1 传统疫苗71.3.2 基因工程疫苗71.4 疫苗对消灭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展前景8参考文献8第2章 疫苗免疫学基本理论92.1 疫苗相关免疫学基础92.1.1 免疫系统92.1.2 免疫器官92.1.3 免疫细胞112.1.4 抗原132.1.5 抗体152.1.6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62.2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72.2.1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172.2.2 特异性免疫应答192.3 疫苗有效免疫反应的基本要素222.3.1 抗原方面的因素222.3.2 机体方面的因素222.3.3 免疫方法的影响232.4 疫苗免疫的主动免疫反应232.4.1 抗原提呈232.4.2 抗原竞争242.4.3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动态变化252.4.4 免疫反应的调节252.4.5 免疫记忆和免疫促进效应262.4.6 全身性免疫、局部免疫和初乳免疫272.4.7 被动免疫28参考文献28第3章 疫苗佐剂303.1 疫苗佐剂的作用机理303.1.1 调节免疫303.1.2 提呈抗原313.1.3 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313.1.4 储存作用323.2 植物佐剂323.2.1 皂苷类323.2.2 免疫刺激复合物佐剂323.2.3 蜂胶佐剂333.2.4 香菇多糖343.2.5 云芝多糖343.2.6 黄芪多糖343.3 细菌佐剂353.3.1 脂多糖353.3.2 胞壁酰二肽及其衍生物353.3.3 霍乱毒素353.3.4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363.3.5 百日咳毒素363.3.6 短小棒状杆菌363.3.7 卡介苗373.3.8 单磷酰脂质A373.4 矿物油佐剂373.4.1 油乳剂373.4.2 MF59佐剂373.5 矿物盐佐剂383.5.1 铝佐剂(铝胶)383.5.2 磷酸钙佐剂393.5.3 氢氧化铁凝胶佐剂403.5.4 硒403.6 细胞因子佐剂403.6.1 白细胞介素?1413.6.2 白细胞介素?2413.6.3 白细胞介素?12413.6.4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413.6.5 干扰素423.6.6 其他细胞因子423.7 核酸佐剂433.7.1 免疫刺激序列(CpG基序)433.7.2 表达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核酸载体463.7.3 双链RNA463.8 投递系统473.9 新佐剂的选择和研究方向47参考文献49第4章 疫苗设计的技术基础514.1 经典疫苗及新型疫苗的技术特点514.1.1 经典疫苗的技术要点514.1.2 新型疫苗的特点524.2 当前疫苗研究的趋势524.2.1 新型疫苗的分子设计524.2.2 新型疫苗的规模化生产534.2.3 开发配套的鉴别诊断技术534.2.4 新型佐剂的使用534.2.5 动物用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534.3 常规活疫苗的研发原则534.3.1 病原自然弱毒株534.3.2 异源免疫534.3.3 异源动物或细胞传代致弱544.3.4 改变体外培养传代环境544.4 基因工程疫苗及其研发原则544.4.1 亚单位疫苗及其研发原则544.4.2 基因缺失疫苗及其研发原则554.4.3 活载体疫苗及其研发原则554.4.4 核酸疫苗及其研发原则564.4.5 合成多肽疫苗及其研发原则584.4.6 T细胞疫苗604.5 基因工程疫苗设计中优化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614.5.1 密码子最佳化614.5.2 翻译终止效率624.5.3 真核细胞中的异源蛋白表达624.6 计算机辅助疫苗设计技术634.6.1 计算机辅助疫苗设计技术的原理与方法634.6.2 计算机辅助疫苗设计技术的应用与常用工具644.6.3 计算机辅助疫苗设计的产业前景654.7 利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高效疫苗654.7.1 免疫蛋白质组学654.7.2 免疫蛋白质组学的技术体系664.7.3 免疫蛋白质组学在疫苗候选靶位筛选中的应用674.7.4 展望67参考文献68第5章 疫苗效果的免疫学评价695.1 疫苗开发的原则与开发步骤695.2 疫苗效果免疫学评价的一般原则695.2.1 方法695.2.2 安全性705.2.3 免疫效果705.2.4 保护效果705.2.5 流行病学评价705.3 疫苗效果的免疫学评价方法705.3.1 疫苗免疫效果的实验室评估705.3.2 疫苗免疫效果的临床评估735.4 疫苗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745.4.1 传染病的流行与疫苗的作用策略745.4.2 传染病的流行及其流行病学特征745.4.3 疫苗在控制传染病流行中的作用765.4.4 疫苗的免疫策略765.4.5 疫苗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775.4.6 疫苗效果调查的流行病学设计78参考文献79第6章 基因工程疫苗概述816.1 基因工程疫苗的概念816.2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826.2.1 细菌性疾病亚单位疫苗826.2.2 病毒性疾病亚单位疫苗836.2.3 激素亚单位疫苗836.3 基因突变疫苗及基因缺失疫苗836.4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846.4.1 复制性活载体疫苗846.4.2 非复制性载体疫苗856.5 核酸疫苗856.6 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856.7 合成肽疫苗866.8 抗独特型疫苗876.9 畜禽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876.9.1 国际畜禽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现状886.9.2 国内畜禽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现状886.9.3 21世纪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策略89参考文献90第7章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927.1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种类927.2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原基因的选择937.3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抗原表达系统937.3.1 原核表达系统937.3.2 酵母表达系统967.3.3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1017.3.4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1047.4 外源蛋白表达操作案例1107.4.1 原核表达外源蛋白1107.4.2 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1117.4.3 昆虫细胞(Bac?to?Bac系统)表达外源蛋白1147.4.4 脂质体法转染真核细胞1157.5 亚单位疫苗研究与应用1157.5.1 原核表达系统在亚单位疫苗研究中的应用1157.5.2 真核表达系统在亚单位疫苗研究中的应用1167.6 展望117参考文献117第8章 转基因植物疫苗1198.1 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可食用疫苗研究进展1208.1.1 可食用疫苗的表达系统1208.1.2 可食用疫苗的可行性1218.2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载体系统1238.2.1 外源基因转移的植物病毒载体1238.2.2 外源基因转移的质粒载体1258.2.3 载体卡盒1308.2.4 载体构建中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及报告基因1318.2.5 外源基因的转化方法1358.2.6 转入基因的状况和表达以及基因沉默1458.3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植物受体系统1488.3.1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及其特性1488.3.2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程序1498.3.3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中常遇的问题1528.4 转基因植物操作案例1538.4.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方法1538.4.2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1618.4.3 基因枪轰击法(瞬时表达)1638.5 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638.5.1 受体植物不理想1648.5.2 重组抗原蛋白表达量低1648.5.3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免疫原性弱1648.5.4 安全性问题1658.5.5 植物大量表达外源基因时出现长势弱的现象1658.5.6 口服时抗原的消化降解1658.5.7 重组蛋白的提纯1658.5.8 免疫耐受1658.6 展望166参考文献166第9章 病毒基因缺失疫苗1699.1 基因缺失疫苗研究概况1699.2 畜禽基因缺失疫苗制备原理与技术1719.2.1 疱疹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1719.2.2 反转录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制备原理与方法1759.2.3 RNA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制备原理与方法1759.3 畜禽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809.3.1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1809.3.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1809.3.3 马疱疹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1819.3.4 反转录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1819.3.5 RNA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1819.3.6 畜禽基因缺失疫苗的应用现状1829.4 畜禽基因缺失疫苗的展望182参考文献183第10章 病毒活载体疫苗18610.1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技术特点18610.2 重组活载体疫苗的设计原则18710.2.1 抗原的选择18710.2.2 活载体的选择18710.2.3 转移载体的构建18810.2.4 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选择18810.3 痘病毒载体疫苗18810.3.1 痘病毒的分子生物学18910.3.2 痘苗病毒载体疫苗19010.3.3 禽痘病毒载体疫苗19510.4 疱疹病毒载体20910.4.1 伪狂犬病病毒载体疫苗20910.4.2 1型牛疱疹病毒载体疫苗21710.4.3 马立克病病毒载体21810.5 腺病毒22310.5.1 腺病毒载体的概述22310.5.2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22510.5.3 改进腺病毒载体的方法23110.5.4 展望23410.6 反转录病毒23510.6.1 反转录病毒概述23510.6.2 反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原理23510.6.3 反转录病毒载体的分类23610.6.4 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23810.6.5 反转录病毒的优缺点23810.6.6 近年来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改进23910.6.7 展望24010.7 甲病毒RNA复制子疫苗24110.7.1 基本原理和特点24110.7.2 甲病毒复制子疫苗的优缺点24210.7.3 甲病毒复制子疫苗的免疫机理24210.7.4 几种主要的甲病毒RNA复制子24310.7.5 甲病毒表达载体构建策略24610.8 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局限性24710.8.1 安全性24710.8.2 母源性抗体干扰24810.8.3 重组病毒的表达量24910.8.4 病原性及免疫效力24910.9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发展方向249参考文献251第11章 细菌性载体疫苗25611.1 沙门菌载体25611.1.1 鼠伤寒沙门菌菌株特征25711.1.2 鼠伤寒沙门菌减毒株的构建原理25711.1.3 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疫苗构建及其免疫机制25711.1.4 重组鼠伤寒沙门菌株的构建方法26111.1.5 结语26411.2 重组BCG载体26511.2.1 重组BCG载体的优点26511.2.2 重组BCG载体的研究进展26511.2.3 rBCG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免疫途径对免疫效果的影响26811.2.4 rBCG存在的一些问题26911.2.5 重组卡介苗菌株的构建方法26911.2.6 展望27311.3 乳酸菌(乳酸杆菌和乳酸乳球菌)载体27311.3.1 乳酸杆菌载体27411.3.2 乳酸乳球菌27911.4 弧菌载体疫苗28211.4.1 弧菌载体28211.4.2 适用减毒弧菌的表达系统28311.4.3 平衡致死质粒的保持28311.4.4 对细菌载体应用的更多考虑28411.5 志贺菌载体疫苗28511.5.1 志贺菌载体28511.5.2 志贺菌传递质粒DNA28511.6 李斯特菌载体28511.6.1 李斯特菌疫苗28611.6.2 李斯特菌载体28611.6.3 减毒李斯特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8611.6.4 李斯特菌传递质粒DNA28711.7 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载体28711.7.1 芽孢杆菌整合载体的研究历程28711.7.2 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载体的整合机理及方式28811.7.3 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载体疫苗的构建28911.7.4 芽孢杆菌整合载体的应用291参考文献291第12章 核酸疫苗29412.1 DNA疫苗的特点29512.1.1 DNA疫苗的主要优点29512.1.2 DNA疫苗的局限性29712.2 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29812.2.1 从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方面来探讨DNA免疫机制29912.2.2 从接种途径方面来探讨DNA免疫的机制30112.3 DNA疫苗的构建与评价30312.3.1 选择合适的目的基因和载体30412.3.2 DNA疫苗的构建30512.3.3 提高抗原蛋白表达量和免疫原性30512.3.4 验证抗原蛋白的表达情况30612.3.5 DNA疫苗的免疫学效果评价30612.3.6 安全性分析30712.4 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策略30712.4.1 编码抗原的目的基因的改造30712.4.2 疫苗质粒载体的选择和优化30812.4.3 基因佐剂30912.4.4 免疫途径和免疫方法31512.4.5 DNA疫苗免疫方式的改进31712.4.6 DNA疫苗的靶向策略31812.4.7 接种方案32112.4.8 疫苗剂型的改进32212.5 DNA疫苗在畜禽疾病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32312.5.1 禽的相关DNA疫苗32312.5.2 猪的相关DNA疫苗32512.5.3 牛的相关DNA疫苗32612.5.4 犬的相关DNA疫苗32712.5.5 细菌病的DNA疫苗32712.5.6 寄生虫病的DNA疫苗32812.6 DNA疫苗的安全性问题32912.6.1 重组质粒能否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抑制32912.6.2 重组质粒能否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DNA抗体33012.6.3 重组质粒持续表达外源抗原能否产生不良后果33012.6.4 重组质粒能否具有生殖毒性33112.6.5 重组质粒与细胞因子合用能否导致其他风险33112.6.6 DNA疫苗标准化的问题33112.6.7 风险与效率比33212.7 结语332参考文献333第13章 A型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及其在疫苗研制过程中的应用33613.1 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33613.1.1 流感病毒的结构与编码蛋白的功能33613.1.2 流感病毒的复制33913.2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发展34113.2.1 借助辅助病毒拯救流感病毒34113.2.2 由克隆的基因拯救A型流感病毒34113.3 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在流感病毒疫苗研究中的应用34413.3.1 弱毒流感疫苗株的拯救34413.3.2 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鉴别诊断34413.4 流感病毒8质粒系统实验操作方法34513.4.1 pHW2000双向转录载体34513.4.2 以pHW2000为载体的病毒拯救34613.5 展望347参考文献348第14章 新城疫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及其在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34914.1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34914.1.1 概述34914.1.2 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35014.1.3 感染性分子克隆的体外操作35214.1.4 结语35314.2 新城疫病毒概述35314.2.1 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35414.2.2 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35714.2.3 新城疫的诊断、免疫与防制36114.3 新城疫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原理及操作36314.3.1 分子水平构建cDNA等元件36414.3.2 拯救过程36514.3.3 验证分析36614.3.4 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36714.4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在新城疫病毒中的应用36714.4.1 研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36714.4.2 插入报告基因的重组病毒37114.4.3 标记疫苗/嵌合疫苗37214.4.4 禽用载体疫苗37314.4.5 用于人类传染病预防的疫苗载体37414.4.6 载体修饰用于肿瘤的治疗37614.4.7 结语378参考文献378第15章 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及其在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38215.1 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的产生38215.2 细菌人工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及其遗传特性38315.3 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策略及构建方法38415.3.1 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策略38415.3.2 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方法38515.4 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操作案例38715.4.1 材料38715.4.2 重组鸡马立克病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38715.4.3 重组鸡马立克病病毒的获得38915.4.4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DH10B的制备38915.4.5 BAC分子克隆化病毒的筛选38915.4.6 BAC?DNA拯救重组病毒生长特性的测定39015.5 细菌人工染色体作为疫苗的应用及探索39015.6 细菌人工染色体疫苗的修饰系统39315.6.1 Red/ET重组系统39315.6.2 Red/ET重组的机制39415.7 细菌人工染色体疫苗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39715.8 细菌人工染色体疫苗的优越性及其存在的不足39815.8.1 细菌人工染色体疫苗的优越性39815.8.2 细菌人工染色体疫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9815.9 展望398参考文献399第16章 联合免疫40016.1 概述40016.2 联合疫苗的历史和发展40116.3 传统的联合疫苗40216.4 新型的联合疫苗40316.5 联合疫苗的制造和使用40516.6 展望407参考文献407……

【关键词】: 口蹄疫 疫苗株 进展 疫苗研究 免疫原性 基因工程 中和抗体 痘病毒 杆状病毒 小鼠 【分类号】:S6【DOI】:CNKI:SUN:ZGDW2008-12-03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为其特点。世界各国对本病的研究极为重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将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综述

一、 什么叫综述  综述,是文献综述的简称。医学综述是围绕医药学某一主题,以近期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为素材而撰写的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准确快捷、有综有述的专题报告。  由于医学综述是以综合医学文献资料为特征的专题报告,所以属于三次文献。  主题——疾病(西医病名居多)、证型、治则、治法、中草药、方剂、针灸、推拿、历史事件、理论与学说。所选定的主题应是进展较大、普遍关注,或有研究基础的。  近期——少则三年,中则五年,多则十年。应视文献多寡而定。从撰写的当前年度向前推。也可用最近发表的一篇综述的最后采用论文的时间作为你写的综述的开始日期,以保持学术发展的沿续性。综述性书籍可根据情况来定,如建国以来某方面研究,中西医结合以来,三中全会以来。如《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  公开发表——国家出版署批准发行的连续期刊杂志,不含会议论文集、非国家批准、非连续出版的期刊。如《天津中医药》《天津中医学院学报》等。尚未发表也不可进入你的综述。目的是让读者看了你的综述后能够按图索骥找到原文阅读,深入研究。  科学论文——以论文形式在公开发行期刊杂志上首次发表的科学论文,不含经综述或综述性出版物引用的科学论文。如《中国中医药年鉴》引用过的论文。经综述或综述性  条理清晰——综述要分列小标题,不可一气呵成,一逗到底。如对癫痫证治进行综述,小标题可分为辨证分型研究、治则研究、古方成方研究、单方验方研究、针灸研究、护理研究等项。使读者阅读提供便利。  内容丰富——查阅足量的科学论文,地方性一二级期刊要求综述涉及20至30篇。国家级期刊要求50篇。有的大综述引用成百上千篇文献,一期杂志只能发表一篇,连载多期,甚至一个年度。内容广博精深,有很大参考价值。  准确快捷——准确是讲来源准、内容准、数据准,快捷是讲综述的时限性很强,必须以快取胜。如旧《年鉴》意义不大。审综述稿件时先看后面参考文献所涉及的日期。综述写完后不宜锁起来,应立即发表。  有综有述——有综即有综合论文资料的内容;有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该主题当前研究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指出创新点,找出欠缺点;二是对该主题研究的未来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未来前景的展望。综易述难。  专题报告——综述以文字为载体专题报告。虽然综述属于广义论文,但不能视综述为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即阐述和论证个人学术观点为主)。它不提供撰写者的论点论据、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往届毕业生有误将综述当成毕业论文上交,结果影响成绩。  综述有短篇的也有成本的。文献综述文字宜精炼,用词要力求准确。篇幅一般在5000至10000字之内,题目较小,有3000至4000左右也可以。短篇综述散见于各种期刊杂志,又称“小综述”“小专论”。  成本综述多以年度为单位定期出版,虽然每年出一本,但不是只综述一年的发展,一般综述近三五年的文献。如《中国中医药年鉴》《内科学年度评论》《生物化学年度评论》《生理学年度评论》。也有不定期出版物。如《生理科学进展》《心血管疾病进展》《心血管药理学进展》《免疫学进展》《激素研究的新进展》《心脏病学进展》《内科学研究进展》等。要查《全国图书出版目录》才能判断有无新书,不能以图书馆是否购置为依据。  有的期刊出版专辑,刊头有专文评述,介绍有关进展与专辑内容并提出展望。近些年《中华医学杂志》在每年度的最后一期,约请有关专家写出我国各个学科的一年进展。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北京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黄帝内经太素研究大成》《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等都具有综述的性质。  二、为什么要撰写综述  总结研究状况,掌握最新动态。  医学研究日新月异,不断有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问世。通过撰写综述可以亲自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并运用到临床诊疗工作中去,既可创造社会效益也会带来经济收益。许多院士、教授、学者做学术报告,大家听着很新颖、很生动、很解渴,一语道破天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撰写和指导撰写综述的本领。介绍最新成果,提供读者借鉴。引导读者查阅原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学习。  2.分析研究得失,做为选题依据。  由于研究思路、条件、手段、水平的影响,临床资料良莠不齐。有些研究国家资助或支持的,由大牌专家领衔,拥有大笔资金投入,一流实验设备,优良的研究队伍所承担的课题,其思路、方法、结果、质量在科学性、实用性、可重复性待方面都是高水平的。而一两个人单打独斗的研究,虽然也有闪光之处,但毕竟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等量剂观。所以收集到的材料既有得也有失,低水平重复肯定难免。撰写综述可以使作者和读者一目了然,既掌最新最先进的进展,可作为研究的起点(巨人的肩上);又可找到研究的空白点或欠缺点以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即展望部分),可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因此,每一项科研究选题,都必须附有一份相关的文献综述。使评审者对立项的科学性、新颖性、先进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做出判断。评审者虽说都是专家,但对他从来没有深入研究的,或以前研究过但随着时代发展,方法已落后,手段已过时,结果已不足以说明更为深刻问题的时候,他不可能比亲手参予课题的人更清楚。然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就是看了你的综述。综述一般是与开题报告捆绑在一起的。综述是为选题、立题服务的。综述的目的不仅是发表,而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前奏与准备。  教学科研医疗,都离不开综述  教师备课和教学不能满足于背诵和宣讲教科书。高等院校的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国内外学科的重大进展,用以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虽然教学基本内容来自教材,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只有教师对所讲内容理解深,对新进展了解多,才能教是活。教师不但应该知道教材上的结论,还应该了解一些重要结论的来龙去脉,要区别是属于推论性的还是证据确凿的,是公认的还是有争论的,这样才能避免教学上的片面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钻研精神。为此,教师备课不但要精读熟暗教材,广泛阅读综述,还应该自己撰写综述。这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  科研工作有较强的继承性,古代是如此,现代更为突出。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前人或别人的研究基础。后面的工作无不受到前面工作的启发并以之为基础。因此,从科研选题、确定方法、进行科研设计到总结,都应该不断阅读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作出综述。有时在科研进程中(如两年之间),别人报导了新方法及新结果,那么就应该及时修订或调整你的原有科研设计。否则结题时就不能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课题组应指定专人即时追踪最新文献。通过撰写综述可以了解有关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分析薄弱环节加以突破。在撰写综述过程中通过深思熟虑,提出新的工作假设,作为研究的新起点。  撰写综述是一种综合性训练,是对医学科技人员的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从五个方面提高医学科技人员的能力。  中外文阅读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写读书笔记和文摘卡片的技能;  分析、评价论文水平的能力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写作和文字表达能力;  培养刻苦钻研,热爱本专业的敬业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对于在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撰写综述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指导老师应该大力对他们进行指导。对科研选题和学风甚至一生的事业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撰写综述的要求  必须摘录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可根据《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医学文摘》、计算机查寻系统而获得,但是由于出版周期的限制,最新的资料仍难获得。只好亲手翻阅期刊的目录和内容。这种方法虽然原始,但是准确度比较高,收集的资料较多。由为主题词往往不能概括论文内容。如“《伤寒论》方药应用心得”一文,在你综述桂枝汤时,主题词会将其漏落掉。因此,从经验角度看,手检是既经济、又准确,还相对省时的方法。说他经济,只要有笔和纸(或卡片)即可。说他准确,主题词所不能含概的也能查到。说他省时,在查阅者认真负责的前题下,手检的反工率较低。  禁止据综述写综述  旁人写的与你重复的综述,对于你的作用,除了掌据动态,认清研究方向之外,只能做为自己撰写综述的起点。如有一篇“原血压证治研究进展”刊登在1998年的某种杂志上,你也似定同梓的题目,可以。但是那篇综述所提及的内容就不要再采用了。应该循着他之后的时间来收集新资料。有人把前一篇中的内容拿过来一部分,再加上几篇新资料,作为自己的综述,被称作据综述写综述。是不允许的。若作为综述性著作可以把不同时期发表的所有综述综合起来。如《中西医结合内分泌论断与治疗》。  不得挟带作者私货  作者本人往往在临床研究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当读到他人文献时,觉得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而且效果甚至还好。于是就在综述中写入了自己未经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内容。由于没有出处,被视作私货。如果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可以做为文献引用,并与其他文献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综述作者应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以第三人的口吻来撰写。《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之所以长期不能完成,就是老一辈总是力图把他们个人观点加到书中来,但这与综述原则不相吻合,出版社不能接受。  不挟带私货,并不意味没有创造性。综述作者发挥创造性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把不同作者的资料和观点加以融会贯通,看出其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阐明。  ②把不同资料列成简表或绘成示意图,使读者一目了然。  ③综述的结尾部分是作者对发展现状的简短评论与对今后和发展的展望。  4.有综有述方为完整  一篇好的综述应当包括综和述两个部分。综是将收集到的尽可能全面详实的资料加以归纳综合,使之有条理化、有层次。述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所见论文进行提炼,归纳出若干规律或特点。二是对今后本项目研究提出前瞻性分析与展望。从近年来卫生系统收到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综述看,大多数是有综无述。这极大降低了综述的含金量。只标明张氏说、李氏说,而对诸说毫无分析与评价,找不出规律,不能指出研究前沿和不足,对读者的帮助则大打折扣。在所见糖尿病的30多篇综述中只有3篇有综有述。有综无述的综述有漫延的趋势。  作者在选择资料和介绍存在问题时反映了作者观点,但在一般综述中评论不占主要地位。如果以评论为主,则为述评或专论为题。述评和专论一般由学术权威人士撰写,常能指出发展方向。但也有些述评的评论不多,仍不失为综述的范畴。《中华医史杂志》发表了拙作“《黄帝内经太素》成书年代研究述评”,结果许多人误认为本人是权威人士了。  5.参考文献不得省略  综述只是对多篇第一手资料摘要的汇总,简要介绍方法、结果及数据(如例数、有效率、统计学结果等)。不可能容纳更多的具体内容。通过参考文献可起到引导作用。即读者见到一篇最新的综述。可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研究概况。如果读者对其中的某一内容或某一点报有极大的兴趣,便可根据综述后的参考文献,去翻阅相关资料,以达到全面了解其具体内容的目的。有些期刊的编辑为节省版面,多登文章,径然删去参考文献一项。结果使综述丧失了引导读者阅读的这一重要作用。  准确适当引用并列出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引用文献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不可引用自己未读过的文献,从别的文献转引有时会发生错误,以讹传讹。如果未直接读到原文,而读过工具期刊上的文摘,则引工具期刊。如果读过中文翻译就引译文刊物。如《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收载的译文,在查不到原文的情况下,应注明二次文献的出处。  二是精读文献,选择创造性大、科学性强的文献,除非写医史资料,一般以新文献为主。  6.撰写格式准确规范  首先是大标题,简明扼要,主题突出。由于综述大都以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发展等进展为主要内容,所以标题常近况、进展、新进展、评论、研究、研究述评、研究进展等。标题后有的还注有“(综述)”二字。一般不设副标题。  其次是作者所在单位全称(不可写“天津中医一附院”“天津医大总医院”“天津医大三院”之类)。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以免失于作者与编辑部及作者与读者的联系)。完整的邮编应是“(天津300193)”。作者姓名。由于工作量不大,无需合作攻关,同时也避免思路、风格、习惯差异带来不连贯,所以综述应是个人撰写。目前期刊有些特约的综述撰稿人。他们水平较高,往往是青年学科带头人或某领域的专家学者。  正文首先是无标题前言,说明综述主题的简要意义,标明综述年代范围(如从1998年至2001年),注明选用期的范围(如国内中文期刊,国内外医学期刊(不含《国外医学》和《中国医学文献》编译的外文资料)。  正文实质部分一是综,二是述。“综”来源于第一手资料的摘要卡片,“述”来源于作者对“综”的归纳分析升华  最后是参考文献栏。含20至50篇文章,太少说明或研究较少,或资料不全,或时限过短。大多说明或选题过大。或研究集中,或时限过长。  参考文献应依其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必须在正文相应内容的右上角以方括弧编号,如:[1][2]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与示例  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页.如:  [1]张╳╳,王╳╳,赵╳╳,等.津门名医杨浩观临床经验简介[J].天津中医,2002,19(2):5.  2.报纸  序号 作者.题名.报名,出版年-月-日(版次).如:  [1]夏雨.国家致力挖掘高技术产业潜力[N].科学时报,1999-05-09(3)  四、撰写综述具体步骤与方法  1.选择主题  像进行科研选题一样,综述选题是否恰当,关系很大。选题的原则是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所谓需要原则。是指由于教学、科研、医疗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不同,选题也有不同。若以教学和医疗为目的,题目可稍大一点,以科研立项为目的,题目要极具针对性。如果希望在期刊上发表,还应考虑期刊对综述的要求。  所谓可能原则,主要是所题目必须有新发展,不是教材上已有的内容。新发展可以是理论上的也可以是应用上的,应结合自己的专长或有基础的课题,为期刊写评论性综述的都是该课题研究有成果的专家,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评论。  收集资料  综述内容是否丰富新颖,决定于收集和阅读资料的多少。简单地说,有三条途径:  ①从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工具期刊查找,如《中国医学文摘》《全国报刊目录》等;  ②系统地查阅有关期刊,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载有全国中医学院学报理论探讨与综述目录;  ③利用光盘或国际互联网。可打印出摘要甚至全文。  阅读文献应精读与粗读相结合。对重点论文,要精读读懂。特别注意是用什么设计和方法验证其工作假说的。例如,过去认为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心肌供血。现在强调其扩张全身血管减少心肌负荷和耗氧量作用。因此,国外有人对心绞痛病人用心房起搏方法诱发心绞痛时,经心导管注硝酸甘油入冠状动脉,虽有部分病人冠脉血流量短时增加,但心绞痛并未缓解;而静脉注射,随着血压降低,冠脉血流量减少,心绞痛却得到缓解。如果不精读原著,就难以说清新观点的证据。对另一些并无多大创见只是支持新观点的论文则粗读即可。  写笔记作卡片  无论精读或粗读都要写读书笔记或文摘卡片。写笔记与作卡片不是简单抄写,而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培养和发挥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原著要重点分析该文的创新性,即该文提出了何种新观点、新证据或新的技术方法。记笔记时要写清实验条件、药物、动物或人的标本等项,以便作综述时引用比较。读别人综述时作笔记常需写下其提纲的层次、引用的主要文献、论点和证据,以及作者对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展望的看法,作为自己写作的参考(不可照搬照抄)。科研论文的创新一般都写在摘要中,但有时作者分析问题的新观点也可以出现在讨论中,阅读和写笔记时应加注意。写完一篇笔记后最好在活页纸或卡片的右上角用几个关键字标记出值得引用的要点,以节省以后分类、引用时重阅笔记内容的时间。对重要论文可以复印,以便精读,但不可以复印代替自己精读,成为“文献收藏家”。  草拟提纲  把查阅的资料要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去粗取精,草拟提纲。要把笔记和复印文献及文摘卡片进行分类,根据内容分出若干大类。加上前言和结尾即成综述的全部提纲。有的文献在几方面都要引用,可以写出几个关键字,依次引用。文献的取舍标准主要看创造性和科学性。引用的文献必须有新内容,但又是比较可靠的。判断科学性的标准是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如有无适当对照,分组是否合理,样本是否够大,是否随机抽样等),方法是否可靠,数据资料统计处理是否得当等。如果可能,还应了解该文发表后学术界对其的反应。一般从刊物的水平可大致估计出文献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重点收集引用核心期刊或被引用多的影响大的期刊。即使阅读高水平的期刊文献,也要持分析与评论的态度,鉴别其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章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不可盲目相信一切,不可引用设计或方法不严谨的论文,除非为了批评。“文责自负”一词对综述作者来说,要对引用文献的严谨性负责,误引有错误的文章,表明综述作者的学术分析与评价能力有问题。文献资料诉取舒是否得当和分析综合分段是否合理,决定提纲以至全文的水平,也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  撰写成文  把提纲变成文字论述。文献综述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通常由前言、综述主体、结尾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构成。  前言主要简单说明本题的理论或实用意义及进展概貌和写作目的,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主体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该在对文献进行过“消化吸收”达到融会贯通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介绍。引用文献时要忠实地客观地反映出原作者的论点或实验结果,但不可照录拼凑。如果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语气上必须不使读者误为别的文献作者的观点。在介绍别人工作时,一般不宜过多评论,以免引出不必要争论。要注意用词语气,并可在词气上表明自己的倾向,但要留有余地,掌握好分寸。如“公认”与“一般认为”“有报告认为”;“实验证明”与“实验表明”“提示”“推测”都有不同含义。  五、综述投稿的技巧  我国有几百种医药杂志和医学院校学报以及40种国外医学各专业分册和几种国外药学分册,都刊登不同数量的文献综述。国外还有专刊登综述的期刊。如《生理学评论》《药理学评论》《外科评论》等。国内中文尚没有。每种期刊每期刊登的综述少一篇,多则三篇。一般掌握在两篇。不可能过多。由于期刊不可能过多刊登综述,加之综述以新和快取胜,因此,尽量考虑投给月刊或双月刊。杂志上都有标识。如《天津中医》封底印有“每逢双月12日出版”字样。  编辑人员对综述撰稿人有信誉度的了解问题。所以新人往往投稿应附以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职务,从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等。以期编辑人员对你有所了解。编辑人员有编辑协会,经常历会,沟通信息,撰稿人应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751 影响因子。癌症免疫治疗杂志(j immunother cancer)对癌症的免疫疗法(JITC)的影响因子提高到751。6月30日,2021年JITC的影响因子,使JITC排名最高的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免疫学并把它刊登在所有期刊的前5%的百分比免疫学类别和肿瘤学类别的前 7%。发表在年度期刊引用报告 (JCR) 中的最新JITC影响因子是根据2018 年和 2019 年发表的JITC手稿的 2020 年累积引用次数计算得出的。其他有价值的JITC期刊指标可在期刊网站上找到。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开放获取、同行评审的期刊不仅是社会的全球声音,也是发表原创研究文章、文献综述、立场文件和关于肿瘤免疫学和癌症免疫治疗各个方面的讨论的有针对性的出口——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今天,该领域的巨大兴奋和各种癌症类型基于免疫疗法的治疗的最新批准所带来的增长势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这表明对JITC的明确需求,这是一个致力于并由当今领导者创建的出口领域。提交指南请查看以下文章类型规范,包括所需的文章长度、插图、表格限制和参考计数。字数不包括标题页、摘要、表格、致谢、贡献和参考文献。手稿应尽可能简洁。如需在提交时获得进一步支持,请参阅BMJ Author Hub上的可用资源。您还可以在此处找到 BMJ 的一般格式指南和格式清单。您可能还希望使用BMJ Author Services 提供的语言编辑和翻译服务。如果您的文章被接受,您可以利用BMJ 与 Editage 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一项免费服务,可帮助您最大限度地扩大文章的影响力。作者可能会发现查阅我们的提交前检查清单很有用。在提交您的手稿或修订之前,请查看下面的文章类型要求。所有其他缩写应在文本中的所有实例中完整拼写。字数不包括标题页、摘要、表格、致谢和贡献以及参考文献。如果您的母语不是英语并希望在文章方面得到帮助,我们可以提供专业的编辑服务。

  • 索引序列
  •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资料
  •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
  • 关于疫情防控的文献资料
  • 有关疫苗的文献资料
  • 关于免疫学的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