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会怎么样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会怎么样

《现代交际》月刊()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刊号:ISSN 1009-5349国内刊号:CN 22-1010/C邮发代号:12-200主要栏目:理论探索 学术交流 教育探索 人力资源 管理论坛 商业研究 经济论坛 文化纵横 社会学研究 社会与法 思想政治 公共行政 计算机论坛 外语天地 基础教育 职教探索 高教研究 传媒论坛 艺术天地 语言艺术 特殊教育 交际口才 国际交流 交际艺术 产业经济 专栏 图书馆论坛 体育论坛等。

目前图书情报学类的17种核心期刊,另外再推荐一下《图书与情报》。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北京图书馆2 图书情报工作 中科院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3 大学图书馆学报 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4 情报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5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6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7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学会等8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10 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等11 图书馆论坛 广东图书馆学会等12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图书馆协作委员会等14 情报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工业大学情报科学研究所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学会16 图书馆建设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17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大中文核心类的图书馆情报类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分为:《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和《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 图书与情报 国家图书馆学刊现在期刊审稿周期和版面费都差不多的。

差不多吧,都要排队的,一般都是半年以上了……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会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1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北京图书馆北京市文津街7号(100034)2图书情报工作中科院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8号(100080)3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图书馆(100871)4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复兴路15号(100038)5图书馆杂志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200031)6图书情报知识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430072)7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学会等北京2413信箱10分箱(100081)8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8号(100080)9情报资料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北京张自忠路3号(北京1122信箱)(100007)10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长沙市韶山路38号(410011)11图书馆论坛广东图书馆学会等广州市文明路211号之一(510110)12图书与情报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兰州市滨河东路250号(730000)13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宁夏图书馆协作委员会等银川市新市区同心北路(750021)14情报科学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工业大学情报科学研究所长春市人民大街142号(130022)15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天津市复康路15号天津图书馆A区(300191)16图书馆建设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哈尔滨市文昌街22号(150008)17情报杂志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大中文核心类的图书馆情报类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分为:《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和《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 图书与情报 国家图书馆学刊现在期刊审稿周期和版面费都差不多的。

有的期刊要收钱就比较好发,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钱没钱。一般的文章没有专家推荐或者编辑青睐是不好发的。目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的售价大约是发一篇6000-7000人民币,看你找的哪个中介,不过价钱差别不大。另外小心别上当。我也在头痛到底哪个中介可信,如果我有了把握再告诉你,你可以留意我的空间。大约一个月以后吧。当然,自己能写好文章最好了,是金子总会闪光。好发不好发没法说,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比如你刚好赶上编辑部近期收的文章少,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呵呵。比如《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这些都比较难发,地方性的比如《图书馆建设》,《图书与情报》相对好一点点,其实核心少了,要发的文章多了,差别极小。

不要版面费的就特别难 收版面费的相对简单 但是核心 都不简单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怎么写

某些方面、某些问题深邃而独到的见解和缜密精辟的分析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都习惯给文章写点评,有时老师也组织学生对同学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这时,你是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笔呢?为此,老师就指导你如何给文章写评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点评文章,主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优美,内容是否充实,想象是否丰富,立意是否深刻,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一、牢记三大文体的一些常见术语      常见的三大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我们要看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是否交代清楚,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是否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事件与事件的衔接和过渡是否自然,详略是否恰当。广义的记叙文还包括散文和小说,谈到散文,我们就要想到散文的形散而神聚,散文中的排比铺陈,散文的象征等技巧。谈到小说,我们要分析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人物的描写(与记叙文同);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小小说,还要注意其结尾往往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从顺序安排来看,有顺序、倒叙、插叙和平叙。   下面我们来说说议论文,第一要看它的三要素:论点是否鲜明,观点是否正确;论点是开门见山还是在文中或文末;论据用的理论论据还是事实论据,还要看它是否新颖,是否贴近时代等选择论据;论证方法多种多样,有立论、驳论和正反论证等。还要看论证结构是否严密等。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看论据是否为论点服务等。   再看说明文。说明文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之分。事物说明文,其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清楚事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事理说明文要在文中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发展等。从写作顺序来看,事理说明文是逻辑顺序,事物说明文是时间、空间和程序顺序。   以上就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三大文体的一些信息。要想点评到位,必须了解这些基本信息,记住一些术语,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必须了解文章评判的标准      作文评判的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包括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内容包括题意、中心、内容和感情;表达包括文体、结构、文字和书写;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意。作文的评分标准共12项,每项又包括四个等级。对这12项四个等级的术语,我们必须了然于心。因为这是我们给作文下评语的依据。      三、必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点评      点评文章,切忌抛开原文,空洞抽象地说教,那些不着边际的评析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我们给文章写点评的大忌。如2006年黑龙江高考满分作文《“清茶”、“快餐”两相宜》,如果我们将评语写成:“运用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气势宏大,底蕴深厚,是一篇考场优秀习作。”这就是无效点评,因为读者读后根本不清楚文章好在哪里?所以我们还应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写点评。如将评语写成:“这篇考场作文很好地理解了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读书方式在变。作者能紧紧抓住这个中心话题展开论述,形象地将‘读书’比喻为‘品茶’,生动又贴切,让我们仿佛看到:午后,一杯清茶,一卷泛黄的古书,一个陶醉其中的读者。好不惬意!读书中,人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作者将网上阅读称作‘读网’,来与‘读书’相对应,恰到好处!作者又将‘读网’比作吃‘快餐’,让我们联想到‘麦当劳’里火爆的生意。那里是年轻人的乐园。是的,‘读网’,大部分不就是年轻人吗?营养学家一再呼吁,说它没有什么营养,但你能否认它不能充饥吗?这就是‘读网’。真是够丰富的想象!令人叫绝。文章多处运用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方法,文章气势宏大、底蕴丰富,给人很强的感染力。”这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写点评,使文章的优缺点具体化,给人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意见,使点评显示出其价值来。   总之,我们应该结合原文的具体内容进行点评,使点评言之有文。      四、点评时应有所侧重点      点评文章,万不可面面俱到,而应该选择自己要评析的侧重点进行,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不能凸现文章的特色。我们或从文章的思想,或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或从文章的创新角度等入手,选择文章最具特色的亮点进行,使点评能抓住文章的特点,避免避重就轻。   综上所述,掌握了以上四点,我们就可以给文章写点评了。

你好!可以参考这里的文章:格式目录可以参考下,内容的话需要你自己总结了额!

有的期刊要收钱就比较好发,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钱没钱。一般的文章没有专家推荐或者编辑青睐是不好发的。目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的售价大约是发一篇6000-7000人民币,看你找的哪个中介,不过价钱差别不大。另外小心别上当。我也在头痛到底哪个中介可信,如果我有了把握再告诉你,你可以留意我的空间。大约一个月以后吧。当然,自己能写好文章最好了,是金子总会闪光。好发不好发没法说,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比如你刚好赶上编辑部近期收的文章少,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呵呵。比如《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这些都比较难发,地方性的比如《图书馆建设》,《图书与情报》相对好一点点,其实核心少了,要发的文章多了,差别极小。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

陈焕文、图林老姜的博客 《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这些都不错~~~~~~~~

《现代交际》月刊()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刊号:ISSN 1009-5349国内刊号:CN 22-1010/C邮发代号:12-200主要栏目:理论探索 学术交流 教育探索 人力资源 管理论坛 商业研究 经济论坛 文化纵横 社会学研究 社会与法 思想政治 公共行政 计算机论坛 外语天地 基础教育 职教探索 高教研究 传媒论坛 艺术天地 语言艺术 特殊教育 交际口才 国际交流 交际艺术 产业经济 专栏 图书馆论坛 体育论坛等。

核心期刊投稿的难易度、版面费、稿费等等,是个动量情况。各个时期会有不同。同时,不同人的投稿,也会不同。比如《*沿》,可能是800,也可能是做这样的网站,有意义吗?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稿怎么写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发展 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 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 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 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 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 “期刊数据库检索”,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 却是一本不少。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 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 货”,可以随时享用。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 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 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 “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除了原有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变换句式,语言简明、连语、邀请语、读后感……这些新题型,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非常实用。它们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积累,拓展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的是学生的人文积淀,培养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新闻点评,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它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日常读报会发现,在重大新闻报道的最后往往有一个“编者按”,我想,那就应属于新闻点评的一种。既然是“点评”,我们就要针对新闻中的具体事件,旗帜鲜明地拿出我们的态度意见。点评一定要是非分明,要画第二,选好点评的角度,切中要害,点到位。针对新闻,我们要抓住主体,抓住要害,抓住事件的本质(透过现象到本质),准确提炼观点。新闻点评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或反映了社会中哪些方面存在的何种问题),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这里要注意,点评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都想评。点评的篇幅要小,目标要集中,要切中要害。第三,点评要精当、独到,要鞭辟入里,以理服人。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那样评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或劝戒人们警醒,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言不及义,无理取闹。第四,点评要讲究艺术性。看准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表述的角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力求新颖、独到,做到生动形象、文采丰富、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切忌陈旧、老套、死板。

理清校园常规新闻规律这个比如二月份,寒假刚完,学生入学会有很多关于寒假的事情,记者就要善于询问寒假当中的故事,此外,既然刚入学必然有新打算,那么我们也可以关注这些方面的问题。这个比如前几天我让一名记者写的“大学生热转大学生活作息表”三月份则是计算机考试、学生求职,此外众多节日,如雷锋日,女生节、妇女节、消费者权益保障日,植树节,此外还有研究生成绩出来,这些东西的背后必然会有新闻四月份、五月份则是一些社团开始活动的月份,这段时间活动很多,还有求职的、正徘徊是否准备考研的等等,每段时间总会有属于校园新闻的规律,这些大家要善于总结观察,去寻找到校园新闻的规律 2校园新闻的来源(常规)学校的活动一般出自学工处,校团委 院团委,保卫处 图书馆 后勤集团,校社联 校学生会等组织,这些组织一般都会开展各种活动 或者会议,比如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每年会有一个读书月,图书馆里有图书漂流这个活动,每年还有一个服务明星的评比,此外还经常开展馆长接待日,这些虽然平常普通,但若实在发现不了其他新闻,可以和这些部门联系,询问有无新闻线索。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机构,他们的学术研究结果或者老师的调研结果都是可以写成新闻的 3 一些公告等,比如BBS、校公告栏、海报、学校主页里的公告、团委网站上的公告、百度贴吧等,这些也是新闻的来源地,记者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信息。比如单单一个团委的网站主页,就有很多消息被记者写出很好的新闻。 4 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个人际关系网从自己身边的熟人织起来,要多跑口,勤跑口,在和他人、尤其是一些领导交流时不要怕,要时刻记着你采访时候已经不是学生,而是以采访者的身份采访被采访者,要多谦虚,让这些被采访对象成为你的消息源,当然这个要你主动积极。这里一定要注意,不要以为小消息就不写,也不要以自己不感兴趣而不写,在你和别人拉人际关系时,最开始一定要谦虚,要让对方感觉你可以做朋友 5从活动中寻找亮点 从新闻中寻找新闻我们的一些通讯员甚至部分记者,往往看见一个活动就只知道谢出一个三段论的活动稿件,而不注意去发掘这些活动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这里举几个我自己遇到的例子。第一个就是笔友回归这个稿子,当时我看见一个社团在搞笔友活动,当时自认为很小的活动,没有去注意,但是陈泽云却思考到笔友这个称谓可能是上世界90年代的产物,早已消失多年,而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校园,是否有什么新的价值了,结果他们写出的稿子上了中国青年报,这值得我们思考。还有一个稿子是通讯员写的,说一个大学生坚持三年记日记账,很有毅力,而我当时思考,如今物价上扬,他的日记账是否是一个活数据,能否反映物价上涨了,结果被长江日报编辑老师采用,反响很好。 6交流中寻找新闻源我们目前的交流方式有多种,如沙龙、每周例会、此外还有各小组每两周的讨论会,这些都是大家交流的好机会,比如上次的例会上,我们的一个见习记者提到 老师发送弟子规这个事情,结果资深记者认为很有必要做,于是稿子出来后上了楚天金报。而我们以往的很多大的稿件,也无一不是在沙龙上讨论后写出来的,当然这个大家要多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7社会新闻教育化 外地新闻本地化 关注时事 另找角度比如社会新闻,如今社会物价上涨很快,通货膨胀现象也存在,这本是一个很宏大的社会问题,但是是否和教育有关了,我们思考后发现我们的学生发现自己手里的钱紧张了,食堂的东西也变相涨价了,比如以前的包子变小了,或者其他东西涨了些价,于是,我们就让一个学生记者写了一篇物价上涨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上了校报的一版。如今正值两会,那么是否有些话题是学生关注的了 比如六级过了考研不用考英语的议案,还有农村孩子不上大学生等,这些东西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发表意见了。至于外地新闻本地化,就是将要多浏览其他高校的新闻网,各主要的教育网,观看他们写了哪些新闻,比如武汉大学的新闻网上有个很好的新闻,那么我们学校是否有这种新闻现象了,如果有,那就可以做的,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记者能多从自己的眼光中发现新闻点 8 学会组合新闻对于一些诸如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学校很多班级和组织会开展活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学校的新闻网上都是一条条很散的新闻消息,作为一个校报记者,如何从学校的高度看待学生的活动了,我们要把这些零散的消息组合在一起,寻找一个主题,将这些零散的消息分类,从中寻找去最好的新闻素材,写出高质量的组合稿件。而至于寒假 暑假 五一 还有 十一等稿件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组稿 比如充电族 就是放假仍学习的 兼职族 就是放假挣钱的 还有就是旅游族 放假游乐的 大家可以发现我们的很多组合稿件都是这样完成的,当然,我希望大家能另辟蹊径 寻找好的组合角度。 9策划新闻这个策划是指和其他社团一起搞活动,或者别的社团搞活动的时候可以事前观察是否有好的新闻点,这个比如在某些讲座前,可以正对讲座的内容提前做一些访问,或者在一些节假日前,事先和其他社团商量好搞活动,这个在很多高校很常见 此外,策划新闻的重点还有一个调查类的,这个可以是自己发问卷调查,亦可以是其他组织弄的问卷调查,这些调查内容一般要是一个新颖、创新的。此外,还有就是论坛发帖,很多新闻是由记者自己发帖,然后让网友评论,记者在根据这些评论去写稿子 10大型活动前做足功课我们学校的大型活动 比如学校的校运会 双选会等,这些活动在采访前,我们要去新闻网上浏览以往的报道是怎么报道的,新闻的角度有哪些,让自己事前有个谱,此外还可以去百度里搜索相关新闻,知道外面的报社如今是报道怎么样的新闻的。当然,要有一定的阅历,要把事先想想自己将如何报道,比如现在很多大城市有住房限购,就是需要你又户口才容易买房,以往很多大学生希望户口就留在农村,这样又补贴,但如今若想在大城市生活,买房就必然要有户口,那么在他们的双选会上,是否在求职时关注这个户口了,记者可以就这个点在现场去询问相关的求职者11 习惯做笔记,平日有所思,要及时记录,有好的观点时要积极行动,要多观看一些名记者的新闻作品,寻找差距,认真学习,丰富的积累会使你看到一个现象时,猛然发现它的新闻价值,这些都是学生记者所要注意的]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 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 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 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 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 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 “期刊数据库检索”,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 却是一本不少。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 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 货”,可以随时享用。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 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 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 “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范文百度文库有很多,你可以去看看。

  • 索引序列
  •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会怎么样
  •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会
  •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怎么写
  •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
  • 图书馆论坛期刊点评稿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