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多少字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多少字

发布时间: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多少字

〈旧民生主义不具有民粹主义的色彩〉,9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团练〉,12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孙中山“毕其功于一役”思想再评价〉, 8千字,《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第8期。〈旧民生主义与民粹主义之比较〉,10千字,《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论清末统治集团内部的立宪派〉,12千字,《江汉论坛》,1987年第9期。〈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13千字,《求索》,1987年第6期。〈重评《钦定宪法大纲》〉, 8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关于清末预备立宪几个问题的商榷〉,13千字,《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一八四七年湘桂边境瑶民起义述论〉,《吉首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探索〉,18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文化保守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8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梁漱溟与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15千字,《求索》,1989年第4期。〈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析〉,《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梁漱溟与阳明学〉,15千字,《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自卑与自大:两种不健全的文化心态〉,12千字,《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论胡适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18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 期。〈“古今之别”与“中外之异”——五四东西文化论争反思之一〉,13千字,《江汉论坛》 ,1992年1期。〈梁漱溟与五四时期反科学主义思潮〉,18千字,《东方文化》,1992年第1期。〈“评判的态度”与“同情的理解”——论胡适与梁漱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12千字,1〈3千字,《中州学刊》,1992年2期。〈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18千字,《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论五四时期梁漱溟与胡适的中西文化之争〉,15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吗? 〉,15千字,《求索》,1992年第4期。〈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18千字,《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50千字,《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15千字,《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三联书店,1993年。〈论“东方文化派”〉 ,18千字,《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中国向何处去——30年代张君励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出路的选择〉,15千字,《新儒家评论》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995年。〈现代新儒学的历史考察〉,25千字《二十世纪中华学案·哲学卷导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1840—1914年中国启蒙思潮的历史考察〉,15千字,《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不应被忽视的思想家——包世臣思想简论〉,15千字,《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论坛》20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纲〉,26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思想界〉,48千字,(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20千字,《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论民国西学传播的特点〉,11千字,《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张君劢与西化思潮〉,11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13千字,《求索》,2003年第2期。〈张君劢与1949年中华民国宪法〉,14千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再评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15千字,《湖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张君劢与现代新儒学〉,11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重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12千字,《史学月刊》,2003第4期。〈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略〉,5千字,《新哲学》,2003年第1期。〈包世臣与道咸年间的经世思潮〉,450千字,(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2003第5期。〈张君劢论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化〉,10千字,《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张君劢新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10千字,《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梁漱溟与西化思潮〉,9千字,《求索》,2004年第3期。,1930年代的“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之争〉,12千字,《湖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论张君劢对现代中国学术的贡献〉,10千字,《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6千字,《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国家社会与个人——张君劢政治思想的演变〉,12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一战与战后(1918—1927)中国文化思潮的变动〉,15千字,《淮阴师范学院》,2004年第4期。〈国民党训政制度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继承与背离〉,12千字,《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辩证看待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5千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8日“历史学”。;〈如何深化近代湖湘文化研究〉,5千字,《光明日报》,2004年3月9日“史学版”。〈“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以泰戈尔访华为中心〉,5千字,《光明日报》,2004年6月8日“史学版”。〈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三个误区〉,5千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1日“历史学”。〈论国民党的训政制度与孙中山训政理论的关系〉,15千字,《第七届孙中山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国立国父纪念馆,2004年9月版。〈重评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15千字,《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5千字,《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论民国时期的东学西传〉,15千字,《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张君劢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20千字,《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13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16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15千字,《求索》,2005年第1期。〈论包世臣在嘉道经世思潮中的历史地位〉,40千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1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会,2005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君劢新儒学思想的发展〉,15千字,《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梁启超晚年的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及其疏离〉,13千字,《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论张君劢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30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5期。〈泰戈尔访华与五四时期的思想斗争〉,15千字,《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论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15千字,《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50千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2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论晚清爱国主义的三个特点〉,5千字,《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5日“史学版”。〈关于民国乡村建设的几个问题〉,15千字,《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九一八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动——以“新年的梦想”为中心的考察〉,13千字,《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抗战时期钱穆复兴中国文化的思想及评价〉,13千字,《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11千字,(《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史学版”。〈“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12千字,《求索》,2006年第3期。〈“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15千字,《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6千字,《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梁漱溟与现代中国学术〉,15千字,《孔子研究》,2006年第3期。〈民国思想史的几个特点〉,9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胡适是“全盘西化论者”?〉,18千字,《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15千字,《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5千字,《光明日报》,2006年9月18日“史学版”。〈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20千字,《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晚清思想家“振兴中华”使命感的历史考察〉,13千字,《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西学传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6千字,《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马一浮新儒学思想研探〉,2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20千字,《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包世臣与嘉道时期的禁烟和抗英斗争〉,13千字,《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30年代思想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争论〉,18千字,《求索》,2007年第3期。〈民国乡村建设之“公共卫生”研究〉,9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内容〉,9千字,《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10千字,《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论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的影响〉,18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07夏之卷。〈论“东方文化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30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第47辑,2007年4月。〈论东方文化派〉,30千字,《近代文化研究》第一辑,2007年6月。〈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转型〉,45千字,《中国近代思想研究集刊》第3集,2007年6月。〈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之我见〉,5千字,《光明日报》,2007年8月26日“史学版”。〈要加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之互动关系的研究〉,5千字,《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5期。〈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30千字,《中国近代思想研究集刊》第4集,2007年9月。〈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16千字,《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张君劢与1923年的人生观论战〉,12千字,《传记文学》,2007年第11期。〈辩证审视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12千字,《光明日报》,2007年11月30日“史学版”。〈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16千字,《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张治中与抗战初期的湖南教育〉,10千字,《教育史研究》,2008年第1期。〈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24千字,《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演变〉,20千字,《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由主义〉,12千字,《光明日报》,2008年5月10日“史学版”。〈30年代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25千字,《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9千字,《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三大思潮之互动〉,18千字,《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包世臣的文论诗论和文学成就〉,15千字,《安徽史学》,2008年第4期。〈《瀛环志略》与《海国图志》之比较〉,14千字,《晋阳学刊》,2008年第6期。〈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初探〉,15千字,《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6期。〈中国知识界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以胡适罗隆基和胡愈之为例的考察〉,25千字,《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1期。〈从徐继畲看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卖国〉,10千字,《晋阳学刊》,2009年第2期。。〈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影响〉,25千字,《世界历史》,2009年第2期。〈继承五四超越五四——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12千字,《光明日报》,2009年4月28日“史学版”。〈论包世臣的吏治思想〉,15千字,《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论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苏俄热〉,45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论“民生主义”的内容及其当代意义>,13千字,《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历史分期>,5千字,《光明日报》,2009年8月18日“史学版”。〈改造与五四社会主义之传入>,18千字,《求是学刊》,2009年第3期。<理性民族主义——九一八事变后的〈大公报〉>,20千字,《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15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30千字,《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张君劢对西学传播的贡献>,15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夏之卷。<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5千字,《光明日报》2010年7月27日“史学版”。<新路:批判国民党一党独裁的第一刊>,25千字,《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新世纪以来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5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18千字,《华东师大学报》,2010年第5期。<关于近代史上激进与保守的对话>,10千字,《中华读书报》2010年9月27日。<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15千字,《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1期。<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几个特点>,5千字,《光明日报》2010年12月14日“史学版”。<报刊与民国思想史研究>,18千字,《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中西与新旧之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15千字,《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论国民观在清末的兴起>,15千字,《学术界》,2011年第6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界的思考>,15千字,《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论九一八后文化民族主义思潮>,15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15千字,《晋阳学刊》,2011年第5期。<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15千字,《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论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15千字,《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10期。<论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18千字,《吉大学报》,2011年第6期。<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8千字,《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理论构建>,18千字,《近代史研究》(英文版),2012年第2期。<论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5千字,《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8日“史学版”。

一篇论文字数的多少,要看发表刊物的级别,一般来说刊物级别越高,对字数的要求就会相应增加,核心刊物的字数要求必然高于普通期刊,普通期刊的字数要求一般是要求不少3000字的,核心期刊的字数要求一般是要求不少5000字,这里的字数要求都是最低限要求了,少于底限要求的文章很多刊物是拒收的。正规期刊一个版面通常都要把符号、空格、表格、图片等等都要算进去,都要占据空间,在计算论文篇幅时也是要把这些因素算在总字数里面的。其中一个标点符号算一个字符,空格空行占据了多少字符的位置,就算几个字符。表格图片按照占据了几行的空间,算几行的字符数。正规期刊一个版面多少字跟期刊等级、期刊类型都没有关系,只跟杂志社排版样式有关。有的杂志是双栏排版,有的是单栏排版。省级期刊一篇文章大概是3000-4000字,核心期刊一般是4500字-10000字,省级期刊发一篇论文至少需要2个版面,核心期刊一般需要4-7个版面。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

我不想跟你侃大段的理论 相信你也不喜欢看 相信楼下会出现只会复制黏贴的人 我长话短说吧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是“仁”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拥有一颗同情心 就是宽容待人 现代世界最大问题是什么?战争问题和环境问题 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学会“仁”战争还会发生吗?动物还会被屠杀吗?不要说全部人吧 只要有大部分人都能有一颗仁爱之心 这个世界就会少发生很多战争 就会少死很多人和动物所以说 “只有孔子的思想才能解救世界”

傻子才相信孔子思想救世界

我眼中的孔子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孔子之前,未有孔子; 孔子之后,未有孔子;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这是世人对孔子的最高褒奖。在我们浩瀚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孔子历经了祭孔为神、批孔为鬼、记孔为人的三个值得深思的时段。六十年代末生人的我,首先在脑海里注入了批孔的思潮,儿时知道父母整日参加单位的批林批孔运动,不会保证家里按时吃晚饭,心中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大坏蛋;读了大学,知道孔子是了不起的人物;参加工作后明白了孔子是世界文化森林中的瑰宝。 这几日,细读中国教育史,让我走近了这位教育先贤,走近了这位中国教育思想的领跑者。 他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有"百世师表"之称。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这是世人眼中的孔子。 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出生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家境贫寒,他自称“吾少也贱”,他自幼勤学好问,热衷于六艺的习练,长大后曾做过小官,享年73岁。走近孔子,我更多是分享了他伟大的教育思想,我更追忆的深藏在他伟大思想中的几个第一。深刻的体会,敬畏敬仰 。 第一次提出平民接受教育的思想。 在我国春秋以前,有资格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平民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孔子则在受教育对象上掀起了一场革命。他率先办私学,到他那里学习的人,只要主动给孔子十条干牛肉作为见面即可,无论贵贱、贫富、等级。他的学生颜路、子张都是贫贱家庭的孩子。他还播学于四夷,不分地域种族的招收学生,这也算是开了教育对象招收的先河,这也就是所谓的“有教无类。但老夫子骨子里,不主张女人接受教育,这是他的弊端。 第一次指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个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中,这样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值得我们感念的是他的“蔗富教”思想。他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国家富足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就要加强教育。在2000年多前,孔子能认识到教育受经济的制约,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实乃一位伟大政治家的视野。 第一次对“君子”做了诠释。 在《论语》中,“君子'一词高频率的出现了101次。何谓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即“修己安人”,也就是君子对己要能“修己”;对人要能“安人”,以至“安百姓”。修己是德,安人是一个人的才能,一个人的本事,就是之治国安民之才。“修己安人”在今天实则内圣外王之道啊。在修己方面,孔子还主张:君子道者三即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第一次号召终生学习。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德、才都需要学习,并要一生的学习。他还特别指出学习尤其是做官从政的准备,要做官就必须经过学习。这样的事迹在论语中也有记载的。一次子路要推荐弟子羔去费地做官,孔子不同意,认为年轻,还没有学到什么,让他做官等于害了他。我想孔子的想法应该是经过教育、学习才应取得官职俸禄,这是不是就是“学而优则仕”之说呢? 第一次解读了“克己复礼"。 “批林批孔”在我的父辈一代是耳熟能详的之事,曾问父母"克己复礼"之意,知道是孔夫子要复辟奴隶制。今天品读老人家经书,才真正领会了“为克制自己各种非分的私欲,遵循社会各种礼的规范”之的深刻内涵。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每一个都应该分享一下老夫子的语录,他会给人们心灵一次真正的天然滋养,一次天然的洗礼,这是无价的精神食量。交际中的语言艺术人交往;为了谋生要在工作或劳动中与同事或乡亲们交往;为了维持生活人们要上街购物,出门办事情,这些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还有邻里的相互串门和互助。人要不是为了谋生过日子怎么会认识那么多的人呢?在此,我对这问题进行了分析,知道交际交往当中人们都会运用语言当作媒介这次的课题专门对此加深研究,方便人们之间的交往,语言的运用。各位看官,期待哈! 说到交际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在较际中应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那就请大家先来看一个例子:小宇是一个孤僻的男孩,同学们都觉得他内向,清高。其实他的内心也很渴望与人交流,但他发现自己在和别人交流时很困难,经常说不了几句就冷场,所以他整天独来独往,甚至以为自己的了“社交恐惧症”为什么呢?因为他常和不关心政治的女同学聊一些国际恐怖分子拉登的事,分析巴以冲突的趋势,甚至还会跟人没头没脑地谈萨特的存在主义或巴特尔的解构主义……,这样同学们怎么可能与他交谈呢?他的老师告诉他只要能选择一些合适的话题,是可以和别人聊得很愉快的,那么与别人交谈时如何选择交际话题呢?一、从选择身边的小事开始,即使是一个小问题,只要和我们身边的个人生活有关,就都可以成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二、平时聊天时要选择一些轻松活跃的话题,要是谈一些深奥高雅或是故能玄虚的话题,别人如果对此一无所知,肯定会缺少必要的回应,即使勉强听下去,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同的人所关心的话题也有所不同。像男生就比较喜欢体育、国家大事、科学知识,能女生多喜欢美容、健康等话题……。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每一类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话题。四、切忌逞口舌之快,唯我独尊。一时的口舌之快很可能会误了你的大事,在交谈时不要老围着自己的喜好转,开口闭口我怎么样怎么样,这样会让人觉的你很高傲在讨论完了如何选择话题之后,我们还应了解如何说话才具有说服力。有理不在声高,说话名非一定要有棱有角,咄咄逼人才有说服力。谦让的语言语调中更充满了对对方的尊重,宽容和理解,要比咄咄逼人的话语更有感染力,火气遇上和气,自然就会降温灭火了。当你与他人的意见不合时。你又想坚持己见,此时万不可对他人嘲笑讽刺、横加指责,而应该委婉的表达立场,这会令你取得意想不到的沟通和交流奇效。在明确以上几点之后,我们还应了解如何说话才不失分寸,这除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说话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父母,我们是子女,对兄长我们是兄弟,如果对弟弟、妹妹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者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二、说话要尽量客观,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怎么样就怎们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坏。三、说话没有善意,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襟,说话的目的就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语言艺术研究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通过这次讨论,我想可以帮助同学们利弊语言粗俗,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交际中得到理解和支持,促进同学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同时也可以引导同学的语言修养,改善校园气氛。 说到交际,与人交谈,肯定得有话题作为媒介。我这边就有很多例子 各位看官看好类、与人交谈怎样找适合话题★恭维小技巧(COMPLIMENTS) 我们都喜欢别人的恭维,并因此而感激。所以我经常想为什么很少有人这么做。我认为有时是因为多数人天生就比较倾向于私人化,而且有的人比较腼腆或有窘迫感。同时其他的人只是由于不留心此事或从不没想过几句恭维的话会让别人一天中有多么的高兴。但如果您是一个很难说出最高级恭维话的人,您不必犹豫那些" 已经过了时的恭维话"。"我昨天见到了 Ann Tannen,她对我说您运做着一个了不起的资金筹措部门 PTA。在这个过程中最难做的是什么?为了开始引出话题,请找出使话题开始的方式而不是令对方只能回答"谢谢"、"是"或"不是"。 请一定保证您的恭维是诚恳的。Archbishop Fulton Sheen 曾经指出"恭维是切得很薄的香肠,味儿很美;而吹捧是切得很厚的香肠,没法消化。" ★如何开口交谈 与生人开口交谈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处理好这一步可以使人结识很多有趣的朋友。处理不好会引起尴尬,失去很多机会。 与陌生人开口交谈要找共同点。如何找到共同点呢? 留心观察 从一个人的服饰,举止,谈吐可以看出他的心情,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开始谈话前首先看对方有何与自己相同之处。例如,他和你一样都穿了一双耐克气垫运动鞋,你可以以耐克鞋为话题开始你们的谈话。 以话试探 两个陌生人相对无言 ,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首先要开口讲话,可以采用自言自语,例如,"天太热了",对方听到这句话便可能会主动回答将谈话进行下去。 还可以以动作开场,随手帮对方做点事,如推下行李箱等;也可以发现对方口音特点,打开开口交际的局面,例如:听出对方的上海口音,说:" 上海人吧?"。以此话题便可展开。 开口交谈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将谈话进行下去。在正式场合或是与西方人交谈有如下禁忌:不要谈薪水,银行存款等有关金钱的问题。在西方国家薪金是保密的。另外有一些西方人特别是一些素质较高的西方人不喜欢让别人因为钱对他感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商品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工资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大家的工资水平是统一的,从自己的工资便可推断出别人大约挣多少钱。因此开口便问," 你挣多少钱?"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不要问类似"结婚了吗?"或 "小孩多大了?" 当代社会男婚女嫁的风俗正在改变。有的人选择了独身,还有的家庭是由同性恋者组成。此外还有许多单亲家庭。个人的婚姻生活和性生活通常被认为是极端隐私。涉及隐私的话题会导致交谈失败。 ★交谈时的眼神 再也没有比当你对他讲话而他却环顾四周更令人难堪的了。有些人边讲话边环顾四周;而有些人是在听话时东张西望。这两种人都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即做一个好的、注意力集中的听众。在你对任何人讲话时,都要注视他或她,不是紧紧地盯着,而是一直看着,这样你的对话者会明白你没有分散注意力。 在别人对你讲话时,千万不要环顾整个房间。即使你在听,也不要表现出对周围发生的事很厌烦和很感兴趣。如果你的听众这样做,您可以停下来并与他一起注视,似乎你对他发现的奇事很好奇。如果他问你在干什么,你可以说:" 哦,我很感兴趣你在看什么。"然后继续谈话,他会明白暗示的。 ★交谈中的大独裁者 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这样的事和人,希望我们不是其中的一个。 注意听自己在讲些什么,是一个好主意,例如,注意自己是否是一个盛气凌人的人,是否是一个独裁的人,是否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是否是一个不给别人机会阐述不同意见的人。或注意是否有人在听你讲时要离开,或看上去在绝望地环顾四周要找一个最近的路逃开。 讨厌的人的定义之一是"当您想对他讲自己的事时,他只讲他自己。"另一个讨厌的人更准确地描述为:一个坚持讲你根本不想听的事的人。他或她坚持要你听到最后,尽管你已经明显的表现出不耐烦。 这些是您性格中的一部分并已根深蒂固,所以要改掉是不可能的。如果您发现自己在谈话中有独裁特点,那么在下次谈话时只要把嘴闭上认真听就可以了,不管您有什么不得不说的。如果您害怕自己会令人生厌,尽量看报纸或杂志,找一个有兴趣的话题研究研究,例如环保等,一定是每个人都关心的,您丰富的知识不仅会使您加入谈话,而且会传递有趣的信息。 如果有人重复您已听了至少两遍的故事,这样说是没有问题的,"哦,是的,我记得当那个人倒下的时候,您是如何让每个人都靠后的。您一定救了他的命。" 然后转换话题。如果您是对话中的一员,有人在重复一个故事,您可以悄悄离开,或如果有人注意到了,您可以说:"哦,我知道这件事。对不起,我一会儿就回来。" 然后离开。 ★如何回答私人问题? 如果你被询问新买衣服的价钱,除非很亲密的人,其实你没有义务为他提供有关信息。您只要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记得)花了多少钱。" 关于钱的询问通常是不合适的,应该置之不理。您不能说:"不关你的事。"但可以说:"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不说这件事。关于生活的费用,太让人提不起情绪……" 然后改变话题。 另一个类似于窥探的问题是"你是干什么的?"。最好在对方指明了知识领域后询问对方的工作,或在谈话是与工作相关的特殊话题。然后,您可以问:" 您在这个领域中从事工作吗?"。 ★何时闭上你的嘴 不要遗憾没有说出来。"闭上嘴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傻子比张开嘴什么都说要好。"不要装做什么都懂。真正聪明的人从不犹犹豫豫地说" 我不知道"。 说话随便的人容易说得太多,有时造成不谨慎。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总是在言谈中不可靠。另一方面,总是保持沉默的人常在亲密的人中穿得很好,但他或她不会给聚会增添吸引力。在谈话中,中间的路总是最好的,正如很多事情一样。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听别人讲话,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抡到自己讲话了。 不要重复讲自己,不管是一遍又一遍地讲同一个故事,还是讲那些听起来有趣的细节。很多事情简单地讲述或第一次讲都很有趣,但没有任何事值得重讲。 ★三思而后说(THINK BEFORE YOU SPEAK) 几乎所有在谈话中出现的失误或错误是由于没有认真考虑或缺乏考虑造成的。例如,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与一个文学教授共进晚餐,计算机程序员只讲技术编程语言而不讲其它的东西,那麽这将是一次十分缺乏考虑的谈话。因为,即便是在工作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到关于任何题目的冗长演讲。 多数情况下没有人提醒我们说话时欠考虑和没有考虑。只要注意听一下自己讲的话和对方的反应就可以发现我们的不足。说话之前三思是我们自己的事。D orothy Sarnoff 说:"I"在字母中是最小的。在您的交谈中不要把它当最大的词。例如,与人说话时不要说'我想',而要说'您怎么想?'"。★如何回避交谈(HOW NOT TO CONVERSE) 面对吹捧者(THE BRAGGER) 优秀的交谈者不会没完没了地吹捧别人的工作做得多么好或他的儿子多么出色。当谈话陷入吹捧时,礼貌地加入自己的评论并试图转换话题。如果他给您讲关于他自己耸人听闻的故事,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找理由离开,除非您对他的讲话很感兴趣。C 'EST LA VIE! 在谈话中从其他语言借用成语来点缀谈话有做作的意味,除非您经常说这种语言,或者您要说的词在中文中没有绝对的对等或翻译词,或者这个成语已广为使用和流传。 如果其他人说了明显是外来语的词或成语,尽量不要注意它,除非你很感兴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并想停下来问一问:"什么意思?" 。"您多大年龄?"(HOW OLD ARE YOU?) 许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而且这是一个缺乏考虑的问题。但是,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而且有许多办法来回避它。您可以说:" 噢!足够大了。"您还可以告诉他一个大概的年龄,例如,超过二十一岁,或用一个您喜欢的数字,"二十九(或三十九,四十九,等等)而且正在保持。" 如果有人坚持问,"哦,说吧。"告诉他,"很明显了,我并不想告诉您,您有必要知道吗?"面对侮辱(INSULTS) 如果在您面前有人诋毁一个团体、个人或一个国家,您该怎么说呢? 诚恳地告诉他,他的言论是令人讨厌的,不再想听到这样的话了,然后走开。或者你可以说:"我们不谈这个话题了。"然后开始另一个话题。每次加入一个道德、种族或其它诋毁个人的谈话时,不管那些评论是真正诋毁还是开玩笑,你都在锻炼自己的容忍能力。 标点符号的研究标点符号用法及写法:

劳务市场几点有人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

时 孔子好色 誓游列国宠幸天下美人 途经郑国 只余一肾 而后专一学术 终大成!

数年来,在《学术月刊》、《人民日报》、《孔子研究》.《思想战线》、《读书》等刊物上发表以下文章:  1.《文学本质:从本质论回到存在论的思考》(论文,《学术月刊》1999年11期,80-84页,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2.《神韵:从汉末人伦鉴识到魏晋人物品藻》(论文,《思想战线》2000年1期,62-65页,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3.《述而不作之于孔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论文,《孔子研究》2000年5期,15-23页)  4.《从自然之物到表现功能――先秦语言意识的发育及儒道比较》(论文,《孔子研究》2003年4期,31-40页)  5.《生命自觉与审美意识》(论文,《海上论丛》(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355-370页)  6.《神韵:生命意识的审美散发》(论文,《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范畴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405-454页)  7.《人性关怀:现实主义的永恒命题》(论文,《文艺报》1997年6月24日,4000字)  8.《文化回归:缺省状态与平衡心态》(论文,《文论报》1997年5月15日,1400字,《文艺理论研究》摘编要点)  9.《王蒙的语言感》(论文,《小说评论》1996年6期,77-80页)  10.《语言操作的快感》(论文,《当代文坛》1996年5期,18-21页)  11.《聚焦于先驱者的生命状态――论胡风的鲁迅阐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1期,17-22页)  12.《鲁迅:悲剧感与幽默感》(论文,《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5期,38-45页)  13.《智者对人性的洞察》(论文,《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39-149页;此文亦由香港智能教育出版社收入《中国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导读》)  14.《围城导读》(论文,教育部指定书目导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月北京第14次印刷)  15.《坦然两相忘》(论文,《读书》1996年8期,109-111页)  16.《自由的释放与收纳》(论文,《世纪书窗》,57-62页)  17.《我们的大连》(论文,《大大连文化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8月版,100-108页)  18.《植物、欲望与多样性》(《人民日报》2003年10月5日,书评,1400字)  19.《深思与创建》(《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22日,书评,1400字)  20.《我翻译了这本书》(《读书》2003年4期,书评,400字)  21.《读左联五烈士评传》(《书城》1996年6期,书评,1000字)  22.《幕拉开,历史走出》(《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8月15日,书评,2100字)  23.《人的教育与教育的人》(《洛阳师院学报》1999年1期,书评,1400字)  24.《名作的感染力》(《白云论坛》第三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2003年9月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来辽师大文学院为几位教授拍摄学术讲座,本人的《魏晋神韵》被编为上下两集在央视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出版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李远国教授自学成才,理论基础扎实,具备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其视野开阔,研究的领域涉及中国哲学、道教、巴蜀文化及宗教、文化、科技、艺术诸学科,尤其是在道教研究领域,是目前道教学界的一流学者,在国际上拥有相当的影响力。曾与日本东京大学蜂屋邦夫教授、日本京都大学麦谷邦夫教授、法国远东学院付飞岚教授、华澜教授,德国洪堡大学常志静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保罗教授合作,参与多项国际合作人文项目,其成果深受国际汉学界的好评。曾二十余次出访日本、法国、欧洲及香港、台湾地区,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自1985年当选四川省政协委员以来,历任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为协助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促进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较有影响的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主研2、道教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独立完成3、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主研4、巴蜀文化近史宗教文化卷(省政府重点项目)5、道学、道教生态文化研究(省社科重点项目)主要外出讲学、交流情况1985年应法国远东研究院邀,访法并发表“四川道教的历史与现状”论文。1994年参加台湾中正大学海峡两岸首届道教研讨会,发表“符图气场与天人合一观”论文。1996年任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举办多次学术讲座。1997年参加日本天河文化财团 “中日韩环境文化国际研讨会”,发表“天人合一的体验”报告。1998年参加巴黎“中国宗教遗迹崇拜国际研讨会”。2000年应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宗教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国际研讨会”,发表“丰都宗教文化与圣迹的调查报告”。2001年应日本天河文化财团邀请,举行“李远国道教研究二十周年纪念日本巡游报告”,并出版演讲集。2001年应台湾东吴大学邀请,参观、考察台湾,进行文化交流。2004年应邀参加京都大学“中国宗教文献国际研讨会”,发表“天书云篆:道教符图文献及其分析”论文。2005年参加由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举办的“目的、方法与信仰:以道教为中心国际研讨会”,发表“论道教雷法的发展及其思想背景”论文2005年应台湾大学、三清道家道教文化基金会的邀请,前往台湾,参加“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道德直觉的体验:论严君平的思想”。2006年应美国哈佛大学邀请访问美国,参加“现代道教与社会国际研讨会”,并在研讨会上发表了“祭祖度幽的民俗性蘸仪活动:成都青羊宫中元会考察记”。2006应台湾中山大学、高雄道德院的邀请,参加在中山大学举行的“第一届道教仙道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论道教的太一救苦天尊信仰”。代表性论文及调研报告《试论陈抟的宇宙生成论》,《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2期。《陈抟无极图思想探索》,《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2期。《四川大足道教石刻概述》,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1990年1期。《论陈抟的哲学思想》(英文),美国《道教源流》1990年版。《阴符经中三才相盗的思想》(英文),美国哈佛大学2001年版《道教与生态》论文集。《墨家与道教》,《孔子研究》1991年4期。《道与意境:兼及天与心的体验》,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利公司1999年5月版《天心与人心》。《论道教的大乘思想》,台湾《宗教哲学》1999年3期。《陈抟易学思想探微》,《道家文化研究》第11辑。《人文精神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灵魂》,《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发展战略专集》。《三清玉皇信仰略考:兼及道教的神学思想》,台湾中华道统出版社2000年10月版《道教神仙信仰研究》。《白玉蟾生平事迹考略》,《道韵》(七)2000年8月版。《道家天人和合观探微》,《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8期。《道家贵生戒杀观的现代意义》,台湾《宗教哲学》2000年12月第六卷第四期。《丰都宗教文化与圣迹的调查报告》,台湾允晨公司2000年1月版《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道教雷法沿革考》,《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3期。《乌木、“建木”与巴蜀文化:兼论乌木的多元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1期。《论崔希范入药镜的内丹思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版《人文与社会》。《神霄九帝与北极四圣考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版《道教与神仙信仰》论文集。《至美无象:论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4期。《天书云篆:道教符图的文献及其分析》,日本京都大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忠孝神仙论:论净明道的忠孝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中华道学与道教》。《论张果的内炼思想》,台湾《宗教哲学》2005年2期。《〈正易心法〉考辨》,《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6期。《试论陈抟的宇宙生成论》,《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2期页。《陈抟〈无极图〉思想探索》,《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2期。《论陈抟的哲学思想》(英文),美国《道教源流》1990年版。《墨家与道教》,《孔子研究》杂志1991年第4期。《符图·气场与天人合一观》,台湾中正大学编1994年12月版《海峡两岸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心法与空观:兼及陈抟与佛学的关系》,台湾《宗教哲学》l996年l期。《钟离权生平事迹略考》,台湾《道韵》(一)l997年8月版。《论道教符箓的分类:兼及符箓与中国文字的关系》,《宗教学研究》l997年2期。《关于北极驱邪院的两个问题》,《成都文物》l997年2期。《天蓬元帅考辨》,《四川文物》1997年3期。《论道教法术的渊源》,台湾《道教学探索》1997年第10号。《符箓咒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台湾《道教学探索》1997年第10号页。《钟离权丹法思想初探》,台湾《宗教哲学》1997年4期。《论道符的结构与笔法》,《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2期。《陈抟易学思想探微》,《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辑。《道教咒术初探》,《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2期。《三教合一的典型神真:文昌帝君》,台湾《道教文化》1999年5期。《道与意境:兼及天与心的体验》,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利公司1999年5月版《天心与人心》论文集。《论道教的大乘思想:以灵宝派为中心》,台湾《宗教哲学》1999年3期。《身神说——道教独特的人体观》,台湾《性与命》第4、5期。《气道与现代文明》,台湾《性与命》第6期。《南宗内丹学与雷法》,台湾《道韵》(五)1999年8月版。《玄宗直指万法同归略论》,台湾《道教文化》第59期。《道教符箓的起源与演变》,香港道教学院2000年2月版《道教仪礼》。《符箓的种类与结构》,香港道教学院2000年2月版《道教仪礼》。《符箓的功用与原理》,香港道教学院2000年2月版《道教仪礼》。《符箓的影响与地位》,香港道教学院2000年2月版《道教仪礼》。《道法自然的现代启示》,台湾《性与命》第7期。《论自主命运的仙道思想》,台湾《性与命》第9、10期。《三清玉皇信仰略考—兼及道教的神学思想》,台湾中华道统出版社2000年10月版《道教神仙信仰研究》论文集。《白玉蟾生平事迹考略》,台湾中华大道出版社2000年8月版《道韵》(七)。《陈楠与神霄派》,《中国道教》2000年3期。《道家贵生戒杀观的现代意义》,台湾《宗教哲学》2000年四期。《论净明道法的沿革与特征》,台湾《道韵》(九)。《三清上圣略述》,台湾《三清文化》2000年第6期。《半个世纪以来的陈抟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学术前沿”增刊。《九十年代的道家、道教研究》,台湾《道韵》(七)。《丰都宗教文化与圣迹的调查报告:兼及道教与丰都地方文化的关系》,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版《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莫月鼎与元代神霄派》,《中国道教》2001年第3期。《紫微大帝小考》,香港《弘道》第11期。《道教神霄派渊源略考》,《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论道家、道教的生态思想:兼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台湾光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年9月版《和平教育—面对冲突·建立和谐》论文集。《论道家衣养万物的生态理念》,台湾光启社2001年11月版《环保与人文智能》论文集。《甚爱多藏:老子对我们的警告》,台湾《性与命》11期。《道教女子内丹学概论》,台湾《道韵》(十一)2002年8月。《论蒙文通先生在道家研究领域中的贡献》,《文史杂志》2002年3、4期。《道教的孝道思想》,《文史杂志》2002年5期。《论宋代重玄学的三大特征》,三联书店2002年6月版《道家文化研究》第19辑。《陈抟佚文汇编》,三联书店2002年6月版《道家文化研究》第19辑。《道教雷法沿革考》,《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3期。《试论灵幡与宝幢的文化内涵》,《宗教学研究》2002年1期。《浅谈道教的社会哲学与人生的合理定位》,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版《道教与人生》。《论道教对物种保护的贡献》,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版《道教与人生》。《论明清时代的神霄派》,《中国道教》2002年2期。《论道教灯仪的形成与文化功用》,《中国道教》20003年2期。《试论道教教义思想中的三大特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论文集。《论崔希范入药镜的内丹思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版《人文与社会》论文集。《天书云篆:道教符箓的文化阐释》,《中国宗教》2004年7期。《至美无象——论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4期。《老子与仙人仙道》,《中国道教》2004年1期。《道教在四川》,《四川画报》2004年6期。 2004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参加中国宗教文献国际学术研究会 2004年10月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2006在美国访问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期间2006年11月在台湾访问期间

一 培养目标1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2 、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3 、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二 研究方向  易学哲学  儒家哲学  道家哲学4 、先秦儒家哲学三 学习年限全日制 博士研究生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 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5 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四 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 20 学分 ,其中必修 14 学分,选修 6 学分。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 1 )必修课 : 7 门 20 学分1 、学位公共课 3 门 6 学分2 、学位基础课 1 门 3 学分3 、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4 、前沿讲座  5 学分。1 、前沿讲座的形式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 9 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 2 次。2 、考核方式: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2 )选修课鼓励选修跨方向或跨专业课程,可选修 1 至 2 门,计入总学分。第二外国语, 2 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则必修第二外国语,一般要修英语。( 3 ) 补修课: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 2 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六 中期考核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博士生学位论文是 衡量 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 养 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 文要求 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博士论文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10 万字)。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年,硕博连读者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三年。论文开题报告。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论文价值与学术水准。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熟悉掌握当前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协商,拟定论文选题,独立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是中期筛选的重要内容,一般与中期筛选同时进行。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指导小组汇报论文写作计划的重要形式 ,只有在指导小组认可即开题报告通过的前提下,论文写作才能正式开始;如未通过开题报告,应在三个月内修改自己的论文选题,重新开题。中期进展报告。为保证论文质量,本专业对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即每隔 3 - 5 个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进行情况,在第 5 学期末向指导小组全面汇报论文进展情况,指导小组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提供研究思路,使博士论文写作顺利进行。论文预答辩等的具体安排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在第 6 期开学第一个月进行博士论文预答辩,要求博士生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向指导小组进行全面陈述,指导小组根据学术水平,以决定是否进行博士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预答辩中,未通过者可延期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时间、方式根据学校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在学位答辩前,博士生必须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在全国 A 或 B 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本领域的学术论文以收到校样为准,且署名作者第一单位为山东大学。八 实践环节本学科注重博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或参与到导师的相关课题中。教学活动不得少于 4 课时,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道藏 中华书局宋元学案 中华书局明儒学案 中华书局周易集解 李鼎祚四库全书,经部、子部。郭店楚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周易研究 中国周易学会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文史哲 山东大学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以及相关内外学术期刊。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或教师 考核方式 必修课 1 DP09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1 54 2 马列部 笔试 2 DP15011 第一外语 1 108 3 外教 外院 笔试 3 D001002 专业外语 2 36 1 傅有德 笔试 4 D001022 中国哲学导论 1 72 3 颜炳罡、丁原明、王新春等 笔试 5 D001001 前沿讲座 1 - 4   5   考查 选修课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DP15021 第二外国语(英语)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2 D001023 象数学研究 1 72 3 刘大钧 考试 3 D001024 《周易集解》专题研究 2 72 3 刘大钧 考试 4 D001025 中国易学史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5 D001026 宋明易学研究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6 D001027 汉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7 D001028 清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8 D001029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9 D001030 道教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10 D001031 宋明理学专题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D001032 理学与易学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D001033 儒家简帛文献哲学研究 1 72 3 颜炳罡 考试 13 D001034 现代儒学研究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14 D001035 中外哲学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5 D001036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6 D001037 东方儒学研究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7 D001038 儒学与宗教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8 D001039 儒家原理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补修课 1   儒家哲学 1 72   颜炳罡 考试 2   道家哲学 2 72   丁原明 考试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要求本要求适用于哲学学科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部分,应有成果体现。具体要求如下:以论文形式体现的成果应是在学期间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 A 类或 B 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 1 篇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以公开出版或出版清样为准。成果的其他体现形式(科研获奖、专利等) …… 。 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中国哲学专业具有坚实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文化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宣传、管理、新闻、出版、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二 研究方向1 、 易学哲学2 、儒家哲学3 、道家哲学三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工作。全日制硕士生特别优秀者可提前一年毕业。四 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 34 学分,其中必修 28 学分,选修 6 学分。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 必修课学位公共课: 3 门 8 学分学位基础课: 4 门 12 学分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在学位基础课中,至少在本学科跨专业选修一门。前沿讲座 2 学分。积极参加中国哲学研究所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讨论班,其中个人系统发言两次计 1 分,参加 5 次学术讲座计 1 分。2 选修课 2 门 6 学分为拓宽知识面,本专业鼓励跨学科选修文、史课程 1~2 门,根据该课时,相应计入学分,但不作硬性规定或强制性要求。3 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两门,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入学分。六 中期筛选依照学校相关规定,本专业硕士生在第四学期的第三周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写作工作不少于一年,选题、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定,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等。由相关专家对其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最终确定论文题。导师负责论文的中期检查。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遵循学术规范;观点正确,有所创见;资料翔实,论据充足;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字数在 3 万字左右。八 实践环节本学科注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等,三者任选其一。但教学不得少于 4 课时,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从事社会实践工作不得少于 15 天,应有实践单位的证明材料。附: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经典著作:《周易》、《周易集解纂疏》、《周易折中》、《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列子》、《管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论衡》、《人物志》、《王弼集》、《嵇康集》、《庄子注》、《肇论》、《神灭论》、《般若经》、《华严经》、《中论》、《大乘起信论》、《六祖坛经》、《张载集》、《朱子语类》、《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船山遗书》、《四存编》、《魏源集》、《康有为全集》、《严复集》、《章太炎全集》、《孙中山全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新唯识论》、《知识论》、《新理学》、《心体与性体》等等。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管子学刊》、《文史哲》、《历史研究》、《齐鲁学刊》、《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等等。附:硕士生名单:乔宗方 王 棋 闫 洁 张克宾 周 谨 胡长芳 高新满 张文波 赖祖龙 李细成 陈之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或教师 考核方式 必修课 1 MP09003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72 3 马列部 考试 2 M)15001 第一外国语 1-2 180 4 外语学院 考试 3 M001002 专业外语 3 36 1 孙增林、郭鹏 考试 4 M001089 儒家哲学 1 72 3 颜炳罡、苗润田 考试 5 M001090 道家哲学 1 72 3 丁原明、沈顺福 考试 6 M001091 易学哲学 1 72 3 王新春 林忠军 考试 7   跨专业必修一级学科课一门 ( 与导师商定 ) 1 72 3 马哲或西哲 考试 8 M001001 前沿讲座 1-4   2     选修课其中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M001092 周易与中国文化 2 72 3 林忠军、李尚信 考试 2 M001093 易学原著导读 2 72 3 刘大钧、刘玉建 考试 3 M001094 易学史专题研究 2 72 3 刘玉建、刘保贞 考试 4 M001095 周易经传研究 1 72 3 李尚信、 考试 5 M001096 周易文献学 3 72 3 刘保贞、 考试 6 M001097 道家原著选读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7 M001098 魏晋玄学 3 72 3 丁原明 考试 8 M001099 佛教哲学 2 72 3 沈顺福 考试 9 M001100 儒释道关系研究 3 72 3 沈顺福 考试 10 M001101 宋明理学专题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M001102 宋明儒学原著导读 3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M001103 稷下学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13 M001104 儒家伦理研究 3 72 3 苗润田 考试 14 M001105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 3 72 3 颜炳罡、 考试 15 M001106 先秦儒家原著选读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补修课 1   西方哲学史 1-3 72   哲学系 考试 2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1-3 72   哲学系 考试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数据

《孔子研究》是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园地公开,凡有关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之作及学术动态和书评,均所欢迎。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来稿请用另页纸附作者简介(真实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凡研究论文一般不超过12000字,须附内容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 本刊不负责来稿所涉版权问题(如图、表、引文等),请作者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来稿中若无特别说明,即被视为发表后同意编入该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费一次性给付。 来稿请采用夹注和脚注两种注释方式: 夹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古籍,文字用楷体,格式如(《论语·学而》)、(《史记·孔子世家》)。脚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近现代学人研究成果、不常见的古籍、说明性注释等。每页脚注重新编号。

大梵与天道——印中古代哲学中的实在论之比较,台湾《哲学与文化》,2002年第29卷第2期; 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的灵魂,《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 论宋代山家山外之争,台湾《普门学报》,2001年第3期; 作为一种人生哲学的原始佛教,台湾《宗教哲学》,2001年第7卷第1期;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诠释,《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 世界的二重建构及其消解——从柏拉图看东西方哲学本体论建构之差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全文转载,2004年第8期); 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2004年第10期); 王畿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从人性的制约到人性的自觉——析儒家性不善论向性善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2005年第7期)。

  • 索引序列
  •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多少字
  •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
  •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
  •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出版
  • 孔子研究杂志2020年第一期论文数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