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明代主要文献

明代主要文献

发布时间:

明代主要文献

1、《明朝那些事儿》何为“会要”?《会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国家制度、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为主要收辑内容的一种史书。《明会要》就是记录明朝制度的书备忘录,一共八十卷,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动历、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祥异、方域、外蕃等十五查询各种制度最是简单快捷不过。2、龙文彬《明会要》对于一个对明史所知不多的人来说,有这么一本明朝制度简述,是个很好的事情,因为他并非只引用了清修《明史》,还引用了各种明朝的东西。这书大致翻一下,基本上明朝的制度、趣事就有个大致印象了,然后可以更进一步,看相对正规的了。3、张廷玉《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正儿八经的史书,前后修了近百年,虽然后人对此褒贬不一,而且讹误不少,可毕竟是国家工程,这书质量是有相对保证的。在一个文字狱非常猖獗的朝代可能有真实的历史记录吗?明史估计和我们的现代史差不多。最真实的应该是连明朝皇帝都看不到的实录、起居注之类的原始宫廷档案。但没有归纳整理,数量太多,而且很多还是毫无意义的小事。明朝那些事参照了大量实录、起居注内容,也对照了明史,是可靠程度较高的通俗明史读物,当然靠后面的部分由于国内满姨的压力(怕影响民足团结),没敢写实草草收场(原计划写到南明)。毛佩奇的成果也可以,更真实订虎斥臼俪铰筹歇船忙些。就是数量太少。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明史》《明史讲义》《明史纪事本末》《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正说明朝十六帝》《细说明朝》《传习录》《大明王朝1566》

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2、《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3、《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4、《天工开物》

明代主要文献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主要文献有《梦溪笔谈》,《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这些书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很大影响,而且在世界上影响也特别大,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

王鸣鹤的《登坛必究》、郑若曾的《筹海图编》、谢杰的《虔台倭纂》、何汝宾的《兵录》、王圻的《三才图会》、茅元仪的《武备志》等,都记载了明代的船舶。宋应星《天工开物》这部古代科技百科全书中,也有专门记述造船的章节。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史籍往往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所以明代船图并不鲜见。但是就一般而言,这些著作中的船图是示意图,并未注明具体尺寸。提到明代造船,我们不能不提的是明后期刊刻的南京造船的两部专著:《南船记》和《龙江船厂志》。《南船记》成书于嘉靖二十一年 1542 ;《龙江船厂志》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答案满意不?

(详细)明代中叶开始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对明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样有着促进作用。最为突出的,就是四大科技名著问世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明代主要文献资料

《东西洋考》,记述明代海上贸易的史书。所记东西洋泛指今东南亚地区。《东西洋考》是明代中外关系和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综述漳州与东、西洋各国贸易通商的指南。它对研究中外关系史、经济史、航海史、华侨史等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书取材于历代史籍和当朝邸报,参以故老、海商和舟师的诵述与见闻,尤详于嘉隆以后的史实,事具辞核,可补其它史书之不足,是研究明代对外关系和福建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资料。

(详细)明代中叶开始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对明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样有着促进作用。最为突出的,就是四大科技名著问世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2、《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3、《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4、《天工开物》

明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极为辉煌。既有影响国内外的伟大医学著作,也有被国外称为综合性科学著作。明朝的科技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明朝是一个趋于衰落的封建王朝,但令人惊讶的是,明朝的科技成就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明代伟大的医学和手工业作品是如何影响整个世界的?明朝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科技成就,主要是因为商业经济的发展,它给人们的思想文化带来了新的变化。思维的进步必然导致人们对社会的反思,这种反思体现在文化、经济、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因此,即使明朝是一个孤独的封建王朝,也无法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和商业作品的影响最大。明代伟大的医学和手工业作品是如何影响整个世界的?本草纲目在明代所有的科技成就中,医学成就最为突出。《本草纲目》不仅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地位。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作者李时珍努力工作的结果。李时珍编写这样一个宏伟的史诗,主要来自他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李时珍学医,也工作了一段时间在医院,扩大视野,然后经过长期的实践,从收购亲自尝试毒品,李时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开始测试了很多次,写这本书花了27年。其实后来,李时珍也加了,但几乎所有的都是细节,所以这本书很快就变成了一本书而得到推广。明代伟大的医学和手工业作品是如何影响整个世界的?虽然《本草纲目》只用了27年的时间,但它集中总结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医学成就。系统总结前人医学成果,改正错误,补充遗漏。这本书是中国16世纪以前最完整、最系统的医学著作。时至今日,《本草纲目》中的大部分记载仍是正确的,对现代医学仍有重要影响。

明代主要文献有哪些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2、《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3、《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4、《天工开物》

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1、《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实录》,定价过万元。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册。常见,也容易阅读。3、《国榷》,有中华书局断句本,六册,私修的纪传体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删改,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史料价值较高,也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册数仅3册,便于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又无重印,故不易得。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目前,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1、《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实录》,定价过万元。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册。常见,也容易阅读。3、《国榷》,有中华书局断句本,六册,私修的纪传体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删改,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史料价值较高,也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册数仅3册,便于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又无重印,故不易得。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目前,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古代文献的主要形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四种:经、史、子、集。

Gsvgwgwfggfsacbjjhefegnxs

文献的载体1、甲骨甲骨:龟甲、兽骨的合称。甲为龟甲的腹板;骨为牛肩胛骨或胫骨(也包括猪、羊肩胛骨)。甲骨文,卜辞,殷墟书契,殷墟卜辞安阳小屯村——王懿荣——刘鹗(《铁云藏龟》)——甲骨四大家甲骨四大家(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王国维充分利用甲骨卜辞考证殷代王室的世系、称呼名号,著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并提出研究历史的“二重证据法”把甲骨文研究与商史研。究结合起来,取得很大成果。郭沫若撰写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的研究与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为史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甲骨文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价值重大。尤其是对研究商周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之文献价值。甲骨学已成为与古文字学、古史学密切相关的一个分支学科。2、金石金石,是指以青铜器和石块为文献的载体,也是钟鼎和丰碑的总称。(1)金:“金文”又称“钟鼎文”时间:商到汉(西周最盛),材料:青铜器周宣王时的“毛公鼎”铭文497字共王时的“史墙盘”有铭文284字,差不多顶得上

经——如《山海经》、“十三经”等史——如《明史》《元史》等子——如《孟子》《列子》等集——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

  • 索引序列
  • 明代主要文献
  • 明代主要文献有
  • 明代主要文献资料
  • 明代主要文献有哪些
  • 古代文献的主要形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