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

发布时间: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一:广播电视概论这一门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主要理论科目之一,》是进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的基础性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二:电视画面编辑这门功课可以说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专业的一门。这里面讲述的主要是一些镜头组接和画面剪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主要方法。对于学习影视的同学们,这一点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三:摄像艺术这门功课主要是告诉大家如何做好摄像,其中介绍了一些如镜头构成、光学手段、光线处理、色彩表现、动向手段和运动摄影等相关的知识。以上三门功课,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必考的三门功课。其中有一些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是非常专业的。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自身经历与片中人物对比,谈谈感受。2、写出两个以上你认为最感动你的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结合本片,谈谈对社会的思考。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艺编导复试笔试 :文艺风光片《瑶族风光》 就其主题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1500字文化基础知识:语文40分选择+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英语40分选择+完形填空+数篇阅读数学20分 3道大题: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值 (文化考试占总分的10%)电视编辑复试笔试 :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二、细节分析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纪录片评论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文艺常识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

统考:语文常识、文学文艺常识、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核(部分省份有面试)校考:①笔试:影评、编写故事、栏目分析、广告创意、散文写作、文学文艺常识                     ②面试:回答考官提问(文常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整体文艺素养考核)、编写故事、辩论、小品表演、朗诵。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题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自身经历与片中人物对比,谈谈感受。2、写出两个以上你认为最感动你的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结合本片,谈谈对社会的思考。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艺编导复试笔试 :文艺风光片《瑶族风光》 就其主题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1500字文化基础知识:语文40分选择+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英语40分选择+完形填空+数篇阅读数学20分 3道大题: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值 (文化考试占总分的10%)电视编辑复试笔试 :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二、细节分析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0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笔试试题: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自身经历与片中人物对比,谈谈感受。 2、写出两个以上你认为最感动你的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结合本片,谈谈对社会的思考。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艺编导复试笔试 : 文艺风光片《瑶族风光》 就其主题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1500字 文化基础知识:语文40分选择+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英语40分选择+完形填空+数篇阅读 数学20分 3道大题: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值 (文化考试占总分的10%)电视编辑复试笔试 : 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 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 二、细节分析 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观看电视散文《边城印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片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500字) 2、片子中出现了一个寻访者的形象,你认为他有什么作用?40)字)2008年浙江传媒学院编导文学类复试考题 一、材料作文。(考试时间1个半小时) 一对老两口一直住在乡下,养养花,种种树,日子也算逍遥快活。一天,老两口收拾行李要去城里看子女。邻居们都很羡慕他们。他们的子女都很有出息。有的在医院工作,有的开公司 1~写一份创意策划书,与制片人交流,要求思路清晰(40分) 2~以材料为基础续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60分)二、电视作品分析(加放片考试时间为2小时) 放的是visions of time短片集中的一个短片 (1)问主题是什么(10分) (2)分析声音的使用和处理(10分) (3)分析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在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上的重要差别(10分) (4)假如让你也拍一部10分钟的关于时间的影片,扼要写一下你的构思(20分)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试题

考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答辩,答辩小组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论文成绩。毕业论文经答辩未通过的,必须补作,不补作者不予毕业,补作通过的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位。 六、专接本的规定: 1、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独立本科段。 2、其他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独立本科段须加考:“电视摄影造型基础”和“电视画面编辑基础”两门课程。 注:课程教材以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信息为准(每年公布一次,刊登在《北京考试报》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上) 专科公共政治课课程改革衔接(从2008年10月开始执行) 原公共课三选二新计划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已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3门课程中2门(含2门)以上的,不再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 已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概论”2门课程中1门的考生,须参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程代码03706,2学分)的考试; 仅通过“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课程代码03707,4学分)的考试。

数码摄像机可以说是相对成熟、相对定型的产品,家用数码摄像机(DV格式)一问世,就以其与专业水平毫无二致的图像、接近激光唱盘的音质和能够与计算机联机并进行编辑的特性受到使用者的好评。 数码摄像机的图像、声音质量以及功能都不是模拟式小摄录机所能比拟的,它与模拟式小摄录机的不同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同。它的图像清晰度超过500线,是常规8MM和VHS模拟制式图像的二倍,真正实现了“纤毫毕现”的梦想。现在有些电视剧已开始采用DVCPRO格式拍摄,而DV格式和DVCPRO是可以兼容的,在录音方面,它甚至比有些专业摄影机还更胜一筹,有的专业机采用的是调频方式,而数码家用机采取的是CD格式,如PANASONIC的DS5和DS1型数码机,可选择16比特2频道48千赫取样的DAT水准音质,或12比特4频道32千赫取样,如你使用12比特立体声双声道拍摄,拍摄后可以在本机上进行后期配音,不会影响前期录制的图像和音色,这是VHS、S-VHS、V

这个题目很难提前出来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答案

数码摄像机可以说是相对成熟、相对定型的产品,家用数码摄像机(DV格式)一问世,就以其与专业水平毫无二致的图像、接近激光唱盘的音质和能够与计算机联机并进行编辑的特性受到使用者的好评。 数码摄像机的图像、声音质量以及功能都不是模拟式小摄录机所能比拟的,它与模拟式小摄录机的不同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同。它的图像清晰度超过500线,是常规8MM和VHS模拟制式图像的二倍,真正实现了“纤毫毕现”的梦想。现在有些电视剧已开始采用DVCPRO格式拍摄,而DV格式和DVCPRO是可以兼容的,在录音方面,它甚至比有些专业摄影机还更胜一筹,有的专业机采用的是调频方式,而数码家用机采取的是CD格式,如PANASONIC的DS5和DS1型数码机,可选择16比特2频道48千赫取样的DAT水准音质,或12比特4频道32千赫取样,如你使用12比特立体声双声道拍摄,拍摄后可以在本机上进行后期配音,不会影响前期录制的图像和音色,这是VHS、S-VHS、V

个人意见哈:81、稳82、匀速83、远全中近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一:广播电视概论这一门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主要理论科目之一,》是进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的基础性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二:电视画面编辑这门功课可以说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专业的一门。这里面讲述的主要是一些镜头组接和画面剪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主要方法。对于学习影视的同学们,这一点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三:摄像艺术这门功课主要是告诉大家如何做好摄像,其中介绍了一些如镜头构成、光学手段、光线处理、色彩表现、动向手段和运动摄影等相关的知识。以上三门功课,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必考的三门功课。其中有一些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是非常专业的。

我整理的北电编导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以做参考吧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35分。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1、《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离骚》的作者是屈原。 2、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古希腊早期喜剧的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素有“喜剧之父”之称;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3、艺术的七大门类分别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 4、美术作品《拾穗者》是法国19世纪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我国西安附近出土的秦始皇及兵马俑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话剧《茶馆》的作者是著名戏剧家老舍;雕塑作品《地狱之门》的作者是罗丹。 5.电影诞生于1895 年的法国巴黎卢米埃尔兄弟;有声电影的出现是1927年;彩色电影的诞生是1935年。 6、我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由聂耳作曲。 7、艺术的三大作用是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对生活下判断。 8、中国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导演是谢晋;电影《英雄》的导演是张艺谋;日本电影《罗生门》的导演是黑泽明。 二、选择题 1、新中国的第一部是(C ) A、《中华儿女》 B、《钢铁战士》 C、《桥》 D、《八女投江》 2、中国古代作品《道德经》的作者是(A ) A 、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3、《诗学》的作者是(A ) A、亚里士多德 B、柴可夫斯基 C、莱辛 D、莎士比亚 4、《义勇军进行曲》曾出自于我国三十年代的影片(C ) A、《大路》 B、《渔光曲》 C、《风云女儿》 D、《桃花劫》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做高权利机关是(B ) A、中华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D ) A、诺曼底战役 B、敦刻尔克战役 C、珍珠港事变 D、斯大林格勒 7、世界电影史中,50年代末的电影“新浪潮”运动缘起在(B ) A、意大利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史记》的作者是(A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老子 D、孔子 9《生活与美学》的作者是(C ) A、马赞 B、塞尚 C、车尔尼雪斯基 D、爱因汉姆 10、影片《林家铺子》的导演是著名电影导演(A ) A、水华 B、汤晓丹 C、崔嵬 D、郑君里 三、名词解释 艺术技巧:是作家、艺术家提炼素材,提示题材意义,安排作品结构,运用语言、线条、色彩、体积、音响等材料塑造形象、运行艺术传达的手段和能力,是艺术作品内容得以有效表现、作品艺术性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 电影时空的特殊性: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电影作为时空艺术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也区别于单纯的空间艺术,而且还区别于其他时空综合艺术,其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即它是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 细节: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 漫画: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绘画,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和形式,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 古典音乐:泛指过去时具有典范意义或有代表性的音乐(不包括民间音乐)。 四、简答题 1.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答: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 (1)生活中充满着艺术。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我们能从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 (2)生活不全是艺术。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 (3)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 (4)艺术高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 2.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你认为目前存在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答:主要问题: (1)选材上存在刻板、符号化、模式化、个人倾向严重,与观众欣赏角度脱离等诸多问题。(存在着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问题,把主旋律理解得很狭隘,将主旋律题材化,认为只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英模题材、国家重点工程题材才是主旋律,还有把主旋律与多样化对立起来,把主旋律与作品的群众性、普及性割裂开来,认为主旋律作品不需要市场检验,导致一些作品根本没有可看性。) (2)发行渠道的闭塞导致无法完成产业化经营,既无足够的回报,则难有更多资本投入以支持创作。 (3)缺乏精品意识,创作方向缺少竞争力。难有突破,少有创新。 (4)评奖机制欠佳,既无由国际影响力的奖项,又无有观众基础的、符合观众心理的权威。 3.电影剧作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关系? 答:(1)情节的发展,是由于人物的行动而产生的。情节就是描写人对于事所采取的行动;在事件中由于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不同或某一部分相同,于是在行动中间,有的人互相联系起来了。有的人却互相矛盾冲突起来,这就使事件不断演化(也就是情节不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情节的发展是由于人的行动而来的,人的行动又是根据它的性格而产生的,所以,情节的发展就服从于人物的性格来发展,它不可能是脱离了人物性格,凭空而来的。 (2)人物的形象,通过情节来刻画出来的。因为,要看出一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人,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性格(思想、感情……)就只有从他在对事对人上,究竟抱着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看得出来。描写这些人物在对事对人上的态度和行动,就正是情节的任务。情节如果不负起这个任务,就不会有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看来,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发展的描写,实际上是同一东西,它们之间是相因为用,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情节如果不根据人物性格而凭空去发展,它就一定不会是“合情合理”的;情节的发展不合情理(因为它脱离了人物性格凭空去发展),也就不会有突出的、深刻的形象。 4.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有哪三个特点? (1)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体面貌和逻辑; (2)注意典型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3)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5.你对中国电视剧的现状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 答:(1)中国电视剧消费量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制作力量规模庞大。有着覆盖面积庞大的放映播放网络支持。同样,也存在市场局面混乱,缺乏规范;制作队伍素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名品精品少,缺乏宣传且没有足够获取回报;发行网络、制作设施设备存在浪费。 (2)市场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监督管理队伍和办法;缺乏行之有效的准入机制和人才等级评定制度;缺乏产业式的制作发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精品意识;投资方、制作团队短视行为普遍;重复投资等历史遗留问题严重。 (3)充分利用中国电视剧市场巨大的消费空间;规范电视剧市场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选用机制,提高电视剧的制作质量,多出精品名品;完善宣传和发行渠道,使其能获取较好的回报,从而带动区域发展;充分利用资源,杜绝重复性投资,消除投资方、制作团队的短视行为,节省资源;多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简述题中主观题部分无标准答案,鼓励考生各抒己见,勇于创新。本帖提供答案仅供参考。 解决方法: (1)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 (2)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产业发展机制。(要切实完成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遵循电影产业规律,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大力进行市场营销,努力扩大市场份额,规范电影市场秩序,学习借鉴民营机构在宣传发行上的成功经验,使优秀国产影片赢得市场,占领市场。) (3)需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大胆创新。(要突破固有创作模式,精心锤炼情节、人物,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争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结合起来。) (4)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影评奖,建立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各项电影评奖制度,改进评奖方式,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喜欢不喜欢作为检验作品的标准,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来参与评判。) (以上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应相对应提出,尽量由个人创新发挥。)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

参考教材《电视画面编辑》。南京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02影视编导方向:"政治理论和外国语的考试大纲编制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二版),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电视画面编辑》,何苏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应用软件:After effects cs5 Premiere pro cs5"

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纪录片评论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文艺常识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

写影评,写故事,写叙事散文,1500--1800字之间

一、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二、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三、特长展示特长展示是很多编导艺考经常出现的一个环节,特长展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考官对于考生的整体印象。特长展示指考生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特性和与众不同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以赢得考官对考生艺术修养的了解。而大部分考生误以为特长展示即是吹、拉、弹、唱等基本特长,为此专门学习,殊不知多才多艺固然很好,但特长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只要展现你比普通人更优秀的某一方面的技能或与众不同之处就可以。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独特新颖,扬长避短,有创意。四、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五、纪录片评论如果影评是编导艺考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

  • 索引序列
  •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
  •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题
  •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试题
  •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答案
  •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