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战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核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16世纪中叶,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颇为流行的威尼斯小报(Venice Gazette)⑴对世界新闻事业的发源有过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小报是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呢?这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报纸,是指刊载新闻为主的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的印刷出版物。也就是说,这种报纸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特征:1、刊载新闻为主;2、定期连续印刷出版;3、面向公众发行。正是这几个基本特征,使它完全不同于邸报之类的古代报纸,并为世界报业史的主体。 国际新闻界一般把17世纪初西欧出现的几种定期出版物,视为最早的符合上述基本特征的报纸,因而把17世纪初视为世界报业史的起点。至于威尼斯小报,具备刊载新闻的特征,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它是不是印刷而又定期连续出版的呢?如果是,它便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为此,世界报业史的起点至少要提前半个世纪;如果不是,那它只是报纸的雏形和先驱,而不是近代报业的正式起点。 对于这一问题,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是持肯定态度的。该书在“报纸”这一条目下写道:“随着社会对新闻需求量日益增长,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定期印刷报纸产生。最早的印刷报纸,是1566年在意大利单张印刷出版的《威尼斯公报》,因每份售价为威尼斯一枚硬币‘格塞塔’(Gazetta),以致这个词后来成为西欧‘报纸’的同义词。”该书在卷首有关新闻学的概观性文章中也曾提到这一论断,认为“最早的印刷报纸是意大利1566年出版的单张印刷出售的《威尼斯公报》”。⑵ 1993年出版的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沿袭了上述说法,在“报纸”条目下写道:“1566年,由于订数增多和对新闻信息需求的增加,原先手抄的《威尼斯新闻》改为单页印刷出版,成为最早的印刷报纸。”同时,在“印刷新闻”的条目下。也含有“1566年意大利出现单面印刷的报纸《威尼斯新闻》”的说法。⑶ 当然,我国新闻界对此并不是都持相同观点的。在此之前出版的陈力丹编著的《世界新闻史纲》(1988年)、笔者编著的《西方新闻事业概述》(1989年)、《外国新闻事业史》(1992年)等书就采用了另外的说法。但是,鉴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新闻学大辞典》的权威性,笔者重新查阅了史书,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考证。研究的结果使我更加感到这两本辞书的论断大可商榷。(二)下面将一些重要史作及辞书对威尼斯小报的叙述作一番比较。 日本著名新闻史学家小野秀雄在他1961年出版的《内外新闻史》中写道:“威尼斯城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连络频仍,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因此,威尼斯市除了个别的通讯业者外,又产生了一种以抄写并贩卖新闻为业的人。当时称为Gazette。最初的Gazette于1536年发行,逐渐流传到罗马、德国及意大利的其他都市。学者称为手抄新闻。”⑷ 法国学者阿尔贝等人所著的《世界新闻简史》在谈到报纸起源时有一段是专讲意大利的:“手抄新闻……‘新闻传播者”(意大利人称menanti)组织起来,为王公贵族或者商人定期提供手抄新闻稿。当时,人们往往把这类手抄新闻称为‘威尼斯札’,因为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既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也是这些新闻稿的主要集散地,手抄新闻稿曾经流传到整个欧洲。到16世纪,手抄新闻业获得了长足的进展。”⑸ 我国台湾新闻史学者李瞻在所著《世界新闻史》中写道:“威尼斯手抄新闻(Notizie Scritte)发行于1566年。这是一种正式的单张新闻纸。最初这种新闻纸张贴于公共场所,凡阅读者须付一枚小的铜元,叫做‘Gazzetta’。以后这个名词即当做报纸的名称,故威尼斯‘手抄新闻’在有些英文书籍中,亦称威尼斯公报(Venice Gazette)。”⑹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报纸出版”词条中谈及“报纸的先驱者”时写道:“重要的商业中心威尼斯,也是新闻信的重要中心。在1563年同土耳其交战时,威尼斯政府发行定期的通告纸(fogli davvisi),即手写的新闻纸,在公共场所宣读。由于听取宣读的入场费是一个‘格塞塔’(gazeta),于是这个词便成为这类官方新闻纸的常用名称,即使后来新闻纸印刷出版并公开发售了,仍然使用这样的名称。”在同一词条的另一段中,该书还提到:报纸的另一种先驱者是印刷出版的新闻书或新闻传单(Printed news book or news pamphlet),其中有1513年在英国、1566年在斯特拉斯堡、巴塞尔出现的这类出版物;但是这一段落内并无一字提到威尼斯小报。这本百科全书认为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出现在1605-1610年间,其中最早的要算安特卫普的Nieuwe Tijdinghen。⑺ 《苏联大百科全书》在“报纸”条目中,说及早期报纸起源时写道:“16世纪威尼斯开始建立了采集信息的机构,出现了新闻写作者的职业。这些人编写有关法庭、城市动态、以及贸易的手抄新闻通报(Рукописные сводки сообщений)。这种手抄新闻通报通常每份一个铜币,于是铜币名称gazzetta就成了报纸(Гаэета)这个词的本源。”该书接着指出,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报纸才有了印刷出版的形式,在17世纪初报纸才开始定期出版。⑻ 总之,以上几种颇具权威和影响的辞书都明确指出威尼斯小报是一种“手抄新闻”、“手写新闻纸”、“手抄新闻通报”,而不是印刷报纸。 但是,《美国百科全书》的说法有些不同。该书“报纸”条目谈到报纸的起源时写道:“16世纪初期,手写的新闻纸在威尼斯流行起来。1562年首次出现了印刷新闻纸(Printed news-sheet),即每月出版的《手抄新闻》(Notizie Scritte)。《手抄新闻》每份售价一个铜币,报纸的称呼之一gazette,可能就来源于此。”⑼ 令人不解的是:意大利文Notizie Scritte的本意是“手抄新闻”,可又为什么说是printed news-sheet?笔者先后两次去信请教这一条目的作者。该条目的作者,1981年版本为理查德•特里尔·贝克,1985年版本为约翰·麦里尔。贝克教授抗战时期曾在我国重庆工作过,执教新闻学,可惜已在 1981年去世。他的夫人在回信中表示自己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我十分感谢这位年事已高的外国友人对学术交流的重视,并亲笔给我这个远在万里的陌生人回信)。至于麦里尔,现任路易斯安那和米苏里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在回信中是这样说的:“据我理解,1562年的Notizie Scritte是印刷出版的(活字印刷)。可能我理解错了,而它是印刷体写的(hand-printed)。可能意大利词语Scritte只是‘写’(written)的意思,而不一定是‘手写’(handwritten)。也可能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说法是对的,16世纪人们把法院新闻抄写汇集成册。……你的问题很好,但我目前无法回答。”看来,这位百科全书条目的作者对自己的说法也无法提供什么确凿的史料依据。 应该认为,关于这一问题,来自威尼斯小报故土的意大利史学家更有发言权。下面就让我们研究一下《意大利百科全书》的有关叙述。 这本共有30来卷的煌煌巨著,在“报纸”条目中有一大段文字介绍中世纪末期意大利盛行的“商业通信”(lettere mercantili),指出当时有一批消息灵通和精明能干的人专门撰写这种通信,借以谋生。接着该书写道:“大约自1536年起,威尼斯共和国出现了专门撰写商业通信的人,在反苏里曼二世的战争中出现了更多的撰写新闻的人,他们在政府的指使下写作,稿子先要送到政府那里。 “在16世纪,这些通信除了注明‘通告’(avvisi)或‘格塞塔’(gazzette)字样外,还注明新闻(notizie)或手抄纸(fogli alla mano)的作者姓名。它们的形式当然是相当不完善的。 “这些手抄新闻式通信,通过它们的作者即所谓gazzettieri之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成了有力的传播媒介。这些作者都写上‘新闻传播者’或‘新闻报道员’的字样,这些手抄新闻有二页或四页,内有日期、出版地点、新闻项目,每项一节,若干行,但没有标题。 “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最好、最快的传播工具,但是在报业领域的应用却是相当迟缓的。很长一个时期还是继续使用‘通告’(avvisi)或‘手抄纸’(fogli alla mano)。特别是手抄的 gazzette在威尼斯、法兰西相当流行。当时在英国流行的叫做Mercurio(信使)或Novelle(故事,它的第一页为新闻纸)。只是在17世纪,报纸才开始印刷出版。 “第一张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出现在1609年,是约翰·卡罗勒斯在斯特拉斯堡和奥格斯堡出版的每周一期的《通告一报道或新闻报》(Aviso-Relation Zeitung)。”⑽ 意大利百科全书的叙述清楚地表明:16世纪威尼斯的 Gazzette正处于新闻信和新闻报的过渡时期,为手抄发行,并非印刷出版。这就明确排除了它是印刷报纸的可能性。(三)根据对以上材料的比较分析,同时参照其他一些史书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得出这几点结论: (1)16世纪的威尼斯小报是一种手抄新闻,不是新闻学意义上的报纸,不是定期连续出版的新闻印刷品。有关它是最早的印刷报纸的说法,缺乏必要的根据。 (2)我们不能排除当时的威尼斯有不定期出版的新闻印刷品的存在,不过许多辞书,包括《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意大利百科全书》都没有说到这点。美国出版的《科利尔百科全书》在这方面有所涉及,它认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之后的一个世纪内,“开始出现了有关新闻事件的不定期的印刷报道(occasional printed reports)。最早一批印刷报道中有 Notezie Scritte(1566年威尼斯)、Gazetta(1570年威尼斯)、Mercurius Gallo-Belgicus(1594年科隆)。”⑾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手抄新闻的演进逻辑来看,这是可能的。但是“不定期的印刷报道”毕竟不是真正的报纸。 (3)当时的手抄新闻或不定期新闻印刷品,都曾用过Gazzette的名称。由于以后Gazzette成了“报纸”的同义词,所以人们往往把当年那些Gazzette也理解为“报纸”,尤其在翻译成中文时,往往把Gazzette不加区别地都译为“报纸”。例如,本文前面引述的《不列颠百科全书》那段文字中出现过fogli davvesi 和gazzeta字样,可是我国出版的有关中译本竟一律译为“报纸”⑿。其实16世纪威尼斯的Gazzette有它特有的含义,只是到了17世纪,一些国家的Gazzette(如法国 1631年创刊的那份《Gazzette》)才是名符其实的“报纸”。对Gazzette一词的理解误差,可能是我国某些词书误把威尼斯小报认为是印刷报纸的的重要原因。 (4)世界上最早的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报纸出现于17世纪初。上面所引的这些具有世界权威的辞书几乎都肯定这一点。还有,著名的德国贝特尔斯曼百科大词典在“报纸”(Zeitung)条目中并未提到威尼斯小报,但它指出:“在印刷报刊出现之前,早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Zeitung这个词的本义便是新闻报道。专门采集并以较快速度连续印刷出版的新闻报道,这种含义的Zeitung,是在1609年出现的,这一年出版了《报道》(Relation,斯特拉斯堡)、《通告》(Aviso,沃尔芬比特尔)。”⒀看来,17世纪初出现了最早的印刷报纸,这是各国许多新闻史学家的共同看法,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材料足以改变这一共识。注释: ⑴Venice Gazette(Gazzette),有人译为“威尼斯公报”、“威尼斯新闻”、“威尼斯信札”等,实际上这是一个泛指的名词,尽管官方公报用过它,但是使用更多的是民间流传的小报,故改译为“威尼斯小报”,并且不用书名号。 ⑵《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1990年版,第25页、第1页。 ⑶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第64页。 ⑷小野秀雄:《内外新闻史》,陈固亭译,中译本名为《中外新闻史》,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3页。 ⑸彼•阿尔贝、弗·泰鲁:《世界新闻简史》,许崇山等译,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⑹李瞻:《世界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4页。 ⑺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85, V.26,472- ⑻Больш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недия, 1971, T5, C ⑼Encyclopedia Americana, International Edition, 1985, V20,P ⑽Encyclopedia I 1950,V17,184- ⑾Collier’s Encyclopedia, 1979, V17, PP ⑿陈生铮译:《外国出版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⒀Die Grosse Bertelsmann Lexikothek, 1985, B15, P (原载《编辑学刊》1994年第5期)5/20/2002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的

回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中国的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种报纸,它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 西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各郡在长安设立办事处,称为邸。邸传送的奏章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是萌芽中的报纸 中国原始报纸的雏形就在邸吏向藩镇传抄消息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邸吏是最早的新闻报道者。 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的一份中国唐朝时的邸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产生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距今已1100年了

1.王韬  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早年游历欧洲,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王韬在《循环日报》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创立了报刊政论文体,确立了不拘一格的文章报风。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系统的提出了办报主张:  1办报目的是为了“立言”。即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该思想成为中国报刊的传统特色之一。  2报纸的功用是一个“通”字。即使国政民情上通下达。  3呼吁言论自由。  4主张报纸的文风要直抒胸臆。  5报纸的编辑人员要慎重选择。  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2.郑观应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提出与王韬类似的观点:  1报纸的功用要“通民隐,达民情”。  2创办报纸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3办报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4呼吁政府允许国人办报。  3.康有为  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家之一,是戊戍变法运动中著名领袖,也是清末民初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先驱。  ·1895年康有为联合进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举行“公车上书”,要求朝廷变法维新。  ·8参与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  ·11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团体,京师强学会成立,康为实际组织者。作为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1康有为在上海,与友人共同成立上海强学会。其机关报《强学报》应运而生。  在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他所创办的报纸,都是重政论、重宣传、轻新闻,使报纸成为了他们推行变法新政、开展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他认为报纸的作用有“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  4.梁启超  5.唐才常(1867~1900)  字佛尘,湖南浏阳人,是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与谭嗣同合称“浏阳二杰”。唐才常先后于1897、1898年任《湘学新报》和《湘报》主笔。他在两报上发表大量文章,向读者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在湖南知识界有很大影响。  6.谭嗣同(1865~1898)  维新时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与唐才常合称“浏阳二杰”。谭嗣同是南学会的主要组织者,是《湘报》的核心领导人物。在《湘报》工作的半年间,发表了25篇政论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后,英勇就义。  谭嗣同的办报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具”。他认为,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报纸的时效性最强,是最早的助新之具。二是,他认为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这些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意识。  7.严复(1854~1921)  我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报刊政论家,维新运动知名人士。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阐述了变法图强、挽救国家危亡的主张,在当时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1897年,严复与友人创办了《国闻报》和《国闻汇编》,大力鼓吹变法维新。他在《国闻汇编》上署名发表了《天演论》等译作,系统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呼吁国人思想救亡,在思想界引起震动,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但严复并不赞成维新派倡民权、开议院的主张,属于维新派中的右翼。晚年思想渐趋保守。  8.章士钊  字行严,湖南长沙人。我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1924年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1925年兼署教育总长。曾参与镇压学生爱国运动,造成三一八惨案。他是甲寅派代表人物,所办《甲寅周刊》反对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1949年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著有《柳文指要》等。  9.章太炎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年刑满出狱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但他好用古奥字句和文言语法,传播效果不如梁启超的文章。五四运动后潜心治学,反对新文化运动,思想倒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支持抗日救亡。著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等传世。  10.于右任(1879~1964)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 他所创办的报纸揭发贪官污吏,披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很受读者欢迎。他还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著述有《右任文存》等。  11.远生(1885~1915)  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其为“报界之奇才”。他先后编辑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曾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并为《东方杂志》等刊撰稿。  ·通讯特点:  1题材务求重大。  2针砭时弊,不畏权贵。  3生动具体,善于捕捉细节。  4通俗自然,文风不拘一格。  ·发明了“新闻日记”体裁,用日记形式报道评论当日新闻事件。  ·其新闻思想方面,提出“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政治上,黄远生的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黄远生的文集《远生遗著》,以新闻通讯作品为主,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集。  12邵飘萍(1886~1926)(07)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著名报人,被誉为新闻全才。  ·早年被《申报》聘为通讯员,参加南社。  ·1911辛亥革命爆发,任《汉民日报》主编,开始职业报人生涯。后接办该报,抨击军阀、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后被逮捕入狱,汉民日报被封。  ·1914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1915创办东京通讯社。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曾首先报道了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的“二十一条密约”,对国内反袁斗争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1918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以消息迅捷闻名,有本社采写+翻译的外电。开展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对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国会动态等做出翔实的报道。  ·1918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1919因揭露政府卖国政策被封,邵再次流亡。1920回国复刊,使该报成为北方一份有影响的大报。  ·业务上,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新闻全才。尤其善于新闻采访,其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  ·政治上,紧随时代步伐,不断进步,1925在北京秘密加入中共。1926年18惨案全力揭露真相,抨击军阀当局罪恶,被列入通缉黑名单,后被枪杀,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13林白水  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曾两度留学日本,攻读法律,兼学新闻。回国后先后担任上海《中国白话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北京《公言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报纸的编辑、记者、主任和社长。1926年8月因所写《官僚之运气》一文触犯当局,被奉系军阀张宗昌杀害。  林白水撰写的新闻和评论,挥洒自如,辛辣尖刻,好议个人短长,或揭人隐事,故积怨于军阀,他的文章通俗浅显,颇能吸引读者。  14刘少少(1870~1929)  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记者,与黄远生、徐彬彬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青年时代就学于岳麓书院,1905年留学日本,曾协助杨度创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国,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开始用“少少”笔名,取“少年中国之少年”之意,撰写政论鼓吹立宪,在新闻界崭露头角。  武昌起义后,先后担任《湖南公报》、《公言》、《中华》等报刊的编辑、记者、主笔。袁世凯办的《亚细亚日报》创刊时,曾应聘担任主笔。  1918年后,受聘为北京大学讲师,研究老庄哲学。刘少少一生在政治上趋于保守,无大作为,但他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杰”之称。  5.徐凌霄(1888~1961)  笔名彬彬,他与黄远生、刘少少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1916年起,徐彬彬继黄远生之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长期为两报撰写北京通讯。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熟悉历史掌故,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而又富于情趣,深受读者欢迎。他对中国传统戏曲也很有研究,是民初著名的报刊剧评专栏作家。  16胡政之(1889~1949)  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曾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  1916年,担任王郅隆主办时期的天津《大公报》的经理兼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厂誓师”等重大新闻,蜚声于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赴欧采访,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的中国记者。  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1926年在天津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成为报界名人。  17张季鸾(1888~1941)  民国时期的著名新闻记者。1905年他官费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言论救国”的道路,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张季鸾受命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最先在报纸上披露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而被逮捕。  出狱后,他回上海《大共和日报》主持国际版,后又任《民信日报》总编辑,积极进行反袁宣传。  袁世凯死后,张季鸾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和《中华新报》总编辑,1918年因揭露段祺瑞政府卖国借款的消息再次入狱。1926年,任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在新闻界开始享有盛名。  18.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3年陈独秀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与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向青年提出了6点希望:(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想像的。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五四”时期,他曾广泛从事报刊活动,撰写大量政论。  他曾任《言志》月刊的编辑,为《甲寅》月刊写稿。积极参与《新青年》的编撰工作,还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国民新报》等报刊。此外还指导过多家报纸杂志的编撰工作。1927年,在北京牺牲。  20徐宝璜  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学家和教育家,1912年赴美学习经济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北京《晨报》编辑,先后在北京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  1918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  所著的《新闻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中则称徐宝璜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21蔡和森  湖南人,1915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同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党中央的宣传工作。曾负责《先驱》半月刊、《向导》周报。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他的文章涉及面非常广泛,既有理论深刻的长篇大论,又有一针见血的短文,分析精辟,逻辑性强,富有战斗性和说服力,在当时有很大影响。1931年,在香港被捕遇害。  22.恽代英  我国著名青年运动活动家、杰出的宣传家和报刊政论家,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任《中国青年》主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或参与报刊10余种,先后编辑过《新建设》、《红旗》等刊物。他的文章既洋溢着革命热情,又有理论分析,深入浅出,亲切感人,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多年的办报实践使得恽代英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注意理论探索和总结,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建设作出了贡献。1930年5月被捕,次年在南京被杀害。  23.萧楚女  中国青年运动杰出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和宣传家。五四前夕,任汉口《大汉报》副主编。1922年后任重庆《新蜀报》主笔。1923年到上海编辑《中国青年》。1925年赴广州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他自学成材,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的文章情理并融,分析深刻,常能出其不意击中论敌要害。1927年在广州“四一二”反革命中被害。  24.成舍我  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与新闻教育家。原名成勋,后名成平,笔名舍我。早年在《益世报》担任记者、主笔、总编辑。1924年至1925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形成“世界”报系。他还在北京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培养新闻人才。1927年在南京创办《民生报》,1934年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35年赴上海创办《立报》。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和重庆相继主持《香港立报》和《世界日报》。抗战胜利后恢复出版上海《立报》和北平(今北京)《世界日报》。  1952年由香港去台湾,在台湾各大学任教。后在台北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后任世界书局董事长。1988年在台北创办《台湾立报》。1991年在台湾去世。  25张竹平  ·原任职申报,后自立门户。  ·1926与人合股购进上海《时事新报》。  ·1928,将早年经营的 申时电讯社扩建为 申时通讯社,后成为国内很有影响的通讯社之一。  ·1931任英文《大陆报》经理。  ·1932与人创办《大晚报》。  ·后张 将以上三报一社合并,成立四社联合办事处。在国民党压力下,财阀孔祥熙强行收买。  26史量才  进步的爱国民族资本家、报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自任经理,在他的经营下,《申报》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1929年,又陆续购进《新闻报》和《时事新报》等大部分股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报业资本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深深认识到民族危亡的严酷事实和蒋介石对日妥协“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他组织上海各家日报同时刊载《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宣言》,还发表时评,矛头直指蒋介石。“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史量才发起成立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并被选为会长,积极募集救国捐款,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同时,史量才还对《申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量才和《申报》的一系列改变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遭特务枪击,当场死亡。  27.邹韬奋  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近20年之久,前后创办和主编过6报1刊,创办了著名的“生活书店”。  1926年10月邹韬奋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开始了他的报刊生涯。“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从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决反帝的爱国者,最终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生活》周刊被反动当局查封后,邹韬奋继续创办了《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  他写的通讯和评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报刊思想,即“韬奋精神”:①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高尚气节;②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呼声;③热心服务读者的办报作风;④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近20年之久,前后创办和主编过7个报刊。  (1)《生活》周刊  1925年10月由上海职教社创办的机关刊物。创刊之初以“传布职业教育的消息”为宗旨。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主编,不断充实内容、革新版面,逐步发展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九一八”事变之前,该刊以力求政治清明与事业振兴为目标;“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迅速走出改良主义幻想,投入抗日救亡洪流,《生活》周刊也转而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中心,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发起为抗日军队捐款的活动。此外该刊还发表文章系统介绍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该刊十分重视读者意见,开辟“读者信箱”专栏,征求读者意见,积极开展为读者服务的工作;该刊的“小言论”专栏也很受读者欢迎。在新闻业务上,《生活》重视选材的趣味性和价值性,主张文风要明显畅快,深得读者好评。  在邹韬奋的主持下,《生活》周刊销数增至15万份,成为当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1933年1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2)《大众生活》  1935年,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在发刊词里,韬奋提出要把实现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克服个人主义”为三大目标。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大众生活》竭其全力报道了这一伟大运动的过程,并发表了许多态度鲜明的评论,给学生的爱国运动以热烈的声援。这个时期,发行量达20万份,又创全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1936年2月29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大众生活》周刊。  (3)《生活日报》  1936年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惟一一张日报。该报出至7月31日自动停刊。  (4)《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1936年在香港创刊,后改名为《生活日报周刊》。8月,移到上海出版,改名为《生活星期刊》。  (5)《抗战》3日刊和《全民抗战》  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第二年7月,与李公朴办的《全民》周刊合并,改名为《全民抗战》,在汉口出版,韬奋主编。1941年2月被查封。  (6)香港《大众生活》  1941年 5月17日,《大众生活》在香港复刊。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  邹韬奋的报刊理论  韬奋在长期的报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刊的经验,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见解:  (1)关于新闻言论自由问题  接办《生活》周刊之初,他认为办报刊应该“心目中全无党派”,报刊应“成为社会上人人的一个好朋友”。在《生活》周刊一再遭受迫害,尤其是在他考察欧美许多国家之后,他对新闻自由的理解发生了深刻变化。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和资本帝国主义所侵略的殖民地,只有少数人享到言论自由的权利”,“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却有多数人享到言论自由的权利”。  (2)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  ①他接办《生活》以后,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他十分重视这个栏目,称读者来信为“本刊真正的维他命”,热心为读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②在报刊文风上,强调内容精炼,篇幅短小,提倡“明显畅达”的平民文风。  ③在经营上,他认为“报纸上面登载广告,不应该专为了报纸的营业收入,而应该同时顾到多数读者的利益”。尽量减低报刊售价,并坚决拒绝不义之财。  (3)报刊要有特点和个性  他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有“创造的精神”。他办的报刊,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风格,这也是他的报刊为读者欢迎,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4)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邹韬奋热爱新闻出版工作,为新闻事业奋斗终生。他曾经提出,理想的编辑至少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大公无私;二是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三是文字畅达;四是至少精通一种外文。他还提出过新闻工作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健全的体格,懂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邹韬奋新闻奖”(94)  为了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邹韬奋同志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思想作风而设立的。1993年设立,每两年评奖一次,宁缺毋滥,奖励新闻编辑(如负责通联工作、写新闻评论的、从事新闻研究的人员)的最高奖。】  范长江  中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7月,他以《大公报》特约记者身份从成都出发,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考察川、陕、青、甘、内蒙等地,撰写了大量旅行通讯,汇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西安事变后,他深入西安采访周恩来,随后进入延安采访了毛泽东,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他发表的通讯《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辑入通讯集《塞上行》。范长江是第一位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中国记者。  抗战爆发后,范长江深入前线采写大量通讯。1938年发动创办“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于1938年10月20日在长沙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  1939年5月,范长江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  “范长江新闻奖”(92)  (1)是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优秀中青年记者(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该奖1991年开始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这项奖要求参评者德才兼备,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在新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人品、文品俱佳,并对参评者的综合业务成果和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社会反应各项进行综合考察和评选。  (2)该奖项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和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和继承范长江同志献身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推动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检阅和提高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王朝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大郡,在郡下一级又分若干县,由中央统一管理。各郡在首都长安都设有办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各省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称为“邸”。“邸”内派驻有办事员,负责将上峰的信息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01 历史发展的产物 报纸的发明,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报纸是一种印刷出版物,通常刊载不同主题的新闻、消息、评论并且常附有商业广告。它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现代报纸里有日报、晚报、都市报以及各种专业类报纸,出版周期大多以日出、周出为主,报纸的发明,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报纸最早的萌芽要追溯到公元前60年。罗马恺撒大帝下决心治理好国家,可他发现,当时国民对他并不是完全信任,认为他只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统治欲望而拼杀的人。凯撒意识到,这样下去很危险,如果不能让所有国民知道他热爱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奋斗,那么帝国的倾覆是早晚的事。于是,他找到群臣,商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商定,每天将他为国家做的事由大臣整理出来,并派人在街上高声宣读。这个方法初衷不错,但问题随之而来。宣读人每天穿越大街小巷,不停地喊,嗓子都哑了,不但劳累,而且,行色匆匆的过往路人也很少有停下来听的。后来,恺撒就命人将事情写在白木板上,大街小巷到处摆放,让人们随时都可以看到,这大概就是最早的“报纸”。中国在古代也有报纸的雏形:“邸报”。汉朝时期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当时,为了政令、军令畅通,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长官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报纸”。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发明和起源有多个说法,有传是在德国首先出现的。1615年,法兰克福街道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纸样,上面印刷着各种样各样的新闻,有单条的,也有多条的,这是政府为了向民众传递信息而发明的一种有效办法。此后不久,有人提出单条信息太凌乱,不如将一天派发的新闻全都合到一张纸上,然后发给民众,就这样,单条的信息被汇总为整版的消息,不久后,由政府主导,创办了《法兰克福新闻》,它每周印刷一次,集合了大量的政府信息,它被视为第一张报纸的雏形。 关于现代意义上的报纸起源,还有另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在意大利威尼期发明的。16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上航海大发现的时代。地中海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基础。威尼斯城当时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联络频繁,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这所城市里有个叫马纳特 (Manant)的人,一天,他和一位政府朋友谈起不久发生在这里的一起因经济纠纷引发的凶杀案,可笑的是,这位政府朋友不知道,他赶紧让马纳特详说事情的经过,并记录下来,向有关部门做了反映。因为这个信息及时有效,这位朋友受到了政府的奖励。从此,他便天天来找马纳特,并承诺每天给他一个Gazette(一枚威尼斯硬币),请他收集有关法庭、城市动态以及贸易信息等新闻,每天抄好交给他。马纳特乐此不疲,后来,他干脆把这件事做大,每天走街串巷了解各种信息,然后手抄下来,专为王公贵族以及商人服务。后来由于信息量越来越大,他手抄实在抄不过来,便改手抄为印刷,并加大了印刷量。再后来,他雇佣了多名信息员,每天收集各种信息,连夜整理好印刷,第二天不光发放给政府人员,就是普通民众只要付一个Gazette,都可以得到这些信息,这就是最早的《威尼斯公报》(Venice Gazette),因为有固定的标题和出版周期,这份印刷品被业界认为是报纸的鼻祖。由于威尼斯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着名的海港之一,来往于此的四方过客众多,Venice Gazette 随着这些往来的商贾、水手、游客、教士被更大面积的在欧亚非进行传播,影响了各个地方报纸业的发展。20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那时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书

书,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五曰六书。——《周礼·保氏》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易之以书契。——《易·系辞》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这些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对书的一些定义,线装书本具体产生年代和发明者无从考证

抗战爆发时期的特殊环境里,杂文是进行对敌斗争,揭露与讽刺黑暗现实的有力武器。以发表杂文为主的刊物有《杂文丛刊》、《鲁迅风》(并非专登杂文)和几家报纸的副刊。由《文汇报》出版的六作家杂文合集《边鼓集》和世界书局出版的七人合集《横眉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杂文的大量涌现,引起了敌伪方面的注意。进步文艺界内部对于此时此地杂文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认识。在巴人(王任叔)与阿英之间曾经引起一场关于“鲁迅风”杂文的论争。在稍后联合发表的《我们对于“鲁迅”杂文问题的意见》里,统一思想认识,肯定了杂文是对敌斗争的有力武器,同时,对汉奸文人的攻击和歪曲,给予有力的驳斥。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发生后,由于“孤岛”的政治环境急剧恶化,大批进步文艺工作者与进步报刊被迫撤离或转入地下,进步文艺活动呈停顿状态。1943年7月,柯灵接编商业性刊物《万象》,发动留居上海的作家,使他们重新提起笔来。王统照、师陀、徐调孚、楼适夷、傅雷等均为其执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年轻的、后来有较大发展的散文家和小说家。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纸的发明与改进,促进了书籍的社会生产。大约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九百多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系列重大发明,不但使书籍的社会生产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使人类文明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中国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  初期书籍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未产生之前,人们主要靠语言相互沟通。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古人便采用结绳、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来帮助记忆。  但是,只有文字才能超越时空,准确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世纪),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这些属于档案性质的文献资料,我们称之为初期书籍。  产生发展  书籍系指那些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传主张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创作,用文字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以此为标准,正规书籍大致出现于春秋末期。相传孔子删述《六经》,“韦编三绝”,可见这时已出现了竹木简的书,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缣书”。《墨子》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推广。东晋时,政府正是下令用纸写书。纸的产生,导致了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在中国的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活字书  北宋庆藩年间(1041-1048)布衣毕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这一发明,为快速印制书籍创造了条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毕升比德国谷腾堡使用相同原理印制的书籍早近四百年。  元代大德(1297-1307)年间,王桢又发明了木活字,明代还有铜活字出现。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为西夏文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弘治(1488-1505)年间的华燧会通馆,用铜活字印了《宋诸臣奏议》、《锦绣万花谷》、《容斋随 笔》等很多书籍。  清代由于政府的提倡,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雍正朝排印了《古今图书 集成》,共铸铜字二十多万个。乾隆时制定了《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并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活字印刷发展、普及的一个标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标志着中国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1.王韬  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早年游历欧洲,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王韬在《循环日报》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创立了报刊政论文体,确立了不拘一格的文章报风。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系统的提出了办报主张:  1办报目的是为了“立言”。即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该思想成为中国报刊的传统特色之一。  2报纸的功用是一个“通”字。即使国政民情上通下达。  3呼吁言论自由。  4主张报纸的文风要直抒胸臆。  5报纸的编辑人员要慎重选择。  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2.郑观应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提出与王韬类似的观点:  1报纸的功用要“通民隐,达民情”。  2创办报纸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3办报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4呼吁政府允许国人办报。  3.康有为  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家之一,是戊戍变法运动中著名领袖,也是清末民初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先驱。  ·1895年康有为联合进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举行“公车上书”,要求朝廷变法维新。  ·8参与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  ·11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团体,京师强学会成立,康为实际组织者。作为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1康有为在上海,与友人共同成立上海强学会。其机关报《强学报》应运而生。  在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他所创办的报纸,都是重政论、重宣传、轻新闻,使报纸成为了他们推行变法新政、开展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他认为报纸的作用有“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  4.梁启超  5.唐才常(1867~1900)  字佛尘,湖南浏阳人,是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与谭嗣同合称“浏阳二杰”。唐才常先后于1897、1898年任《湘学新报》和《湘报》主笔。他在两报上发表大量文章,向读者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在湖南知识界有很大影响。  6.谭嗣同(1865~1898)  维新时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与唐才常合称“浏阳二杰”。谭嗣同是南学会的主要组织者,是《湘报》的核心领导人物。在《湘报》工作的半年间,发表了25篇政论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后,英勇就义。  谭嗣同的办报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具”。他认为,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报纸的时效性最强,是最早的助新之具。二是,他认为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这些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意识。  7.严复(1854~1921)  我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报刊政论家,维新运动知名人士。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阐述了变法图强、挽救国家危亡的主张,在当时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1897年,严复与友人创办了《国闻报》和《国闻汇编》,大力鼓吹变法维新。他在《国闻汇编》上署名发表了《天演论》等译作,系统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呼吁国人思想救亡,在思想界引起震动,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但严复并不赞成维新派倡民权、开议院的主张,属于维新派中的右翼。晚年思想渐趋保守。  8.章士钊  字行严,湖南长沙人。我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1924年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1925年兼署教育总长。曾参与镇压学生爱国运动,造成三一八惨案。他是甲寅派代表人物,所办《甲寅周刊》反对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1949年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著有《柳文指要》等。  9.章太炎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年刑满出狱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但他好用古奥字句和文言语法,传播效果不如梁启超的文章。五四运动后潜心治学,反对新文化运动,思想倒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支持抗日救亡。著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等传世。  10.于右任(1879~1964)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 他所创办的报纸揭发贪官污吏,披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很受读者欢迎。他还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著述有《右任文存》等。  11.远生(1885~1915)  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其为“报界之奇才”。他先后编辑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曾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并为《东方杂志》等刊撰稿。  ·通讯特点:  1题材务求重大。  2针砭时弊,不畏权贵。  3生动具体,善于捕捉细节。  4通俗自然,文风不拘一格。  ·发明了“新闻日记”体裁,用日记形式报道评论当日新闻事件。  ·其新闻思想方面,提出“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政治上,黄远生的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黄远生的文集《远生遗著》,以新闻通讯作品为主,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集。  12邵飘萍(1886~1926)(07)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著名报人,被誉为新闻全才。  ·早年被《申报》聘为通讯员,参加南社。  ·1911辛亥革命爆发,任《汉民日报》主编,开始职业报人生涯。后接办该报,抨击军阀、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后被逮捕入狱,汉民日报被封。  ·1914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1915创办东京通讯社。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曾首先报道了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的“二十一条密约”,对国内反袁斗争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1918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以消息迅捷闻名,有本社采写+翻译的外电。开展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对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国会动态等做出翔实的报道。  ·1918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1919因揭露政府卖国政策被封,邵再次流亡。1920回国复刊,使该报成为北方一份有影响的大报。  ·业务上,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新闻全才。尤其善于新闻采访,其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  ·政治上,紧随时代步伐,不断进步,1925在北京秘密加入中共。1926年18惨案全力揭露真相,抨击军阀当局罪恶,被列入通缉黑名单,后被枪杀,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13林白水  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曾两度留学日本,攻读法律,兼学新闻。回国后先后担任上海《中国白话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北京《公言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报纸的编辑、记者、主任和社长。1926年8月因所写《官僚之运气》一文触犯当局,被奉系军阀张宗昌杀害。  林白水撰写的新闻和评论,挥洒自如,辛辣尖刻,好议个人短长,或揭人隐事,故积怨于军阀,他的文章通俗浅显,颇能吸引读者。  14刘少少(1870~1929)  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记者,与黄远生、徐彬彬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青年时代就学于岳麓书院,1905年留学日本,曾协助杨度创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国,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开始用“少少”笔名,取“少年中国之少年”之意,撰写政论鼓吹立宪,在新闻界崭露头角。  武昌起义后,先后担任《湖南公报》、《公言》、《中华》等报刊的编辑、记者、主笔。袁世凯办的《亚细亚日报》创刊时,曾应聘担任主笔。  1918年后,受聘为北京大学讲师,研究老庄哲学。刘少少一生在政治上趋于保守,无大作为,但他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杰”之称。  5.徐凌霄(1888~1961)  笔名彬彬,他与黄远生、刘少少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1916年起,徐彬彬继黄远生之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长期为两报撰写北京通讯。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熟悉历史掌故,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而又富于情趣,深受读者欢迎。他对中国传统戏曲也很有研究,是民初著名的报刊剧评专栏作家。  16胡政之(1889~1949)  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曾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  1916年,担任王郅隆主办时期的天津《大公报》的经理兼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厂誓师”等重大新闻,蜚声于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赴欧采访,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的中国记者。  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1926年在天津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成为报界名人。  17张季鸾(1888~1941)  民国时期的著名新闻记者。1905年他官费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言论救国”的道路,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张季鸾受命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最先在报纸上披露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而被逮捕。  出狱后,他回上海《大共和日报》主持国际版,后又任《民信日报》总编辑,积极进行反袁宣传。  袁世凯死后,张季鸾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和《中华新报》总编辑,1918年因揭露段祺瑞政府卖国借款的消息再次入狱。1926年,任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在新闻界开始享有盛名。  18.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3年陈独秀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与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向青年提出了6点希望:(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想像的。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五四”时期,他曾广泛从事报刊活动,撰写大量政论。  他曾任《言志》月刊的编辑,为《甲寅》月刊写稿。积极参与《新青年》的编撰工作,还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国民新报》等报刊。此外还指导过多家报纸杂志的编撰工作。1927年,在北京牺牲。  20徐宝璜  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学家和教育家,1912年赴美学习经济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北京《晨报》编辑,先后在北京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  1918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  所著的《新闻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中则称徐宝璜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21蔡和森  湖南人,1915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同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党中央的宣传工作。曾负责《先驱》半月刊、《向导》周报。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他的文章涉及面非常广泛,既有理论深刻的长篇大论,又有一针见血的短文,分析精辟,逻辑性强,富有战斗性和说服力,在当时有很大影响。1931年,在香港被捕遇害。  22.恽代英  我国著名青年运动活动家、杰出的宣传家和报刊政论家,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任《中国青年》主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或参与报刊10余种,先后编辑过《新建设》、《红旗》等刊物。他的文章既洋溢着革命热情,又有理论分析,深入浅出,亲切感人,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多年的办报实践使得恽代英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注意理论探索和总结,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建设作出了贡献。1930年5月被捕,次年在南京被杀害。  23.萧楚女  中国青年运动杰出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和宣传家。五四前夕,任汉口《大汉报》副主编。1922年后任重庆《新蜀报》主笔。1923年到上海编辑《中国青年》。1925年赴广州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他自学成材,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的文章情理并融,分析深刻,常能出其不意击中论敌要害。1927年在广州“四一二”反革命中被害。  24.成舍我  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与新闻教育家。原名成勋,后名成平,笔名舍我。早年在《益世报》担任记者、主笔、总编辑。1924年至1925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形成“世界”报系。他还在北京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培养新闻人才。1927年在南京创办《民生报》,1934年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35年赴上海创办《立报》。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和重庆相继主持《香港立报》和《世界日报》。抗战胜利后恢复出版上海《立报》和北平(今北京)《世界日报》。  1952年由香港去台湾,在台湾各大学任教。后在台北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后任世界书局董事长。1988年在台北创办《台湾立报》。1991年在台湾去世。  25张竹平  ·原任职申报,后自立门户。  ·1926与人合股购进上海《时事新报》。  ·1928,将早年经营的 申时电讯社扩建为 申时通讯社,后成为国内很有影响的通讯社之一。  ·1931任英文《大陆报》经理。  ·1932与人创办《大晚报》。  ·后张 将以上三报一社合并,成立四社联合办事处。在国民党压力下,财阀孔祥熙强行收买。  26史量才  进步的爱国民族资本家、报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自任经理,在他的经营下,《申报》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1929年,又陆续购进《新闻报》和《时事新报》等大部分股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报业资本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深深认识到民族危亡的严酷事实和蒋介石对日妥协“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他组织上海各家日报同时刊载《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宣言》,还发表时评,矛头直指蒋介石。“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史量才发起成立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并被选为会长,积极募集救国捐款,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同时,史量才还对《申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量才和《申报》的一系列改变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遭特务枪击,当场死亡。  27.邹韬奋  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近20年之久,前后创办和主编过6报1刊,创办了著名的“生活书店”。  1926年10月邹韬奋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开始了他的报刊生涯。“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从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决反帝的爱国者,最终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生活》周刊被反动当局查封后,邹韬奋继续创办了《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  他写的通讯和评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报刊思想,即“韬奋精神”:①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高尚气节;②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呼声;③热心服务读者的办报作风;④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近20年之久,前后创办和主编过7个报刊。  (1)《生活》周刊  1925年10月由上海职教社创办的机关刊物。创刊之初以“传布职业教育的消息”为宗旨。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主编,不断充实内容、革新版面,逐步发展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九一八”事变之前,该刊以力求政治清明与事业振兴为目标;“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迅速走出改良主义幻想,投入抗日救亡洪流,《生活》周刊也转而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中心,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发起为抗日军队捐款的活动。此外该刊还发表文章系统介绍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该刊十分重视读者意见,开辟“读者信箱”专栏,征求读者意见,积极开展为读者服务的工作;该刊的“小言论”专栏也很受读者欢迎。在新闻业务上,《生活》重视选材的趣味性和价值性,主张文风要明显畅快,深得读者好评。  在邹韬奋的主持下,《生活》周刊销数增至15万份,成为当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1933年1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2)《大众生活》  1935年,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在发刊词里,韬奋提出要把实现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克服个人主义”为三大目标。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大众生活》竭其全力报道了这一伟大运动的过程,并发表了许多态度鲜明的评论,给学生的爱国运动以热烈的声援。这个时期,发行量达20万份,又创全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1936年2月29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大众生活》周刊。  (3)《生活日报》  1936年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惟一一张日报。该报出至7月31日自动停刊。  (4)《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1936年在香港创刊,后改名为《生活日报周刊》。8月,移到上海出版,改名为《生活星期刊》。  (5)《抗战》3日刊和《全民抗战》  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第二年7月,与李公朴办的《全民》周刊合并,改名为《全民抗战》,在汉口出版,韬奋主编。1941年2月被查封。  (6)香港《大众生活》  1941年 5月17日,《大众生活》在香港复刊。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  邹韬奋的报刊理论  韬奋在长期的报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刊的经验,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见解:  (1)关于新闻言论自由问题  接办《生活》周刊之初,他认为办报刊应该“心目中全无党派”,报刊应“成为社会上人人的一个好朋友”。在《生活》周刊一再遭受迫害,尤其是在他考察欧美许多国家之后,他对新闻自由的理解发生了深刻变化。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和资本帝国主义所侵略的殖民地,只有少数人享到言论自由的权利”,“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却有多数人享到言论自由的权利”。  (2)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  ①他接办《生活》以后,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他十分重视这个栏目,称读者来信为“本刊真正的维他命”,热心为读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②在报刊文风上,强调内容精炼,篇幅短小,提倡“明显畅达”的平民文风。  ③在经营上,他认为“报纸上面登载广告,不应该专为了报纸的营业收入,而应该同时顾到多数读者的利益”。尽量减低报刊售价,并坚决拒绝不义之财。  (3)报刊要有特点和个性  他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有“创造的精神”。他办的报刊,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风格,这也是他的报刊为读者欢迎,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4)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邹韬奋热爱新闻出版工作,为新闻事业奋斗终生。他曾经提出,理想的编辑至少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大公无私;二是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三是文字畅达;四是至少精通一种外文。他还提出过新闻工作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健全的体格,懂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邹韬奋新闻奖”(94)  为了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邹韬奋同志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思想作风而设立的。1993年设立,每两年评奖一次,宁缺毋滥,奖励新闻编辑(如负责通联工作、写新闻评论的、从事新闻研究的人员)的最高奖。】  范长江  中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7月,他以《大公报》特约记者身份从成都出发,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考察川、陕、青、甘、内蒙等地,撰写了大量旅行通讯,汇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西安事变后,他深入西安采访周恩来,随后进入延安采访了毛泽东,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他发表的通讯《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辑入通讯集《塞上行》。范长江是第一位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中国记者。  抗战爆发后,范长江深入前线采写大量通讯。1938年发动创办“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于1938年10月20日在长沙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  1939年5月,范长江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  “范长江新闻奖”(92)  (1)是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优秀中青年记者(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该奖1991年开始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这项奖要求参评者德才兼备,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在新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人品、文品俱佳,并对参评者的综合业务成果和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社会反应各项进行综合考察和评选。  (2)该奖项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和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和继承范长江同志献身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推动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检阅和提高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作品

1842年,魏源 海国图志1896年,时务报1897年,严复 天演论1905年,孙中山 民报1915年,陈独秀 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着都不知道啊,是报社呗!功劳大点的应该是编辑!

回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中国的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种报纸,它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 西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各郡在长安设立办事处,称为邸。邸传送的奏章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是萌芽中的报纸 中国原始报纸的雏形就在邸吏向藩镇传抄消息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邸吏是最早的新闻报道者。 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的一份中国唐朝时的邸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产生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距今已1100年了

抗战刊物是谁

他的遗愿是全国人民一起抗战,他在生命之际,还写下了《对国事的呼吁》,呼吁全国人民坚持团结,一起抗战

他希望可以打倒日本人,因为他那个时候就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而且对中国也是特别的热爱,如果他知道中国有了今天的成就,一定会很开心的。

天津《益世报》创刊于1915年10月10日。创办人是来华传教的比利时籍天主教教士雷鸣远和中国天主教徒刘守荣、杜竹萱。1900年他被比利时教会派到中国来传教,1910年转来天津。当年西方来中国传教的人,除照例每星期日在教堂中聚集教徒宣传宗教外,总要利用教会的经费进行一些所谓的“慈善”和“教育”工作,雷鸣远也如此,他到天津后就创办了一所诚正小学和一所师范学校,还办了一个宣讲所,向教外人宣传天主教。为了贴合当时的情况,雷在宣传宗教时,也会讲些“救国”的道理。后来,雷鸣远的教徒汇集他的讲演词,出版了一个小册子,名为《救国》。不久,他创办了一个周刊名为《广益录》,后改为《益世主日报》,这个刊物便是天津《益世报》的前身。天津《益世报》的开办费据说只有三四万元,是雷鸣远从国外天主教徒中募集到的传教经费的一部分。1931年报馆扩充资本,招集了股份,改组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企业。但股东只限于中国天主教徒,股票转让须经公司同意。雷鸣远任董事长,实际上仍掌握着报馆的最高权力。天津《益世报》最初的馆址是在天津南市荣业大街,两年后迁到东门外小洋货街。1924年直奉战争的时候,迁移至意大利租界。当时中国的天主教会名义上受梵蒂冈的领导,实际上受某些帝国主义国家控制,雷鸣远的上级是法国人,据说雷对法国传教士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极不赞同,曾不断在公开与不公开的场合揭发批评。天津的法国传教士则对雷在天津办学校、开报馆、设立宣讲所等活动侧目而视。1916年法帝国主义阴谋将天津的老西开划归法租界,这种侵略行为激起了天津市民的公愤,雷曾授意天津《益世报》反对法国侵略者强占老西开,结果是雷鸣远被法国传教士赶回比利时去了。1927年雷再度来中国。他决定到农村去,他说,中国农民的生活很苦,要复兴中国定要先建设新农村。要做好农村建设工作,必须具备有“福音主义”的人。雷鸣远想做亚洲的圣芳济,来复兴中国和亚洲。他来到中国主教管理的河北省安国县教区开展了传教工作。到安国县后,首先组织了一个“耀汉兄弟会”,会址名为“真福院”。雷鸣远认为这个会的主要精神是三个字“全、真、常”。“全”是“全牺牲”;“真”是“真爱人”;“常”是“常喜乐”。他就以这三个字为纲领,训练他的耀汉兄弟会会员。除安国县外,后来又在山西的汾阳、北平的清河、关外的玫瑰营子相继成立了分会。到抗战前夕,这个兄弟会的会员总数已有200余人。1927年雷鸣远再度来中国后,就请求入中国籍,口口声声要为中国献身。雷在1928年加入中国籍后,便经常自称是中国人。罗隆基同雷鸣远认识是1932年罗任天津《益世报》社论主笔以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雷鸣远自知他既已入中国籍,对中国人民一致武力抗日的主张是不能反对的,因此他是主张中国抗战的,并表示赞成天津《益世报》武力抗日的主张。雷鸣远第一次在报馆见到罗隆基的时候就说:“罗先生,你肯到我们报馆中来写社论,我高兴极了。我特别喜欢你那篇《可以战矣》的社论,我要我的兄弟们都读你的社论。我们中国人非把日本鬼子打出去不可。”罗对雷说,他的社论可能会给《益世报》带来麻烦。雷鸣远马上说:“你放心,你放心。请你大胆写文章。你这样代表中国人民说话,就是我们报馆因为你的文章关门了,我们亦不怪你。只要我还是天津《益世报》的董事长,我是不会让你离开我们报馆的。”罗隆基就问他那些联共抗日的言论是否违背了《益世报》的天主教立场时,雷说:“不,不,你没有违背我的立场,你不要怕,我们教中还有人说我是共产党呢!除了我相信上帝,我是有神论者外,我的确是个共产主义者。我们的耶稣是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长城抗战的时候,雷鸣远已年逾60,他居然将“真福院”的一批兄弟组成救护队,自己亲任队长,带队到华北、西北各战区去进行救护工作,当他出发到遵化时,有人为他拍电影,请他讲几句话。他说到:“你们不要看我的鼻子、我的脸是外国的,我的心是中国的。我们抗战要抗到底!”后来他为英勇抗日的二十九军创办了“残废军人教养院”,1933年举行开幕礼时,雷鸣远致词说:“我对大家是表同情的,不但我应当服侍你们,凡是中国人都应当服侍你们,因为你们卫国有功。”他还说:“诸位现在虽然残废不能工作了,我劝你们不要失望,要努力其他工作。将来成家立业,生养子女,接继后代。我今年虽已60,若诸位最近成家,生养儿子,再过20年,不依然是爱国的青年吗?若遇我国收复失地,那时我虽已是八旬老翁,我老头子誓死还要同你们的儿子一同参加工作。”据说,就在这个时期,雷鸣远同戴笠有了密切的联系,他在战区中曾替国民党的特务组织搜集情报。在抗战期间,雷鸣远极力主张《益世报》在后方设法恢复出版。为了解决复刊的经济问题,他设法同南京主教于斌合作。1938年12月8日天津《益世报》在云南昆明重新复刊,雷鸣远仍然是名义上的董事长。《益世报》复刊后,雷曾亲自到昆明视察报馆,并鼓励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抗战到底的宣传政策。《益世报》复刊不到两年,便因经济困难而停刊。

王晓梅

  • 索引序列
  •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
  •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的
  •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书
  • 抗战刊物是谁发明的作品
  • 抗战刊物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