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发布时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滕毓旭,1937年2月生,大连市金州区大李家镇石槽村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先后在小学、中学、师范学校任教,曾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儿童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高级讲师。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作品有:《有趣的动物》、《绿色的梦》、《我是小乖乖》、《老虎怕山雀》、《谈天说地唱儿歌》、《老鼠坐上火箭炮》、《童年的相册》、《森林童话》、《会跑的山》、《趣味植物儿歌》、《滕毓旭儿童诗》、《滕毓旭儿歌》、《北方孩子》、《狗熊做气功》、《昆虫小夜曲》、《少年英杰之歌》、《英雄之歌》、《希望之歌》等儿童诗集21本;科学文艺《神秘的蛇岛》(合作)、《水族魔术师》、《兽国大力士》、《植物七彩城》等4本;长篇科学童话《瘸腿狮子阿古》、长篇报告文学《神奇的永恒》。主编《蓝风筝长篇科学童话》、《糖葫芦书架》、《金房子科普丛书》、《快快乐乐学成语》等丛书,并牵头组织编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幼儿文学选萃点评》等教材,供中等师范学校使用。同时,还编写了《奇岛历险故事》、《迷你格言》、《歇后语金库》、《有趣的大千世界》、《小学作文四部速成》、《儿童格言》等8本儿童读物。 作品有近300篇选入“儿童诗新大系”、“海峡两岸儿童诗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成名作》、《中国儿歌作家优秀作品选》等150余种作品选集中。《火烧云》、《时间雕刻刀》等12首儿童诗被选入各种教材;《醉人的春风》等十几首儿童诗被翻译到日本。作品30余次获奖,其中《有趣的动物》获“全国首届低幼读物优秀作品”三等奖;《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时间雕刻刀》获“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希望之歌》等作品获辽宁省一二三五六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因创作成绩突出,曾被大连市记二等功一次。 滕毓旭儿童诗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儿童文学权威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曾三次刊发关于他的儿童诗评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新闻出版周报》、《当代儿童文学评论》等十几家报刊也发表评论推介他的儿童诗。他的名字被收进《世界儿童文学大事典》、《儿童文学辞典》等十几种辞典。《东北儿童文学史》一书肯定了他在东北儿童文学史的地位。他的创作事迹十几次被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电视台、大连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等介绍。

1《向阳花开朵朵红》 (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3《绿色的梦》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4《我是小乖乖》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5《有趣的动物》 (辽宁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6《老虎怕山雀》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7《谈天说地唱儿歌》 (新世纪出版社1988年版)8《老鼠坐上火箭炮》 (大连出版社1989年版)9《神秘的蛇岛》(与季福林合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10《童年的相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11《会跑的山》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12《森林童话》 (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13《趣味植物儿歌》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版)14《神奇的永恒》(与季福林合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15《滕毓旭儿童诗》 (大连出版社1994年版)16《音乐童谣》(与季福林合著) (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17《滕毓旭儿歌》 (希望出版社1996年版)18《北方孩子》 (春风出版社1996年版)19《昆虫小夜曲》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0《水族魔术师》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1《兽国大力士》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2《植物七彩城》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狗熊做气功》 (大连出版社)24《少年英杰之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25《英雄之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26《希望之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27《瘸腿师资阿古》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8《白胡子爷爷讲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29《奇游梦幻国》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0《布布猴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0《小蛇米奇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1《“秃尾巴” “呷呷”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2《老虎嘎古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3《腾毓旭童话诗》 (金盾出版社2001年版)34《腾毓旭儿歌》 (金盾出版社2002年版)

怎么能是一个人呢?法盲都知道。。法律是严谨的!除非:那个人自己取了个化名,本来叫王利明

滕毓旭,1937年2月生,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李家镇石槽村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先后在小学、中学、师范学校任教,曾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儿童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高级讲师。目录• 简介 • 作品 • 入典情况 • 作品出版情况 • 编辑图书 • 获奖情况 • 参考资料 简介回目录滕毓旭生活照笔名: 于绪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37/2 民族: 汉族 滕毓旭儿童诗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儿童文学权威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曾三次刊发关于他的儿童诗评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新闻出版周报》、《当代儿童文学评论》等十几家报刊也发表评论推介他的儿童诗。他的名字被收进《世界儿童文学大事典》、《儿童文学辞典》等十几种辞典。《东北儿童文学史》一书肯定了他在东北儿童文学史的地位。他的创作事迹十几次被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电视台、大连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等介绍。作品回目录滕毓旭儿歌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作品有:《有趣的动物》、《绿色的梦》、《我是小乖乖》、《老虎怕山雀》、《谈天说地唱儿歌》、《老鼠坐上火箭炮》、《童年的相册》、《森林童话》、《会跑的山》、《趣味植物儿歌》、《滕毓旭儿童诗》、《滕毓旭儿歌》、《北方孩子》、《狗熊做气功》、《昆虫小夜曲》、《少年英杰之歌》、《英雄之歌》、《希望之歌》等儿童诗集21本;科学文艺《神秘的蛇岛》(合作)、《水族魔术师》、《兽国大力士》、《植物七彩城》等4本;长篇科学童话《瘸腿狮子阿古》、长篇报告文学《神奇的永恒》。主编《蓝风筝长篇科学童话》、《糖葫芦书架》、《金房子科普丛书》、《快快乐乐学成语》等丛书,并牵头组织编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幼儿文学选萃点评》等教材,供中等师范学校使用。同时,还编写了《奇岛历险故事》、《迷你格言》、《歇后语金库》、《有趣的大千世界》、《小学作文四部速成》、《儿童格言》等8本儿童读物。作品有近300篇选入“儿童诗新大系”、“海峡两岸儿童诗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成名作》、《中国儿歌作家优秀作品选》等150余种作品选集中。《火烧云》、《时间雕刻刀》等12首儿童诗被选入各种教材;《醉人的春风》等十几首儿童诗被翻译到日本。作品30余次获奖,其中《有趣的动物》获“全国首届低幼读物优秀作品”三等奖;《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时间雕刻刀》获“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希望之歌》等作品获辽宁省一二三五六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因创作成绩突出,曾被大连市记二等功一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徐 鸿,男,1957年出生,四川省内江市人,心理学教授。曾经当过知青、工人、代课老师。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89年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班和湖南医科大学精神科进修学习。徐鸿教授多年从事应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现任四川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应用心理专委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函授大学外聘教授、西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院外聘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聘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心理学”学科外聘教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特聘学术委员。徐鸿教授近几年先后主持完成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研究”;“西部高校扩招后师资开发与管理研究”;四川省社科联重点立项课题“高危行业职工安全心理教育与培训研究”;四川省交通厅“科教”重点立项课题:“交通安全心理学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科教”重点立项课题:“《增广贤文》的社会心理学意义研究”等。大学毕业至今,徐鸿教授先后公开出版个人专著和主编专业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个人专著:《孔子心理思想研究》、《教育教学艺术》、《交通安全心理学》、《增广贤文的社会心理学意义》等;专业教材:《教育学教程》、《青年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学与高职大学生》等;学术论文:“孔子心理思想系列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华文化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应用心理学研究系列论文”由《中国职业教育》、《中国科技大学·教育现代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西华大学学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四川心理科学》等刊物发表。

1、《中国小通史》第 5 册《宋》,金盾出版社,2003年6月。2、《中国文化小通史》第 5 册《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3、《宋朝开国六十年》,齐鲁书社,2009年9月。 1、《历代王氏望族》(周祚绍、范学辉、何成、任思亮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2、《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曾振宇、范学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1、《儒家史学思想研究》(范学辉、齐金江主编),中华书局,2003年12月。此外还是《中国反贪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中国改革通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齐鲁文化通史·宋元卷》,中华书局2005等著作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药理与药方:儒经治国的得与失》,载《历史学家茶座》第5辑, 2006年《从崩溃到重建:论宋太祖朝的武德司》,载《郑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董仲舒春秋繁露与经学的开山》,载《孔子研究》 2006年第5期《论北宋三衙管军制度的演变》,载《东岳论丛》 2006年第5期《释宋太祖“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载《西北师大学报》 2006年第4期《变法与变意:宋太祖募兵制度改革刍议》,载《社会科学辑刊》 2006年第3期《从吏治的角度看文景之治》,载《齐鲁学刊》 2006年第3期《关于杯酒释兵权若干问题的再探讨》,载《史学月刊》 2006年第3期《北宋三衙管军选任标准的前后变化》,载《河北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宋太祖朝的翰林学士》,载《文史》 2005 第3辑《北宋三衙管军素质状况的动态考察》,载《文史哲》 2005年第3期《募兵制度与北宋的百年无事》,载《理论学刊》 2005年第3期《论北宋制衡三衙的相关措施》,载《史学集刊》 2005年第2期《宋代山东道教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载《东岳论丛》 2005年第2期《三司使与宋初政治》,载《宋史研究论丛》 2005 年总第 6 辑《宋代山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秘密宗教》,载《民俗研究》 2004 年第 4 期《北宋三衙除授制度简论》,载《河南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2 期《试论北宋山东地区的诗歌创作》,载《齐鲁文化研究》 2004 年总第 3 辑《论北宋时期的山东佛教》,载《齐鲁文化研究》 2003 年总第 2 辑《秦汉反贪告诉我们什么》,载《大众日报·论丛》 2002 年 8 月 《北宋三衙的地位、待遇及其政治作用》,载《文史哲》 2002 年第 5 期《论募兵制度对北宋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载《山东大学学报》 2002 第 3 期《北宋募兵与三衙制度研究》,载《宋史研究通讯》 2002 年第 1 期《张涛教授〈经学与汉代社会〉读后》,载《中国学研究》 2002 年总第 5 辑《儒家史学思想研究》,载《孔子研究》 2002 年专刊《论正统儒学对东汉史学的影响》,载《齐鲁学刊》 2001 年第 5 期《论北宋的封桩阙额禁军钱制度》,载《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3 期《金匮中那一纸盟约――金匮之盟之谜》,载《历史疑案的最新线索》山东人民出版社 《汉武帝朝的吏治腐败问题》,载《理论学刊》 2000 年第 5 期《高平之战与赵匡胤的崛起》,载《山东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4 期《春秋繁露与儒学臣道观的形成》,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秦汉地方行政运行机制初探》,载《文史哲》 1999 年第 5 期《先秦儒学教化说的发展历程》,载《管子学刊》 1999 年第 3 期《对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的认识》,载《光明日报·史林 》 1999 年 6 月 25 日《两汉兵器交易初探》,载《河南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2 期《论两汉的私人兵器》,载《山东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1 期《春秋繁露与儒学君道观的形成》,载《齐鲁学刊》 1998 年第 2 期《董仲舒春秋繁露臣道观与传统政治文化的演变》,载《管子学刊》 1998 年第 2 期《汉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新置牧考》,载《河南大学学报》 1997 年第 3 期《论儒学对秦汉地方行政的影响》,载《江海学刊》 1997 年第 2 期《首创纪传体编辑体裁的司马迁》,载《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 《首开断代史编辑体裁的班固》,载《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 《汉代婚姻形态考述》,载《史学月刊》 1996 年第 6 期《汉初齐学与儒学的融合》,载《管子学刊》 1996 年第 4 期《两汉皇位继承制度略论》,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从公孙弘看汉初儒墨的融合》,载《孔子研究》 1996 年第 3 期《西周春秋地方行政制度略论》,载《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论秦汉的监察系统与监察法》,载《三峡学刊》 1996 年第 3 期《假司马辨析》,载《中国史研究》 1996 年第 2 期《试论刘昭后汉书志注的史料价值》,载《山东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1 期《秦始皇在独尊儒术过程中的作用商榷》,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4 期《论汉代韩中关系及刘邦的影响》,载《刘邦研究》 1994 年第 4 期《史记订误一则》,载《中国史研究》 1994 年第 1 期《重评韩信的灭齐之战》,载《江海学刊》 1994 年第 1 期《简论秦汉之际的纵横家》,载《黄淮学刊》 1994 年第 1 期《论元后》,载《德州师专学报》 1993 年第 3 期《汉书勘误一则》,载《史学月刊》 1993 年第 3 期《读史一得》,载《中国史研究》 1993 年第 2 期《刘项用人之得失商榷》,载《史学集刊》 1992 年第 4 期 2006年之后1、《转向相持:楚汉京索之战初探》,《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2、《宋人本朝军政体制论争试探》,《文史哲》2007年第4期;3、《北宋三衙职能问题试探》,《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4、《淮建利〈宋朝厢军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6期;5、《募兵与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6、《南宋三衙管军制度若干问题考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7、《皖口之战与宋太祖朝军事装备的革新》,《史学集刊》2011年第1期;8、《南宋三衙马政问题试探》,《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9、《南宋“举将帅”制度试探》,《浙江学刊》2012年第2期;10、《宋代皇权与三衙用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火器的革新与冷兵器的退步》,《国学》2012年第11期。

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因为在阙建华的词条里,有杨春俏的名字, 如7、《大学语文的突围之道》,第一作者,阙建华、范凤仙、杨春俏,沈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五月,ISSN1002-3291,CN21-1076/C杨春俏的介绍应该在这里:网页链接我在读她译注的菜根谭,不错。

王铭,男,汉族,1950年3月15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于1999年12月~2001年2月赴美国伯米基大学作访问学者重点研究美国移民问题。现任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校学术委员。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理事、辽宁省高教学会学报研究会理事长。

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王铭,男,汉族,1950年3月15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于1999年12月~2001年2月赴美国伯米基大学作访问学者重点研究美国移民问题。现任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校学术委员。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理事、辽宁省高教学会学报研究会理事长。

木兰花慢 送赵治中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轻烟细雨湿平芜。一舸下东吴。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辽宁大学学报 包括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什么核心期刊 也不是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从1985年开始,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教育研究》、《学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民族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等目录转载。出版的教育专著与教材有:《中日教育关系史》(1993)山东教育出版社、《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2004)人民教 育出版社、《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之比较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2000)四川教育出版社、《国际终身教育基本原理研究》(2006)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史纲》(1991)长春出版社、《教育社会学》(2003)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0余部。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七五,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主持了教育部八五,十五规划重点项目。主持辽宁省项目多项,其中1998主持的辽宁省重点项目《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教育学专业需求导向整体教学改革”,荣获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三十年从事教育学研究与教学期间,到台湾,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考察教育,形成了较为宽阔的 教育视野和深入研究中外教育交流的兴趣与热情。主要编写了《中外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与中国考试制度改革》、《清末赫尔巴特“形式教育阶段”传入的中国变式》、《晚清新政社会教育及其影响初探《〈劝学篇〉与20世纪初年的留学日本热》《晚清新政社会教育及其影响初探》《关于教师对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认知的调查分析》《殖民教育语境与文化精神分裂——日占时期台湾殖民教育方针透视》《老龄化社会教育对策的跨文化研究》《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清末留日学生教育の先驱者嘉纳治五郎》载《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研究の现阶段》御茶水书房 2002年5月31日版(日文版)1.杨晓(2):《关于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研究指导理论的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杨晓:《日本侵华教育史》“第四章 日占时期的台湾教育”(5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版(专著)3.杨晓主编:《教育社会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教材)4.杨晓:《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资料来源考证》载《杨贤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5.杨晓:《对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教育论的再认识》《台湾研究集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6.杨晓(1):《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混同问题的理论分析》《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37.杨晓(1):《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混同问题的理论分析》《教育导刊》 18.杨晓(1):《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教育价值探折》《中小学教育与管理》89.杨晓:《后现代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构》《教育科学》10.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2版(学术专著)11.杨晓(1):《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2000-0422.杨晓:《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第八章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及培训”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2版(专著)23.杨晓:《高考改革的困境与希望》《湖北招生考试》6(下)24.杨晓(1):《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构想》《中国特殊教育》25.杨晓:《对创造教育多学科阐释的辨析》《教育科学》《高教文摘》7转载第一篇26.杨晓:《中日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第三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版。

丛日云,男,1956 年10月生,汉族,辽宁省凌源市人,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委员。《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获"2003 年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导师徐大同。中文名:丛日云民族:汉出生日期:1956 年10月毕业院校:天津师范大学学位/学历:博士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取辽宁师范学院政史系,毕业后直接考取天津师范学院政法系研究生,主攻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1985年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政法系任教,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间,1997-2001年,在天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徐大同先生。主攻西方政治学理论方向,获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6年再次被破格评为教授。1998-2001年,任大连市政协委员。2002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中国政法大学,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2004年,被中国政法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 年8月-2006年8月,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高访学者。

1、西方政治思想史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西方政治学原著2、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原著选读3、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理论研究4、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1、《学科思想史文库·政治学学科思想史》(参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2、《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二卷),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3、《在上帝与恺撒之间》(修订版),繁体字版)(台湾)左岸文化公司,2004年5月。4、《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独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5、《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参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6、《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修订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7、《当代西方政治思潮——70年代以来》(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8、《世界著名思想家传》(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9、《西方政治学说史》,主要作者之一,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国家教育部统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0、《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独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11、《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独撰),大连出版社1996年,同年修订再版。12、《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3、《中西政治文化传统比较研究》(参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14、《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参编),国家教委统编教材,高教出版社1995年15、《西方政治思想史》(参编),国家教委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6、《西方政治思想史自学考试大纲》(参编),国家教委主持编写,高教出版社199217、《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作者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1、《现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第一作者),《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2、《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3、《谈史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问题》,《史学理论》,2005年第2期。4、《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4年6月。5、《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浙江学刊》(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卷转载),2003年2月6、《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文史哲》,2002年3月7、《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教学与研究》,2002年1月。8、《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人权学说的思想前提》(第二作者),《理论之树常青》,2002年1月。9、《当代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其特点》,第一作者,《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10、《消极国家观:从基督教到自由主义》,《浙江学刊》,2002年2月。11、《徐大同先生与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第一作者),《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2年5月。12、《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质》(译文,第二译者),《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2年5月。13、《17世纪“公民社会”概念解析》(第二作者),《辽宁师大学报》,2002年7月。14、 《美国的环境政治与政策》(译文,合译),《教学与研究》,2002年7月。15、Challenge for China: How to face the 、 the Age of Global Governance ,Krea,Sun-Moon U Press,12。16、《论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转载。17、《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百年历程》,《,2001年7月。18、《外在奴役与内在自由——基督教对自由思想的贡献》,《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19、《论传统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载刘万奇主编:《创新与发展--聚焦素质教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20、《近代人权理论的思想来源》,《辽宁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转载。21、《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复兴及其新趋向》,《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两人合作,第一作者。22、《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50年》,载《新中国政治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23、《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与衰落》,《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9期。两人合作,第一作者。24、《政治学研究与公民文化建设》,《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25、《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载中国史学会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9年8月26、《构建公民文化——面向21世纪政治学研究的主题》,《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27、《亨廷顿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28、《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思考》,《人天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三人合作,第三作者。29、《对非西方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转载。30、《从“权威主义的马基雅弗利”到“民主的马基雅弗利”--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新转变》,《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8期。31、《中国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辽宁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32、《古希腊人的公民观念》,《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33、《“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34 《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气质》,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35、《古希腊思想家的政治分析方法》,《辽宁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36、《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载《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新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37、《多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HJ拉斯基》,《欧洲共产主义》,《福利国家理论》,《正义理论》,《D贝尔》,《费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38、《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载《天津师大学报》, 1992年第1期。39、《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特点》,载《成人高师教育》,1992年第1期。40、《先秦与古希腊思想家政治认知方式的差别》,《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41、《独身的思想家何其多》,载《历史大观园》, 1992年6。42、《论黑格尔的国家概念及其历史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43、《基督教传统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3期。44、《萨特自由哲学的无政府主义特征》,《天津社联学刊》,1988年第5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卷》转载。45、《当代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论的现代化》,载《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卷》转载。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冲击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主持人。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关系模式比较研究”,主持人。2、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资金项目:“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主持人。

  • 索引序列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 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 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