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从1985年开始,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教育研究》、《学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民族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等目录转载。出版的教育专著与教材有:《中日教育关系史》(1993)山东教育出版社、《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2004)人民教 育出版社、《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之比较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2000)四川教育出版社、《国际终身教育基本原理研究》(2006)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史纲》(1991)长春出版社、《教育社会学》(2003)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0余部。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七五,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主持了教育部八五,十五规划重点项目。主持辽宁省项目多项,其中1998主持的辽宁省重点项目《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教育学专业需求导向整体教学改革”,荣获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三十年从事教育学研究与教学期间,到台湾,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考察教育,形成了较为宽阔的 教育视野和深入研究中外教育交流的兴趣与热情。主要编写了《中外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与中国考试制度改革》、《清末赫尔巴特“形式教育阶段”传入的中国变式》、《晚清新政社会教育及其影响初探《〈劝学篇〉与20世纪初年的留学日本热》《晚清新政社会教育及其影响初探》《关于教师对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认知的调查分析》《殖民教育语境与文化精神分裂——日占时期台湾殖民教育方针透视》《老龄化社会教育对策的跨文化研究》《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清末留日学生教育の先驱者嘉纳治五郎》载《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研究の现阶段》御茶水书房 2002年5月31日版(日文版)1.杨晓(2):《关于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研究指导理论的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杨晓:《日本侵华教育史》“第四章 日占时期的台湾教育”(5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版(专著)3.杨晓主编:《教育社会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教材)4.杨晓:《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资料来源考证》载《杨贤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5.杨晓:《对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教育论的再认识》《台湾研究集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6.杨晓(1):《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混同问题的理论分析》《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37.杨晓(1):《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混同问题的理论分析》《教育导刊》 18.杨晓(1):《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教育价值探折》《中小学教育与管理》89.杨晓:《后现代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构》《教育科学》10.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2版(学术专著)11.杨晓(1):《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2000-0422.杨晓:《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第八章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及培训”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2版(专著)23.杨晓:《高考改革的困境与希望》《湖北招生考试》6(下)24.杨晓(1):《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构想》《中国特殊教育》25.杨晓:《对创造教育多学科阐释的辨析》《教育科学》《高教文摘》7转载第一篇26.杨晓:《中日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第三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版。

丛日云,男,1956 年10月生,汉族,辽宁省凌源市人,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委员。《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获"2003 年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导师徐大同。中文名:丛日云民族:汉出生日期:1956 年10月毕业院校:天津师范大学学位/学历:博士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取辽宁师范学院政史系,毕业后直接考取天津师范学院政法系研究生,主攻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1985年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政法系任教,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间,1997-2001年,在天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徐大同先生。主攻西方政治学理论方向,获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6年再次被破格评为教授。1998-2001年,任大连市政协委员。2002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中国政法大学,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2004年,被中国政法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 年8月-2006年8月,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高访学者。

1、西方政治思想史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西方政治学原著2、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原著选读3、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理论研究4、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1、《学科思想史文库·政治学学科思想史》(参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2、《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二卷),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3、《在上帝与恺撒之间》(修订版),繁体字版)(台湾)左岸文化公司,2004年5月。4、《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独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5、《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参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6、《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修订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7、《当代西方政治思潮——70年代以来》(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8、《世界著名思想家传》(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9、《西方政治学说史》,主要作者之一,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国家教育部统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0、《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独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11、《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独撰),大连出版社1996年,同年修订再版。12、《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3、《中西政治文化传统比较研究》(参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14、《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参编),国家教委统编教材,高教出版社1995年15、《西方政治思想史》(参编),国家教委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6、《西方政治思想史自学考试大纲》(参编),国家教委主持编写,高教出版社199217、《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作者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1、《现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第一作者),《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2、《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3、《谈史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问题》,《史学理论》,2005年第2期。4、《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4年6月。5、《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浙江学刊》(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卷转载),2003年2月6、《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文史哲》,2002年3月7、《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教学与研究》,2002年1月。8、《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人权学说的思想前提》(第二作者),《理论之树常青》,2002年1月。9、《当代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其特点》,第一作者,《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10、《消极国家观:从基督教到自由主义》,《浙江学刊》,2002年2月。11、《徐大同先生与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第一作者),《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2年5月。12、《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质》(译文,第二译者),《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2年5月。13、《17世纪“公民社会”概念解析》(第二作者),《辽宁师大学报》,2002年7月。14、 《美国的环境政治与政策》(译文,合译),《教学与研究》,2002年7月。15、Challenge for China: How to face the 、 the Age of Global Governance ,Krea,Sun-Moon U Press,12。16、《论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转载。17、《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百年历程》,《,2001年7月。18、《外在奴役与内在自由——基督教对自由思想的贡献》,《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19、《论传统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载刘万奇主编:《创新与发展--聚焦素质教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20、《近代人权理论的思想来源》,《辽宁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转载。21、《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复兴及其新趋向》,《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两人合作,第一作者。22、《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50年》,载《新中国政治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23、《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与衰落》,《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9期。两人合作,第一作者。24、《政治学研究与公民文化建设》,《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25、《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载中国史学会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9年8月26、《构建公民文化——面向21世纪政治学研究的主题》,《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27、《亨廷顿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28、《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思考》,《人天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三人合作,第三作者。29、《对非西方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转载。30、《从“权威主义的马基雅弗利”到“民主的马基雅弗利”--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新转变》,《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8期。31、《中国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辽宁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32、《古希腊人的公民观念》,《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33、《“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34 《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气质》,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35、《古希腊思想家的政治分析方法》,《辽宁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36、《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载《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新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37、《多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HJ拉斯基》,《欧洲共产主义》,《福利国家理论》,《正义理论》,《D贝尔》,《费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38、《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载《天津师大学报》, 1992年第1期。39、《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特点》,载《成人高师教育》,1992年第1期。40、《先秦与古希腊思想家政治认知方式的差别》,《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41、《独身的思想家何其多》,载《历史大观园》, 1992年6。42、《论黑格尔的国家概念及其历史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43、《基督教传统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3期。44、《萨特自由哲学的无政府主义特征》,《天津社联学刊》,1988年第5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卷》转载。45、《当代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论的现代化》,载《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卷》转载。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冲击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主持人。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关系模式比较研究”,主持人。2、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资金项目:“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主持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徐 鸿,男,1957年出生,四川省内江市人,心理学教授。曾经当过知青、工人、代课老师。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89年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班和湖南医科大学精神科进修学习。徐鸿教授多年从事应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现任四川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应用心理专委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函授大学外聘教授、西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院外聘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聘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心理学”学科外聘教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特聘学术委员。徐鸿教授近几年先后主持完成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研究”;“西部高校扩招后师资开发与管理研究”;四川省社科联重点立项课题“高危行业职工安全心理教育与培训研究”;四川省交通厅“科教”重点立项课题:“交通安全心理学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科教”重点立项课题:“《增广贤文》的社会心理学意义研究”等。大学毕业至今,徐鸿教授先后公开出版个人专著和主编专业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个人专著:《孔子心理思想研究》、《教育教学艺术》、《交通安全心理学》、《增广贤文的社会心理学意义》等;专业教材:《教育学教程》、《青年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学与高职大学生》等;学术论文:“孔子心理思想系列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华文化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应用心理学研究系列论文”由《中国职业教育》、《中国科技大学·教育现代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西华大学学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四川心理科学》等刊物发表。

1、《中国小通史》第 5 册《宋》,金盾出版社,2003年6月。2、《中国文化小通史》第 5 册《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3、《宋朝开国六十年》,齐鲁书社,2009年9月。 1、《历代王氏望族》(周祚绍、范学辉、何成、任思亮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2、《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曾振宇、范学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1、《儒家史学思想研究》(范学辉、齐金江主编),中华书局,2003年12月。此外还是《中国反贪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中国改革通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齐鲁文化通史·宋元卷》,中华书局2005等著作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药理与药方:儒经治国的得与失》,载《历史学家茶座》第5辑, 2006年《从崩溃到重建:论宋太祖朝的武德司》,载《郑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董仲舒春秋繁露与经学的开山》,载《孔子研究》 2006年第5期《论北宋三衙管军制度的演变》,载《东岳论丛》 2006年第5期《释宋太祖“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载《西北师大学报》 2006年第4期《变法与变意:宋太祖募兵制度改革刍议》,载《社会科学辑刊》 2006年第3期《从吏治的角度看文景之治》,载《齐鲁学刊》 2006年第3期《关于杯酒释兵权若干问题的再探讨》,载《史学月刊》 2006年第3期《北宋三衙管军选任标准的前后变化》,载《河北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宋太祖朝的翰林学士》,载《文史》 2005 第3辑《北宋三衙管军素质状况的动态考察》,载《文史哲》 2005年第3期《募兵制度与北宋的百年无事》,载《理论学刊》 2005年第3期《论北宋制衡三衙的相关措施》,载《史学集刊》 2005年第2期《宋代山东道教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载《东岳论丛》 2005年第2期《三司使与宋初政治》,载《宋史研究论丛》 2005 年总第 6 辑《宋代山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秘密宗教》,载《民俗研究》 2004 年第 4 期《北宋三衙除授制度简论》,载《河南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2 期《试论北宋山东地区的诗歌创作》,载《齐鲁文化研究》 2004 年总第 3 辑《论北宋时期的山东佛教》,载《齐鲁文化研究》 2003 年总第 2 辑《秦汉反贪告诉我们什么》,载《大众日报·论丛》 2002 年 8 月 《北宋三衙的地位、待遇及其政治作用》,载《文史哲》 2002 年第 5 期《论募兵制度对北宋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载《山东大学学报》 2002 第 3 期《北宋募兵与三衙制度研究》,载《宋史研究通讯》 2002 年第 1 期《张涛教授〈经学与汉代社会〉读后》,载《中国学研究》 2002 年总第 5 辑《儒家史学思想研究》,载《孔子研究》 2002 年专刊《论正统儒学对东汉史学的影响》,载《齐鲁学刊》 2001 年第 5 期《论北宋的封桩阙额禁军钱制度》,载《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3 期《金匮中那一纸盟约――金匮之盟之谜》,载《历史疑案的最新线索》山东人民出版社 《汉武帝朝的吏治腐败问题》,载《理论学刊》 2000 年第 5 期《高平之战与赵匡胤的崛起》,载《山东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4 期《春秋繁露与儒学臣道观的形成》,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秦汉地方行政运行机制初探》,载《文史哲》 1999 年第 5 期《先秦儒学教化说的发展历程》,载《管子学刊》 1999 年第 3 期《对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的认识》,载《光明日报·史林 》 1999 年 6 月 25 日《两汉兵器交易初探》,载《河南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2 期《论两汉的私人兵器》,载《山东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1 期《春秋繁露与儒学君道观的形成》,载《齐鲁学刊》 1998 年第 2 期《董仲舒春秋繁露臣道观与传统政治文化的演变》,载《管子学刊》 1998 年第 2 期《汉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新置牧考》,载《河南大学学报》 1997 年第 3 期《论儒学对秦汉地方行政的影响》,载《江海学刊》 1997 年第 2 期《首创纪传体编辑体裁的司马迁》,载《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 《首开断代史编辑体裁的班固》,载《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 《汉代婚姻形态考述》,载《史学月刊》 1996 年第 6 期《汉初齐学与儒学的融合》,载《管子学刊》 1996 年第 4 期《两汉皇位继承制度略论》,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从公孙弘看汉初儒墨的融合》,载《孔子研究》 1996 年第 3 期《西周春秋地方行政制度略论》,载《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论秦汉的监察系统与监察法》,载《三峡学刊》 1996 年第 3 期《假司马辨析》,载《中国史研究》 1996 年第 2 期《试论刘昭后汉书志注的史料价值》,载《山东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1 期《秦始皇在独尊儒术过程中的作用商榷》,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4 期《论汉代韩中关系及刘邦的影响》,载《刘邦研究》 1994 年第 4 期《史记订误一则》,载《中国史研究》 1994 年第 1 期《重评韩信的灭齐之战》,载《江海学刊》 1994 年第 1 期《简论秦汉之际的纵横家》,载《黄淮学刊》 1994 年第 1 期《论元后》,载《德州师专学报》 1993 年第 3 期《汉书勘误一则》,载《史学月刊》 1993 年第 3 期《读史一得》,载《中国史研究》 1993 年第 2 期《刘项用人之得失商榷》,载《史学集刊》 1992 年第 4 期 2006年之后1、《转向相持:楚汉京索之战初探》,《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2、《宋人本朝军政体制论争试探》,《文史哲》2007年第4期;3、《北宋三衙职能问题试探》,《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4、《淮建利〈宋朝厢军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6期;5、《募兵与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6、《南宋三衙管军制度若干问题考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7、《皖口之战与宋太祖朝军事装备的革新》,《史学集刊》2011年第1期;8、《南宋三衙马政问题试探》,《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9、《南宋“举将帅”制度试探》,《浙江学刊》2012年第2期;10、《宋代皇权与三衙用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火器的革新与冷兵器的退步》,《国学》2012年第11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待遇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简单说,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骨干行业被国家控制,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极不充分.

刊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 辽宁师范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辽宁省大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1735CN: 21-1192/N邮发代号: 8-119PS:该刊为省级普通期刊,非核心期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and Nao Terasaki, Chao-Nan X Ultraviolet mechanoluminescence from SrAl2O4:Ce and SrAl2O4:Ce, HoApplied physics L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and Nao Terasaki, Chao-Nan X Stress-induced mechanoluminescence in SrCaMgSi2O7:Eu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and Nao Terasaki, Chao-Nan X Green mechanoluminescence from Ca2MgSi2O7:Eu and Ca2MgSi2O7:Eu,Dy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and Nao Terasaki, Chao-Nan XBlue light Emission from stress-activated CaYAl3O7: Eu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and Nao Terasaki, Chao-Nan XNew mechanoluminescent materials with various Key Enginering 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Detection of stress distribution using Ca2MgSi2O7:Eu,Dy micro-particlesPhysica E A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Blue emisison light from stress-activated Sr2MgSi2O7: E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uInfluence of different alkaline earth ions on Mechanoluminescence of Europium-doped SrAMgSi2O7 (A=Ca, Sr, Ba)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uDevelopment of mechano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s CaMgSi2O7:Eu, Dy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ensorsThin solid film, in 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Qin Xin,Blue luminescence of nanocrystallineCaZrO3:Tm phosphors synthesized by a modified Pechini sol–gel methodJournal of L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Qin Xin,Synthesi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nanosized YVO4:Ln (Ln = Sm, Dy)Journal of Alloys and C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Qin Xin,Blue emission of ZrO2: Tm nanocrystals with different crystal structure under UV excitation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Qin Xin,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3+-doped AZrO3 (A=Ca, Sr, Ba) perovskiteJournal of Alloys and C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Qin Xin,Photoluminescence of nanocrystalline YVO4:TmxDy1−x prepared by amodified Pechini methodMaterials L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Gongquan Sun, and Qin Xin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Li+ doped nanosized SnO2:EuJournal of L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Gongquan Sun, and Qin X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ZrO2:Eu nanopowder by EDTA complexing sol-gel method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Gongquan Sun, and Qin Xin,Low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YVO4:Eu via polyacrylamide gel method,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Gongquan Sun, and Qin Xin,Photoluminescence of nanosized YVO4:Tm prepared by a polymerizable complex methodSolid state 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Yan Han, Gongquan Sun, Qin Xin,The spectral studies of nanosized LnVO4:Eu(Ln= La,Gd,Y)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张洪武, 牛淑云, 彭琨, 孙公权, 辛勤纳米级YVO4:E u发光粉体的合成以及光谱研究功能材料Xiaoyan Fu, Hongwu Zhang, Shuyun Niu, Qin X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SnO2:Eu nanopowder via polyacrylamide gel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Xiaoyan Fu, Shuyun Niu, Hongwu Zhang, Qin XPhoto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of SnO2: Eu by Mg2+ doping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Xiaoyan Fu, Shuyun Niu, Hongwu Zhang, Qin XPhotoluminescence of Dy3+ ions in 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um oxide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Chenshu Li, Chao-Nan Xu, Hiroshi Yamada, Yusuke Imai, Hongwu Zhang and Lin Zhang1A Novel Technique for Viewing Stress Distribution with ML MaterialsKey Engineering MXiaoyan Fu, Hiroshi Yamada, Keiko Nishikubo, Hongwu Zhang,Chao-Nan XuPrepar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fiber-textured SrAl2O4:Eu films grown using a homo-bufferlayerournal of Crystal GNao Terasaki, 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A付晓燕, 牛淑云, 张洪武,辛勤 纳米级发光材料A2SnO4(A=Ca 、Sr 、Ba):Eu发光性质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付晓燕, 牛淑云, 张洪武,辛勤纳米级碱土金属钒酸盐发光材料(A3(VO4)2:Eu)发光性质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付晓燕, 牛淑云, 张洪武,辛勤 纳米级发光材料ASnO3(A=Ca 、Sr 、Ba):Eu发光性质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付晓燕,牛淑云,张洪武,辛勤 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Y2O3:Ln(Eu,Dy,Sm,Tb)发光体 功能材料付晓燕,牛淑云,张洪武,辛勤 硬脂酸包覆对纳米Y2O3:Eu发光性质的影响 功能材料付晓燕,牛淑云,张洪武,辛勤 纳米La2O3:Eu的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质的研究 功能材料闵庆旺, 牛淑云, 付晓燕, 张洪武, 辛勤超微发光粉体LaPO4:Eu的制备及表征, 功能材料牛淑云,韩燕,付晓燕,张洪武,辛勤 系列纳米YVO4:Ln发光粉体的研制及与相应块体发光粉的光谱对比 (Ln=Eu,Tm,Dy)稀土牛淑云,付晓燕,玉占君, 张洪武,辛勤 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Y2O3:Ln发光体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牛淑云, 闵庆旺, 付晓燕, 张洪武纳米Mg3(PO4)2 :Bi3+,Eu3+ 的发光性能与能量传递,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hao-Nan Xu, 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Hiroshi YNao Terasaki, Chao-Nan Xu, Yusuke Imai, Hiroshi Yamada, Hongwu Zhang, et Nao Terasaki, Chao-Nan Xu, Hiroshi Yamada, Hongwu Zhang, 申请号Hongwu Zhang, Xiaoyan Fu, Shuyun Niu, Gongquan Sun, Qin XSpectral study of nanosized YVO4:Eu (Lecture)13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Spectroscopy, Xiamen, China, N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and Nao Terasaki, Chao-Nan XBlue-greenish light emission from stress-activated SrCaMgSi2O7: E(Lecture)The Fifth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Performance Ceramics (CICC-5), Changsha, China, M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and Nao Terasaki, Chao-Nan XNew mechanoluminescent materials with various (Poster)The 27th Electronics Division Meeting of the CeramicSociety of Japan, Tokyo, J O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 (Lecture)lue light emission of from Stress-Activated Sr2MgSi2O7:Eu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ICAMP-5), S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 (poster)Mechanoluminescence of Europium-doped SrAMgSi2O7 (A=Ca, Sr, Ba)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 State Devices and Materials (SSDM 2008), SHongwu Zhang, Nao Terasaki,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 (Lecture)Development of mechano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s CaMgSi2O7:Eu, Dy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ensors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olecular Electronics, Kobe, DNao Terasaki, Hongwu Zhang, Hiroshi Yamada, Chao-Nan X (Lecture)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ICAMP-5), SXiaoyan Fu, Shuyun Niu, Hongwu Zhang, Qin Xin,Luminescent study of nanosized La2O3:Eu (Lecture)5th China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 conference, Beijing, China, SYusuke Imai, Hiroshi Yamada, NAO TERASAKI, Yoshio Adachi, Keiko Nishikubo, Hongwu Zhang,Qian Lei, Rin Chou, Chenshu Li, Chao-Nan X Visualization of Stress Distribution by Elasticoluminescent MaterialThe 11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lectromagnetic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Iwate, Japan, JTorii, Hongwu Zhang, Yusuke Imai,Hiroshi Yamada, Nao Terasaki, and Chao-Nan XuEnhacement of red mechanoluminescence of ZnS:Mn, Te prepared by wet method(Poster) The 27th Electronics Division Meeting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Tokyo, JONao Terasaki, Hongwu Zhang, Yusuke Imai,Hiroshi Yamada,Chao-Nan XuComposite of mechanoluminescence and photocatalyst (Lecture)Annual Meeting on Photochemistry 2007, the Japanese Photochemistry Association, Shinshu University, JComposite of mechanoluminescence and photocatalyst-UV ML sourceNao Terasaki, Hongwu Zhang, Yusuke Imai,Hiroshi Yamada,Chao-Nan XuThe 6th 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of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kuoka, J Zhanjun Li, Hongwu Zhang*, Meng Sun, Jiangshan Shen, Haixia Fu, A faci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prepare long-persistent phosphorescent nanosphere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in vivo imagine, J M CJiangshan Shen, YiLin Chen, QiuPing Wang, Tao Yu, Xinyi Huang, Hongwu Zhang*, In situ synthesis of red emissive copper nanoclusters in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Junpeng Shi, Bin Xu, Xia Sun, Chunyan Ma, Changping Yu, Hongwu Zhang*, Light induced toxicity reduc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to Tetrahymena Pyriformis: Effect of particle sie, AQUATIC TOXICOLOGY Xiaoyan Zou, Bin Xu, Changping Yu, Hongwu Zhang*, Combined toxicity of ferroferric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arsenic to the ciliated protozoa Tetrahymena Pyriformis, AQUATIC TOXICOLOGY Zhanjun Li, Yijuan Zhang, Hongwu Zhang*, Haixia Fu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functionalization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 by CaTiO3:Pr3+ for drug delivery,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卷 Jiangshan Shen, Qingguo Cai, Yunbao Jiang, Hongwu Zhang*, Anion-triggered melamine based self-assembly and hydrogel,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卷: 46期: 36页

2002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60篇,其中英文论文32篇(SCI论文27篇、SSCI论文2篇),国际期刊收录英文论文摘要10篇(SSCI期刊收录),中文论文115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9篇。获得两项省部级人民政府等级奖励;出版专著、教材(含章节)10种。 (1) 陈安涛,李红,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李富洪,杨东 分段设计条件下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5,35(3):275~283(通讯作者)(2) 陈安涛, 李红, 邱江, 罗跃嘉 视觉分类的时间过程: 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电生理证据 科学通报 2006, 51(11):1281~1286(通讯作者)(3) 陈安涛,张庆林,王乃弋,邱江,李红,王秀芳,李小晶 分类活动中的认知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1):1388~1394(通讯作者)(4) 何媛媛,袁加锦,伍泽莲,李红 正性情绪刺激效价强度的变化对外倾个体注意的调制作用 心理学报(通讯作者)(5) 马晓清,冯廷勇,李宇,李红 抑制控制对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报(通讯作者)(6) 李富洪,孙弘进,李红,曹碧华,邬德利几何模块论的局限性——来自梯形实验的证据 心理学报, 2008, 40(2):175~183(通讯作者)(7) 吴文婕,张莉,冯廷勇,李红热执行功能对儿童标准窗口任务测试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8, 40(3):319~326(通讯作者)(8) 张婷婷,李红,龙长权,冯廷勇,陈安涛,李富洪,王秀芳 归纳推理中的属性中心性效应 心理学报, 2007,39(4):400~410(通讯作者)(9) 陈安涛, 王乃弋, 李红, 刘强, 冯廷勇 类别归纳的时间过程和源定位 心理学报, 2006, 38(6):815-823(通讯作者)(10)冯廷勇, 苏缇, 李红, 张莉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测验编制,心理学报,2006:38(5),497~501(通讯作者)(11)李一员,吴睿明,胡兴旺,李红,P D Z 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心理学报,2006,38(3):356~364(通讯作者)(12)龙长权,吴睿明,李红等 5~5岁儿童在知觉相似与概念冲突情形下的归纳推理,心理学报,2006,38(1):47~55(通讯作者)(13)张婷,吴睿明,李红,P D Zelazo等 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1):56~62(通讯作者)(14)廖渝,吴睿明,P D Zelazo, 李红, 张婷,张莉,高山,李小晶 意外地点任务中不同测试问题及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2):207~215(通讯作者)(15)李富洪,李红,陈安涛,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龙长权 物体颜色与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37(2):199~209(通讯作者)(16)魏勇刚,吴睿明,李红,冯廷勇,Philip David Z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心理学报, 2005,37(5):598~605(通讯作者)(17)胡兴旺,蔡笑岳,吴睿明,李红,张志杰 白马藏族初中学生文化适应和智力水平的相关研究,心理学报,2005,37(4):497~501(通讯作者)(18)李红,郑持军,高雪梅。推理方向与规则维度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研究,心理学报,2004,36(5):550~557(19)李红,冯廷勇。4—5岁儿童单双维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心理学报,2002年第4期,395~399。(20)李红,林崇德。个体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心理模型,心理学报,2001,33(6):518~525(21)陈安涛,李红,杨耘云,龙长权,李富洪 归纳推理是领域特殊还是领域一般的?一项实验研究证据 心理科学,2008,31(3):567-570(通讯作者)(22)李富洪,李红,曹碧华,陈安涛,龙长权 视觉归纳概括的加工机制与策略 心理科学,2008,31(2): 332-335(通讯作者)(23)刘凤英,张庆林,李红,姚志刚。类别学习中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8,31(2):308-311(24)魏勇刚,李红。心理账户的作用机制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科学, 2007,30(6):1514~1516(通讯作者)(25)张仲明,李红 个体解决5项系列问题符合模型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7,30(1):104~107(通讯作者)(26)雷怡,李红.5岁儿童能够理解假装的心理表征:对Moe任务的质疑,心理科学,2007,30(3):741~745(通讯作者)(27)李红,王永芝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及其言语能力的关系,心理科学,2006,29(6),1306~1311(通讯作者)(28)冯廷勇,李宇,李红,苏缇,龙长权 3~5岁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29(5):1091~1095(通讯作者)(29)龚银清,李红,方美玲 规则顺序与规则类型对儿童规则推理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V28(6) : 1318~1323(通讯作者)(30)文萍,李红,彭宇,罗卫华 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结构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V28(6) : 1487~1489(通讯作者)(31)李红,白琼英某些影响儿童视觉写实绘画因素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V28(2):277~280(通讯作者)(32)李红,王乃弋。论执行功能及其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4,27(2):426~430(通讯作者)(33)高雪梅,李红,郑持军。社会游戏情境在幼儿遮挡绘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004,27(4):884~886(通讯作者)(34)李红,陈安涛,冯廷勇,李富洪,龙长权。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展望,心理科学,2004,27(6):1457~1459(通讯作者)(35)李红,郑持军,高雪梅。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1期,53~55(通讯作者)(36)李红,龚银清。婴儿物理因果感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3期,448~451(通讯作者)(37)丁月华,李红。三种处理下条件三段论推理加工过程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5期,947~950(38)白琼英,李红。儿童绘画中深度表征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1期,113~115(通讯作者)(39)李红,高雪梅,郑持军。幼儿几何体绘画“知”,“见”矛盾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2期,234~235,230(通讯作者) (1) 何媛媛,李红 外倾性和正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 李鹏,李红 反馈负波及其理论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3) 吴文婕,李红 标准窗口任务与儿童早期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4) 邬德利,李富洪,孙弘进,李红 儿童空间再定向的几何模块论及其局限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2):319~325(通讯作者)(14)陈安涛,李红。归纳推理心理效应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卷第6期,607~615(通讯作者)(15)白琼英,李红。0~5岁婴儿表征能力的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0卷第1期,57~64(通讯作者)(16)龙长权,路晓英,李红,范籍丹儿童早期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的一致性,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2):6~12(通讯作者)(17)陈璟,李红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7~13(18)文萍,张莉,李红等,儿童执行功能对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13~18(19)高山,李红,陈安涛,白俊杰 老年人和大学生决策规则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72~75(通讯作者)(20)胡兴旺,李红,吴睿明 学前儿童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方法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 22(2):127~130(通讯作者)(21)龚银清,李红。3~4岁儿童规则因果推理能力的训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2(4):12-16(通讯作者)(22)吴睿明,黄彦萍,李红,冯廷勇,龙长权 5~5岁儿童时序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21(3):7~12(通讯作者)(23)李红,高山,白俊杰 从儿童赌博任务看热执行功能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21(1):21~25(通讯作者)(24)高雪梅,李红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 21(2):109~113(通讯作者)(25)崔云,李红。论儿童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2):80~83(通讯作者)(26)龚银清,李红。学前儿童二维合取规则推理能力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2004,22(4):48~52,62(通讯作者)(27)李红,陈安涛。从知觉到意义——婴儿分类能力与概念发展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期,78~86(28)王儒芳,李红。影响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因素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21~24(29)袁琳,李红,李宇。目前国外智力教学的新方向,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30卷第6期,28~32(30)文萍,李红,马宽斌 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青年研究,2005,12(通讯作者) (1) 吴霞,李红,儿童对人的行为进行推理的多样性效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2) 文萍,李红,6-11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27(3):38~43;(3) 张仲明,李红。智力测验分数解释的发展趋势,心理学探新,2004,24(2):24~2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4) 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22卷第1期,44~48(5) 王儒芳,阴山燕,李红。军人自我和谐,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V13(1):64~65(6) 白俊杰,高山,李红。儿童家庭和个人危险因素与性侵犯行为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09~310,302(7) 高飞,李红。心理卫生工作者的过劳问题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11卷第3期,179~180(8) 李红,陈璟。国外关于青春期慢性反社会行为问题发展的组合模型及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4,225~228(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2004年第9期(9) 李小晶,李红,胡朝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57~159(10)贾红桃,李红,孙翠碧,胡梅 论婴儿类别形成的过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3):66-68(11)陈璟,李红关于儿童责任行为的研究教育探索,2006,11,102~104(12)文萍,李红,马宽斌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社会科学家,2(13)崔云,李红。心理理论与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进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136~137(14)何琳琳,李红, 潘春妮 3—8岁儿童假装理解和绘画理解能力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7,33(1):143~147(15)张仲明,李红,杜建群 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原则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31(1):27~31(16)李宇,李红,袁琳 论智力的文化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31(1):35~38(17)李红,李一员 儿童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31(2):21~25(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6:29-33)(18)魏勇刚,李红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31(2):36~40(19)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30(3):44~48(20)李红,陈安涛。“仁”对中国人基本人格结构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3年第29卷第2期,16~2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21)冯廷勇,李红。类比推理发展理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2,V28(4),44~48。(22)李红。论大学生智力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1年第3期。(23)李红,刘兆吉。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0年第2期(24)李红。3~11岁儿童解决解决形象语言的三项系列问题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2000,V25(4),487~494(25)李红,陈安涛,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理论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2002,V31(4),103~108。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B4》,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26)龚银清,李红。婴儿感知因果关系的能力发展研究综述,西北师大学报(社),2002年3期,270~274(27)李红,贾宜锋,张富洪。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发展及其心理模型,西北师大学报(社),2004,41(4):93~97(28)贾谊锋,李红。智力的二元三层次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2003年第35卷11月版,127~129(29)彭文会,周鹊虹,李红 婴幼儿基于概念的归纳推理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2006,29(1):54-57(30)卢天玲,李红。国外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与规则使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19~123(31)张仲明,李红,陈璟。当代儿童传递性推理模型研究的新进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97~101(32)潘春妮,李红,何琳琳。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2004,19(1):67~69(33)贾谊锋,李红。智力理论的统合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2004,33(10):46~50(34)李宇,李红。儿童认知脑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2003年第1期(总9),22~25(35)贾宜锋,李红 高效率教学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36)高山,李红,白俊杰。关于智慧的心理学探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40~142(37)王儒芳,李红,罗昆仑。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2005,V7(2):70~74(38)潘春妮,李红,何琳琳 家庭暴力与子女的人格障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 29(1):130~132(39)郑红兰,李红,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执行功能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6(40)白俊杰,高山,李红。有关当代人类智力模型的思考——神经功能模型和层次模型的构建及其启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年第2期,86~89(41)陈璟,李红,张仲明。论青春期慢性反社会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5:82~85(42)陈安涛,李红。信息加工的中介状态——国外对表征的一种新看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2002,V20(2),99~103(43)何磊,李红。推理任务中的工作记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卷第2期,82~85(44)张仲明,李红。学习能力研究取向述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4:136~139(45)魏勇刚,李红 儿童归纳推理中的单调性效应和非单调性效应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2005第5期,97-102(46)李红,高雪梅心理理论的发展:回顾与展望,西华大学学报(哲),2005,V24(1):86~90(47)崔云,李红。语言与儿童心理理论关系的一种新观点,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V3(1):76~80(48)高山,白俊杰,李红。智力内隐理论研究探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2004,3(4):17~19(49)陈璟,李红,宋宜,唐艳。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策略,国际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5(2):117~118(50)王儒芳,李红,阴山燕,罗昆仑军人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5,V21(3):273~274(51)王儒芳,李红。表面相似性问题类比推理问题解决中的情感效应,宁波大学学报(教),2005,27(2)(52)贾谊锋,李红。传递推理脑机制研究进展,宁波大学学报(教),2004,26(1):47~50(53)王儒芳,李红。婴儿认知加工原理(IPP)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2004,26(4):27~30,92(54)魏勇刚,李红。智力落后者的记忆的信息加工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5卷第1期,15—17(55)陈安涛,李红。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2002年第24卷第1期,50~53(56)魏勇刚,李红。同伴指导在智力落后者教育干预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92~93(57)王儒芳,李红。对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及人—我关系理解的新探索,重庆大学学报(社),2003年第9卷第6期,127~129(58)高飞,李红。由大学生自杀率增高质疑高校心理健康机构的有效性,青年探索,2003,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滕毓旭,1937年2月生,大连市金州区大李家镇石槽村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先后在小学、中学、师范学校任教,曾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儿童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高级讲师。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作品有:《有趣的动物》、《绿色的梦》、《我是小乖乖》、《老虎怕山雀》、《谈天说地唱儿歌》、《老鼠坐上火箭炮》、《童年的相册》、《森林童话》、《会跑的山》、《趣味植物儿歌》、《滕毓旭儿童诗》、《滕毓旭儿歌》、《北方孩子》、《狗熊做气功》、《昆虫小夜曲》、《少年英杰之歌》、《英雄之歌》、《希望之歌》等儿童诗集21本;科学文艺《神秘的蛇岛》(合作)、《水族魔术师》、《兽国大力士》、《植物七彩城》等4本;长篇科学童话《瘸腿狮子阿古》、长篇报告文学《神奇的永恒》。主编《蓝风筝长篇科学童话》、《糖葫芦书架》、《金房子科普丛书》、《快快乐乐学成语》等丛书,并牵头组织编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幼儿文学选萃点评》等教材,供中等师范学校使用。同时,还编写了《奇岛历险故事》、《迷你格言》、《歇后语金库》、《有趣的大千世界》、《小学作文四部速成》、《儿童格言》等8本儿童读物。 作品有近300篇选入“儿童诗新大系”、“海峡两岸儿童诗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成名作》、《中国儿歌作家优秀作品选》等150余种作品选集中。《火烧云》、《时间雕刻刀》等12首儿童诗被选入各种教材;《醉人的春风》等十几首儿童诗被翻译到日本。作品30余次获奖,其中《有趣的动物》获“全国首届低幼读物优秀作品”三等奖;《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时间雕刻刀》获“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希望之歌》等作品获辽宁省一二三五六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因创作成绩突出,曾被大连市记二等功一次。 滕毓旭儿童诗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儿童文学权威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曾三次刊发关于他的儿童诗评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新闻出版周报》、《当代儿童文学评论》等十几家报刊也发表评论推介他的儿童诗。他的名字被收进《世界儿童文学大事典》、《儿童文学辞典》等十几种辞典。《东北儿童文学史》一书肯定了他在东北儿童文学史的地位。他的创作事迹十几次被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电视台、大连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等介绍。

1《向阳花开朵朵红》 (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3《绿色的梦》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4《我是小乖乖》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5《有趣的动物》 (辽宁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6《老虎怕山雀》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7《谈天说地唱儿歌》 (新世纪出版社1988年版)8《老鼠坐上火箭炮》 (大连出版社1989年版)9《神秘的蛇岛》(与季福林合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10《童年的相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11《会跑的山》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12《森林童话》 (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13《趣味植物儿歌》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版)14《神奇的永恒》(与季福林合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15《滕毓旭儿童诗》 (大连出版社1994年版)16《音乐童谣》(与季福林合著) (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17《滕毓旭儿歌》 (希望出版社1996年版)18《北方孩子》 (春风出版社1996年版)19《昆虫小夜曲》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0《水族魔术师》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1《兽国大力士》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2《植物七彩城》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狗熊做气功》 (大连出版社)24《少年英杰之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25《英雄之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26《希望之歌》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27《瘸腿师资阿古》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8《白胡子爷爷讲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29《奇游梦幻国》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0《布布猴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0《小蛇米奇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1《“秃尾巴” “呷呷”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2《老虎嘎古的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33《腾毓旭童话诗》 (金盾出版社2001年版)34《腾毓旭儿歌》 (金盾出版社2002年版)

怎么能是一个人呢?法盲都知道。。法律是严谨的!除非:那个人自己取了个化名,本来叫王利明

滕毓旭,1937年2月生,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李家镇石槽村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先后在小学、中学、师范学校任教,曾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儿童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高级讲师。目录• 简介 • 作品 • 入典情况 • 作品出版情况 • 编辑图书 • 获奖情况 • 参考资料 简介回目录滕毓旭生活照笔名: 于绪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37/2 民族: 汉族 滕毓旭儿童诗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儿童文学权威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曾三次刊发关于他的儿童诗评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新闻出版周报》、《当代儿童文学评论》等十几家报刊也发表评论推介他的儿童诗。他的名字被收进《世界儿童文学大事典》、《儿童文学辞典》等十几种辞典。《东北儿童文学史》一书肯定了他在东北儿童文学史的地位。他的创作事迹十几次被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电视台、大连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等介绍。作品回目录滕毓旭儿歌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作品有:《有趣的动物》、《绿色的梦》、《我是小乖乖》、《老虎怕山雀》、《谈天说地唱儿歌》、《老鼠坐上火箭炮》、《童年的相册》、《森林童话》、《会跑的山》、《趣味植物儿歌》、《滕毓旭儿童诗》、《滕毓旭儿歌》、《北方孩子》、《狗熊做气功》、《昆虫小夜曲》、《少年英杰之歌》、《英雄之歌》、《希望之歌》等儿童诗集21本;科学文艺《神秘的蛇岛》(合作)、《水族魔术师》、《兽国大力士》、《植物七彩城》等4本;长篇科学童话《瘸腿狮子阿古》、长篇报告文学《神奇的永恒》。主编《蓝风筝长篇科学童话》、《糖葫芦书架》、《金房子科普丛书》、《快快乐乐学成语》等丛书,并牵头组织编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幼儿文学选萃点评》等教材,供中等师范学校使用。同时,还编写了《奇岛历险故事》、《迷你格言》、《歇后语金库》、《有趣的大千世界》、《小学作文四部速成》、《儿童格言》等8本儿童读物。作品有近300篇选入“儿童诗新大系”、“海峡两岸儿童诗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成名作》、《中国儿歌作家优秀作品选》等150余种作品选集中。《火烧云》、《时间雕刻刀》等12首儿童诗被选入各种教材;《醉人的春风》等十几首儿童诗被翻译到日本。作品30余次获奖,其中《有趣的动物》获“全国首届低幼读物优秀作品”三等奖;《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时间雕刻刀》获“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希望之歌》等作品获辽宁省一二三五六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因创作成绩突出,曾被大连市记二等功一次。

  • 索引序列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待遇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