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出版社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出版社

发布时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出版社

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源刊约40篇,例如: 英汉名词转类动词比较研究,《外国语》, 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中国翻译》, 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及其翻译,《外语学刊》, 名词定语,还是形容词定语?《外语教学》, 试论英语动词性形容词的使役性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民俗语言学及其小说人物对白翻译,《山东外语教学》, 意义翻译翻译语言翻译的文化取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论翻译语言的文化取向,《翻译季刊》(香港翻译学会),1999(总第13、14期) 翻译单位‘句本位’论质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翻译单位研究,《翻译学报》(香港中文大学),2001(上半年刊) 对近二十年中国译学界对翻译单位命题研究的述评,《外语学刊》, 论译论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态度,《外语教学》,2001, 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反思——关于翻译技巧研究的思考,《中国翻译》,2002以独著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本专业专著、教材、编著等16部,例如: 《翻译研究:理论 方法 评估》,独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如何学好英文写作》,第1作者,台湾万人出版社,1998, 《标准英语用法指南》,第1作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外贸英语情景会话》,第1作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涉外金融英语》,第1作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

你好!不需要,但一般不会采用的,他们自己的论文都发表不完还那会采用外单位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坐落在历史名城、九朝古都洛阳市, 占地面积2121亩。学院在江苏省苏州市设有昆山校区。学院现设23个外语专业。同时还设有中国语言、国际信息、国际关系与安全、外国军事、信息研究与安全以及对外汉语等专业。其中,亚非语专业按“非通用语+英语+技能”培养模式,全部实行复语制教学。  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双本科、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大学本科教育层次上,学院现设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蒙古语、泰语、缅甸语、印尼语、印地语、尼泊尔语、老挝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柬埔寨语、马来语、乌克兰语、普什图语等20个语种的外语专业,还设有国际关系、国际信息研究和中国语言专业。1981年1月,学院在国家第二批学位审核时,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涉及文学、法学、军事学三个门类的八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俄语语言文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军事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7个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学院开始接收汉语专业外军留学生。   学院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文学、法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的13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军事学、亚非语语言文学等4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军事情报学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以朝鲜语、越南语为主体的亚非语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2004年由国家教育部权威教育评估机构首次开展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在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中列第三位。科学研究单项排名第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科群体具有种类多、基础好、水平高的突出特点。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科学规范,研究生处在1999年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相继在学院设立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韩国语能力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中心。1997年6月,学院被总政治部确定为“全军专业技术干部外语考试主考院校”。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院师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0余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82%,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的80余名。  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60余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评审专家1名,国家教育部聘任的全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20 余人。有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48人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  此外,学院还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和客座教授。学院已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以众多教学科研助手为辅助和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人才济济、梯次配置的教学科研队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设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学手段先进,设备齐全, 拥有以卫星地面站为主的外语教学信息源系统、卫星电视网上延时记忆播出系统、声像节目制作播放系统、电缆电视传输系统、多功能语言实验室以及计算机中心和电子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局域网在国内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学院图书馆已建成功能较齐全的信息服务网站,现有数字化信息资源4TB,馆藏文献总量约65万(册)件,报刊1600余种。学院科研工作活跃,参加全国学术团体87 个。1996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200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其中有一项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设有多种类型的阅览室、资料室。学院科研工作活跃,现参加国家、军队各类学术团体61个,其中担任会长职务1人,副会长2人,常务理事、理事职务者46人。1992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140余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各硕士点近四年来均参加并全部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由其授权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硕士生培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发展   建院50年来,已为军队培养输送了34000多名专业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坚持正确的办校方向,遵循“为创办具有我军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而努力奋斗”的指示,勤奋严谨,创新奉献。学院积极进行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建设具有军队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这一宏伟目标。  学院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全面实施现代化教学工程,加速转型,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变革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开放型、高水平的国防语言学院,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养质量的合格评估。学院已被列为全军对外开放院校,开放办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英语、日语、俄语等主要学科专业都聘有外国专家长期任教。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重点专业    专业  培养目标  招生对象  学制  外语(本科)  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中国语言(本科)从事教学和文秘等工作的汉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国际信息研究(本科)从事国际信息研究工作的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外语(大专)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三年军事联络(本科)军事联络业务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校风校训   校风:勤奋、严谨、创新、奉献  校训:忠诚使命、会通中外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是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性刊物。学报主要面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为中文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主要特色是: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并重,前者反映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的前沿动态,后者报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信息。兼顾纯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不仅有文论型的论文而且有可直接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的文章。容纳各家之言,如有关语言学研究,对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学派兼收并蓄。涵盖外语语种多,除英、日、俄的文章以外,还刊登有关德、法、西、朝、越、蒙、泰、缅、印尼、印度、尼泊尔、土耳其、阿拉伯等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学报每年分4次刊载《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该索引收集了全国所有最新发表的有关英、日、俄三语种的论文的信息,是做相关研究的大学师生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为全国独有。

提问的意图何在?

这个整理起来是比较费时间的。我知道,眼科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类的可以找时间整理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源刊约40篇,例如: 英汉名词转类动词比较研究,《外国语》, 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中国翻译》, 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及其翻译,《外语学刊》, 名词定语,还是形容词定语?《外语教学》, 试论英语动词性形容词的使役性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民俗语言学及其小说人物对白翻译,《山东外语教学》, 意义翻译翻译语言翻译的文化取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论翻译语言的文化取向,《翻译季刊》(香港翻译学会),1999(总第13、14期) 翻译单位‘句本位’论质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翻译单位研究,《翻译学报》(香港中文大学),2001(上半年刊) 对近二十年中国译学界对翻译单位命题研究的述评,《外语学刊》, 论译论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态度,《外语教学》,2001, 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反思——关于翻译技巧研究的思考,《中国翻译》,2002以独著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本专业专著、教材、编著等16部,例如: 《翻译研究:理论 方法 评估》,独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如何学好英文写作》,第1作者,台湾万人出版社,1998, 《标准英语用法指南》,第1作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外贸英语情景会话》,第1作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涉外金融英语》,第1作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

你好!不需要,但一般不会采用的,他们自己的论文都发表不完还那会采用外单位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

? 其他人物5 作品鉴赏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坐落在历史名城、九朝古都洛阳市, 占地面积2121亩。学院在江苏省苏州市设有昆山校区。学院现设23个外语专业。同时还设有中国语言、国际信息、国际关系与安全、外国军事、信息研究与安全以及对外汉语等专业。其中,亚非语专业按“非通用语+英语+技能”培养模式,全部实行复语制教学。  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双本科、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大学本科教育层次上,学院现设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蒙古语、泰语、缅甸语、印尼语、印地语、尼泊尔语、老挝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柬埔寨语、马来语、乌克兰语、普什图语等20个语种的外语专业,还设有国际关系、国际信息研究和中国语言专业。1981年1月,学院在国家第二批学位审核时,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涉及文学、法学、军事学三个门类的八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俄语语言文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军事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7个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学院开始接收汉语专业外军留学生。   学院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文学、法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的13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军事学、亚非语语言文学等4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军事情报学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以朝鲜语、越南语为主体的亚非语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2004年由国家教育部权威教育评估机构首次开展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在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中列第三位。科学研究单项排名第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科群体具有种类多、基础好、水平高的突出特点。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科学规范,研究生处在1999年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相继在学院设立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韩国语能力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中心。1997年6月,学院被总政治部确定为“全军专业技术干部外语考试主考院校”。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院师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0余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82%,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的80余名。  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60余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评审专家1名,国家教育部聘任的全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20 余人。有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48人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  此外,学院还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和客座教授。学院已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以众多教学科研助手为辅助和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人才济济、梯次配置的教学科研队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设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学手段先进,设备齐全, 拥有以卫星地面站为主的外语教学信息源系统、卫星电视网上延时记忆播出系统、声像节目制作播放系统、电缆电视传输系统、多功能语言实验室以及计算机中心和电子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局域网在国内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学院图书馆已建成功能较齐全的信息服务网站,现有数字化信息资源4TB,馆藏文献总量约65万(册)件,报刊1600余种。学院科研工作活跃,参加全国学术团体87 个。1996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200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其中有一项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设有多种类型的阅览室、资料室。学院科研工作活跃,现参加国家、军队各类学术团体61个,其中担任会长职务1人,副会长2人,常务理事、理事职务者46人。1992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140余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各硕士点近四年来均参加并全部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由其授权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硕士生培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发展   建院50年来,已为军队培养输送了34000多名专业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坚持正确的办校方向,遵循“为创办具有我军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而努力奋斗”的指示,勤奋严谨,创新奉献。学院积极进行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建设具有军队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这一宏伟目标。  学院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全面实施现代化教学工程,加速转型,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变革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开放型、高水平的国防语言学院,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养质量的合格评估。学院已被列为全军对外开放院校,开放办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英语、日语、俄语等主要学科专业都聘有外国专家长期任教。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重点专业    专业  培养目标  招生对象  学制  外语(本科)  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中国语言(本科)从事教学和文秘等工作的汉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国际信息研究(本科)从事国际信息研究工作的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外语(大专)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三年军事联络(本科)军事联络业务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校风校训   校风:勤奋、严谨、创新、奉献  校训:忠诚使命、会通中外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是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性刊物。学报主要面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为中文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主要特色是: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并重,前者反映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的前沿动态,后者报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信息。兼顾纯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不仅有文论型的论文而且有可直接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的文章。容纳各家之言,如有关语言学研究,对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学派兼收并蓄。涵盖外语语种多,除英、日、俄的文章以外,还刊登有关德、法、西、朝、越、蒙、泰、缅、印尼、印度、尼泊尔、土耳其、阿拉伯等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学报每年分4次刊载《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该索引收集了全国所有最新发表的有关英、日、俄三语种的论文的信息,是做相关研究的大学师生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为全国独有。

解放军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

论文:Cai, R Dong*, Y, Lin, J Zhao, N (2015) The development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Therole of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second language Dong*, Y & Li, P (2015)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CDong*, Y & Cai, R (2015) Working memory in I Working Memory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Theory,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by Z Wen, MMota & A McNeill, Multilingual MDong*, Y, Wen, Y, Zeng, X & Ji, Y (2014)Exploring the cause of English pronoun gendererror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evidence from the self-paced reading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Dong*, Y & Xie, Z (2014) Contributions of L2 proficiency and interpreting experience tocognitive control differences among young adult Journal of Cognitive P 杨贝、董燕萍(2014)现代汉语情态动词早期习得的个案研究,《外国语》2014第一期。杨静、董燕萍(2014)汉语名词与动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英汉语对比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董燕萍、陈焕鹏、余志斌,口译焦虑量表的研制,《外语界》,2013(6):57-董燕萍、蔡任栋、赵南、林洁绚,学生译员口译能力结构的测试与分析,《外国语》, 2013,36(4): 75-85。Dong, Y & Lin, J (2013) Parallel processing of the target language during sourcelanguage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 16 (3):682–692赵南、董燕萍,基于多面 Rasch 模型的交替传译测试效度验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1):86-董燕萍、王斌华,口译过程的两段论解读——以一般语言理解和产出为参照,《中国翻译》2013(1):19-24。杨贝、董燕萍,汉语动力型情态动词的早期获得,《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49(1):1-李光泽、董燕萍,语音意识训练对英语学习者词汇认读影响的实验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5(1):59-蔡任栋、董燕萍词汇层面双语控制的工作记忆效应《当代语言研究》2012 (1):11-15。张群星、董燕萍,汉英双语心理词库的非选择性语音提取,《当代语言研究》2012 (1):41-44。蔡任栋、董燕萍,2012,信息类型、编码通道与编码语言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支持层级观的证据,212(3), 376-董燕萍、李倩,2011,中国英语学习者 he/she 混用错误探源:语信编码中的代词性别信息缺失。《中国外语》2011(3)林洁绚、董燕萍,2011,汉英口译中语言转换的时间起点——串行加工观和并行加工观。《外国语》2011(4)。董燕萍、贾婷婷,2011,前言语语信编码: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性别错误探究。《现代外语》2011(3)。董燕萍,2011,连续传译中的语言转换心理机制:非对称有限并行加工模型,《中国英语教育》2011(4)。董燕萍、闫浩,2011,汉语词汇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外语学刊》2011(5)闫浩、董燕萍, 2011,语言产出中概念通达度对位置加工的直接作用——来自汉语名词并列结构的实证证据。《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董燕萍、鲁守春,2010,外语对母语的负迁移:来自汉语拼音学习的证据,《中国外语》2010(3)。蔡任栋、董燕萍,2010, 汉语话题化结构空位的心理现实性研究,《现代外语》2010(1)。赵晨、董燕萍,2009,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句子语境中消解英语词汇歧异的认知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董燕萍,袁媛,2008,启动实验中收集基线反应时的必要性问题,《心理科学》。蔡振光、董燕萍,2007,双语句子理解中的语言迁移。《现代外语》。蔡振光,董燕萍,2007,竞争模型中的语义线索:纯生命性线索,《外国语》。董燕萍,蔡振光,2007,竞争模型中的语义线索:论元特征满足度,《外语教学与研究》。董燕萍,王丽,2007,中国学生英语篇章表征建构中二语水平和信息抽象性的作用,《外语与外语教学》。董燕萍,刘玉花 (2006),英、汉语句子理解过程中的线索竞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5):257-264。刘莹,董燕萍,2006,汉语儿童语音意识和英语单词认读能力的关系,《心理科学》2006,29(4):960-962。Dong, Y, Gui, S, MacWhinney, B (2005) Shared and separate meanings in thebilingual lexical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8 (3): 221–蔡振光,董燕萍,从汉英虚假记忆的表外词语介入看汉语复合词的词汇表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2):58-61。董燕萍,梁君英,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理解中的作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1):42-48。董燕萍,周彩庆,多义熟词的理解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6):49-52董燕萍,从广东省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看“外语要从小学起”的问题,《现代外语》2003,26(1):39-47。董燕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的语言学研究思维取向,《现代外语》2003,26(4):331-338。董燕萍,桂诗春,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外国语》2002,140:23-29。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现代外语》2002,25(2):142-152。董燕萍,交际法教学中二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3):186-192。转载《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主编:胡文仲,副主编:文秋芳,王桂珍)2006:327-33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柯葳,董燕萍,上下文在二语词汇直接学习中的效果研究,《现代外语》2001,24(4):352-358。董燕萍,语言研究中的数据陷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5):7-11。董燕萍,关于心理语言学双语词汇记忆的实验手段,《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3)。转载于《应用语言学》(何英玉,蔡金亭),2005:270-28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董燕萍,双语心理词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对称模型,《现代外语》1998(3)。董燕萍,评介 Jackendoff 的《心智语言》,《现代外语》 1997(3)。董燕萍,Masking Versus Unmasking in the Priming Paradigm,Proceedings of PostgraduateResearch Forum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97 (Hong Kong) 1997。董燕萍,论 Tarski 的 T-规则,《语言学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4)。董燕萍,英语 Wh-问句构成上的限制,《现代外语》 1996(2)。董燕萍,计算机辅助英语语音教学,《现代外语》 1990。书籍:董燕萍,2005,《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董燕萍,王初明(主编),2001,《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书籍章节:董燕萍,2011,导读《第二语言研究中的启动研究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董燕萍、赵晨,2010,导读《双语认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董燕萍,2009,导读《说话的认知心理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董燕萍,2007,脑成像与语言认知研究。《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哈尔滨桂诗春,董燕萍,2002,心理语言学及其应用,《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杨自俭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335-366。董燕萍,在启动实验中合理使用隐蔽措施,《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0-73。桂诗春,董燕萍,语言心理学导读,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F19-F董燕萍,会说话的哺乳动物导读,The Articulate Mamma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编著《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约40万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2.教程《商务英语翻译教程》(主编)(约22万字)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年8月出版。3.学术专著《奈达翻译理论研究》(约20万字)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4.学术译著《重塑梭罗》(约25万字),2002年1月东方出版社出版。5.编著 《<新编大学英语>同步辅导》(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6.编著 《破解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MTI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载《上海翻译》2010年2期Represent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英文)Meta 2009年 4期《重释林译浮生六记》载《跨文化传播研究》2009年6月 (第1作者) 《当代西方翻译能力研究模式述评》载《北外外语学刊》2009年4月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of Jin Di’s Chinese Version of Ulysses(英文)载《认识爱尔兰:历史遗产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出版。 《Rosemary Arrojo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概述》(第2作者)载《外语教学》(增刊)2008年7.《论汉英翻译的标准:有条件的忠实》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2期。8.Expl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Jin Di’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Eugene A Nida’s Theory (英文)Babel Volume 53 No2 (2007)9.《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五十年的思考》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2期10.《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1期11.《论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载《中国翻译》 2005年3期12.《一次商务翻译实习的启示》载《商务英语研究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3.《论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译<茶馆>中的应用》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5期14.《论汉语广告英译变通的必要性》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4年3期15.《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试析霍译<红楼梦>(第一卷)风格的走失》载《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6.《扩展比喻翻译探析》载《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年12期(第2作者)17.《试析霍译<红楼梦>(第一卷)不足之处》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1期(第2作者)18.《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概况》载《中国翻译》 2001年2期19.《中国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载《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年9期20.《一部介绍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书》载《福建外语》2001年3期21.《一个乐于汉译英的人》载《中国翻译》2000年4期22.《从符号学看商标词的翻译》载《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第4期(第2作者)23.《试论中国翻译学》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3期24.《霍译<红楼梦>中美学价值的再现》载《外语与翻译》 1999年3期25.《关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载《外语教学》 1999年4期26.《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载《外语研究》1999年3期 1.《个人资历与总统竞选有什么关系》(约2300)载《英语世界》2007年8期2.《他们为何挑战比尔·克林顿?》(2600)载《英语世界》2007年5期3. 《布什政权的阴霾》载(2700)《英语世界》2007年3期4.《美食天地》栏目翻译载《汉语世界》创刊号、1期、2期5.《胖子与瘦子》载《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刘士聪著)译林出版社2002年。 :1.参与2003年——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词典的研编》。该项目主持人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陈国华教授。2.已经完成的项目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十一五211工程”标志性项目“英语专业核心知识课程教材系列”立项项目《翻译理论入门》,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个人自选项目《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当前正在从事的研究课题为北京外国语大学211三期立项项目“汉译英能力研究”、“商务翻译理论与实践”目前负责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的课程立项两项:应用文翻译、商务翻译正在从事的研究生教材项目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精品教材《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

  • 索引序列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出版社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