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

发布时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

《中国语言学报》《当代语言学》《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好

是问MTI吗?严格程度应该数一数二。如果是地方生报考,不穿军装,不入军籍。 毕业后不分配工作。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稿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坐落在历史名城、九朝古都洛阳市, 占地面积2121亩。学院在江苏省苏州市设有昆山校区。学院现设23个外语专业。同时还设有中国语言、国际信息、国际关系与安全、外国军事、信息研究与安全以及对外汉语等专业。其中,亚非语专业按“非通用语+英语+技能”培养模式,全部实行复语制教学。  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双本科、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大学本科教育层次上,学院现设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蒙古语、泰语、缅甸语、印尼语、印地语、尼泊尔语、老挝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柬埔寨语、马来语、乌克兰语、普什图语等20个语种的外语专业,还设有国际关系、国际信息研究和中国语言专业。1981年1月,学院在国家第二批学位审核时,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涉及文学、法学、军事学三个门类的八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俄语语言文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军事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7个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学院开始接收汉语专业外军留学生。   学院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文学、法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的13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军事学、亚非语语言文学等4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军事情报学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以朝鲜语、越南语为主体的亚非语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2004年由国家教育部权威教育评估机构首次开展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在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中列第三位。科学研究单项排名第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科群体具有种类多、基础好、水平高的突出特点。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科学规范,研究生处在1999年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相继在学院设立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韩国语能力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中心。1997年6月,学院被总政治部确定为“全军专业技术干部外语考试主考院校”。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院师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0余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82%,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的80余名。  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60余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评审专家1名,国家教育部聘任的全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20 余人。有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48人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  此外,学院还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和客座教授。学院已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以众多教学科研助手为辅助和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人才济济、梯次配置的教学科研队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设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学手段先进,设备齐全, 拥有以卫星地面站为主的外语教学信息源系统、卫星电视网上延时记忆播出系统、声像节目制作播放系统、电缆电视传输系统、多功能语言实验室以及计算机中心和电子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局域网在国内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学院图书馆已建成功能较齐全的信息服务网站,现有数字化信息资源4TB,馆藏文献总量约65万(册)件,报刊1600余种。学院科研工作活跃,参加全国学术团体87 个。1996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200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其中有一项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设有多种类型的阅览室、资料室。学院科研工作活跃,现参加国家、军队各类学术团体61个,其中担任会长职务1人,副会长2人,常务理事、理事职务者46人。1992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140余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各硕士点近四年来均参加并全部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由其授权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硕士生培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发展   建院50年来,已为军队培养输送了34000多名专业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坚持正确的办校方向,遵循“为创办具有我军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而努力奋斗”的指示,勤奋严谨,创新奉献。学院积极进行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建设具有军队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这一宏伟目标。  学院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全面实施现代化教学工程,加速转型,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变革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开放型、高水平的国防语言学院,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养质量的合格评估。学院已被列为全军对外开放院校,开放办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英语、日语、俄语等主要学科专业都聘有外国专家长期任教。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重点专业    专业  培养目标  招生对象  学制  外语(本科)  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中国语言(本科)从事教学和文秘等工作的汉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国际信息研究(本科)从事国际信息研究工作的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外语(大专)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三年军事联络(本科)军事联络业务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校风校训   校风:勤奋、严谨、创新、奉献  校训:忠诚使命、会通中外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是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性刊物。学报主要面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为中文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主要特色是: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并重,前者反映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的前沿动态,后者报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信息。兼顾纯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不仅有文论型的论文而且有可直接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的文章。容纳各家之言,如有关语言学研究,对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学派兼收并蓄。涵盖外语语种多,除英、日、俄的文章以外,还刊登有关德、法、西、朝、越、蒙、泰、缅、印尼、印度、尼泊尔、土耳其、阿拉伯等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学报每年分4次刊载《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该索引收集了全国所有最新发表的有关英、日、俄三语种的论文的信息,是做相关研究的大学师生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为全国独有。

你好!不需要,但一般不会采用的,他们自己的论文都发表不完还那会采用外单位的。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为基础重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学校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重任。学校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全军出国人员外语培训基地、外国军事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  参考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稿件

1.“戏剧会话中的照应修正研究”,《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一期。2.“会话局部初始位置的指称表达选择”,《现代外语》2007年第四期。3.“会话篇章中指称表达的选择与阐释”, 《外国语》2004年第五期。4.“会话局部结构与指称阻碍的产生及修正”,《外语教学》2007年第一期。5.“名词性同义反复句的多视角研究”,《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一作者)6.“会话篇章中的指称阻碍与纠偏策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五期。7.“会话语篇中指称阻碍的产生与修正”,《外语学刊》2006年第一期。8.“广义右偏置结构及其修正功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9.“英语识别小句的语法配置结构探析”,《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一期。(第二作者)10.“会话照应语修正的语用原则”,《外语教学》2003年第二期。11.“会话照应修正的认知可及性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六期。12.“会话照应语修正的语用阐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六期。13.“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及克服”,《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六期。14.“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模式”,《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第三期。15.“会话照应语修正的语用原则及可恢复性分析”,《外语与文化研究》(3),2004,上海外语教育出社。16.“汉语远近称指示语可及性等级研究”,《外语与文化研究》(4),2005,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大学课堂底蕴在于学术思想层面——在第十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总结讲评大会上的讲话》原载《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06年6月6日第3版· 《我国的波斯文学翻译应该受到高度评价》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6年第3期· 《近代日本“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中的侵华图谋——以内藤湖南的《支那论》《新支那论》为中心》原载《华侨大学学报》第4期· 《历史小说巨匠海音寺潮五郎的中国题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第6期· 《日本的“支那国民性研究”对中国人的丑化及其用心》原载《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12期转载· 《战后日本为侵略战争全面翻案的第一本书——林房雄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原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作为军国主义侵华理论家的福泽谕吉》原载《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当代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新旗手宫城谷昌光》原载《长江学术》2006第4期· 《日本当代文学中的三国志题材——对题名“三国志”的五部长篇小说的比较分析》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文学的基本走向及其特点》原载《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2辑(2005年)· 《井上靖:战后日本文坛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开拓者》原载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5年第4期· 《继承是为了创新,借鉴是为了超越——访东方文学理论家王向远教授》原载《现代语文》2005年第5期· 《被忽视的侵略——专访〈笔部队和侵华战争〉作者、教授王向远》原载《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8月19日· 《文化侵略:日本侵华第二战场》(王向远访谈)原载《中国青年》第17期· 《日本侵华“笔部队”》原载《青年文摘》(人物版)2005年第9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文学的基本走向及特点》原载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集刊2》· 《挥之不去的殖民地情结——右翼漫画家小林善纪的〈台湾论〉》(与亓华合作)原载《日本学刊》2005年第6期·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与在华通信报刊》原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对侵华文学的历史批判》原载《人民日报》2005年8月11日第九版“文论天地”栏· 《从“合邦”、“一体”到“大亚细亚主义”——近代日本侵华理论的一种形态》原载《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2期·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原载《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概观》原载北京大学《东方研究》(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专辑)2005年2月,又载《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学科创设30周年纪念论集》2005年3月· 《私の中日两国の文学および文化关系の研究について》(日文)原载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5年3月(第64号)· 《日本在华奴化教育与日语教学的强制推行原载》《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与乐黛云合作),原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从“外国文学史”到“中国翻译文学史”—— 一门课程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原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2期·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述评》原载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4年第1期又载北京大学《东方研究·中日文学比较研究专辑》· 《论涉外文学与涉外文学研究》《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期· 《什么人、凭什么进入〈中国翻译词典〉?》《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拾西人之唾余、唱“哲学”之高调谈何创新——驳〈也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创新〉》原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7期转载著作信息: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你好!不需要,但一般不会采用的,他们自己的论文都发表不完还那会采用外单位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文章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坐落在历史名城、九朝古都洛阳市, 占地面积2121亩。学院在江苏省苏州市设有昆山校区。学院现设23个外语专业。同时还设有中国语言、国际信息、国际关系与安全、外国军事、信息研究与安全以及对外汉语等专业。其中,亚非语专业按“非通用语+英语+技能”培养模式,全部实行复语制教学。  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学院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分制,设立奖学金,积极开展主辅修和复语制教学以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试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双本科、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大学本科教育层次上,学院现设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蒙古语、泰语、缅甸语、印尼语、印地语、尼泊尔语、老挝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柬埔寨语、马来语、乌克兰语、普什图语等20个语种的外语专业,还设有国际关系、国际信息研究和中国语言专业。1981年1月,学院在国家第二批学位审核时,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涉及文学、法学、军事学三个门类的八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俄语语言文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军事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7个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学院开始接收汉语专业外军留学生。   学院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文学、法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的13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军事学、亚非语语言文学等4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军事情报学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以朝鲜语、越南语为主体的亚非语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2004年由国家教育部权威教育评估机构首次开展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在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中列第三位。科学研究单项排名第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科群体具有种类多、基础好、水平高的突出特点。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科学规范,研究生处在1999年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相继在学院设立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韩国语能力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中心。1997年6月,学院被总政治部确定为“全军专业技术干部外语考试主考院校”。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院师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0余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82%,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的80余名。  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60余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评审专家1名,国家教育部聘任的全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20 余人。有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48人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  此外,学院还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和客座教授。学院已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以众多教学科研助手为辅助和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人才济济、梯次配置的教学科研队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设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学手段先进,设备齐全, 拥有以卫星地面站为主的外语教学信息源系统、卫星电视网上延时记忆播出系统、声像节目制作播放系统、电缆电视传输系统、多功能语言实验室以及计算机中心和电子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局域网在国内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学院图书馆已建成功能较齐全的信息服务网站,现有数字化信息资源4TB,馆藏文献总量约65万(册)件,报刊1600余种。学院科研工作活跃,参加全国学术团体87 个。1996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200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其中有一项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设有多种类型的阅览室、资料室。学院科研工作活跃,现参加国家、军队各类学术团体61个,其中担任会长职务1人,副会长2人,常务理事、理事职务者46人。1992年以来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辞书和译著140余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各硕士点近四年来均参加并全部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由其授权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硕士生培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发展   建院50年来,已为军队培养输送了34000多名专业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坚持正确的办校方向,遵循“为创办具有我军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而努力奋斗”的指示,勤奋严谨,创新奉献。学院积极进行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建设具有军队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这一宏伟目标。  学院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全面实施现代化教学工程,加速转型,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变革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开放型、高水平的国防语言学院,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养质量的合格评估。学院已被列为全军对外开放院校,开放办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英语、日语、俄语等主要学科专业都聘有外国专家长期任教。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重点专业    专业  培养目标  招生对象  学制  外语(本科)  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中国语言(本科)从事教学和文秘等工作的汉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国际信息研究(本科)从事国际信息研究工作的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外语(大专)从事技侦工作的外语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三年军事联络(本科)军事联络业务干部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四年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校风校训   校风:勤奋、严谨、创新、奉献  校训:忠诚使命、会通中外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校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是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性刊物。学报主要面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为中文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主要特色是: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并重,前者反映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的前沿动态,后者报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信息。兼顾纯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不仅有文论型的论文而且有可直接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的文章。容纳各家之言,如有关语言学研究,对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学派兼收并蓄。涵盖外语语种多,除英、日、俄的文章以外,还刊登有关德、法、西、朝、越、蒙、泰、缅、印尼、印度、尼泊尔、土耳其、阿拉伯等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学报每年分4次刊载《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该索引收集了全国所有最新发表的有关英、日、俄三语种的论文的信息,是做相关研究的大学师生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为全国独有。

英语专业学术核心骑行有好多些。

1 傲慢——读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道德与文明 1997 04 2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艺术的运用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7 04 3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风格分析——语用学应用探讨一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04 4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精神 外国文学研究 1997 02 5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点漫淡 殷都学刊 1997 01 6 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的比较谈翻译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翻译 1997 05 7 浅谈《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 01 8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美学追求之比较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9 《傲慢与偏见》两种译本译例评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2 10 平凡中见深刻 比较中分高下——《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比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 03 11 从《傲慢与偏见》的结构谈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1 12 茶杯里的风暴——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戏剧性叙述 新余高专学报 1998 04 13 我读《傲慢与偏见》 语文世界 1998 12 14 忠实畅达 貌似神合——试析译林版《傲慢与偏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06 15 评《傲慢与偏见》中的卢卡斯小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1 16 《傲慢与偏见》中Irony的意义类别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1 17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妇女观 龙岩师专学报 1999 02 18 《傲慢与偏见》对话描写艺术的文体学分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04 19 幸福,在高不可攀处吟唱——《傲慢与偏见》的婚姻透视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2 20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美学特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21 《傲慢与偏见》的叙事技巧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22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魅力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23 理性的光芒——《傲慢与偏见》与奥斯汀的婚姻道德观 琼州大学学报 2000 04 24 理性与感情——试析《傲慢与偏见》之情节构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01 25 试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 外国文学研究 2000 03 26 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27 论非语言因素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 中国翻译 2000 04 28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29 词类转译法在《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的运用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2 30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 大连大学学报 2001 05

  • 索引序列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稿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稿件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点评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