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水平提升途径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经进入由增量发展到存量改革、由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专业本应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但是现阶段高校培养出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却与实际需要大相径庭,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学者们对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方面的相关研究。刘俊霞等(2010)[1]分析了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指出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并提出了建设应用型国际贸易学科的相关建议。陈仕榜(2012)[2]分析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意见。二是教师培养方面的相关研究。翁梅等(2016)[3]提到,随着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支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李玉(2009)[4]提出,应建立综合性的国际贸易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胡伟辉(2013)[5]认为国贸专业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三是教学改革方向方面的研究。肖勇(2013)分析和总结了普通本科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色,探索符合国际贸易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黄秉帅(2016)分析认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是跨境电子商务,并探讨了这一专业方向所需具备的能力。吴肖林(2017)认为国际贸易专业改革应该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

根据 《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应用在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上的简易雨量站包括雨量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雨量监测器承雨口径为Φ200+0.6mm,在制作时可采用铁皮、塑料等材质,在承水器皿外标注区域内预警雨量值。报警装置一般安装于室内,根据设定的预警指标采用声光电等形式自动预警。

张岚(2014)从委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视角出发,构建针对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绩效评价等多方面的高校科研经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李建芳、郭宇、张艳新(2016)提出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将其运用于科研经费预算全过程,对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方面,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师培养和教学改革方向这三方面进行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系统提出教学改革方案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花期追肥配比对4个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对地径和开花持续天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个水平各有优势,配比 N∶P∶K=15∶15∶15 在地径和花序数量上影响较大;配比 N∶P∶K=28∶6∶6 对苗高和地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配比 N∶P∶K=17∶23∶5 对花期持续天数的增益最大;配比 N∶P∶K=10∶17∶23 同样对地径存在促进作用。从单因素来看,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目的性状选择适合花期追肥配比。

二、实证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被调查者的想法、态度和行为,而且该方法容易量化,结果更容易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还能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应从课程设置、教师培养和改革方向入手,解决国际贸易专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找出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6个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五分法,每个问题设有“很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和“不符合”5个选项,计量时分别赋值为5、4、3、2、1 分。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大连某高校官方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该校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理工类大学。调查对象为国际贸易专业2017年本科在校生、2017年之前的毕业生、在读研究生以及教师,调查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共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3份。其中,女生63人(占比51.22%),男生60人(占比48.78%),性别比例适中。本科在校生人数63人,研究生人数24人,本科毕业生人数30人,教师6人。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效度和信度的分析,问卷的Cronbach值大于0.7,说明可信度较高。因子分析前还需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大于0.6,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说明问卷有结构效度,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二)问卷分析

国际贸易专业是文理兼修的学科,而非纯文科学科,所以课程设置上应该文理科课程并重,招生应该文理兼招。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掌握计算机技能将是发展好一门学科的基石,计算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会助推该专业的深入发展。理论课程固然重要,但数据的处理能力同样也很重要,时代不同,重心也应该随之改变,将以前重理论转化为重数据、重模型、重编程,所以应将计算机和数学课程融入该专业。例如,传统来讲,工商管理专业是文科专业,但是现在某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增加了计算机专业和数学专业的教师,增设了计算机和数学专业的课程,使得该学校的管理与科学工程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纵观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把握好课程文理定位的寥寥无几。

表1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0.947 7214.705 171 0.000 Bartlett的球形检验近似卡方df Sig.

首先对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将调查问卷中的每一个题项看作一个因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因子5中,“学校向学生承诺本专业要打造特定方向的人才”,得分极大值只有3,说明有两种可能。一是学校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向并不明确。二是学校明确培养目标,但是落实情况不好。所有因子的极小值都为1,大多数因子的极大值为5,观测因子3、9、10、16的极大值为4。从极大值为4的四个因子可以看出,学校对该专业不够重视,提供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不科学。此外,均值分布在1到3之间的因子较多,高于 4 分的因子有 8、12、14、15,可以看出,调查对象普遍认为该高校具有发展该专业的先天性优势,教师应该具有研发新理论和双语教学的能力,并且国际贸易的研究会用到数理方面的知识。

表2 描述性统计

N 极大值 极小值 均值 标准差1.随着互联网贸易的兴起,国际贸易专业只应该属于文科专业 123 5 1 2.35 1.214 2.学生和教师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的阶段性目标 123 5 1 1.63 0.881 3.学校在缺乏先天资源的条件下,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基础设施 123 4 1 1.72 0.944 4.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搭配得很合理 123 5 1 2.67 1.211 5.学校向学生承诺本专业要打造特定方向的人才(如应用型还是实践型)123 3 1 1.52 0.893 6.关于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信息是乐观的 123 5 1 2.76 1.602 7.国际贸易专业招生时应该只招收文科生 123 5 1 1.61 0.902

(续表2)

8.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专业应该用到数理知识 123 5 1 4.51 0.635 9.学校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很重视 123 4 1 1.65 0.942 10.本科阶段的大学为开设国际贸易专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123 4 1 1.31 0.710 11.学校在很努力地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提供资源 123 5 1 1.51 0.833 12.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 123 5 1 4.12 1.075 13.国际贸易活动涉及的知识偏向文科专业 123 5 1 1.72 1.012 14.学校具备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先天性条件和资源 123 5 1 4.15 0.991 15.教师应该具有研发能力,学校对优秀研发成果应该进行奖励 123 5 1 4.25 0.768 16.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中有研发队伍 123 4 1 1.69 0.987

对所有变量再进行因子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在提取平方和载入和旋转平方和载入之后,仅仅剩余4个因子,4个因子的贡献率为53.043%,说明这4个因子可以反映问卷的大部分信息,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选取4个因子进行因子分析。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 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1 1.542 9.638 9.532 1.542 9.638 9.532 1.390 8.690 8.690 2 1.456 8.099 18.736 1.456 8.099 18.736 1.352 7.450 19.140 3 1.261 7.880 43.691 1.261 7.880 43.691 1.312 7.200 41.926 4 1.008 6.302 53.043 1.008 6.302 53.043 1.108 6.928 53.043 5 0.886 5.535 57.755 6 0.835 5.217 61.214 7 0.793 4.956 65.671 8 0.637 3.979 70.071 9 0.603 3.770 70.508 10 0.552 3.450 81.260 11 0.414 2.587 86.216 12 0.369 2.076 90.195 13 0.311 1.553 93.964 14 0.279 1.197 97.414 15 0.185 0.923 98.580 16 0.185 0.923 100.00贡献率(%) 合计 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 合计 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

基于以上分析,对所有数据进行因子载荷分析,将数据分成4类。由表4可以看出,观测因子2、5、9、6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这些变量主要衡量了学校是否对国际贸易专业设置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是否为学生设置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观测因子3、11、10、14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这些变量衡量了学校是否尽力提供了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是否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观测因子4、15、16、12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这些变量衡量了学校的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学校的教师考核体系和激励体系搭配得是否合理,以及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否科学。

表4 成份矩阵

成份1 2 3 4 2.学生和教师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的阶段性目标 0.806 5.学校向学生承诺本专业要打造特定方向的人才(如应用型还是实践型) 0.766 9.学校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很重视 0.752 6.关于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信息是乐观的 0.614 3.学校在缺乏先天资源的条件下,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基础设施 0.835 11.学校在很努力地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提供资源 0.773 10.本科阶段的大学为开设国际贸易专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0.460 14.学校具备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先天性条件和资源 0.592 4.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搭配得很合理0.842 15.教师应该具有研发能力,学校对优秀研发成果应该进行奖励 0.573 16.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中有研发队伍 0.359 12.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 0.484 1.随着互联网贸易的兴起,国际贸易专业只应该属于文科专业0.765 8.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专业应该用到数理知识 0.546 7.国际贸易专业招生时应该只招收文科生 0.432 13.国际贸易活动涉及的知识偏向文科专业 0.489

三、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晰

数字化课程建设中要遵循学生受教育原则,在建设过程中要选用优质的教学知识载体,知识体系要从浅入深,知识内容要简单易懂,以此方便课程设计和制作。数字化课程建设需要完整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资源,特别是一些能够促使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发挥数字化课程作用。在建设时要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来建设知识体系,设置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心理与知识理解规律。

(二)专业定位不准确

本文运用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由表1可知,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7 214.705,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于0。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由于概率的P值小于0.01,因此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性差异。KMO值为0.947,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三)考核体系不科学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水平难有突破,与学校的激励制度有直接关系。既然国际贸易专业是进行国际经贸交流的专业,那么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双语教学和全英式教学。相应地,教师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也要发生改变。但是,现在各个专业的聘任制度和考核体系大多一样,根本体现不出国贸专业的特色,也激发不出教师的潜力。每天上班更像是例行任务,没有新意,缺乏激情。教师承担着培养人才、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应根据国贸专业的特点,设置适合的聘任和考核制度来确定教师的工资水平,使教师能全心全意为本职工作服务,把目标定位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上。

3.增加小语种课程。国际贸易不仅仅针对使用英语的国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我国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语言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所以小语种的学习迫在眉睫。学校可以将小语种的教学设置在课程中,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语言并不容易,所以教学一定要有方向性。一般而言,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只要看懂外国文件合同和法律文件即可。由于日常对话和口语练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并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企业需要的大多还是规范性语言和专业性语言,因此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小语种的学习应有所侧重。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00多所层次不同的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语言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但是,很多学校在开设之前,计划不周密,信息了解不充分,导致跟风现象较为严重。在很多高校,由于主打专业并不是国际贸易,因此资金投入过少,人员聘请方面按部就班,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国际贸易的教学。有的高校以高分录取了很多高质量生源,但却拿不出高水平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团队,因此也就培养不出高水平的人才。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觉得学的东西很“虚”,只是一大堆理论知识涌进脑子,而和实际应用完全脱节。国际贸易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教育事业承担者往往具有更敏锐的嗅觉,他们通过学术交流,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洞察专业的未来走向。但是现实情况是,国贸专业教师的研发经费不够,很多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会议囿于资金条件无法参加,教学软件更新换代不及时,这些都制约了国贸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重新制定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加,社会希望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具有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过硬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宽阔的复合专业知识、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现在很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中虽然提倡理论与实践并存,同样重要,但还是会潜意识地忽略实践教学,重心依然在理论教学上,二者根本达不到平衡,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使学校和教师能真正重视实践的积累。

2.建立教材更新基地。一些高校直接将优秀学校或优秀团体出版的书拿来当教科书,这样往往存在一个时间滞后的问题。一本教材的编写大致需要半年时间,再加上审核、出版、发行、评阅等环节,等到教学使用时部分内容已经落伍。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自己的教科书更新基地,以优质的教科书为主,自己更新为辅,每学期都应该以旧换新,将旧的案例、理论换下来,将新的案例、新的理论填充进去。

(二)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

1) 文中所用摇臂式铁钻工回转机构的设计方法,包括回转机构的静载荷和动载荷的分析及结构的强度校核方法。

我们认为,在教学改革中要改变思想,对于传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多人认为本科高校应该以研究、科研为主,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人才,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应该是职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在我国,通过高考考进高等院校的学生,他们的逻辑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都很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如果在本科阶段给予实践教育,其能力将得到长足的提升。既了解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学生,思维更加灵活,也更能与实际需要相契合。

国际贸易专业在很多大学都有开设,但是该高校开办国贸专业的目的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国贸专业培养研究型的人才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应该注重实践知识的教育,根本上应该根据国家和社会所需去培养人才。现在高校商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教学已经不是高校唯一的目标。校园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研究型的知识者群落,随着商业化的蔓延,校园已经被作为一个商业开发地受到越来越多商家的关注和垂涎。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理论和实践教学分配不科学、商业化蔓延是导致高校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因。

定义 3[9] 设(U,A)是一个覆盖信息系统,C={C1,C2,…,Ct}是由A中属性a产生的论域U的一个覆盖。对任意的对象U,设(x)a=∩{C, Cj},则Cov(C)={U}是U的一个覆盖,并称之为覆盖C的诱导覆盖。

1.增设计算机和数学等理科课程。随着技术的提升,计算机具有的强大分析能力,使其成为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同时,数学知识、公式和模型的运用能使研究更具说服力。计算机和数学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要重视这些课程的更新,开设实用的、不落伍的、与时俱进和有针对性的理科课程,将其与国际贸易课程融为一体,注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增加国际贸易专业的理性色彩。

(三)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计算机模拟操作训练

国贸实验室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进行教学实习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实习基地则是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最佳平台。然而,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提前制定计划,每个在国际贸易实习平台进行虚拟贸易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训练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角色,从而共同组成模拟的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了解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并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学习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进而缩短他们就业后的适应过程,为其将来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顺利实现学校学习和社会工作的对接。

在进行营养咨询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宝宝总是生病低烧,或者厌食、厌奶。有经验的家长会说:“我的宝宝又积食了。”

(四)建立科学的教师招聘和薪酬激励制度

1.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国贸专业的教师应该有全英式教学能力和丰富的国际贸易实践经验。一般高校招聘的都是重点大学或海归的博士生,这些人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丰富,学识渊博。然而,国贸专业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实际工作的人,也许理论知识有所欠缺,但是他们有着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因此,通过兼职或者客座教授的方式,可以将自己在实践中沉淀下来的隐性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理论和实践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目的。此外,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国际贸易方向,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和培养方向,将计算机、数学、航运、电子商务等专业与国际贸易专业相结合,打造出一流的师资和人才。

2.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应将教师的绩效和薪酬联系起来,根据绩效确定薪酬。例如,目前多个省份执行的政策是将现行扣除的教师30%的绩效工资归还个人,另设增量绩效工资,用于对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考核。除此之外,还要规范各学校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位数,将这类人员的绩效工资单独列支,不折算成教师平均工作量,这样就将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资评定标准区别开来,更加科学和公平。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还要注重平时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优化教师评价体系。除了日常的考核指标外,还要将教学态度、精神风貌等与师德相关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并为考核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还能从中找到不足,方便教师进行自我更正。

五、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教学改革是一场思维批判活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们引入新思维,打破思维定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使之与时代挂钩、与实际情况挂钩。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过程,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学校和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追求人才培养投入和产出的社会效益时,要不断形成自身人才培养品牌,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质量,不仅依赖于社会与高校的共同努力,更依赖于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与探讨。

(二)政策建议

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要制定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目标一旦明确,政策和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增加理工科性质的课程比例,还要注重小语种的学习和锻炼,适时更新教材和讲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处于学科最前沿。在课程实践方面,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领会和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此外,还要切实改革教师招聘和薪酬激励制度,让能力强、有干劲、有上进心的教师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和支持鼓励,不要产生“口惠而实不至”的感觉。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以某大学为例研究教学改革存在的局限性,不能代表所有大学的情况,而且调查对象是该学校的学生,因此仅代表该校学生的想法。再者,选择的变量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本文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俊霞,马 祯,储伶丽,李 娜.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探讨[J].国际贸易,2010(35):214.

[2]陈仕榜.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西部,2012(26):211-212.

[3]翁 梅,李秀娟.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195-197.

[4]李 玉.论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J].商业经济,2009(2):117-119.

[5]胡伟辉.提升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77-78.

冯晓玲,张雪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