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及塑造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院士在《高扬爱国奋斗主旋律 引领创新建功新时代》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爱国、创新、求实、协同、人梯”的时代内涵[1]。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精神与中国科学家精神的辩证转化,是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长期科学实践积淀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引领中国科学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精神旗帜。

一、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塑造路标

(一)坚持中国科学家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价值“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2]、“凡观,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3]。价值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基础,没有客观的价值也就无所谓主观的价值观。中国科学家价值观系指维护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秩序和保证科学活动正常运转的一般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它是凝练塑造中国科学家精神即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基础。中国科学家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中国科学家奋斗旨归与历史使命的价值本质和引领发展根本方向的核心要素的集合,是一般价值观的内核与灵魂,是其凝练塑造的集中表达与结晶。

(二)坚持中国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指导“地域”、“群体”或“团体”精神凝练塑造的“最大公约数”[4]。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塑造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依据,它是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凝练塑造的“源”,而中国科技工作者长期科学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是凝练塑造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流”。中国科学家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转化、具体化和特色化;是中国科学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载体和途径;是政治话语转换成科学家话语、主导要求转换成主体需求的逻辑过程。

(三)坚持科技界“四个精神”与中国科学家精神相统一

我国科技界长期形成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与中国科学家精神之间,既有同质性又有差异性。其同质性在于都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旨归以人为中心、致力于精神涵养与人格塑造、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其差异性表现在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同。科技界“四个精神”形成于“科教兴国”时期,而中国科学家精神形成于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是科技界“四种精神”的发展与深化、“四种精神”则滋养、丰富了中国科学家精神。

(1)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同德县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信息量模型,利用贡献率法赋予因子权重,在GIS平台上通过叠加计算最终得到同德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结果。分区结果与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分布特征较吻合,因此证明基于GIS 和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四)坚持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深厚思想内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缺失,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缺乏内应、内化与内生力。所以必须“四观”一起抓,特别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生活习惯。”

(五)坚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中国科学家“精神生命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总和”,“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自我完美,二者缺一不可”[5]。科学精神关注的是自然观、科学观、生态观和方法论的树立,人文精神关注的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人文精神缺失了科技将失去灵魂,科学精神缺失了人文将失去方向。只有促进两大科学精神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才能促进中国科学家精神涵养和塑造完美人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制度化、定型化体现。

(六)坚持中国科学家精神与科学文化、社会文化相统一

1.“以人为本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5]。“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6]8我国两千五百多年前政治家管仲的思想发人深省,在封建家国一体的社会尚且强调“人本”的重要性,何况现代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7]的契约社会,其启示意义和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二、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塑造路向

(一)以中国科学家所形成的科学制度为前提

文化本质是制度化的价值理念。中国科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制度、机制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制度化、定型化的结晶。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精神因子渊源、植根、隐含、寓于这些建制制度机制体系之中,其一切行为规范和准则也集中涵养在这些建制制度机制之中,需要我们从中挖掘隐含其内的核心精神要素。如为保障科学的合作性与协作性,所形成的研究型大学、实体型研究院所、科技型企业、科学学派、科学学会、科技创新团队、课题组、科学家无形学院等科学社会建制制度,内涵了“协同”精神要素;为保障科学的传承性和连续性,所建立的导师与研究生制度及其科学学派制度,其内涵了“人梯”精神要素;为保障科学的竞争性和独创性,所建立的科学发明发现优先权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其内涵了“创新”精神要素;为保障科学的严谨性与公正性,所建立的试验数据可复制制度与登记保存制度、同行评议与第三方评价制度、论文引文的注明与参考文献制度等,其内涵了“求实”精神要素;为保障科学的社会性和伦理性,所建立的伦理制度和科学规范,其内涵了“惠民”精神要素。

(二)以中国科学家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为遵循

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植根于长期“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历史实践所积淀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等被科学家成员广泛认同定型的价值理念,是凝练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精神基因与价值观基础。中国科技界长期倡导的“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科学道德及其长期形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科技界遵循的价值观,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核心要素被隐含在这些价值观要素里,需要在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凝练与挖掘,体现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与丰富内涵。显然,中国科学家长期历史实践所形成的上述精神要素或精神基因,对于凝练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内涵起到价值观基础作用。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

1.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应成为指导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普遍价值理念,起到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的价值指导性作用。

2.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综上所述,ASD患儿母亲生活质量较差,体现在心理、生理、社会及环境支持上,与母亲的年龄、家庭收入状况等密切相关。在进行家庭干预训练模式的培训时,需考虑母亲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相应的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改善其生活质量,才能更好的促进ASD患儿的康复。

所谓共同理想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的唯一价值理想,应成为中国科学家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对于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起到价值凝聚性作用。

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即人创造了文化精神,同时文化精神又发挥教育人、引导人、规范人、提升人的作用[7]。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凝练与塑造离不开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科学文化基础与条件,中国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特色科学文化的浓缩与精华。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与塑造,离不开对科学文化的培育。近些年中国科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文化建设活动,如积极推进国家建立中国科技工作者日及其各级科协开展节日慰问拜访和纪念活动、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开展对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奖励活动,创办英文版的科学文化研究学术期刊,提倡科研诚信文化和创新文化建设等等,这些科学文化建设对于形成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心理氛围具有重要载体作用,从文化特色上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科学家精神。

“文化因素是影响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和一个共同体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6]。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凝练与塑造离不开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科学文化基础与条件,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形成是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亚文化——中国特色科学文化的双重叠加交叉影响的结果。科学文化与社会文化是涵养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深厚社会培养基和孕育温床。所以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与塑造,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科学文化涵养。

中国科学家精神渗透融入日常科学共同体的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创先争优”建设行为之中。科学共同体“三个”建设目标与中国科学家精神追求、践行的“爱国、创新、求实、协同、人梯”的崇高内涵和目标使命相契合;中国科学家精神“致力于精神涵养与人格塑造”“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的建构旨归与科学共同体党组织与广大党员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建设目标相契合;与党建的崇高使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相衔接。用中国科学家精神去教育、引导、规范、提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从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科学共同体党的建设与中国科学家精神建构的双赢和融合,使科学共同体“三个”建设成为中国科学家精神建构的长效机制和根本保障。

4.价值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

7岁那年,父母带朱易去看花样滑冰比赛,从此就点燃了小姑娘对滑冰的热情,爱上了这门运动。她从2009年开始学习,父亲非常支持女儿滑冰,多年来坚持每天接送她到各种滑冰场进行训练。

5.“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凝练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最大公约数”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应成为中国科学家及其科技工作者的最基本行为规范,对于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起到价值规范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凝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应我们凝练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具有根本依据作用。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凝练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最大公约数”。

三、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塑造路径

(一)开展科学文化建设,形成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有效载体

3.价值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推进科学共同体的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形成中国科学家精神建构的长效机制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应成为中国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对于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起到价值动力性作用。

(三)发挥科学家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推动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8]

中国科学家的模范人物诠释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是中国科学家精神活载体、活标识、活偶像,是中国科学家精神具体化、人格化、个性化,是身体力行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塑造者、践行者、传承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建构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典型示范效应。近些年中国科协大力宣传优秀科学家、杰出科技人物、基层一线及青年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涵,出版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系列邮票、传记,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活动、乡村情·科技梦——优秀农村科技工作者推选宣传活动等。开展向科技界杰出代表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邓稼先、茅以升、杨石先、师昌绪、黄大年、罗阳等学习活动,对于推动中国科学家精神传承与弘扬起到重要示范作用。同时将融入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歌曲、训词与牌匾一起成为中国科学家文化名片和精神标识,置放悬挂在科学共同体的各种活动场所里;科技界各种主流媒体是承载和传播中国科学家精神有效载体,使中国科学家精神成为科技系统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成为指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座右铭,在这种精神氛围潜移默化中逐渐认知、认同、认行中国科学家精神,并不断地滋养、丰富、光大中国科学家精神。

(四)挖掘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塑造建构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

中国科学家精神内涵的精神因子及渊源,其植根于近现代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报国、求真务实、严谨治学、道德风范等历史文化传统里。其积淀着老一辈科学家最深沉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国科学家最根本精神基因、代表着科学家独特文化传统和精神标识,他们是科技界长期形成的四个精神在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生动体现和高度融合,是塑造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除了对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之外,还创建并运用系统工程论思想,对许多学科发展都做出前瞻性预判;在社会政治领域他首创“政治文明”概念与命题为中央所采纳;在思想理论领域他晚年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地位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重要贡献。其他老科学家邓稼先、郭永怀、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赵忠贤等,他们用自己忠诚和担当为科学发展树立了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楷模。中国科学家精神塑造就是要把这些老科学家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内化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固化为理论制度。

2.2 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浆Hsp90α水平比较 各组血浆Hsp90α水平分别为:肺癌组(133.61±64.83)ng/mL、肺部良性疾病组(50.28±26.48)ng/mL、健康对照组(47.63±14.98)ng/mL。统计分析显示,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肺癌组血浆Hsp90α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部良性疾病组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见图2。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学习资源和信息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不同的网络学习资源被有效整合,网络资源体系平等的面向广大用户,给成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且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采用提问的方式上传信息或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从而进行动态地学习[3],因而,大部分成人学习者更愿意通过移动客户端和网络来获取信息。

(五)开展涵养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丰润和滋养中国科学家精神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与内化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具有鲜明实践特色,需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塑造。中国科协在企业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是将个人理想寓于共同理想、将理想寓于贡献之中的创举;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和大学生中开展科学道德与优良学风宣讲活动,一些德艺双馨科学家的现身说法和宣讲,对年轻科技工作者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关于开展做‘精神文明表率’的意见》,发出《科技中国梦建功新时代倡议书》;举办“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弘扬西迁精神座谈会”,发出《弘扬西迁精神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先锋倡议书》。这些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实践活动,对于外溢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影响力,内化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一种丰润和滋养。

(六)把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重要领域[9]

中国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是中国科协政治引领的根本职责。凝练塑造中国科学家精神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重要内容。近些年中国科协组织专业团队研究凝练中国科学家精神元素,初步提炼出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内涵。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提炼与塑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升华过程。建议中国科协开展“中国科学家精神认同问卷调查”,检验中国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协同、人梯”的精神内涵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的认同程度,以此来修补完善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最后通过科协全委会以及修改《章程》程序,使中国科学家精神固格化成制度、机制,以此提升中国科学家精神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见图1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凝练、塑造方法路径。

均为H2。由图3、图4可以看出,D2和H2的取值对于等效应力的影响较大,D2的影响曲线类似于一个二次函数,取值360mm取左右时,等效应力最小;而等效应力总是随着H2的减小而增大。在总变形方面,D1、D2、H2对其起着比较显著的影响。D1和D2的影响曲线可以近似可以认为是二次函数,分别在420mm和345mm左右取得最小值;总形变量随着H2的增大而减小。

【参考文献】

[1]怀进鹏.高扬爱国奋斗主旋律 引领创新建功新时代[J].学会,2018(9):5-6.

[2]袁贵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屏南.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关于当前各地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2013.11.12,第15版.

[5]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程萍.五位一体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科普与创新关系[J].科普研究,2013(5):5-6.

[8]胡祥明.科协文化建设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16.

[9]胡祥明.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的战略研究[J].学会(中国社会组织研究),2018(7):5-19.

 
胡祥明
《科协论坛》 2018年第12期
《科协论坛》2018年第1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