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职业认同(career identity)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主观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

公安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是指其对辅导员职业所具有的认知和情感,以及决定自身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职业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具体行为。

公安院校坚持政治建校,实行警务化管理,辅导员(或称中队长)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务化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的工作对象是预备警官,应该说,这个职业角色是非常重要、神圣、光荣的。开展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不仅关系到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成效,更关系到学生即预备警官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对提高整个公安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解当前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状况,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广东警官学院等十一所公安警察院校的133名辅导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以颈内动脉系统受累为主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 … ……………… 黄楚欣,郑乾,秦利霞,等 36

(二)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刘世勇编制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量表[1],该量表是中国地质大学刘世勇根据国内外有关职业认同理论,结合国家政策文件中对高校辅导员职责、内涵的界定,以及对若干高校辅导员访谈进行质性分析后自行设计编制的自陈式量表。

该量表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意志、职业行为5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釆用Likert五级评分法,其中“非常不符合”计1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符合”计4分,“非常符合”计5分。采用正向计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职业认同程度越高,反之,对职业认同程度愈低。刘世勇使用该量表对湖北、湖南、北京、河北、安徽、江苏、海南等省市55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施测,信效度良好。本研究采用原量表计分方式,用Cronbach’s α系数检验职业认同问卷,α系数为0.96,表明调查结果信度良好,用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量表的建构效度,KMO检验值为0.939,表明效度较高。经信度与效度的评定,此量表适用于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的调查研究。

2.测量方法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以自愿原则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133份,收回问卷133份,有效问卷131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4%。

(三)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在式(2)中,令γ=2Dx-η, α=PΘ(2Dx*-η*),以及γ=2Dx*-η*, α=PΘ(2Dx-η),得

 

表1 131名调查对象总体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基本信息

  

项目 类别 人数 百分比%性别 男 94 71.8女37 28.2 35岁以下 47 35.9 35岁至45岁 41 31.3 45岁至55岁 39 29.8 55岁以上 4 3.1年龄本科 62 47.3硕士 64 48.9博士 5 3.8学历科员 27 20.6副科级 29 22.1正科级 56 42.7处级 19 14.5职务3年以下 38 29.0 3年至5年 16 12.2 5年至10年 25 19.1 10年至20年 30 22.9 20年以上 22 16.8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间100人以下 27 20.6 100-150 24 18.3 150-200 18 13.7 200以上 62 47.3直接负责的学生人数

二、 研究结果

(一)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总体特征

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总体水平比较高。对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进行描述性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职业认同度总体量表平均值为4.22,高于临界值3,代表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较高。从不同因子分析,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的平均值均大于4,处于较高水平,职业意志的平均值介于3-4之间,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见表2)。

 

表2 不同维度得分描述统计(N=131)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偏差职业认知 1 5 4.47 .769职业情感 1 5 4.11 .825职业信念 1 5 4.11 .914职业意志 1 5 3.82 .803职业行为 1 5 4.32 .752

(二)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关于女性职业认同度显著高于男性的原因分析:女性属于就业弱势群体,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已经比较理想,因来之不易,所以对工作比较珍惜,表现出高职业认同。

关于工作年限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呈现N字型的原因分析:在职业初期(3年以下)为探索期,对工作充满憧憬,工作热情高,认同感也比较高,至适应期(3-5年)职业认同逐步增加,至5-10年时开始出现职业倦怠,降低了职业认同,当从事辅导员工作达到10年以上,经历了职业发展的成功与挫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准确,对职业的认知更加深刻,工作的动力与坚持性明显增强,职业认同感又再次增强。

以数学课堂的小结环节为例,课堂小结并不一定需要由教师来完成,完全可以考虑让学生自主回顾该节课的收获,这也是留白艺术运用的一种方式.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建构,并且这种建构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并非完全一致[10].鉴于此,即使是上同一节课,不同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更反映出在课堂小结处留白的意义.数学教师应给学生机会自主梳理,在学生小结基础上适当补充即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堂小结应有的价值.

在性别上,从T检验结果来看(假设方差相等的sig值),职业意志、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检验的双侧sig值小于0.05(分别是0.014,0.019,0.021)大于0.01,且职业认同的检验中,sig=0.045<0.05,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说明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的性别能够显著影响其职业认同。

“你撞死了我哥哥,又让我的丈夫坐了牢,这还不够吗?”她已经认定夏冰是她的丈夫了,这比在一杭身上戳一刀更让他伤心。

在工作年限上,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也呈现出一个N字型,即初期(3年以下)至适应期(3-5年)的职业认同逐步增加,至5-10年时开始出现职业倦怠,降低了职业认同,当从事辅导员工作达到10年以上,职业认同感又再次增强。

职业认同各个维度与职业认同度皆呈现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意志以及职业行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0.875、0.860、0.840、0.911,显著性水平为0.01,进行双侧检验,也都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职业认同感整体以及其各维度皆为显著正相关。

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8.O统计分析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同质性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总体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外国人名汉译选字除过需考虑发音的契合度,还要考虑联想意义是否适当。此种意义的考虑除过上述几个方面外,应该还有很多,可以留待进一步研究。比如美国前任总统Obama的译名“欧巴马”与“奥巴马”的争论,现任总统Trump的译名“川普”与“特朗普”的争论,除过语音方面的优劣比较,在选字的意义联想方面,应该还有文雅与正式的考虑。

 

表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认同的单因素分析

  

N 均值 标准差方差齐性检验显著性检验F Sig本科 62 4.2282 0.71205学历硕士 64 4.2094 0.71619博士 5 4.44 0.62089 0.714 0.244 0.784科员 27 4.1944 0.75617副科级 29 4.3431 0.5323正科级 56 4.1768 0.65275处级 19 4.2447 1.00635职务0.256 0.372 0.773 3年以下 38 4.2329 0.37799 3年至5年 16 4.3 0.62022工作年限5年至10年 25 3.99 0.99457 0.056 0.951 0.437 10年至20年 30 4.2983 0.68575 20年以上 22 4.3364 0.8364 100人以下 27 4.4407 0.40503带队人数100-150 24 4.0667 0.84115 150-200 18 4.2417 0.49475 200以上 62 4.1919 0.79343 0.39 1.295 0.279

(三)职业认同各个维度与职业认同度的相关分析

在带队人数上,带队人数的多少影响职业认同,带队100学生以下的辅导员认同感最强烈。在学历学位和工作职级上,对职业认同没有显著影响。见表3

三、分析与讨论

职业认同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社会心理过程,受到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对职业认同总体特征、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一)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

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本身亦接受警务化管理,公安院校实行政治建校,组织环境的政治要求较高,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强烈,体现出高的职业认知,强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积极的职业行为。与刘世勇对湖北、湖南、北京、河北、安徽、江苏、海南等省市550名高校辅导员所做的研究相比较,公安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整体水平(M=4.22)要高于普通高校辅导员(M=4.18)。职业意志在职业认同的五个维度中得分最低,而职业意志的强弱,与组织承诺相关,易引起人员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安院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迷茫。

(二)对影响因素的原因分析

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受到性别和所管理人数因素的显著影响。

本次调查以乡镇行政区为调查单位 (水系为主,结合流域经过的行政区域),调查范围覆盖全区10镇、4乡(含1民族乡)。调研组根据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收集,关键人物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四种调研方法进行对宁德市蕉城区水利风景区资源进行调研。

“王九,我说,你瞧,大爷大姑娘不来,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本研究对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方差检验,发现在学历、职务和工作年限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职业认同度有差异但不显著,仅在性别和带队人数维度有显著差异。

关于带队100学生以下职业认同度最高的原因分析。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还承担学生警务化管理的任务,有大量繁杂的管理性工作,带队人数超过限度,压力过大,容易进入职业倦怠,这个适度的工作量限度为100人以内,所以带队100人以下的维度表现出高职业认同。

而职业认同度不受学历、工作职级等因素影响,则可能学历、职级不同的辅导员,其职业期望值也不同,对其职业认同不产生明显影响。

(三)职业认同各个维度与职业认同度皆呈现显著正相关

职业认同度整体以及其各维度皆为显著正相关。随着职业认知水平(包括对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调查研究的能力等认知)的提高,随着职业情感的提升,职业信念的强化,职业意志的增强,职业行为的激励,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都会著提高。与此同时,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系数要高于其他两者的相关系数,这说明特别是良好的职业认知,对于提升职业认同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建议

职业认同是公安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是复杂、动态的社会心理过程,现依据本研究的结果,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对提升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给予一些建议。

社会层面:社会环境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业的社会声望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系列政策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但还需要进一步重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从顶层设计上为辅导员职业发展规范职业发展的路径,走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使整个社会更加尊重和认可辅导员工作。

组织层面:组织环境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体现在组织的考评机制、组织保障、组织文化等方面。建议公安警察院校一是制定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良好的组织保障机制,为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明晰的方向,使其工作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和方向,提升其职业的荣誉感、认同感;二是加强对辅导员任职的系统培训,不仅对新入职的辅导员,对工作5-10年的辅导员也要开展层次、内容不同的系统培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组织管理、教育引导能力,通过提高职业认知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三是严格执行公安部关于公安院校辅导员配备的比例要求。公安部政治部颁发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规定“根据学生编制人数,按1:100的比例配备专职学生管理干部。”在本调查研究中,带队学生人数在100以内的辅导员比超额的辅导员体现高职业认同度,提示警务化管理下的辅导员最适度的带队人数为100以内,把辅导员从繁琐、繁重的日常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为更人性、更专业的实施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空间和可能性。

个人层面: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都会对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应加强对警察身份和辅导员即管理干部身份的双重角色认同,从对角色的高度认同进而提升对职业的认同。

总之,公安警察院校辅导员是预备警官成长成才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务化管理工作,他们职业认同度的提升不仅极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还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在可比性方面,首先要求相同或类似的经济活动或事件在不同的政府结算单位进行,根据统一的政策,按照政府要求,确保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以提高部门和会计单位之间的可比性信息。其次,相同或类似的事业单位或业务问题需要相同的政府部门进行处理。发生在不同的会计计算期间时,应该是一致的会计政策,不会进行彻底的改变,大大提高了不同时期机构结算信息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刘世勇,李姣艳,王林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1): 178-181.

[2]刘吕高,张艳.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路径和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4(24):44-47.

3.抓好网络统战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统战工作者扮演了信息传递中的初始传播者角色。统战部门应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抓紧培养一批既懂统战工作业务又具有网络新媒体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定期举行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和理论培训,不断提高网络统战人才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技术素质;注重培养网络统战工作者的互联网思维,将统战政策意图与成员信息需求真正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影响力的网络代表人士群体,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

 
张海燕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