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作家词典·余华

更新时间:2016-07-05

余华(1960.4.3-),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省海盐人,祖籍山东省高唐县,出生于医生家庭。1968年3月,就读于海盐向阳小学。1973年初海盐县图书馆重新开放,这年暑假开始,大量阅读鲁迅和“十七年”时期的红色文学作品,从此一直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1973年9月,进入海盐中学读书。1977年中学毕业后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落榜。1978年3月,由父母安排到武原镇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0年开始短篇小说创作尝试,1983年在《西湖》杂志发表处女作《第一宿舍》,同年发表短篇小说《“威尼斯”牙齿店》《鸽子,鸽子》。1983年底借调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次年8月正式入编,实现“弃医从文”的一次人生转折。1984年,开始在《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短篇小说《星星》获得当年《北京文学》奖。1987至1989年,余华进入第一个创作爆发期,发表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死亡叙述》《难逃劫数》《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大量中短篇小说,成为重要的先锋文学作家之一。1989年底调入嘉兴市文联,任《烟雨楼》文化杂志编辑。1990年至1995年,余华进入第二个创作丰收期。相继发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小说,及《偶然事件》《一个地主的死》《战栗》等中短篇小说,引起文坛广泛关注。1993年辞职迁居北京成为职业作家。2005年进入杭州市文联作专业作家。2005、2006年推出长篇小说《兄弟(上)》《兄弟(下)》,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第七天》。迄今为止,已创作长篇小说5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论文集多部。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是中国当代享有很高国际声誉的重要作家之一。《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10部作品”。曾获《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1995),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等。

余华走上小说创作道路主要得益于早期生活经验和大量文学阅读。他对现实的敏感与把握能力,使他与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密切相关。青少年时期在“文革”特殊的年代中成长,从小目睹医院与时代构成的暴力与残酷现实,好奇“大字报”上虚假、夸张的政治话语修辞,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斗争冲突、社会无序与人情冷漠。牙医工作的单调乏味让余华初尝进入社会的艰难,也成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动力。进入文化馆工作后,被派到乡村采风收集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积累了宝贵的乡村经验。《星星》中星星们的少年成长忧伤叙事,既是余华进入小说创作的一个入口,也在后续的大量小说人物中与孙光林、有庆等形成了谱系。80年代初余华开始阅读世界文学经典,尤其受到川端康成的影响。在后来的随笔、演讲中,多次提到此时期对川端康成的阅读与模仿,惊叹川端“不是以一种控诉的方式,而是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写伤痕。1986年,余华因阅读《卡夫卡短篇小说选》改变了对文学的认知,颠覆了前期对文学与现实生活关系的理解,开始尝试以虚构和想象取代现实生活,成为先锋小说创作的重要理论储备和动力来源。《十八岁出门远行》以少年遭遇荒诞现实而遍体鳞伤的方式,完成迈向成人的简单仪式。《一九八六年》中“疯子”自导自演历史酷刑,在看与被看、罪与罚的二元语境中,展开面向“文革”历史的后革命时代书写。这些面向现实与革命历史的力作及其展现的先锋解构姿态,使余华成为先锋文学思潮的重要作家之一。《古典爱情》想象了虚构的历史背景下,物质匮乏时代小人物柳生与小姐的爱情悲剧,冷峻的暴力叙事与一丝尚存的人性温情,形成余华式独特的新历史小说叙事风格。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孙光林是被遗弃的孩子,在继父死亡后不得不重回南门,却因意外的大火被视为不详的孩子,经受肉体暴力的同时还要承受被抛弃的精神痛苦,内心充满了恐惧、焦灼、孤独与绝望,以“心理经验和革命语法”写出了“绝望的心理自传”(陈晓明语)。第二部长篇小说《活着》在《收获》1992年第6期发表,标志余华在文学观念与叙事风格上的成功转型。小说以民间歌谣搜集者“我”倾听孤寡老人讲故事的方式展开,讲述旧时代的纨绔子弟福贵在新旧两个时代中遭受的人生戏剧性变化,及亲人一个个死去的悲惨现实。以个人命运为视角重新审视个体存在与现实的关系,蕴含了作家对个体价值与荒诞性现实存在的追思,显示出民族史诗般的历史叙事品质。这种生存哲学与叙事美学的风格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得到进一步延展。许三观受难式的人生历程中,每个艰难、坎坷时刻,都以卖血的方式度过,七次卖血过程串联起了他个人的生存叙事。血液是个体拥有的最后的、也最宝贵的身体资源,卖血折射了革命时代与后革命时代现实对个体的暴力掠夺。与《活着》不同的是,小说减少了许三观虚无的存在感受而注入了残存的人性温暖,进一步转向“活生生的事实和活生生的情感”叙事风格,“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惩罚”转为日常生活的磨难(格非语)。三部长篇小说确立了余华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值得强调的是,此时余华才满35周岁。

1.2 实验主要试剂与试验方法 主要试剂:兔抗人EGR-1多克隆抗体和兔抗人HER-2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ABclonal公司进口,浓缩DAB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

如果说《许三观卖血记》完成了先锋小说创作转型的话,那么,余华于1996年开始为《读书》《收获》等杂志写专栏随笔、文学评论,则显示了他在散文方面的创作才华。《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博尔赫斯的现实》《文学和文学史》等随笔名篇,可视为余华摆脱影响的焦虑,开始进入与世界文学大师进行对话的“旅程”。出版了《我能否相信自己》《内心之死》《高潮》《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等多部散文随笔集。2005年,中断七年小说创作的余华推出长篇小说《兄弟(上)》,2006年又推出《兄弟(下)》。小说以汪洋恣肆的叙述风格,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在时代转换下命运的巨大转折与生活的戏剧性状态,彰显了作家介入现实生活的当下性书写努力。在颇具争议与质疑的专业评论语境下仍然售出85万册,这种纯文学写作在面向市场与专业读者的“赢者输”局面,集中反映了纯文学在作家、专业读者和大众之间的处境。而《兄弟》翻译介绍到国外,却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既构成了当代文学书写的症候式事件,也侧面反映了余华在当代文坛的影响力。时隔七年,余华又于2013年推出长篇小说《第七天》,以死后的杨飞为视角讲述其生前死后的故事,生前妻子外遇离婚、父亲失踪,又遭遇爆炸身亡,但死后还要继续辛苦张罗。文本以冷静从容而舒缓的笔调,组织了卖肾、强拆等大量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以“死亡的死亡”叙事追问生活的荒诞与受难本质。《兄弟》和《第七天》构成了余华新世纪以来,终结后革命时代的文学叙事、转向直面当下性小说写作的重要成绩。

Heisenberg群上加幂权 Hardy算子的精确估计················陈国霁 董建锋 (2,257)

余华是当代文坛才华型的优秀作家,小说和散文创作不以数量而以质量取胜。王达敏在《余华论》中对余华之于当代文坛的独特性作了这样的总结性描述:“余华是这样一位作家:具有文学天赋,凭着智慧和灵悟写作,关键时刻仿佛总有神暗中相助因而连走好运的作家;较早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启示而进入文学,又借此支撑发迹成名,之后不久,在别人纷纷迷失方向之时,智慧和灵悟又神示般地引导他在现代与传统、先锋与民间、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二元关系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30多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从80年代后期的先锋实验转向90年代的后革命时代的历史叙事,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当下性写作,反映了余华不断寻求变化、超越自我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洪治纲:《余华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2〕刘琳、王侃编著:《余华文学年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3〕吴义勤主编,王金胜、胡健玲编选:《余华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4〕王达敏:《余华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

〔5〕王德威:《从十八岁到第七天》,《读书》2013年第10期。

王布新
《当代作家评论》 2018年第02期
《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