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2

泡椒苹果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英文化对比与翻译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虾虾霸霸kat

已采纳
从中英文化差异角度看翻译等值论从中英文化差异角度看翻译等值论徐兴胜(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比如说“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吉祥之物,因此,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把希望子女成才说成:“望子成龙”。然而,几乎所有的汉英字典都把“龙”翻译成“dragon”。“龙”真的就是 “dragon”吗?综合几本英语词典对该词的解释,“dragon”为传说中的有翼、有巨爪、披鳞、喷火、蛇形的怪物。除“有翼”和“怪物”两项外,其余与中国人对龙形象的理解大同小异。然而 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 说:In Christian Art, the dragon symbolizes Satan or sin。撒切尔夫人有一年在保守党年会上谈过她的内阁政绩之后说:“but we have other dragons to kill”。可见该词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在英语中都是贬义的,拿来译中文的“龙”本来就不妥。那么音译成“(the)Long”怎么样?一来“dragon”已成定译,二来“Long”与英语固有的单词 Long(长)拼法相同,至少在英文中这样译是不合适的。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张家界有一家宾馆叫祥龙大酒店,其英文译名为“Dragon Hotel”。一位美国友人很是不解,于是询问,费了好一番解释才一知半解。由此可见,语言文化信息的客观规律是: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并存。……Sino-US English Teaching, J 2005, Volume 2, N6 (Serial N18) ISSN1539-8072, USA
267 评论

lostangelus

“  论文学翻译过程  ”    “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    “  英语句子成分的省略及汉译  ”    “  文学翻译中隐喻的传译  ”    一、选题范围    1  、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方面,一般从翻译在目  的语社会文化中的生产、  接受、  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功能等角度讨论,  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交际的视角切入。阐述为什么有那样的译文?如严复  的翻译,林纾的翻译,傅东华翻译《漂》时为什么使用归化的手段,鲁迅翻译的  策略,  翻译材料的选择等等。  微观方面,  可以讨论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和  内涵如何在翻译中表达,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等。    2  、翻译与语言学理论:可以从篇章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如喊韩礼德的系统功  能理论等),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方面考虑选  题。  如功能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中讨论的衔接与连贯及其翻译,  也可以讨论他们  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差别入手,  进一步讨论他们在翻译中的处理,  主位、  述位的推  进极其在翻译中的体现。英语汉语对比及其翻译策略等等。    3  、翻译与语文学。主要从艺术的角度讨论文学翻译中的问题。    4  、应用翻译:主要从特殊用途英语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等方面讨  论在这些特殊领域中涉及的翻译问题如何处理。如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等。    5  、译文对比:可以是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不同的译者在同以时期或不同时  期进行的翻译做的对比,  也可以是同一个译者对同一篇文章或书在不同时期的翻  译的对比;  可以是翻译技巧等微观层面的对比,  也可以是宏观曾面的对比,  以探  索为什么在不同时期译者回采取不同的策略,有哪些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  意识形态的原因?    6  、翻译及评论:首先选择一篇长文,一般是文学作品且没有人翻译过,进行翻  译,翻译完后,从上述五个方面选择一个理论视角对自己的翻译进行评论。    7  、译者风格。    8  、翻译与美学。

258 评论

海鲜饭泡粥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新教学大纲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英语考试也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每种语言都背负着其民族的历史、文化。要谈到英语教学就不能回避中英文化的差异问题。(一)中英文化存在的一些差异一、从词汇的文化负载中看差异词汇中往往负载着许多文化内涵。如在中国虎代表的是百兽之王,词汇中常常出现将门虎子、虎踞龙蟠、虎虎生威等词语。但在英语中虎的地位被狮子所代替。如英国的别称以及前段时间播映的动画片《狮子王》。又如狗在中文中多含贬义:狗腿子、狗奴才等;而在英国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再如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horse)、a busybody并非大忙人而是“好管闲事的人”、black tea并非黑茶而是红茶、黄色书刊不是yellow book而是dirty book……;因而如果根据字面直译就会闹出大笑话。二、从姓名及称谓中看差异1、结构形式上的差异我们知道,姓名由姓(Family name)与名(Given name)组成。英国人的排列方式是名(Given name)+姓(Family name)而中国人的却与之相反是姓(Family name)+名(Given name)。为什么会存在着这种差异呢?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有关。由于相较而言英国封建制度存在的时间较短,资本主义发展得较早,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崇尚以个人为中心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因此这个国家的国民具有强烈的个体本位主义,反映在名字上就出现了名在前的形式。而我们中国具有漫长的封建历史,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强调中庸之道,反对个人主义。最重视的是家族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本位主义。由此出现了将家族标识-姓放在前面而代表个人的名放在后的形式。2、姓氏使用的差异由于我国早在远古姓氏出于图腾,进入封建社会后常以出生地、封地、官职、封号等作为姓氏的来源,将姓作为一种荣誉。因此在姓氏的选择和使用上显得极为谨慎和谦恭。而英国人却在姓名的使用上充分显示了其自我、自由的特征。有人以职业为名,如:Cook库克(厨师);有人以家庭关系为名,如:Johnson约翰逊Jackson杰克逊;有人以天气、季节为名:Snow斯诺(雪)Frost梅弗罗斯特(霜)、Summer萨默(夏天);有人以圣经人物为名:Bible拜布尔(圣经);以长相为名:Strong斯特朗(强壮的)、Longfellow朗费罗(大个子);以神话人物为名:Apllo阿波罗(太阳神)、Hymen海门(婚姻之神)、Mars马尔斯(战神);以动、植物名称为名:Bull布尔(公牛)、Wolf沃尔夫(狼)Rose罗斯(玫瑰花);有的以日期为名:May梅(五月)、Sunday森迪(星期日);以物体名称为名:Stone斯通(石头)、House豪斯(房屋)等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不论美丑。有姓驼背的、有姓坏蛋的、有姓胖、姓瘦的、有叫教堂,有叫灌木(Bush)的……因而我们在翻译英国人姓名时往往用音译而不用直译法。而在取名时又存在着一个更大的差异,那就是在中国社会中子孙及其他位卑者要避尊者讳,不能直呼长辈及位尊者的名讳。例如:唐太宗名李世民,结果观世音菩萨也被改名为观音菩萨;唐朝诗人白居易一生不咏海棠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名为海棠。而在英语国家长辈则以子孙使用自己的名字为荣,于是出现了类似查理一世、查理二世的称谓,以及爷孙同名的事来。3、称呼上的差异在非正式场合、平辈人中英两国人都喜欢相互以名字来称呼以示亲密。但在上下辈中的称呼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中需要严守上下辈分的差别,对长辈要用尊称不能直呼其名;在英语国家中则不一定严格照此实行,在非正式场合中或双方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况下,则常以名字来相互称呼,对父母、师长、领导、长辈等均是如此。常常出现对父母直呼其名的情况。在对亲戚的称呼中,中国人分得很细而英语国家则是较为粗略。例如:uncle一词的中文含义就有伯伯、叔叔、舅舅既有有血缘关系的也有无血缘关系的,是个统称。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家族观念有着很深的关系。此外,中国人喜欢以职务和身份来称呼,如王老师、老王等;而英语国家则不会如此,如王老师-M/Miss/Mrs Wang 而不叫Teacher Wang(但在我们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种错误)。语言是一种工具,由于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一些新的词汇,而留心身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英语词汇是十分必要的。如:E-mail(电子邮件) teletext(图文电视)homepage(主页) mobile telephone(移动电话)……三、日常交谈规则习惯由于我们日常对语言的听说能力注重得还是不够,尤其是对某些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如何运用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而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使用了一些句子无论是从语法角度来说还是从语言角度来说并没什么问题的句子但却与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不相符或是想当然地套用一些母语的语言形式即通常所说的Chinese English,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例如:1、对赞扬和感谢的反应就存在着有趣的差异。中国人将自谦当作一种美德,因而在遇到外国人的赞扬与感谢时,外国人说:You did so 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Oh,或是Well,just so 而这一反应将引来赞美者的不快。正确的回答应是:Thank 2、电话的开场白上的差异Hello, this is May Is that Mary?这是英语中一个简单的电话开场白。中文意义为:您好,我是梅。你是玛丽吗?这里就不能简单地运用中文想当然地用上I am和Are you的句式。3、其他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纯粹属于自己的隐私似乎没有,而英国人却极为重视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喜欢问的年龄、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问题在英国人看来是让人极其恼火的事情。对于这种问题的答案往往是:It’s none of your (这不关你的事。)还有一些习惯用法。如:圣诞快乐应为Merry Christmas而不是Happy Christmas同样是快乐不能通用仅仅是因为习惯而已(初中英语沿海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一错误)。当然,作为分析性语言的中文与作为综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法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二)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浅谈中英文化的差异的意义在于:由于存在差异,我们的母语-中文势必对我们学习英语产生一些负迁移作用,如何通过了解差异,在教学中 避免母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首先,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英语原声电影、录像、VCD的观看,运用网络,通过一些有声的无声的,有形的无形的,字面的形象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其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实践,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英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英文化对比与翻译论文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新教学大纲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英语考试也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每种语言都背负着其民族的历史、

    二月的小桃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论文翻译中译英

    google翻译

    人訫可畏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ranslation and

    annking16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论文翻译中译英网站

    不是论文翻译网站有哪些的话这个多的很啊比如说那个百度翻译它的里面的内容就非常舒服九零

    孩子的笑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论文中文翻译英文

    会的。尤其是在关键词、关键数据是无法修改、挪移的情况下。文科类文章,可以用替换、诠释、转述等方法避免查重,但理科类就比较难了。因为理工科的数据是通过实验完成的,

    小可爱mmd22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