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5

邱shannon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四库全书文献学价值高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袜子飞了

已采纳
随便乱答,lz随便看看一般两个方面文献价值就是对文献的搜辑与保护,政府力量,汇辑当时的名儒,皇上的重视,最大的类书,文献的保存和辑佚,编纂过程中的版本意识,抄录人员的严格制度……缺陷一般会说到的就是1、文字狱和书籍销毁;2、篡改原书原文(把胡虏改边塞神马的);3、抄录人员的录取方面有瑕疵,抄书错误太多;4、这个可能有争议,就是清代学术的汉宋学之争对四库文献的影响;5、官修,不利于当时学人使用;具体文献的话。。。。个人比较懒,就不结合了
98 评论

超肥狐狸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9万卷,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其艺术价值为:  1、规模亘古未有。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  2、抄录和辑佚《永乐大典》中孤本书籍。“四库“馆臣先后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失传文献500余种,其中380余种收入《全书》,120余种列为《存目》。  3、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乾嘉以后,凡编纂书目者,无不遵循其制度。  4、开创了多层次的古籍编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种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书》。开馆之初,命馆臣从应抄诸书中撷其精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建造南北七阁,大力倡导藏书文化,体现传统文化尊严和价值。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常识文学篇。

355 评论

格桑之门

说到百科全书,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那便是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典籍——《永乐大典》。这本书囊括了我国的天文、地理、戏剧和工艺等多方面的文化典藏,可谓是一部集古代文化典籍于大成的旷世著作。然而,不幸的是,《永乐大典》正本尚不能确定是否存世,并且,副本遗存不到十分之一。相较大家所熟知的《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的知名度显然更高,但是,这两本无疑都是中国古代最具知名度的百科全书。今天,就来聊一聊,它们在古代书籍的保护和流传工作中,都发挥了什么作用。明成祖统治时期,曾下令编撰《永乐大典》,并命解缙和姚广孝作为主要的编撰人,参与修订。作为中国第一部内容较为完备的百科全书文集,这本书包括目录在内共有22937卷,11095册,约7亿字,汇集了我国古代七八千种图书。正因为这部典籍的制定,使得我国明朝之前的文献,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其中,包括14世纪之前的文学、地理和宗教等相关文献。而这,也使得中国古代的光辉文化成就,得以被世人所见证。《永乐大典》的编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从永乐二年正式开启编制工作后,仅定稿就耗费了三年,而到永乐六年才完成了整本的编撰工作。另外,参与编制的人员数量,也非常巨大,从朝廷的文官到宿学的大儒学家,共计16万人。可见,编制这部大典工作之繁琐。据史料的记载,永乐年间虽然完成了整套的编撰工作,但是,却一直没有抄录副本。一直到嘉靖年间,《永乐大典》才有了如今为人所知的副本。可见,这部大典的内容之繁杂。但是,如此耗费人力财力的《永乐大典》,却在明朝末年遗失了。而仅存的副本,也在战火中丢散。如今,只剩下流散于世界各地的副本。而这本书,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曾在其“百科全书”类条目中,记载了中国明朝的《永乐大典》,还盛赞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而如今,同样为人所知的《四库全书》,则是在清朝年间被编撰完成的。当时,乾隆命令由纪昀及三百多位大臣和学者负责编著。另外,还下令3800多人负责抄写,共编撰了近十三年。所以,这本书耗费的人力和钱财,可以说是与《永乐大典》相当的。《四库全书》的整套,分为了经、史、子、集四部分,使得这部典籍,也因此得名为“四库”。全书总计3500多册,共计9万卷,囊括的字数约为8亿字,比之前的《永乐大典》更甚。之前,所说的《永乐大典》正本,在明末就已经遗失。可能因为此事的影响,所以,当时的乾隆皇帝就命人抄录了7部《四库全书》。而且,全部被分开在全国各地保存,这样便避免了遗失的问题。当时,这部分抄录的《四库全书》副本中,有4部都分别被存放在了紫禁城、辽宁沈阳、圆明园,以及河北承德。而后边抄录的3部,则被储存在了扬州、镇江和杭州,使得这7部所存放的地方,也被称为“北四阁”和“南三阁”。因为乾隆皇帝对典籍的保护,如今流传下来的副本,就有三套半之多。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因为乾隆皇帝的缘故,文史大臣在整理古代文献资料的时候,销毁了很多对清朝不利的文献,而且,一些含有政治敏感词语的典籍,也被纂改得面目全非。所以,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实际上变成了一个“毁书”的过程。因此,这部典籍也被笑称为“四库毁书”。除此之外,这部典籍中呈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希望我们能看到的,并不能完全作为研究古代文献的参考典籍。当然,仅仅纂改古籍还不够,乾隆还对那些遗存的文献进行了销毁。在编撰过程中销毁的书籍,差不多有一万三千多卷,而焚毁的书籍数量,则达到了十五万册。可见,其为了删除对清朝不利的历史记载,乾隆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当时,清朝的文史大臣还在乾隆的命令下,对明朝遗存的档案,进行了系统性的销毁。其中,主要为天启和崇祯时的兵部档案,以及少量关于洪武、宣德以及万历年间的官方文书。最后,导致关于明朝的1000万份历史档案全部灭失。当然,除了销毁当时遗存的档案之外,清朝还对残余的书籍进行了纂改。所以,乾隆编制《四库全书》在一定程度上,断送了中国古代的部分文化遗产。另外,乾隆当时销毁的不仅有关于清朝的不利言论,甚至将涉及契丹、女真和蒙古等的文字,都进行了纂改。当时,在编撰《四库全书》的高压背景下,全国当作禁书被缴获的书籍就达到了三千多种,共计十五万多部。并且,采用焚毁方式清除的书籍超过了七十万部,以至于,销毁的书籍与编撰《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数量相当,真不知是中华文化的幸还是不幸。在乾隆皇帝领导下的《四库全书》编撰工作,也因为篡改而出现了许多的笑话。诸如: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本是“人道寄奴曾住”,最后,竟被文史大臣们改成了人道“宋主曾住”。当时,大臣们觉得“寄奴”二字太像“奴才”了,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别扭的名义给改掉了。而这,足以见其对历史的“传承”,已经到了随意纂改的地步,根本毫无尊重可言。如今,《四库全书》还保留的特别完好,但是,其呈现给我们的中华历史文化,几乎如同上了“滤镜”一般,虽可鉴赏,但是,却千万不能当作真实的历史文献去研究和评鉴。而《永乐大典》则不同,其在编撰修订古籍文献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如实写入。所以,对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更高的历史参考价值。说到这里,大家对这两部典籍,就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其中,谁在保护古代文献,谁又在毁灭历史的真实面貌,想必已经明了。

202 评论

重庆周林频谱仪

”。《四库全书》收入古书3461种,79309卷,装订成36000余册,

92 评论

ZJ张某某

1. 规模亘古未有。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2. 抄录和辑佚《永乐大典》中孤本书籍。“四库“馆臣先后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失传文献500余种,其中380余种收入《全书》,120余种列为《存目》。 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乾嘉以后,凡编纂书目者,无不遵循其制度。4. 开创了多层次的古籍编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种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书》。开馆之初,命馆臣从应抄诸书中撷其精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建造南北七阁,大力倡导藏书文化,体现传统文化尊严和价值。

313 评论

花花要减肥

台湾商务印书馆于上世纪80年代曾影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后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此本在内地印行。文渊阁《四库全书》印出后,确为教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四库全书》中保存的300多种《永乐大典》辑佚本,能面于世,就更有用。现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这确是新世纪一件浩大的出版工程。鉴于已有文渊阁本出版,可能会有读者提出:文津阁《四库全书》的文献价值如何?我们现在出版这样一部大书,有何实际文化意义?  按《四库全书》的编纂,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提出,第二年二月正式建立四库全书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底,第一部《四库全书》,即文渊阁本,正式修成,历时九年。此后,又陆续缮写三部,即文溯阁本(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文源阁本(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文津阁本(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可以注意的是,文津阁本是北方四阁本最后一部抄成的,且距第一部文渊阁本成书有三年之久,这其中当会有所正补(参见后所举数例)。  另可注意的是,《四库全书》在成书后,曾作过两次全面复查,而这两次复查的起因都是从文津阁本开始的。乾隆五十二年(1787)五月,清高宗在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本贮藏地),于消闲时翻检此书,发现有讹误,于是下令全面复查。五十六年(1791)七月,高宗在避暑山庄又发现已经复查的文津阁本,扬雄《法言》卷一首篇竟有空白二行,大为生气,又再次下令全面复查。而这两次复查,文津阁本都是由总纂官纪晓岚(昀)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的。  除北方四阁本外,乾隆又下令再抄写三份全书,分别庋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应当说,这七部书,保存最稳妥的还是文津阁本。藏于圆明园的文源阁本,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毁圆明园,文源阁本也即全部毁灭。太平天国战事起,扬州文汇阁本、镇江文宗阁本全部焚烧,杭州文澜阁本也烧、散大半。其他如文溯阁本、文渊阁本则有几次搬迁,唯独文津阁本自1914年迁至北京,后藏于京师图书馆,80年代移至北京图书馆新馆,长时期未经移动。正因如此,也就引起重视,其他三阁本曾分别据文津阁本加以抄补。如1917年,时尚贮存于清内务府的文渊阁本,经检查,有9种书缺佚,共缺23卷,就据文津阁本补抄。1934年,藏于沈阳的文溯阁本,也发现有缺卷,就特地派人到北京,据文津阁本补抄了《挥麈录》等三书。至于杭州文澜阁,被毁后,则据文津阁本补了更多。可见文津阁本在历史上已起了相当大的文献补辑作用。  也正因如此,20世纪前期,文津阁本就受到学者的重视。1920年,前辈知名学者陈垣就曾亲自对文津阁本进行清查,统计全部收书3462种,列有103架,6144函,36277册,2291100页。陈垣先生还细阅文津阁本所收书的提要,发现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不少差异,因此与几位学者共同撰写《景印四库全书提要缘起》一文,建议将文津阁本的提要汇集影印出来。这可以说是提议影印文津阁本的首例,至今已有八十多年。  遗憾的是,文津阁本以善本贮存于图书馆,不对外开放,一般研究者无法借阅,因此长时期来对文津阁本,只能仰而慕之,不能阅而研之。好在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杨讷先生提议并主持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与文津阁《四库全书》原书核对录异的工作,核对从集部开始,后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共15册,二百余万字。据该书统计,文渊阁本集部共收书1273种,其中与文津阁本有差异的有788种,而宋代诗文集,文渊阁本失收、可据文津阁补入的,有1160条,涉及118种书。后台湾研究宋史的学者黄宽重,曾据此《补遗》一书,撰写一文:《文津阁本宋代别集的价值及其相关问题》。黄氏仔细将《补遗》与影印文渊阁本核对,发现《补遗》也有疏忽,提出《补遗》所收的宋人诗文,实际上有些已收于文渊阁本,不过卷次不同,而为编者重复收录。但他认为《补遗》所辑的大部分,确是文渊阁本所缺的,因此以为:“文津阁本宋代文集的部分,保留了不少各书作者个人生平事迹及诗文的评论资料,对研究各文集的作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讯;此外文中也保留许多对研究宋代史事有所助益的史料,显示文津阁本的史料价值。”  在举宋人例子以前,我想先举两个唐代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人们确可看出,文渊阁本的确有疏漏。如晚唐时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杜牧,其《樊川文集》,《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集部别集类,著录为二十卷,另外集一卷、另集一卷,并注云“内府藏本”,文渊阁本的《樊川文集》提要,与《总目》同。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于1978年出版陈允吉点校本,其卷次也与《总目》同,所据为《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可见自宋流传以来各本均大致相同。但现在印出的文渊阁本,《樊川文集》却只有十七卷,外集、别集也没有,杜牧的诗全部失收,杜牧文未收的也有七篇。前面说过,《四库全书》在乾隆时曾复查过两次,而文渊阁本这两个明显的缺失却未经查出。又如,中晚唐诗人许浑,《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诗集《丁卯集》,为正集二卷、续集二卷、续补一卷、集外遗诗一卷,注谓“江苏巡抚采进本”。文津阁本所收与《总目》同(参《纂修四库全书档案》附录一,热河总管世纲等所奏文津阁本书目)。但文渊阁本所收只正集二卷、补遗一卷。与此类似的,《四库全书总目》于集部诗文评类著录有唐司空图《诗品》一卷,但文渊阁本无此书。现经查核,文津阁本也无,这种编纂疏失也值得研究。  宋人文集,文津阁本可补的就更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举几个明显有史料价值的例子,如吕陶《净德集》,《宋史·艺文志》载为六十卷,后失传,修《四库》时据《永乐大典》辑佚为三十八卷。今文津阁本的《净德集》有《周居士墓志铭》,记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之父周原的生平事迹,从中可了解周邦彦的家世及周邦彦本人的行事,很有史料价值,但此文却为文渊阁本失收。也正因此,现在人所编的有关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也未收周原,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及现代学者关于周邦彦的传记著作也都未涉及。这是很可惜的。又如与欧阳修同撰《新唐书》的宋祁,其所著《景文集》,也是从《永乐大典》辑出的。据杨讷等所辑《补遗》,其收录的诗文,有481篇为文渊阁本失收,这是宋人文集中较为突出的。尤可注意的是,前些年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全宋文》,曾据文渊阁本所有辑录,但当时还未能检阅文津阁本。据台湾学者黄宽重复核,《全宋文》宋祁文失收的还有394篇。又据黄氏校核,文津阁本还可补正1984年出版的孔凡礼校辑本汪元量《湖山类稿》22条。可见文津阁本对我们现代从事古籍整理与专题研究,将提供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料。  文津阁本可补正文渊阁本,文渊阁本也可补正文津阁本的。文溯阁本当也有自己的特点。以后文津阁本全部印出,必将再次推动四库学的研究。望采纳

1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四库全书文献学价值高吗

    台湾商务印书馆于上世纪80年代曾影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后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此本在内地印行。文渊阁《四库全书》印出后,确为教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

    清水颐园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四库全书文献学价值

    1000000

    包子baozi2015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四库全书的文献价值

    说到百科全书,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那便是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典籍——《永乐大典》。这本书

    石语angeline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四库全书文献学价值观

    台湾商务印书馆于上世纪80年代曾影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后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此本在内地印行。文渊阁《四库全书》印出后,确为教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

    蛋糕上的草莓1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四库全书的文献价值是

    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

    肥胖卷的肥蛋卷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