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0

人大菲菲
首页 > 论文问答 > 新生活刊物在五四运动中的运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来一块钱包子

已采纳
五四运动 。
162 评论

langlang0802

五四运动中的报刊五四运动促进中国报刊蓬勃发展,短时间内即涌现 500种左右。最为活跃的是学生报刊 。在爱国运动中 ,很多省、市都成立了学生联合会,纷纷出版报刊。著名的有<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五七》日刊(北京)、《上海学生联合会日报》和《学生周刊》(武汉)等。有很多大、中学校,甚至小学,也创办报刊,如《新生活》、《新湖南》、《浙江新潮》等。各地其他青年知识分子,也积极组织学会、社团,开展办报活动。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城市,分别创办<少年中国>、《少年世界》和《星期日》等。天津觉悟社出版<觉悟>,武汉互助社出版《互助》,瞿秋白等在北京创办《新社会》。这些报刊大多积极介绍马克思主义,注意将思想宣传和群众政治斗争相结合,并采用白话文。这次群众办报热潮是空前的,但出版时间短暂,除极少数外,都在一年内终刊。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一些政治组织和代表人物, 也创办新的报刊,以适应新的思想潮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上海出版了<建设>杂志和<星期评论>。梁启超、张君劢等组织的新学会,出版了<解放与改造>。 无政府主义者创办了《进化》、《奋斗》等。

308 评论

郑二头头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伟大力量,他们到工人群众中去进行组织工作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干部条件。 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仅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中,就出现400多种刊物。在各种学说竟起争鸣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道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李大钊同志在1919年5月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段时间内,写下了不少战斗性的文章。其中著名的像《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是我国第一篇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文。他还通过在北京大学讲课和学术讲演,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这期间刊载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许多先进青年纷纷组织进步社团。李大钊同志和邓中夏同志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展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周恩来、邓颖超等同志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恽代英同志在湖北组织了"利群书社",都在宣传新思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毛泽东同志这时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他主持的《湘江评论》是当时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之一。由于它鲜明的革命色彩,只出了五期便被反动军阀封刊,但却对湖南革命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全国也有影响。 在社会主义思想潮流中,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也开始出版,《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文译本也问世了。 经过五四运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5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上海首先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1月上海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9月间,毛泽东等同志在湖南也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与此同时,李大钊同志在北京以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为基础建立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董必武、陈潭秋同志在湖北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广州、天津、杭州、济南等地以及留学莫斯科和日本的中国学生也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留法学生周恩来、李富春等同志也于1921年2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同铁路、印刷、纺织、泥木、搬运等各行业各工厂的工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为工人办事,办学校,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同一时期,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刘少奇同志等创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并组织了机械工人联合会和印刷工人联合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邓中夏同志等在长辛店举办了劳动补习学校,组织铁路工人开展了许多工作。当时还出版了各种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如上海的《劳动界》、北京的《劳动音》、广州的《劳动者》等等,向工人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指导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工人参加罢工的有五六万人,而1921年则达到十三万多人。 1921年7月1日,在中国的工业中心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工人阶级战斗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从此以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终于冲破各种障碍,从胜利走向胜利。

163 评论

Emily丫头

一名大学生写的五四宣言,感情真挚。可以去看看

117 评论

中国作家林建

五四运动中的报刊五四运动促进中国报刊蓬勃发展,短时间内即涌现 500种左右。最为活跃的是学生报刊 。在爱国运动中 ,很多省、市都成立了学生联合会,纷纷出版报刊。著名的有<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五七》日刊(北京)、《上海学生联合会日报》和《学生周刊》(武汉)等。有很多大、中学校,甚至小学,也创办报刊,如《新生活》、《新湖南》、《浙江新潮》等。各地其他青年知识分子,也积极组织学会、社团,开展办报活动。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城市,分别创办<少年中国>、《少年世界》和《星期日》等。天津觉悟社出版<觉悟>,武汉互助社出版《互助》,瞿秋白等在北京创办《新社会》。这些报刊大多积极介绍马克思主义,注意将思想宣传和群众政治斗争相结合,并采用白话文。这次群众办报热潮是空前的,但出版时间短暂,除极少数外,都在一年内终刊。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一些政治组织和代表人物, 也创办新的报刊,以适应新的思想潮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上海出版了<建设>杂志和<星期评论>。梁启超、张君劢等组织的新学会,出版了<解放与改造>。 无政府主义者创办了《进化》、《奋斗》等。

146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生活刊物在五四运动中的运用

    五四运动

    林佳(林巧洳) 5人参与回答 2024-04-30
  • 新生活刊物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

    冷夜寒池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新生活刊物在五四运动

    民报,新青年

    小妖精876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新生活刊物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

    促进了马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广大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子非鱼1102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五四运动后的刊物

    A《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

    小淘淘0312 7人参与回答 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