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0

畅吃无阻
首页 > 论文问答 > 汉语史学报22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yanyanbobo

已采纳
著作1、《敦煌音义汇考》(合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2、《敦煌文献丛考》,中华书局2005年3、《敦煌经籍叙录》,中华书局2006年4、《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合著),中华书局2008年。主要论文1、《伯三六Ο二残卷作者考》,《文史》第40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2、《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3、《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俗语言研究》第4期,1997年,京都:禅籍俗语言研究会编。4、《北图藏殷42〈论语音义〉残卷跋》,《敦煌吐鲁番研究》第2卷,季羡林、饶宗颐、周一良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中古碑志与大型辞书编纂》,《唐研究》第3卷,荣新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唐刺史考〉阙误补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1999年。7、《〈汉语大词典〉义项阙漏举例》,《古汉语研究》第3期,1999年。8、《〈日藏宋本庄子音义〉校证》,《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1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淮南子〉补笺》,《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0、《敦煌本〈尚书〉叙录》,《敦煌文献论集: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郝春文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11、《碑志释词》,《汉语史学报》第2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北敦14681号〈尚书〉残卷的抄写时代及其版本来源——与王煦华先生商榷》,《敦煌学辑刊》第2期,2002年。13、《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新世纪敦煌学论集》,项楚、郑阿财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14、《BD09523〈礼记音义〉残卷跋》,《敦煌研究》第2期,2003年。15、《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季羡林、饶宗颐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6、《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敦煌学辑刊》第1期,2004年。17、《法藏敦煌〈毛诗音〉“又音”考》,《中国俗文化研究》第2辑,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18、《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载《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9、《唐写本〈周易经典释文〉校议》,《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中国文物研究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0、《跋国家图书馆藏〈春秋谷梁传〉集解残卷》,《敦煌研究》第1期,2006年。21、《关于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周易正义〉写卷》,《甘肃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甘肃省博物馆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22、《试论法藏敦煌〈毛诗音〉写卷的文献价值》,《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3、《英藏敦煌〈毛诗音〉写卷所见〈毛诗〉本字考》,《敦煌学辑刊》第3期,2007年。24、《从敦煌写本〈礼记音〉残卷看六朝时郑玄〈礼记注〉的文本》,《文史》第4辑,2009年。25、《〈毛诗〉文字探源四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09 评论

王小若1127

7月份报考时间:5月7日-6月3日,考试时间:2011年7月9日- ---2011年7月10日10月份考试时间:2011年10月22日- ---2011年10月23日汉语言文学(本科段):7月9日上午(8:30-11:00):美学7月10日(8:30-11:0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月10日(2:00-4:30)00015 英语(二)、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7月9日上午(8:30-11:00):00024 普通逻辑、00535 现代汉语、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7月9日下午(2:00-4:30):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月10日(8:30-11:00):00506 写作(一)7月10日下午(2:00-4:30):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10月22日上午(8:30-11:00):00540 外国文学史、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月22日下午(2:00-4:30):0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10月23日上午(8:30-11:00):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月23日下午(2:00-4:30):00015 英语(二)、00541 语言学概论、00815 西方文论选读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10月22日上午(8:30-11:00):00529 文学概论(一)、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0月22日下午(2:00-4:30):00429 教育学(一)、00536 古代汉语10月23日上午(8:30-11:00):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月23日下午(2:00-4:30):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176 评论

康茂暖通

成果名称 形式 作者属性 出版单位 发表时间1 汉语趋向补语结构的产生与演变 论文 合作者《历史语言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 2008/102 唐五代时期的被字句 论文 第一作者《励耘学刊》(第四辑),学苑出版社 2008/083 《历史句法学的跨语言视角》介绍 论文 第一作者《当代语言学》 2008/094 历史句法学理论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论文 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 2008/075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Locative Term hòu ‘BACK’ in Chinese 论文 第一作者Springer 2008/106 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短语位置的演变和变异 论文 第一作者民族语文 2008/127 南方语言正反复问句的来源 论文 第一作者民族语文 2008/028 语法论丛 论文集 第一作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29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 论文集 合作者商务印书馆 2007/0710 《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 论文 第一作者《中国语文》 2007/1111 《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 论文 第一作者《民族语文》 2007/0312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 论文 第一作者《语言科学》 2005/0413 汉语语法化研究 论文集 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 2005/1114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 论文 第一作者《古汉语研究》 2005/0515 汉语体标记“着”“了”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 论文 第一作者《当代语言学》 2005/0916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 论文 第一作者《中国语文》 2005/1117 0rigin and evolution of question-words in Archaic Chinese: A cognitive approach 论文 合作者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2005/0318 语法化理论、历史句法学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论文 第一作者《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1219 语法化演变的共相与殊相 论文 第一作者《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 2005/1120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 论文集 合作者商务印书馆 2005/1121 粤语“否定词+V得OC/CO”格式的来源 论文 第一作者《方言》 2005/1222 试说“X不比YZ”格式的语用功能 论文 第一作者中国语文 2004/0523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 论文 第一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0124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检讨与反思 论文 第一作者汉语史学报 2004/1125 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 专著 第一作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0426 也谈持续体标记的来源 论文 第一作者《汉语史学报》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227 再论处置式的来源 论文 第一作者《语言研究》 2003/0928 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 论文 第一作者《中国语文》 2003/0129 语法化与语语法研究 论文集 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 2003/1130 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 专著 第一作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1131 《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 专著 第一作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1132 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 论文 第一作者《当代语言学》 2003/1233 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带宾语的语序类型 论文 第一作者《方言》 2003/0834 南方方言里虚词“到(倒)”的用法及其来源 论文 第一作者《中国语文研究》(香港) 2002/935 能性述补结构琐议 论文 第一作者《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936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 论文 第一作者《中国语文》 2002/137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二) 论文 第一作者《方言》 2002/138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上) 论文 第一作者方言 2001/0939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上、下) 论文 第一作者方言 2000/1140 语法论从 论文集 第一作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12

3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汉语史学报22

    成果名称 形式 作者属性 出版单位 发表时间1 汉语趋向补语结构的产生与演变 论文 合作者《历史语言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 2008/102 唐五代时期的被

    核桃丫头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汉语史学报25

    《中国语言学报》《当代语言学》《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垂杨紫陌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汉语史学报26

    1、唐五代关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2007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梵汉对音概说,古汉语研究1995年1期3、鸠摩罗什译

    樱子2200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汉语史学报26集

    郑伟,11 - 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紫江青年学者。07 -11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语言研究所)讲师(07 - 08)

    missohmygod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汉语史学报25辑

    (1)汉语历史语言学· 2002,句法结构的嬗变对副词和形容词的语法标记发展的影响,《语言学论丛》第25辑,北京大学中文系。· 2002,词汇化、惯用语化和语法

    乌龟宝宝28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