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8

坚强的T123
首页 > 论文问答 > 阳明文化核心内涵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jahhauqba

已采纳
知行合一:科学知识要与实践检验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佛家的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乃修学通途)(个人拙见)百度: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现代)。(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朱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蕅益智旭)(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印光大师)
179 评论

yanran8385

构建以贵阳孔学堂、阳明洞、阳明祠三足鼎“筑”的贵阳精神大厦,丰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贵阳精神的内涵。围绕贵阳孔学堂制定和实施贵阳孔学堂中期、长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围绕阳明洞打造中国阳明文化园,围绕阳明祠打造阳明文化公园,努力建设“中华文化瑰宝、世界心学圣地”。成立阳明文化学术研究机构,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不断提示贵阳在阳明文化中的影响力。

232 评论

lily完美lily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

151 评论

好多好多猪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大学》讲“致知”,《孟子》讲“良知”。王阳明把《大学》和《孟子》拼接在一块儿,提出了“致良知”说。《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良知这两个“良”字都是本有、固有、本善的意思。“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恶(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良知就是一个好恶之心,“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就是一个知是知非的心。“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是知,非便非,一点瞒它不得。”第三、归本原(万物一体)。“致”为何意: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致良知”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达到、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最终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两层重要意义: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248 评论

懒羊羊咩哈哈

回答 说简单点,这个世上几乎没有人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包括王阳明本人在内,因为它是指—— 只有经过切身实证的“道理”,才是智慧,否则就只是“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 举例而言, 许多人都“认为”读书好,但是他们很少读书,而事实上,这就与“认为读书不好”没有区别。 因为他们只是听到周围的环境不断强调“读书好”,却没有对此进行身体力行的实践。 可是,谁没有“一时冲动买的书放在床头,翻了几页就不翻”的情况?我当然也一样。 人啊,时时都在变化,也许今天一时冲动觉得物有所值,明天可能就觉得悔不当初。 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中,会动很多念头,会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是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能被践行。 脱离妄想后的“知行合一”,全然做到“一念至诚,活在当下”,这何其困难,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相比较于“知行合一”,我更喜欢王阳明的另外一个主张—— 格物致知。 事实上,“知行合一”是全然践行“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您对我的服务满意的话,也希望您能帮忙点击下方评价给出5星评分,非常感谢!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问我您也可以点击追问,我一定竭诚为您服务。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好运连连~ 提问 时虹蕾姓sha 回答 时 提问 你相信爱情吗 回答 相信啊 提问 阿尔贝茨和贝尔纳德想知道谢丽尔的生日,于是谢丽尔给了他们俩十个可能 的日期: 5月15日、5月16日、5月19日、6月17日、6月18日、7月14日、7月16日、8月14日、8月15日、8月17日。谢丽尔只告诉了阿尔贝茨她生日的月份,告诉贝尔纳德她生日的日子。阿尔贝茨说:我不知道谢丽尔的生日,但我知道贝尔纳德也不会知道。贝尔纳德回答:一开始我不知道谢丽尔的生日,但 是现在我知道了。阿尔贝茨也回答:那我也知道了。那么,谢丽尔的生日是哪月 哪日? 回答 你好,你这边给我的资料不是很全面,我无法为你详细的解答,你可以给我看一下详细的内容,或者给我发一下图片,重新编辑一下语言可以吗? 更多18条 

315 评论

相关问答

  • 阳明文化核心内涵

    回答 说简单点,这个世上几乎没有人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包括王阳明本人在内,因为它是指—— 只有经过切身实证的“道理”,才是智慧,否则就只是“自

    晃晃悠儿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9
  • 佛文化的核心内涵

    佛教最早由佛陀创立教导,它的核心,就是对心的修习与训练,达到清楚、明晰、智慧。目前这种最传统原始的佛教,依然保留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一代。而且被欧美心理学界研

    略过剧情 9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

    红色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精神是一种重要资源,

    是芬妮呀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江南文化的核心内涵

    江南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包括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语言文化和多种文化形式。是一种非常有地域性的文化。

    安然若水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企业文化内容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经营哲学   经

    丹丹5678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