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8

duanxuehan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书法的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在路上8848

已采纳
写字的应该看【书谱】咯!
305 评论

WHMooooooooo

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历史十分悠久。按照~般关于书法与绘画关系的论点,书法是抽象的表现艺术,绘画是具象的再现艺术。但是,共有的工具是中国书画密不可分的纽带,而整体着眼、以线为主、平面构图的形式原则和以人为本、大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促成书法与绘画走上了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发展之路 ——书画结合,这是认识的起点。通过对明代及其以前书法与绘画相互关系历史的回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唐代以前是书画关系隐而未显的时期,由于书法先于绘画成熟,事实上已经对绘画形成了潜在的影响。第二、从唐代开始,书法从理论到实践主动影响于绘画;绘画从笔法的变革到笔墨价值的确立、从水墨山水的兴起到文人画理论与实践的展开、从元四家笔墨语言个性的凸显到明代文人画笔墨图式的形成,每一次变革都与书法的介入息息相关。第三、以米芾为标志的北宋晚期,绘画影响书法初显端倪,墨法是它影响书法的切入点。书画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和明代社会的文化特点是董其昌探讨书画关系的历史文化背景,董氏书画兼通的实践修养和集理论、实践于一身的角色特点是他进行书画关系探讨的个人条件,他主动把握书画关系历史的发展逻辑、对书画关系 作出全面总结和实践开拓,他是书画关系发展历史的转折点。他的成就有:第一、以敏锐的历史眼光建立起“以淡为宗”的书画一体审美观,在理论上全面引书入画,包括书法笔法、取势、取法与变法等观念的透入绘画;又以绘画的墨法变革书法用墨的传统观念,并形成“书画一事”的书画融通观点。第二、由于他的理论多从实践中来,所以又反过来指导他的书画实践。他的书画实践首先表现出与理论的一致性。此外,他的书画关系在实践中还有以下突出特点:l、由书法用笔直接带来画面的抽象性特征。书法化的线条弥漫在画面中,用笔的表现性和自由度大大提高,脱略形似,力韵兼具;作品完全可以从空间的疏密、虚实、开合、对比呼应和取势的连贯统一等构成关系上来欣赏。他实践了文人画以书入画的艺术观,并把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推向抽象表现的新高度。2、淡墨入书既是绘湎墨法在书法上的开创性实验,也因此成就了他的平淡自然的个性节风;绘画中的即时题跋(书法)因受到绘画直接影响,往往产生精彩之作,晚明绘画对书法创作心理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莲其昌以成就卓著的书画理论与实践丌启了书画关系新的历史,特别是提倡淡墨带来明清书法审美观念与实践技法领域的重大变革,这是从书画关系角度研究这个个案的意义。书画史在总结晚明书画创作的繁荣局面时,多归因于晚明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以及帖学后期柬自书法内部的审美反动等原因,这些诚然都是求新求异书风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因素之一的书画关系往往被忽略了。晚明书家的代表人物从徐渭到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倪元璐、王铎、傅山等,都是书画兼善,这使他们对笔墨的理解和运用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突出,这正是由他们本身才能构成的特点决定的。晚明书画创作的繁荣局面离不开书法与绘画的相曩渗透,研究这段历史应该重视书画关系。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书画创作要保持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书画兼通仍然是书画家才能的基础构成

346 评论

锦瑟无端2325

我说国林啊,你是不是太迟了。

305 评论

暖暖滴嗳

这要看到书法才好说的,

231 评论

足球大大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实用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汉代——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0—300年左右)汉隶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东汉、东晋——封建社会时期(100—400年左右)行草书的出现为标志。再次是汉字在实用性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唐朝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颜、欧、柳诸楷书的出现为标志。艺术是生命和真理的化身;书法艺术是表现纯真思想感情和宇宙精神的手段。谁能够借助书法艺术的形式,从而达到表现出宇宙人生真谛的目的,谁才有资格称为书法大师或书法家。从而提供鉴赏作品与方法。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中国书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羲之看鹅在水里游、在岸上走。他看鹅的形体姿态跟书法有关系,他把鹅的线条吸取到在书法里。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看当时的最有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魂托舞,他有悟于书法。大书法家怀素在旅途中听到嘉陵江水的水声,有悟于书法,对书法有感悟。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他甚至声称他对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得,这就叫放射式感悟。然后你把这些感悟,都作为奇妙的添加剂,统统用到书法创作与鉴赏的化合过程中,也就是想像过程当中来,你把它都用到书法创作和鉴赏中来,使得他创作出来的书法形象,成为更加高级的、更加精密的化合物,鉴赏更加精确到位,这就叫聚焦式想像。我们可能会说,别人把书法家的想像说得这么神,我在王羲之书法里我也没看到鹅的形象,张旭的书法我也没看到公孙大娘跳舞,怀素书法我更加听不见嘉陵江水的水声。你要知道这个书法家的想像他并不是把万事万物的形象生硬地、简单地搬到书法创作中来。这种简单、生硬地照搬,它只能造成艺术的分裂。他是通过精深的形象思维,把各种事物具有美的特征的线条、结构、姿致、风度、神情、韵律等等因素经过提炼,转化、熔铸到书法艺术当中。它和简单地拼凑、堆积、杂糅大不相同。从这些故事中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鉴赏书法,关注生活中的书法现象。往往关于书法的故事就会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典故。像智永和尚,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其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这就是,“智永练字,退笔成冢”典故的由来。这样,他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于是,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求字的人太多了,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坏了。故而,他就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常听人说,你的“墨水”太少了,要喝点“墨水”啊!大家知道,这里的“墨水”是借代,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有趣的故事便是历史上有人喝墨水。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常入迷。他写啊,写啊,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忘了疲劳,忘了饥渴。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历史上关于书法的故事很多,细细品味总是有益处的,就现在来说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书法的论文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

    小托0207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关于书法创作的论文

    这种论文最好还是自己写下,需要什么材料可以网上搜索

    碗碗小公主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关于书法教育的论文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书法的教学往往被等同于写字,而忽略了对书法艺术之美的把握。学习书法,应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

    走遍大中华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关于书法艺术的论文

    我建议到“百度文库”搜搜再说

    李老根记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关于书法的论文3000字

    孙过庭写过书谱,那本身就是一篇书法论文,或者研究书谱也可以写出论文

    fairyzhangyanti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