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3

维尼达熊
首页 > 论文问答 > 孔子学刊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教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oncherisii

已采纳
北外和上外是齐名的,都是外语专业里面最牛的两所高校。上外 德语语言文学 情况上外MA德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所属学院是上外德语系。始建于1956年,于1979年设立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1999年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合作办学,成功开设“德语与经济学专业”。上外德语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19位中国专业教师,其中有教授5人(其中4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8人,讲师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长期或较长时期在海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此外还聘有外教若干名。►院系及专业 德语系:050202 德语语言文学►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2、同等学力本科结业生(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复试还须加试两门课)3、高职高专学历学生(须毕业2年以上,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且复试须加试两门课)►培养目标MA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语言学方向的理论研究。强调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完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高、国际视野开阔。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将来如果想进高校和出版机构,建议选择学硕。►研究方向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德语文化研究四个研究方向。►主要课程德语文学研究概论、现代德语小说、现代德语诗歌、德语作品分析与讨论、德语语言学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德语语法学、德语修辞学、翻译理论与技巧、结构翻译学、德国文化与历史、德国史学导论、中德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法等。►费用 学费:4万3年 全日制住宿费:800-1200元/年
215 评论

高小贱大琪琪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孔子文化学院是曲阜师范大学设立的专门从事孔子、儒学、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教学和学术文化交流的学术机构,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的孔子、儒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学院前身是建于1979年的孔子研究室,1983年改为孔子研究所,1993年升格为孔子文化学院。  目前,学院拥有“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思想史)博士学位授予点、专门史硕士点,历史文献学硕士点;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设于本院,“山东孔子学会”挂靠单位;本院与孔子研究院共同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设有孔子与早期儒学、儒家与相关思想文献、中国儒学史、齐鲁文化、比较文化、文献情报等研究室。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人,博士10人、硕士8人。除本院学者外,学科还有校内20多位从事儒学与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并聘请李学勤、深见东州先生为我院名誉院长,聘请李学勤、杜维明、方克立、葛荣晋、刘蔚华、远藤哲也、崔根德等3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本院兼职教授。现任院长为杨朝明教授。  学院拥有藏书四万余册,其中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孔子文化大全》等大型类书、丛书。学院每年编辑出版高品位学术性的《孔子文化研究》期刊,每学期编辑出版普及性的《孔子文化》期刊。  自1986年以来,本学科学者发表了20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鲁国史》、《中国儒学史》(七卷本)、《鲁文化史》、《周公事迹研究》、《稷下学史》、《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孔门弟子研究》、《孔氏家族全书》、《诗论解义》、《古文献与古史考论》、《尚书注训》、《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孔子家语通解》、《论语新校释》、《大戴礼记汇注校释》、《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等一批高水准的学术专著。在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辑出版了《孔子资料汇编》、《孔子弟子资料汇编》、《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等大型的文献资料集。先后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0余项,承担《儒家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六经之教与孔子遗说》、《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大戴礼记汇校集释》、《论语汇校集释》、《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汉魏孔氏家学研究》、《〈孔子家语〉综合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课题100余项。  由于地处孔子故里、儒学故乡而研究孔子、儒学,学院受到普遍关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常常来学院视察、交流,推动了学院和学科的发展,提升了学院、学科和学校的影响力。  学院与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沙特等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保持经常、广泛而密切的学术联系和交流。  与日本的岩手大学、东日本国际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等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学术合作。与我国港台地区学者保持经常性的学术交流。  在研究经费上,除省财政投入和学校匹配外,还积极吸引外资。2001年日本友人深见东州先生捐助300万元人民币,设立“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支持以本校为中心的孔子儒学研究。学校利用这一经费向全国公开招标,共设立开放课题50个,资助出版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专著31部,极大地推动了孔子儒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学院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与韩国成均馆大学签有友好交流协定,每年定期联合举办题为“中韩孔子文化论坛”的学术会议;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我院访问讲学;派出多位学者赴海外讲学、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学院独立或联合举办了“国际孔子与儒学研究讨论会”、“全国孔子与儒学研究讨论会”、“儒学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儒学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区府汉魏碑刻考察研讨会”等十多次大型学术会议,先后邀请匡亚明、孔德懋、李学勤、杜维明、金圣基、胡晓伟、周孝正、皮介行、高明士、丁原植、田旭东、黄一农、夏传才等百多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学院学者教授也先后到韩国、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澳门及大陆许多省市高校访问讲学。学院还多次接待海内外团队或个人的来访,接待过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学术团队200多次,有力地促进了孔子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学院经常举行学术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每周二作“学术前沿”讲座;以研究生为主体,每周五开办“洙泗讲堂——中华元典会讲”,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与,为深入研究、大力弘扬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5年以来,我院创刊《孔子文化》,赠送到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88 评论

墨小客s

都一样。就像德国人在德国想学汉语,网上发帖问德国哪个城市的孔子学院好一些一样。

302 评论

惠跳舞的鱼

不是特别优秀的话是需要从幼儿园或者小学做起的

316 评论

veinna2002

《张载礼学思想探论》,《社会科学研究》(CSSCI)2015年第6期。 《朱子<家礼>的编撰及现代启示》,《孔子研究》(CSSCI)2015年第5期。 《朱子<仪礼经传通解>的编撰缘由和学术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5年第2期。 《20世纪中国三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14年第3期。 《刘师培“三礼”学之古文经学观》,《史学月刊》(CSSCI)2013年第1期。 《吴之英<仪礼>学刍议》,《西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詹子庆先生的礼学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5期。 《廖平的礼学研究》,《蜀学与中国哲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 《皮锡瑞经学的特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12年第2期。 《论马融、郑玄易学之异同》,《郑学丛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 《皮锡瑞“三礼”学之今文经学观》,《古代文明》(省级)2012年第1期。 《卫湜<礼记集说>探论》,《儒藏论坛》2012年第6辑。 《王安石新学派的<礼记>研究》,《孔子学刊》2012年第3辑。 《皮锡瑞经学研究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5期。 《皮锡瑞之易学观》,《周易研究》(CSSCI)2011年第3期。 《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读后》,《中国史研究动态》(北大核心)2011年第3期 《马融易学探微》,《周易研究》(CSSCI)2010年第4期。 《王安石礼记发明辑考》,《古代文明》(省级)2010年第2期。 《〈郑玄三礼注研究〉读后》,载《中国史研究动态》(CSSCI)2009年第9期。 《王安石〈礼记〉学探论》,载《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8年第1期。 《皇侃<礼记>学探论》,载《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2期。 《朱熹<礼记>学述论》,载《宋代文化研究》2008年第15辑。 《张载<礼记>学述论》,载《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宋代〈礼记〉学文献综论》,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6期。 《试论<礼记>的礼学思想》,载《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卢植<礼记解诂>探微》,《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3期。 《近二十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5期。 《论礼与儒墨两家的历史命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易传>与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之比较》,《江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老子的“道”与斯宾诺莎的“实体”》,《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5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