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2

michelle850322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西方教育的比较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碗小泡饭

已采纳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education and Western First in our country children are demanded to study many subjects from a young age And they are often forced to accept their parents' opinions about While in western countries, children are taught in a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y can learn some life skill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But they don't need to finish any work by their instead, they can develop interest of their They have more chances to take some activities and develop their But they can not learn so much basic knowledge as Chinese
214 评论

拉菲兔兔

先后出版《比较教育导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课程与教师发展》、《学校教育变革的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当代比较教育学》、《课程:走向新的身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与案例》、《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国际比较》、《幼儿园课程的国际比较》、《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教师教育课程论: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课堂教学综合训练教程》等著作30余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民族教育研究》、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等中外重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陈时见主编《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陈时见主编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与案例》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陈时见主译《课程:走向新的身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陈时见参与主编 《当代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陈时见主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陈时见主编《比较教育导论》, 商务印书馆2007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陈时见主编商务印书馆《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2006陈时见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2006陈时见主编商务印书馆《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2006陈时见主编《当代世界教育改革》重庆出版社,2006陈时见主编《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案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陈时见主编《学校教育变革的反思》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陈时见主编《英语教学新思维》接力出版社, 2003陈时见主编《边缘崛起: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妇女社区学习研究》接力出版社,2003陈时见主编《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理论与案例》接力出版社,2003陈时见主编《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多元文化的检视》学苑出版社,2003陈时见主编《边际解读:广西基础教育课程现状与变革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陈时见著《课堂管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陈时见主编《比较教育管理》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陈时见主编《课堂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陈时见主编《课程与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陈时见副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陈时见主编《走向创新教育:教育变革的反思与前瞻》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陈时见主编《教育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陈时见主编《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陈时见主编《雷沛鸿国民教育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陈时见南非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制度[J] 教师教育研究,(6)陈时见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 比较教育研究,(5)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视野下比较的生成逻辑[J] 比较教育研究(5)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形态与价值取向[J] 教育研究 (2)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的现实境遇与发展前景[J] 外国教育研究(2)陈时见 国际视野下中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 (5)陈时见 实证分析范式的产生及其对比较教育发展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 (4)陈时见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 (3)陈时见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运行模式——以美国南部院校协会(SACS)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 (12)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 (6)陈时见 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内容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陈时见 西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使命[J] 民族教育研究, (2)陈时见 美国国际教育的历史、多重身份与新发展[J] 大学研究与评价, (1)陈时见 西南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之比较[J] 西南大学学报, (1)陈时见 人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 (12)陈时见 高校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J] 光明日报(理论版), (10)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特征、优势与局限[J] 比较教育研究, (8)陈时见 日本“21世纪COE计划”:背景、内容及意义[J] 比较教育研究, (7)陈时见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J] 西南大学学报, (6)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 比较教育研究, (3)陈时见 On reform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ANWESHIKA[J] 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陈时见 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现代走向 [J] 大学研究与评价, (12)陈时见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陈时见On Epochal Missio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J]Frontier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6.(2)陈时见课外的探索必须回归课堂[J]中国教育报, 2006.(1)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陈时见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11陈时见论民族幼儿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对接——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幼儿教育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 2005.(4)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 2005.(3)陈时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陈时见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1)陈时见网络学习资源类型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3.(11)陈时见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陈时见中大班幼儿亚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陈时见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陈时见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3.(1)陈时见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J]教育研究,2002.(7)陈时见终生学习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7)陈时见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4)陈时见论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陈时见多元文化与课程发展2002.(1)陈时见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 2001.(10)陈时见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背景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1.(6)陈时见国际学校和国际学校课程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陈时见论脑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 (4)陈时见走向创新教育:国际视野下的反思与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陈时见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2)陈时见广西贫困地区女童教育观之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01.(1)陈时见影响中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调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9)陈时见课堂管理与学生发展——当前中小学课堂管理状况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6)陈时见美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0.(6)陈时见一元与多元: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陈时见互适与互促:民族教育与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变奏[J]广西民族研究,1999.(4)陈时见壮、京、仫佬、毛南族现代化意识调研报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陈时见挑战理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J]比较教育研究,1999.(1)陈时见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1998.(6)陈时见课堂行为管理的基本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1998.(4)陈时见西方课堂行为管理主要理论述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陈时见发展师范教育问题与展望新析[J]教育科学,1998.(3)课题研究2010 主持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研究2005 主持 横向资助:“综合实践活动与素质教育研究”2003 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2003 主持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02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项目:“民族贫困地区妇女社区学习研究”2002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项目:“ 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2001 主持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课程论》网络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研究”2001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资助项目:“ 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2000 主持 国家教育部网络课程开发研究项目:“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103 评论

那夜无边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的不同‍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 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这个问题在我国也早已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然而,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家教仍未走出误区,甚至影响劳动者良好素质的形成。本文拟就中国与 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作一粗浅比较,或许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善提供某些借鉴。  一、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 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 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 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 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导致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院庭;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1]。这显然是从小锻炼的结果。在中国家长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可在西方国家并非个别现象。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枚不胜举。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约有50万送报童[2]。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支持。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因而懂得不要乱花钱。上述各例,都说明西方国家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完全放手的。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放手而不放任。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活动中,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第二,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德国的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孩子需预支某些"必需品"用 钱时,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 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 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3]。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 ,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他家帐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 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则减少。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 孙带来灾难"[4]。这句蕴含着哲理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 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5]。西方国家 家长这种放手而不放任的家教方法,其优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由此常常发展成家长间的争端或摩擦,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为快,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总之,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于是就出现了三、四岁的孩子不能自己穿衣吃饭,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扣扣和系鞋带。城市的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还不算,有的连书包都由家长替背;中学生还要由家长给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很多由家长"护送",甚至连床铺都由家长给铺好。总之,中国的不少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要亲自把孩子"从脚跟武装到牙齿"。第三,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且不说经济宽余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孩子上街一、两站也要乘车,甚至发展到一些中、小学生上下学"打的"、花钱雇人值日、做作业,更有甚者  ,有个别学生(大款子女)考试时花钱雇人替答卷。这纯粹是由家长的溺爱、娇惯,特别是经济上的放任所造成的。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养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每周末就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①。(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取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②。(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笔者曾亲耳听一位母亲伤心地讲述她念大学的儿子时说:"我儿子学习很好,但什么也不会干,而且非常自私,只关心他自己,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我们有病他从不在意,可他自己有点小病,就催我们带他到大医院 去看医生,嫌校医院水平低而不去那里就医。"她接着自责地说:"这不能怪别人,都怪我们从小把他惯坏了。"试想,只关心自己,连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还会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可谈呢?  综上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和不同的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

277 评论

二哥不二1993

(⊙o⊙)…很简单啊。前提就不一样了,西方是先选择聪明的小孩,先分类,明确兴趣,然后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聪明的对科学感兴趣的小孩,那就要努力奋进,挑灯夜战,学习考试进名校,比如对做饭感兴趣,就进厨师学校呗。也就是说以兴趣爱好特长为方向。中则是以钱程为目的的,都想以后赚大钱,至理名言是书中有黄金书中有美女,不管是啥材料,就是智商80的刚及格的小孩也是奋战在大学的路上。结果就是西方人才全面,中则瘸腿,应对考试的人才很多。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西方教育的比较论文

    (⊙o⊙)…很简单啊。前提就不一样了,西方是先选择聪明的小孩,先分类,明确兴趣,然后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聪明的对科学感兴趣的小孩,那就要努力奋进,挑灯夜战,

    xiaoze2000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1
  • 中西方文学比较的论文

    望自己努力,3千字还好,网络小说每天最少就要写3千字。。- -!

    Oicdlljjgff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中西方比较文学论文

    美狄亚、繁漪略看中西文化生态对女性复仇心理的影响毫无疑问,有史以来,在关于爱情的话题中,男性话语总是处于支配地位,女性意识则是处在一种受压抑的状态。自文明社会以

    爱照相的猫酱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中西方文学比较论文

    二、轴心时代的变革 轴心时代是二十年代带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里提出的概念。他说,从公元前60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之交的600年时间以内,在

    烧卖吃饱了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

    回答 价值取向方面,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

    xxs的吃喝玩乐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