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7

Cindy森小蝶
首页 > 论文问答 > 女性文学研究论文选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光影碎片

已采纳
什么题目啊,蛋疼的论题,直接说《论女性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不就完了
216 评论

懒洋洋一家

●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蒙古族女性文学研究、写作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科研课题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规划项目《当代蒙古族女作家群的崛起与女性文学的发展》(汉文) (主持),2004年结题证书号●主要著作1、《中国现代文学概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7万字,1997;2、《文学范文选读》(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9万字,2000;3、《作家的童年》(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1万字,2002;4、《阅读教学研究》(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2万字,2003;5、《现代写作》(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6万字,2007;6、《蒙文选》(主编),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出书, 13万字,2006。●论文1、《一块心灵的圣地-评张承志草原系列小说》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汉文),№3;2、《论当代蒙古族女作家的审美品格》《金钥匙》2001№4;3、《关于写作“危机”的警告》《蒙古语文》2002№ 5;4、《新时期蒙古族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2003№6;

356 评论

duanxuehan

对比《纯真年代》和《欢乐之家》中主人公的逃离倾向 摘要:在《纯真年代》和《欢乐之家》里,华顿以其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新鲜又独特的老纽约社会,并揭示了美国上流社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的道德危机以及他们为自己的保守和虚伪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逃离传统在美国源远流长,逃离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主要现象。《纯真年代》与《欢乐之家》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都有逃离的倾向,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的背景分析他们的逃离倾向的异同。关键词:《纯真年代》;《欢乐之家》;逃离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20世纪初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女作家。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她出生成长的“老纽约”为创作背景。伊迪丝·华顿自1905年第一部获得成功的小说《欢乐之家》后就开始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1920 年出版《纯真年代》,华顿到达了其文学生涯的最高峰获美国“普利策奖”,也使她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畅销书作家。这两部小说的男女主人公都表现了逃离的倾向,逃离爱情,逃离社会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不同,引人深思。一、相似之处纽兰·阿切尔与莉莉·巴特逃离的社会背景:《纯真年代》和《欢乐之家》是作者以其耳濡目染的纽约上层社1/7会作为创作的客体,描绘了维多利亚晚期旧有的社会秩序和结构与正在到来的现代社会文明之间的冲突给表面平静和谐的上层社会带来的影响。阿切尔与莉莉·巴特都在“老纽约”社会中长大,他是那个社会所培养出来的标准的绅士而且在这个社会里,个性和创新没有存在的空间。老纽约社会同样也培养了她高雅的品味、八面玲珑的交际手段,上天又赐给了她娇好的容貌,但却身无分文,没有人真心想娶她,“到了二十九岁仍然是巴特小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小说主人公追求个性自由与社会群体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矛盾与冲突。《纯真年代》中贵族青年阿切尔与门当户对的梅·韦兰订婚前夕,梅的表姐艾伦·奥兰斯卡为了逃避一段不幸的婚姻从欧洲回到了纽约。散发着成熟魅力和欧洲大陆自由精神的艾伦逐渐使阿切尔倾心而无法自拔,但由于旧纽约社会的腐朽和一成不变,拒绝新生事物以及对个人思想行为的控制,以传统替代领悟生活真谛的阴险倾向,“是否„合宜‟,在纽兰·阿切尔的时代的纽约,其意义就像几千年前支配了他祖先命运的不可思议的图腾恐鼠一样重要”。他自己也深知纽约上流社会的狭隘、虚伪、无知、保守,“是一个小而滑的金字塔”,塔的底部是一些体面但不引人注目的像样的家庭,“而这些家庭通过与占支配地位的家庭联姻而抬高了地位……从这一个有钱但并不引人注目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金字塔的尖顶,一个坚实紧密的统治集团”。慑于社会传统习俗的巨大威力,纽兰·阿切尔最终逃离了自己的爱情,逃离了自由,虽然他也在努力挣扎,努力摆脱社会的束缚,但最终爱情的火苗还没有燃烧2/7就已经熄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这一切,这只手就是那不动声色的纽约上流社会。《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中家境贫寒的年轻女子莉莉·巴特,把留在上流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整日穿梭于“欢乐之家”的种种社交场合,却终遭无情抛弃,老纽约上流社会不但有许多陈规旧俗,财富也在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甚至婚姻都是他们改变命运,提高社会地位的手段。莉莉·巴特长得可谓是国色天香、美艳动人,“即使赶车的旅客也不禁驻足多看她几眼”,可是最终她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金钱至上的社会毁灭了莉莉的爱情。时代的造化弄人,莉莉·巴特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漂亮,都不可能得到她所要的结果和幸福,仍被老纽约上流社会拒之门外。恩格斯就曾指出:“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华顿也在自传中明确地表达了一个主题:“一个轻佻的社会只有通过它的害人之处才能表现出戏剧意味。这种悲剧含义就在于它使人堕落,使理想泯灭”,“我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每当社会处于某种变革的时候,这种对旧秩序、旧传统习惯的遵循与叛逆的冲突就会浮现在人们的生活里,使人们产生内在的心灵矛盾和外在的行为冲突。纽兰·阿切尔和莉莉·巴特在这种冲突中都选择了逃离,莉莉·巴特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了却了她短暂的一生,逃离了社会,逃离了生活,是这个无情的社会害了她。3/7 二、不同之处纽兰·阿切尔与莉莉·巴特逃离的影响不同。在《纯真年代》中,纽兰是一个具有充分的女性意识的男性,要求女性在智力和经历上与男性平等,因此他不遗余力地支持艾伦逃离不幸的婚姻,正因为纽兰的理解,让艾伦在人情冷漠的社会中感受到一丝阳光的温暖,而艾伦身上自由奔放的气息是纽兰在陈腐的旧纽约中找不到的,两人不可避免地陷入爱恋之中,但纽兰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离开了旧纽约这片土壤将难以生存,纽兰最终选择逃离自己的爱情,他

1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女性研究论文选题

    题目摘要关键词一概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二 女性意识的现状三 女性意识的不足四 社会层面应当重视女性意识的充实五 创新和不足

    SevenLikeSmile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女性文学研究论文选题

    对比《纯真年代》和《欢乐之家》中主人公的逃离倾向 摘要:在《纯真年代》和《欢乐之家》里,华顿以其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新鲜又独特的老纽约社会,并揭示了美国上流社

    李吉吉jjj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女性研究论文题目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小红粉菲菲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女性文学研究论文题目

    已发表的有以下论文,参考下吧: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浅谈激进与犹疑——张洁小说女性意识评估一场女性救赎失落的悲剧——张洁小说女性形象论析 试论张洁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火星电台666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论文选题

    建议不要搞那些都写烂了的,什么余华的《兄弟》呀,鲁迅呀,张爱玲啊啥啥啥的。可以写写路遥啊,什么其他的。以下找了一点做例子,但是看了一下都不是很有新意,你可能还得

    碎碎瓶安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