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6

~~简单的幸福~~
首页 > 论文问答 > 女性犯罪的论文选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动漫设计师

已采纳
这看你具体研究什么了。东野笔下的女性都是细腻的,但她们一旦作恶,算计的却比那些犯罪的男性还多。她们犯罪的动机都是比较情绪化的,比如说圣女的救济里面的绫音,是一种报复心理。有着女性独有的柔,在狠的时候也更狠心。
304 评论

微微姐22

全国2007年10月犯罪学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332(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  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B)342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  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C)310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A)314  A.被害援助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D.减少被害因素  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B)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  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D)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  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B)89A.相互关系B.比例关系C.数量关系D.因素关系  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B)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  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  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A)A.性格B.情绪C.需要D.动机  12.动机由(A)A.需要转化而来B.认识转化而来C.行为转化而来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  13.同一时期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B)A.纵向文化冲突B.横向文化冲突C.物质文化冲突D.同质文化冲突  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B)A.必然联系B.非必然联系C.直接联系D.间接联系  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D)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  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B)147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  17.犯罪行为抑制机制中的主观因素对犯罪行为起(B139)A.助推作用B.阻碍作用C.调节作用D.终止作用  18.拟制的犯罪人即(B)A.犯罪团伙B.法人犯罪人C.犯罪集团D.犯罪组织  19.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C)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  2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  21.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A)A.杀人B.抢劫C.投毒D.  22.我国走私案件多发于(B)A.西南内陆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  23.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进而研究犯罪的方法是(B71)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文献研究D.统计研究  24.犯罪研究应坚持(61C)A.客观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D.人性化原则  25.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B30)A.性恶论B.自然犯罪论C.自由意志论D.天生犯罪人论  26.关于犯罪原因的“原罪说”是(C25)A.欧洲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B.中国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C.欧洲封建神学时期的主流观点D.中国封建时期的主流观点  27.探索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A)A.社会学研究的任务B.犯罪学研究的任务C.刑法学研究的任务D.政治学研究的任务  28.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B)A.犯罪现象学B.犯罪原因学C.犯罪预防学D.犯罪对策学  29.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A)A.犯罪学的基本原理B.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C.犯罪学研究的推断依据D.犯罪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30.20世纪中期以后,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D)53A.人类学的研究方法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C.法学的研究方法D.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的预防犯罪的措施有(de )A.刑罚个别化B.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C.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D.奖励美德E.完善教育  32.犯罪现象的属性是()A.悖逆性B.文化性C.社会性D.政治性E.历史性  33.犯罪社会原因是决定个体犯罪的(C)  B.内部条件C.客观条件D.主观条件E.主客观综合条件  34.加罗法洛提出的“自然犯罪”包括( )46.  杀人罪B.盗窃罪C.罪D.重婚罪E.交通肇事罪  35.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常规性犯罪增加B.反革命案件增加C.统计上的犯罪数量不高D.事实上的犯罪严重E.成年人犯罪严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中预防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8.文化39.李斯特40.观察法41.群体性犯罪  全国2008年1月 犯罪学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C)A时代背景不同B研究方法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研究立场不同  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A社会结构B犯罪现象C社会规律D越轨行为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78A犯罪率B犯罪现象C犯罪行为D犯罪明数  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C)A发展经济B制定法律C改善教育D奖励美德  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A)A犯罪的社会预防B犯罪的心理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D犯罪的法律预防  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D)A贝卡利亚B托皮纳尔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  在现代犯罪学中,犯罪原因论的主流观点是(B)A单因素论B综合原因论C混合因素论D冲突论  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A“幸福计算”理论B性善论C社会解组论D刑罚个别化理论  在关于犯罪因素数量的变化规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B)A犯罪饱和法则B犯罪三原因论C“自然犯罪”的概念D社会防卫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D)A犯罪经济学B犯罪遗传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  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C)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  犯罪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A)A访谈法B比较法C统计法D相关分析法  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C)A分段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  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D)A发案数B相对暗数C恒比数D绝对暗数  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A)A正在提高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D变化不定  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C167)A脑组织损伤说B自由意志论C模仿论D精神分析理论  犯罪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是(144B)A必然的B必要的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  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统计学家科特勒和法国统计官员盖里在进行社会道德统计中提出了(B)A社会控制论B社会环境论C文化冲突论D亚文化理论  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184C)A社会形态B宏观社会制度C中观社会制度D微观社会制度  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D)A纽带作用B辅助作用C基础作用D核心作用  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C)225A状态性被害人B流动型被害人C机会性被害人D疏忽型被害人  当前我国被害人的年龄段集中在(B231)A18周岁以下B18~35周岁C36~55周岁D55周岁以上  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是(C)A被害的可猎性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D被害的受容性  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D被害死亡率  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C270)A指数修匀法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D对比类推法  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A)259A犯罪预测的内容B犯罪预测的时间C犯罪预测的条件D犯罪预测的空间  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劝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C)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  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D)292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是(A)A教育B防范C打击D改造  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D预防重新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犯罪学的学科作用主要有(5ACDE)A认识犯罪B打击犯罪C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据D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E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  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20CDE)A统计法B心理分析法C访谈法D问卷法E文献法  下列有关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119ABDEC)A犯罪人是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B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载体C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规范为实施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E犯罪人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  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138BDE)A间断性B连续性C不规则性D律动性E向度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比较分析法犯罪后果犯罪的起伏律人格障碍职业型被害人因果分析预测法  07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C预防犯罪 D学科建设从研究方法上看,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主要采用(A)A事实分析法 B规范分析法C法律论证法 D犯罪行为结构解析法关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当今大多数犯罪学学者持(D)A法学观点 B心理学观点C社会学观点 D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观点“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学者(B)A孔德 B托皮纳尔C塔尔德 D加罗法洛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B)A犯罪的心理预防 B犯罪的社会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 D犯罪的法律预防在犯罪分类问题上,贝卡利亚认为犯罪行为的真正衡量标准是(30C)A法律 B犯罪人的自由意志C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D刑罚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实证派犯罪学将犯罪学研究实现了从犯罪行为转向(46D)A被害人 B刑罚C犯罪情境 D犯罪人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在对芝加哥地区的犯罪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A)A同心圆说 B犯罪饱和说C犯罪的生物遗传说 D模仿论依据影响某一结果的一种或几种因素以及它们影响的程度来主观判断抽取样本数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A66)A配额抽样 B判断抽样C等距抽样 D随机抽样犯罪学对事物之间具有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被称为(A)A解释性分析 B描述性分析C横向比较分析 D纵向比较分析 转贴于:自考_考试大  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D)A立案率 B破案率C人犯率 D犯罪率已经发生并被发现,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已举报而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C)A发案数 B相对暗数C绝对暗数 D恒比数从新中国犯罪发展的过程看,犯罪的大幅度起伏与(D)A经济快速发展直接联系 B自然环境的变迁直接联系C人体的生理变化紧密联系 D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紧密联系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B)A正在提高 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 D变化不定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D)A违法性 B社会性C形式多样性 D社会危害性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137C)A纽带作用 B辅助作用C核心作用 D基础作用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138C)A思想体系 B组织体系C实践体系 D形式体系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学理论观点的是(C)A天生犯罪人论 B人种论C亚文化论 D差异交往论在犯罪原因系统中,以对具体犯罪事件为中心,在较长时间和较大空间内同犯罪发生存在联系的因素组类是()A犯罪根源 B犯罪的一般原因C犯罪的具体原因 D犯罪情境弗洛伊德提出的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观点是(A)A精神分析理论 B挫折攻击论C智能低下理论 D隔世遗传理论  经济发展与犯罪的增长之间(C)A存在着同步增长的规律 B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C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没有任何关无智能缺陷、心理紊乱不定、对自己的缺点毫无察觉、对别人不负责任、自制力差、易盲动等属于()A精神发育迟滞的表现 B精神常态的表现C重性精神病的表现 D人格障碍的表现精神障碍患者易实施(B)A犯罪 B暴力犯罪C经济犯罪 D有组织犯罪犯罪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A)A门德尔松 B亨得利C科恩 D边沁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 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 D被害死亡率研究被害人的生活方式与被害之间关系的著名理论是(A)A暴露理论 B幸福计算理论C社会解组论 D社会防卫论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犯罪人的诱导,成为犯罪人选择为侵害对象的特性是()A被害的顺应性 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 D被害的受容性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易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是( )A女性成年人 B男性成年人C女性未成年人 D男性未成年人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 )A指数修匀法 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 D对比类推法依据犯罪预防所作用的对象以及地位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将犯罪预防划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 )A疏导性预防 B保护性预防C控制性预防 D重点预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犯罪学关于犯罪现象的研究具体包括( )A对犯罪现象属性的研究B对犯罪现象反映形式及特征的研究C对犯罪现象发展变化特点及规律的研究D对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及定罪量刑的研究E对犯罪行为过程及机制的研究实证派犯罪学与古典犯罪学的区别有( )A时代背景的区别 B研究对象的区别C研究方法的区别 D犯罪原因理论的区别E犯罪对策理论的区别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特征有( )A经济领域犯罪严重 B流动人口犯罪突出C群体性犯罪增多 D职业犯罪比重增加E犯罪类型和手段的地区差异缩小社会控制论的主要观点有( )A遏制论 B标签论C中性化说 D差异交往论E社会责任说按照预测内容的标准,可将犯罪预测类型划分为( )A犯罪形式预测 B犯罪形态预测C宏观犯罪预测 D微观犯罪预测E犯罪手段预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狭义犯罪学比较分析法犯罪类型结构犯罪的辐射律犯罪原因结构精神障碍  06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对犯罪的消极作用。试论述自考_考试大

240 评论

乘风秋夜

参考资料:1、《犯罪学》 样再明 秦扬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第1版 第353-355页2、《犯罪心理学》 肖兴政 郝志伦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3、《犯罪行为心理学》Ronald Blackbum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版 第127页4、《犯罪学教程》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第642页5、《论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及侦办女性犯罪案件的对策》 关业辉 长春市公安局 载于《长春公安法制》2000年第2期

269 评论

海飄愿瓶

最贴近时代的就是——关于刑法修正案(八)的思考

252 评论

相关问答

  • 女性犯罪的论文选题

    最贴近时代的就是——关于刑法修正案(八)的思考

    LiangJin072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女性犯罪的论文题目

    题目呢?你不说我该怎么答?

    没事就做吃货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女性犯罪的论文摘要

    自己写,给你点提示,男性犯罪一般是暴力性,女性犯罪多是智力性犯罪。

    百叶书店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关于女性犯罪的论文

    首先寻找大量女性职务犯罪的事例,选取时得注意,得突出女性和职务,必须是该犯罪行为女性具有相当优势,将事例稍作处理,尽量概括的在文中叙述,对事例进行分析,找出所有

    吃货阿呀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女性犯罪心理学论文

    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思考罪行为之涵义与特性。犯罪之类型。犯罪心理学之涵义与内涵。犯罪心理学发展史。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二、犯罪心理学理论、公式及犯罪行为历程犯罪

    流虹星60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