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5

推三轮去拉萨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有关王阳明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眼角落下的泪

已采纳
《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等这三篇都收录在《古文观止》。《江西捷音疏》都在王阳明全集里面。
160 评论

戴小卓269500767

王阳明心学的4大核心观点 知行合一近两年,有个文化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研究王阳明的新书又渐次风行。屡屡有人出言敬服王阳明,且高调重申“一生伏首王阳明”,其中有功利者,服叹阳明之功,也有求善者,心慕阳明之学。无论是权贵优势者,还是无权弱势者,似乎都在王阳明那里求得一己之所需,权谋之智、经世之才、安心之论,如此等等。

117 评论

smilejune521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王阳明的论文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

    乐乐captain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有关王阳明的论文标题

    《传习录》是其学说的经典之作《王文成公全集》《明朝一哥王阳明》《明朝那些事儿》

    依然泛泛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0
  • 有关王阳明思想的论文

    心怀光明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以前就欣赏王阳明,但对他的了解实在不多,只知道他是明代的一位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继承人。在我的

    门门8898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有关王阳明的论文题目

    I make a wish quietly

    今天天很蓝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有关王阳明的论文摘要

    WangShouRen is famous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astronomers strategist, is the M

    刘李铭俊521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