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1

guodong930
首页 > 论文问答 > 无线电传输论文选题方向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gelwhere?

已采纳
近来有人对光纤通信的发展情景,有些困惑。其一,在2000年IT行业的泡沫,使光纤通信的生产规模投入过大,生产过剩,IT行业中许多小公司倒闭。特别是光纤,国外对中国倾销。其二,有人认为:光纤通信的传输能力已经达到10Tbps,几乎用不完,而且现在大干线已经建设得差不多,埋地的剩余光纤还很多,光纤通信技术不需要更多的发展。 笔者认为,光纤通信技术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会有很大的需求和市场。主要是:光纤到家庭FTTH、光交换和集成光电子器件方面会有较大的发展。在此主要讨论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市场。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1、光纤到家庭(FTTH)的发展 FTTH可向用户提供极丰富的带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接入方式,对于实现信息社会有重要作用,还需要大规模推广和建设。FTTH所需要的光纤可能是现有已敷光纤的2~3倍。过去由于FTTH成本高,缺少宽带视频业务和宽带内容等原因,使FTTH还未能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少量的试验。近来,由于光电子器件的进步,光收发模块和光纤的价格大大降低;加上宽带内容有所缓解,都加速了FTTH的实用化进程。 发达国家对FTTH的看法不完全相同:美国AT&T认为FTTH市场较小,在0F62003宣称:FTTH在20-50年后才有市场。美国运行商Verizon和Sprint比较积极,要在10—12年内采用FTTH改造网络。日本NTT发展FTTH最早,现在已经有近200万用户。目前中国FTTH处于试点阶段。 ◆FTTH[遇到的挑战:现在广泛采用的ADSL技术提供宽带业务尚有一定优势。与FTTH相比:①价格便宜②利用原有铜线网使工程建设简单③对于目前1Mbps—500kbps影视节目的传输可满足需求。FTTH目前大量推广受制约。 对于不久的将来要发展的宽带业务,如:网上教育,网上办公,会议电视,网上游戏,远程诊疗等双向业务和HDTV高清数字电视,上下行传输不对称的业务,AD8L就难以满足。尤其是HDTV,经过压缩,目前其传输速率尚需2Mbps。正在用H264技术开发,可压缩到5~6Mbps。通常认为对QOS有所保证的ADSL的最高传输速串是2Mbps,仍难以传输HDTV。可以认为HDTV是FTTH的主要推动力。即HDTV业务到来时,非FTTH不可。 ◆ FTTH的解决方案:通常有P2P点对点和PON无源光网络两大类。 F2P方案一一优点:各用户独立传输,互不影响,体制变动灵活;可以采用廉价的低速光电子模块;传输距离长。缺点:为了减少用户直接到局的光纤和管道,需要在用户区安置1个汇总用户的有源节点。 PON方案——优点:无源网络维护简单;原则上可以节省光电子器件和光纤。缺点:需要采用昂贵的高速光电子模块;需要采用区分用户距离不同的电子模块,以避免各用户上行信号互相冲突;传输距离受PON分比而缩短;各用户的下行带宽互相占用,如果用户带宽得不到保证时,不单是要网络扩容,还需要更换PON和更换用户模块来解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PEP比PON经济)。 PON有多种,一般有如下几种:(1)APON:即ATM-PON,适合ATM交换网络。(2)BPON:即宽带的PON。(3)OPON:采用通用帧处理的OFP-PON。(4)EPON:采用以太网技术的PON,0EPON是千兆毕以太网的PON。(5)WDM-PON:采用波分复用来区分用户的PON,由于用户与波长有关,使维护不便,在FTTH中很少采用。 发达国家发展FTTH的计划和技术方案,根据各国具体情况有所不同。美国主要采用A-PON,因为ATM交换在美国应用广泛。日本NTT有一个B-FLETts计划,采用P2P-MC、B-PON、G-EPON、SCM-PON等多种技术。SCM-PON:是采用副载波调制作为多信道复用的PON。 中国ATM使用远比STM的SDH少,一般不考虑APON。我们可以考虑的是P2P、GPON和EPON。P2P方案的优缺点前面已经说过,目前比较经济,使用灵活,传输距离远等;宜采用。而比较GPON和EPON,各有利弊。GPON:采用GFP技术网络效率高;可以有电话,适合SDH网络,与IP结合没有EPON好,但目前GPON技术不很成熟。EPON:与IP结合好,可用户电话,如用电话需要借助lAD技术。目前,中国的FTTH试点采用EPON比较多。FTTH技术方案的采用,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 近来,无线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可用作WLAN的IEEE11g协议,传输带宽可达54Mbps,覆盖范围达100米以上,目前已可商用。如果采用无线接入WLAN作用户的数据传输,包括:上下行数据和点播电视VOD的上行数据,对于一般用户其上行不大,IEEES11g是可以满足的。而采用光纤的FTTH主要是解决HDTV宽带视频的下行传输,当然在需要时也可包含一些下行数据。这就形成“光纤到家庭+无线接入”(FTTH+无线接入)的家庭网络。这种家庭网络,如果采用PON,就特别简单,因为此PON无上行信号,就不需要测距的电子模块,成本大大降低,维护简单。如果,所属PON的用户群体,被无线城域网WiMAX(1EEE16)覆盖而可利用,那么可不必建设专用的WLAN。接入网采用无线是趋势,但无线接入网仍需要密布于用户临近的光纤网来支撑,与FTTH相差无几。FTTH+无线接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光交换的发展什么是通信? 实际上可表示为:通信输+交换。 光纤只是解决传输问题,还需要解决光的交换问题。过去,通信网都是由金属线缆构成的,传输的是电子信号,交换是采用电子交换机。现在,通信网除了用户末端一小段外,都是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合理的方法应该采用光交换。但目前,由于目前光开关器件不成熟,只能采用的是“光-电-光”方式来解决光网的交换,即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用电子交换后,再变还光信号。显然是不合理的办法,是效串不高和不经济的。正在开发大容量的光开关,以实现光交换网络,特别是所谓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 通常在光网里传输的信息,一般速度都是xGbps的,电子开关不能胜任。一般要在低次群中实现电子交换。而光交换可实现高速XGbDs的交换。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用光交换,特别是低速,颗粒小的信号的交换,应采用成熟的电子交换,没有必要采用不成熟的 大容量的光交换。当前,在数据网中,信号以“包”的形式出现,采用所谓“包交换”。包的颗粒比较小,可采用电子交换。然而,在大量同方向的包汇总后,数量很大时,就应该采用容量大的光交换。目前,少通道大容量的光交换已有实用。如用于保护、下路和小量通路调度等。一般采用机械光开关、热光开关来实现。目前,由于这些光开关的体积、功耗和集成度的限制,通路数一般在8—16个。 电子交换一般有“空分”和“时分”方式。在光交换中有“空分”、“时分”和“波长交换”。光纤通信很少采用光时分交换。 光空分交换:一般采用光开关可以把光信号从某一光纤转到另一光纤。空分的光开关有机械的、半导体的和热光开关等。近来,采用集成技术,开发出MEM微电机光开关,其体积小到mm。已开发出1296x1296MEM光交换机(Lucent),属于试验性质的。 光波长交换:是对各交换对象赋于1个特定的波长。于是,发送某1特定波长就可对某特定对象通信。实现光波长交换的关键是需要开发实用化的可变波长的光源,光滤波器和集成的低功耗的可靠的光开关阵列等。已开发出640x640半导体光开关+AWG的空分与波长的相结合的交叉连接试验系统(corning)。采用光空分和光波分可构成非常灵活的光交换网。日本NTT在Chitose市进行了采用波长路由交换的现场试验,半径5公里,共有43个终端节,(试用5个节点),速率为5Gbps。 自动交换的光网,称为ASON,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3、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发展 如同电子器件那样,光电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虽然不是所有的光电子器件都要集成,但会有相当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目前正在发展的PLC-平面光波导线路,如同一块印刷电路板,可以把光电子器件组装于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为一个光电子器件。要实现FTTH也好,ASON也好,都需要有新的、体积小的和廉价的和集成的光电子器件。 日本NTT采用PLO技术研制出16x16热光开关;1x128热光开关阵列;用集成和混合集成工艺把32通路的AWG+可变光衰减器+光功率监测集成在一起;8波长每波速串为80Gbps的WDM的复用和去复用分别集成在1块芯片上,尺寸仅15x7mm,如图1。NTT采用以上集成器件构成32通路的OADM。其中有些已经商用。近几年,集成光电子器件有比较大的改进。 中国的集成光电子器件也有一定进展。集成的小通道光开关和属于PLO技术的AWG有所突破。但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就会重复如同微电子落后的被动局面。 光纤通信的市场 众所周知,2000年IT行业泡沫,使光纤通信产业生产规模爆炸性地发展,产品生产过剩。无论是光传输设备,光电子器件和光纤的价格都狂跌。特别是光纤,每公里泡沫时期价格为羊1200,现在价格Y100左右1公里,比铜线还便宜。光纤通信的市场何时能恢复? 根据RHK的对北美通信产业投入的统计和预测,如图在2002年是最低谷,相当于倒退4年。现在有所回升,但还不能恢复。按此推测,在2007-2008年才能复元。光纤通信的市场也随IT市场好转。这些好转,在相当大的程度是由FTTH和宽带数字电视所带动的。 笔者认为:FTTH毕竟是信息社会的需求,光纤通信的市场一定有美好的情景。发达国家的FTTH已经开始建设,已经有相当的市场。大体上看,器件和设备随市场的需要,其利润会逐步回升,2007-2008年可能良好。但光纤产业,尽管反倾销成功,目前价格也仍低迷不起,利润甚微。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光纤的生产规模过大,而FTTH的发展速度受社会环境、包括市民的经济条件和数字电视的发展的影响,上升缓慢。据了解,有大公司目前封存几个光纤厂,根据市场情况,可随时启动生产,其结果是始终供大于求。供不应求才能涨价,是通常的市场规律,所以光纤产业要想厚利,可能是2009年后的事情。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小城镇,还需要建设光纤线路,但光纤用量仍然处于供太子求的范围内。 对中国市场,FTTH受ADSL的挑战和数字电视HDTV发展的制约,会有所延后。目前,中国大量建设FTTH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尚未具备,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过,北京奥运会需要HDTV的推动和设备价格的下降,会促进FTTH的发展。预计在2007-2008年在中国FTTH可开始推广。不过也有些大城市的所谓中心商业区CBD,有比较强的经济力量,现在已经采用光纤到住地PTTP来建设。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FTTH处于试点阶段。试点的作用,一方面是摸索技术和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起竞争抢占用户的作用。所以,现在电信运行商,地方业主都积极对FTTH试点,以便发展宽带业务。因此,广播运行商受到巨大的挑战,广播商应加快发展数字电视的进程,并且要充实节目内容和采取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果广播商要发展VOP点播电视,还需要对电缆电视网双向改造,如果采用光纤网,可更充分地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167 评论

聪明的达人安

绪篇 电磁场理论概要第1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1 电磁场的四个基本矢量1 电场强度E2 高斯(Gauss)定律3 电通量密度D4 电位函数5 磁通密度B6 磁场强度H7 磁力线及磁通连续性定理8 矢量磁位A2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1 全电流定律:麦克斯韦第一方程2 法拉第一楞次(Faraday-Lenz)定律:麦克斯韦第二方程3 高斯定律:麦克斯韦第三方程4 磁通连续性原理:麦克斯韦第四方程5 电磁场基本方程组的微分形式6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3 电磁场的媒质边界条件1 电场的边界条件2 磁场的边界条件3 理想导体与介质界面上电磁场的边界条件4 镜像法4 电磁场的能量1 电场与磁场存储的能量2 坡印廷(Poyllfing)定理5 依据电磁场理论形成的电路概念1 电路是特定条件下对电磁场的简化表示2 由电磁场方程推导出的电路基本定律3 电路参量6 电磁波的产生——时变场源区域麦克斯韦方程的解1 达朗贝尔(D’Alembert)方程及其解2 电流元辐射的电磁波7 平面电磁波1 无源区域的时变电磁场方程2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3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8 均匀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界面的入射反射和折射1 电磁波的极化2 均匀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界面上的垂直入射3 均匀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界面上的斜入射本章小结习题上篇 微波传输线与微波元件第2章 传输线的基本理论1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1 传输线的电路分布参量方程2 正弦时变条件下传输线方程的解3 对传输线方程解的讨论2 无耗均匀传输线的工作状态1 电压反射系数2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3 传输线工作状态的测定3 阻抗与导纳厕图及其应用1 传输线的匹配2 阻抗圆图的构成原理3 阻抗圆图上的特殊点和线及点的移动4 导纳圆图5 圆图的应用举例4 有损耗均匀传输线1 线上电压、电流、输入阻抗及电压反射系数的分布特性2 有损耗均匀传输线的传播常数3 有损耗均匀传输线的传输功率和效率本章小结习题二第3章 微波传输线1 平行双线与同轴线1 平行双线传输线2 同轴线2 微带传输线1 微带线的传输模式2 微带线的传输特性3 矩形截面金属波导1 矩形截面波导中场方程的求解2 对解式的讨论3 矩形截面波导中的TElo模4 矩形截面波导的使用4 圆截面金属波导1 圆截面波导中场方程的求解2 基本结论3 圆截面波导中的三个重要模式TE11、TM01与TE4 同轴线中的高次模5 光波导1 光纤的结构形式及导光机理2 单模光纤的标量近似分析本章小结习题三第4章 微波元件及微波网络理论概要1 连接元件1 波导抗流连接2 同轴线——波导转接器3 同轴线——微带线转接器4 波导——微带线转接器5 矩形截面波导——圆截面波导转接器2 波导分支接头1 E—T分支2 H—T分支3 双T分支3 波导R,L,C元件1 匹配负载和衰减器2 电抗元件4 定向耦合器1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指标2 波导窄壁双孔耦合定向耦合器5 阻抗变换器与阻抗调配器1 阻抗变换器2 阻抗调配器6 微波谐振器1 角柱腔——从传输模到谐振模2 圆柱腔7 微波铁氧体元件1 微波铁氧体的物理特性2 场移式隔离器3 环流器8 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1 构成微波网络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2 二端口微波网络9 微波网络的散射参量与传输参量1 散射参量2 传输参量10 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1 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相互转换2 特定情况下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性质3 基本单元二端口微波网络的参量4 微波网络参量的测定11 微波网络的外特性参量1 电压传输系数2 插入衰减L3 插入相移4 输入驻波比p本章小结习题四下篇 天线基本原理与技术第5章 天线理论基础1 电流元的辐射场2 行波长线天线3 自由空间中的对称振子天线1 对称振子上的电流2 对称振子天线的辐射场4 发射天线的电特性参量1 天线的方向性特性参量2 天线辐射波的极化3 天线的辐射功率与辐射电阻4 天线的方向系数和增益5 天线的输入阻抗6 天线的有效长度7 天线的工作频带宽度5 接收天线1 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的物理过程2 天线的互易定理3 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4 付里斯(Friis)传输公式5 接收天线的等效噪声温度6 天线阵列1 二元天线阵列2 N元均匀直线阵列3 圆阵4 面阵、体阵和连续元阵5 对称振子阵列的输入阻抗7 相控阵与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1 相控天线阵列2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波束形成8 地面对天线特性的影响1 远离地面架设的天线2 近地架设的天线9 离散阵列中其他常用单元线状天线1 折合振子2 圆环天线10 以时变电场和时变磁场为源的基本辐射元1 基本口径面辐射源——惠更斯(Huygens)元2 基本隙缝辐射元本章小结习题五第6章 工程中常用的典型天线1 电磁波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1 地表面波(地波)传播2 电离层反射(天波)传播3 直视(空间波)传播4 各波段电磁波的传播2 直立天线1 直立天线的辐射场与方向性2 直立天线的特性参量3 直立天线性能的改善3 水平偶极天线1 方向函数与方向图2 基本特性参数3 天线架设参数的选择4 菱形天线1 菱形天线的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2 菱形天线的架设5 引向天线1 引向天线的工作原理2 辐射特性的分析计算方法3 引向天线特性参量的近似计算6 螺旋天线1 螺旋天线的结构与辐射模式2 轴向辐射模式螺旋天线的方向性7 正交振子与电视发射天线1 正交振子的辐射2 翼面振子8 移动通信用天线1 手持机(移动台)用天线2 基站台用天线9 波导隙缝阵列天线1 隙缝天线2 波导隙缝天线阵列10 微带贴片天线的基本原理1 矩形贴片微带辐射元2 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电11 口径面天线1 波导终端口径面的辐射特性2 电磁喇叭3 抛物反射面天线4 双反射面天线本章小结习题六附录附录A 矢量运算公式附录B 矩形截面波导参数附录C 圆截面波导参数附录D 平行双线与同轴线的分布参数附录E 常用硬同轴线参数附录F 常用射频同轴电缆参数附录G 常用金属导体材料性能附录H 常用介质材料性能附录I 电离层的基本参数附录J 电磁波频谱划分附录K 微波波段划分附录L 民用电磁波频率参考文献

331 评论

麦当当5188

我是211论文中心的工作人员上211论文上看看吧

81 评论

林hui杨65928

论文摘要:短波的频率范围115MHz - 30MHz , 传播途径分为地波和天波两种。其中地波因为受地面吸收和地面电气特性的影响而衰减的程度较大, 只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因此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路径是天波。天波的传播是利用电离层的反射来实现的, 尤其是多次反射后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地波传播受天气的影响较小, 比较稳定, 信道参数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是恒参信道。 论文名称: 短波在无线电通信中的作用及特点 作 者: 孙 雷 专业类别: 其它 论文来源: 转载 刊载杂志: 上 传 人: HUNANLIANG 发布时间: 2006-2-1 13:29:00 论文星级: ★★★ 文件大小: 88KB 网友评分: 暂无网友打分 人 气 数: 192 下载次数: 89 论文性质: 下载:会员200个积分/vip会员0个积分 关 键 字: 地波; 天波; 电离层; 多跳路径

294 评论

海上花的故事

可以写关于信号识别,频谱检测等等方面的~

117 评论

家装工装

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对寻呼业的推进与影响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通信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结合目前寻呼业的状况,研究和探讨新技术 在寻呼业中的创新和应用,提出综合信息服务是推进寻呼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双向寻呼技术 高速无线寻呼 CTI技术 1前言 无线寻呼业务是通信系统中以一种特殊的联络方式所实现的通信业务。我国自80年代中 期开始,寻呼业务以其费用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普及的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有关方 面预计,到2000年底寻呼用户可达8000-9000万左右。寻呼业务的开展不仅扩充了无线通信 业务的多样化,同时也促进了电话网的有效利用。 但是目前随着各种通信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尤其是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寻呼 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现有的状况下,促进寻呼业的继续发展呢?我们从本业务的新 需求和业务的经营策略以及新技术在本业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更新,以推进寻呼业的创新 和更深入的发展。 首先分析寻呼业赖以继续生存、发展的业务需求。目前寻呼系统的各台已拥有一批原有 的固定用户,还可利用其简单、方便又经济的特点开发新的用户群。用户群还可按不同区域、 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的服务特点开发新的业务经营范围,因此,寻呼业务还有很大的需求。 业务经营策略则可以保证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可能去发掘应用的潜力,扩 大用户的服务手段,赢取相应的利润回报。而每一种新技术的更新和应用,将使企业跳出旧 有的运营模式,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而且,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也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 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寻呼业务与因特网技术的结合 因特网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库,同时也是 人们进行相互通信的重要手段。虽然因特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在中国目前还仅 有700多万的网络用户,而且接人设备较复杂,需要进行计算机联接。操作,对人的素质也 有更高的要求。而寻呼技术可以满足很大部分用户的一些信息通信接入的需求,因为它操作 简单、成本低廉。寻呼技术与因特网技术的结合,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因特网寻呼 进入因特网测览有关寻呼台的网页时,可通过一定的用户界面,在WWW浏览器中直接填 入有关的寻呼信息,然后由寻呼设备将该条消息自动发送出去,这样可以不需寻呼小姐的介 入,这是实现寻呼自动化、个人化处理的方法之一。同时,某些暂时无法服务的用户,可以 通过类似电子邮件的机制,非实时地将信息传给寻呼台,从而避免一定的寻呼呼叫损失,增 加接通率。另一方面,由于在因特网上可以容易地访问异地的站点,也可以使用户廉价地进 行异地、甚至国际间的寻呼漫游业务。 操作流程上,可以由寻呼台设立有关的网页,提取用户输入的信息(包括呼机号码、呼 叫的信息等),并将获取的信息转送到寻呼系统中,然后自动发送出去通知有关的用户。 技术实现中要解决如何把在因特网中提取的信息,转换成寻呼系统中能够自动实现传送 的信息形式,这其中也涉及非实时方式信息的获取问题等。 (2)电子邮件到达通知 目前,为了知道是否有电子邮件到达,用户要不断地上网,通过经常地查询来判知新邮 件是否到达。如今可以采用寻呼技术来向有关的用户发出新邮件到达的情况,提高通知效率 和速度。其流程是:当终端用户有电子邮件后,因特网中有关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将向相关的 寻呼台的信息终端发送电子邮件到达消息,然后由寻呼台通过有关的设备向用户发出消息信 号。同时,还可以将邮件的有关信息,如邮件标题或部分内容发送到寻呼机上。这样用户便 可及时得知邮件到达的消息,避免耽误重要的事情。 (3)个人信息点播 因特网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用户可以向有关的寻呼台提出自己想要查 询的一些资料,然后,由寻呼台(或其它外包的部门)将从因特网上检索到的相关信息,通 过寻呼设备,发送到用户的寻呼机上。可以根据重要程度,决定发信息的顺序,以保证满足 用户的需要。技术实现中,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两种方式查询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然后一起 传给用户。 提供这种综合服务业务,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这种服务代表了为用户提供个人 化服务的趋势,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进行服务,可以拉近与用户间的距离,提高亲近感。 在具体应用中,要考虑建立有关的数据信息库,存放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然后据此查询有关 的信息,并转发给用户。 (4)寻呼的漫游 在寻呼台间,通过因特网可以进行异地寻呼漫游的工作。这样,用户只需呼叫本地的寻 呼台,支付本地的电话费用。用户呼叫本地的寻呼台后,由寻呼台进行数据传送,将有关的 信息传送到远方目的地的寻呼台,然后在当地完成呼叫功能。 在该种方式中,因特网起着数据传送的功能,相关的寻呼设备间要提供统一的通信接口, 以保证异地数据的传送。在实现中,要建立有关的业务子系统,专门负责这种异地寻呼消息 的传送、接收等服务。 3双向寻呼技术 双向寻呼技术是在单向高速编码为基础的正向发射信道中加入了控制信令,并增设反向 接收信道而实现的。双向寻呼就是要改变传统寻呼的单向通信的模式,让寻呼机本身也可以 向外传送信息。其通信方式与移动电话的通信有些相似,但其所谓的双向是较简单的、非对 称的“双向”,寻呼机会自动向该区内的基站先发送消息,告知自己的位置,此后在向该寻 呼机传送消息时,仅由该基站发送就可以,不用所有基站一起传送,提高了频率利用率。这 种双向寻呼技术将会产生一些新的应用。 首先,寻呼台可以得到寻呼机的寻呼确认消息,以告知是否收到该消息;其次,由于有 了双向的链路,可以进行寻呼机到寻呼机间的通信,扩充了传统寻呼机的功能;再有,在此 交互功能的基础之上,前面提到的个人化信息点播业务将更能符合用户的需求,因为能够通 过双向的信息传送,确认用户是否对该类信息感兴趣。 为解决双向寻呼,现采用的是美国Motorola公司的ReFLEX技术。目前在国内,上海的国 脉公司和北京的华正康公司分别组建了实验网,电信总局移动局在南昌也进行了技术实验。 4与CTI技术的结合 (1)与呼叫中心技术结合 呼叫中心的产生开辟了一种新的概念,即信息服务的概念。呼叫中心技术是为了满足提 高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具体实施,通过电话网络,由座席人员或自动语音应答设备,为用户 提供各种业务服务。在寻呼系统中,同样也有一大批受过良好培训的座席小姐,这无疑是笔 可贵的人力资源。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人员的有关经验,通过呼叫中心系统,既可以提供客 户的有关业务咨询服务,也可以为自己的用户提供寻呼服务。 呼叫中心系统可以帮助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如通过对顾客的信息反馈(可能是投 诉)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面向社 会,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如信息查询、产品介绍等。 与呼叫中心技术结合后,可以将呼叫中心作为服务的核心,而将寻呼系统作为向用户提 供信息的一种途径。即通过呼叫中心系统获得的信息,可以通过寻呼系统,向用户传递为其 检索到的信息(如电信、金融、银行有关的股市行情、旅游路线等),提供个人化的服务, 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通过这种业务功能的扩充,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寻呼服务。 一方面,加强了传统的寻呼业务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了出 路。 (2)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使得通信不再仅限于语音,就寻呼机而言,可以从技术上考虑发展成为一 个小型的多媒体信息接收机,完成对字符、图像,甚至语音、传真的接收。这样,用户获得 信息的方式和媒体形式也就可以十分丰富,而且多种多样。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多样性的需 求,同时也可以进行移动,方便用户的使用。 该方案会涉及较多的技术内容,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如接收端的表示形式、有关信息、 及协议的转换等。 5高速无线寻呼技术 自1984年我国开始建立寻呼网、寻呼业务以来,基本沿用POCSAG编码制式,因此,目前 大量的寻呼台采用的是1200 bit/S低速、甚至更低的编码方案。POCSAG编码制式的传送速率 低,要增加新的用户量只能靠增加频点。增设新台来实现,在寻呼业不断迅速发展,用户量 继续增加尤其是新技术不断应用的情况下,存在着很多问题。FLEX高速寻呼编码是一种全同 步、多速率且分时传送的编码格式。原邮电部的有关部门考察了大量寻呼市场并研究今后的 发展方向,提出了FLEX高速寻呼编码作为我国高速寻呼编码的制式。 FLEX编码格式以每4min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为128帧,并采用1600bit/s基本速率传 送,在每帧结构中通过1/2/4基本帧的复用将群呼用户信息集中到一个帧中,实现高速率发送。 6与控制技术的结合 寻呼技术与有关的控制技术结合后,可以产生遥测、遥控等方面的应用。例如,通过寻 呼技术,可以向远端的设备发出控制信号,如通过一个电话,采用寻呼控制信号,在下班前, 就可以遥控打开家中的空调,保证到家后,室内有一个合适的温度。 同样,有些遥测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寻呼技术,定期地传送到指定的地点,如收集一些汽 车的位置数据,由此来进行有关的防盗工作。 总之,寻呼技术可以解决无线通信的某些问题,而与控制技术结合后,可以产生许多的 新的应用,这种技术要解决在接受端如何接收该呼信号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进行一定的鉴 权操作,避免误操作。 7结束语 以上研究并介绍了一些通信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对传统寻呼领域的推进及影响,除此之 外,基于寻呼业现有的技术设备,也可以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如:提供秘书化寻呼 业务、特服化寻呼机业务等。同进也可以进行有关的信息查询、整理等操作。类似前面提到 的呼叫中心的功能,不但要简单,而且要尽可能基于现有的设备,考虑现有系统的信息的处 理能力的存储能力。 总之,寻呼业务仍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关键是如何去发掘新的市场应用,并不断结合新技 术的创新与应用,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综合信息服务,使用户感到寻呼机是一个方便的小型信 息终端,同时寻呼运营商也使企业自身获取相关的利润。

261 评论

相关问答

  • 无线电传输论文选题方向

    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对寻呼业的推进与影响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通信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结合目前寻呼业的状况,研究和探讨新技术 在寻呼业中的创新和应用,提出综合

    海天浪涛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无线电传输论文选题

    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对寻呼业的推进与影响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通信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结合目前寻呼业的状况,研究和探讨新技术 在寻呼业中的创新和应用,提出综合

    MIssinGLess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无线传输论文选题

    代做 HI联系

    wangxinrose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无线电传输论文选题意义

    1909年,一次意外的事故又为马可尼无线电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当时,两艘大轮船在海上相撞,眼看快沉没了,轮船上发出的无线电呼救信号,竟被附近很多地方收到,一些船只

    五堂宅修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无线电传输论文选题依据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论文选题的依据通常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确定:1、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2、(您所熟知领域)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3、当前国

    泡菜汤Ojz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