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2

PaperwizPx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学生》杂志社1984年读书竞赛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anda熊猫陈

已采纳
30年光辉的历程《中学生学习报》(初中版)创刊于1982年10月5日。它以初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课程辅导为主要内容,为四开四版知识性报纸。初中生已由童年进入少年,他们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他们像是初春的嫩芽在等待生命的萌发,胸膛燃起勃勃的求知欲。我们依据“抢在春天里播种”的观点,办起了这份报纸。宗旨是遵循教学大纲,依据中学教材,配合教学进度,精心编排各类文章和练习,注重方法点拨,重视能力培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帮助他们学好各门功课。正如《中学生学习报》发刊词中所说的:这份报纸“不是浩瀚的江河,而是一注奔涌的清泉;它无意与大海比肩,而只甘愿把幼苗浇灌;它最大愿望就是祖国的幼苗能迅速成长为拔地参天的大树”。事实证明,我们的办报方针、编辑思想是正确的。1982年创刊时,发行量是7万份,然后每月翻番递增,半年后达到100万份,到1984年印数已达200万份。在广大读者的要求下, 1985年7月,我们又创办了《中学生学习报》高中版,当年就创下了发行量80万份的喜人成绩。1986年,《中学生学习报》初中版和高中版,合计发行量300万份,在全国同类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在该报创刊之际,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张文松接见了该报记者,就如何办好《中学生学习报》发表了谈话。他说:“希望你们确定自己的读者对象,了解全国各地读者的不同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办出自己的特色。最广大的读者在农村,农村现在报刊少,你们要把重点放到农村去……报纸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知识领域不能局限于课内的东西,应当进一步延伸扩大。”他还强调指出:“什么报刊面向什么读者,就要有读者自己的稿子。学生的稿子,学生看起来亲切,能够产生共鸣。”1984年,在庆祝该报创刊两周年时,我们荣幸地收到了学者周谷城、苏步青等同志为该报的题词。周谷城的题词是:“希望继续努力,更好地为中学生的学习服务。”苏步青的题词是:“因循渐进,百折不挠,奋发向上,为国学习。” 1987年8月《中学生学习报》在郑州国际饭店举行创刊5周年座谈会,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领导到会讲话并表示热烈庆祝。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作者代表1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编辑部决定捐资50万元支援省会中小学教育事业。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1992年9月19日,报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当代中学生风采作文大奖赛颁奖暨庆祝中学生学习报创刊10周年大会”。中顾委委员、中央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顾问曾志,老红军、老将军孙毅,中央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王照华,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等同志出席了大会,并向荣获大奖赛一等奖的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当天,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了大会盛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也分别对大会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还于10月下旬在青少年节目中,两次播出活动专题电视片。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中学生学习报》的发展进入低潮期,教育和考试改革不断深入,读者对教辅报纸的需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中学生学习报》在不断探索后,于2002年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针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需求,出版了种类齐全的中学阶段各学科报刊,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配合教材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基本覆盖了国内使用的主要教材版本。改革后的《中学生学习报》重新站到了市场的前沿,表现出了极好的发展势头,发行量又攀升到新的高峰。自2009年起,《中学生学习报》的期发量一直维持在1000万份以上,发行网点覆盖到全国县一级城市,发展规模和发行量都居全国同行前列。《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中学生朋友所需要的就是我们所要奉献的”这一宗旨,始终面对市场的需要,推行启发式教育模式,循循善诱,倡导素质教育,着重学法指导,让读者于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30年的发展历程,离不开来自全国各地读者和作者的支持。作者队伍遍布全国,这其中有教育部的专家,有各级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的学者,也有广大第一线的老师。这批阵容庞大的作者队伍,是《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的宝贵财富,是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在发展的历程中,也得到了徐向前、雷洁琼、曾志、周谷城、杨振宁、苏步青、周光召、朱光亚等关心教育事业的领导人、专家的认可和题词鼓励,他们的关注督促着《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戒骄戒躁,精益求精。
123 评论

天地为凭

1985年 《中学生天地》创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题写刊名。1985年 与天津新蕾出版社《智慧树》杂志联合举办浙江省中学生科学文艺征文比赛。1986年 与全国17家中学生报刊联合举办青少年第一届'化学智力游戏牌'竞赛。1987年 与陕西《中学生文史》杂志联合举办全国中学生实用书信有奖征文比赛。1987年 与浙江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浙江省首届初中物理竞赛。1988年 举办浙江省重点中学首届学生作文通讯赛。1988年 与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中学生联合会、浙江电视台、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普教处联合举办浙江省首届初中生知识竞赛。1989年 与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五四'中学生电视论辩赛。1989年 举办《中学生天地》知识竞赛。1990年 在浙江省范围内建立首批导读联络点共23个。1990年 与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我们的风采--'五四'中学生巡礼专题节目。1990年 举办《中学生天地》读刊竞赛。1991年 与浙江省教委、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学生'生活百事通'竞赛。1991年 举办首届《中学生天地》读者夏令营(杭州 普陀)。1992年 举办'两史一情'知识竞赛。1993年 月发行量突破100万册1993年 在华东地区首届优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举办第二届《中学生天地》读者夏令营(湖州 温州)。1994年 在浙江省期刊抽评中获一等奖1994年 与中央电视台青少部联合摄制中学生专题节目《第二起跑线·江南行》共5集。1994年 举办中学生国情知识竞赛(科技部分)。1995年 被浙江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浙江省一级期刊1995年 举办中学生国情知识竞赛(文史部分)。1996年 举办中学生国情知识竞赛(地理部分)。1997年 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1998年 与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全省中学生电视辩论赛。1999年 举办伟大祖国畅想曲读者夏令营(北京)。2000年 举办快乐朋友来相会读者夏令营(西安)。2001年 与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联合主办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太空画展。2001年 举办航天之旅读者夏令营(北京)。2001年 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2年 举办青春 灵感 友情读者夏令营(杭州)。举办《我为歌狂》《爱上爱情》《中学生天地》读者大联欢活动。2002年 获华东地区首届优秀期刊奖2003年 建立中学生天地网站。2011年 举办“发现美国”学生夏令营活动,该刊在2011年11期刊定了特辑。2012年 全新改版,原来32开改为16开,原黑白印刷改为全彩印刷。锐角网成为新的杂志官网。

84 评论

刘德华特首

叶圣陶(1894.10.28-2.16)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 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更多…… 作品目录: ·稻草人 ·潘先生在难中 ·生活 ·昆曲 ·三种船 ·记游洞庭西山 ·驾长 ·桡夫子 ·牛 ·没有秋虫的地方 ·藕与莼菜 ·客语 ·“良辰入奇怀” ·两法师 ·牵牛花 ·看月 ·说书 ·一个少年的笔记 ·《苏州园林》序 ·倪焕之(长) ·“今天天气好呵!” ·从焚书到读书 ·我们与绅士 肖复兴资料(较详细,还有肖复兴自序)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作者语:“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我开始学习写小说是在20多年前70年代初,那时,我刚刚从北大荒插队回到北京,在郊区的一所中学里教书。我学小说最好的老师是书,只是那时找一本好书太不容易,现在想想简直有些像天方夜谭,说起来孩子都有点儿不太相信。是我的中学老师好不容易帮助我找到一些书,其中有这样几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帮助最大: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雨果的《九三年》、乔·治桑的《安吉堡的磨工》,还有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当时边看边做了大量的笔记。但以当时的年龄、阅历和思想,我想其实我只是饥不择食看着激动莫名,并未真正看懂。但那种对小说新鲜的感觉、真挚的感情、质朴的感悟,以及纯洁的冲动,是只有那个时候才会拥有的,现在,很难再找回来了。人的长大,就跟狗熊掰棒子一样,总是掰下这个丢掉那个。 那天,为了给《小说选刊》写编后记,我偶然翻出当时读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记的笔记。在这个笔记中,我列下了安娜、卡列宁,杜丽、奥布朗斯基,吉提、列文,渥伦斯基之间的人物关系表格;还列了安娜与涯伦斯基、列文与吉提两条爱情线的线索表格,现在想想真是怪好笑也怪好玩的。但那确实是我最初学习小说的笨办法。重新看这样两个表格,能看出我的幼稚和笨拙,也能看也托尔斯态是如何处理两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又是如何面对俄国1861年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时代。托尔斯泰使自己的笔大开大会,将这两条爱情线平行发展又相互交织,抖擞得如同鱼一般既游于时代的江河中,又游于家庭的小溪里。 将小说写得好看,也许容易,但将小说同时具有时代深意而不那么轻飘飘,就不那么容易。将小说写得仅仅具有社论那样充沛的意义,也许也并不难,但同时具有艺术的魅力而将小说写得读者爱看、耐看,值得去思索回味,也不那么容易。托尔斯泰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够在这两者游刃有余的有机结合当中使作品具有艺术的魅力。 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他们一起让我学到许多。我的第一篇小说《玉雕记》就是在这些学习之后才写出来的,它后来发表在1978年的《人民文学》里。那是我在小说这条羊肠小径上迈出的第一步。 我写中篇小说是在80年代初期,我还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以及刚刚毕业的时候。那时,书已经很好找了,书便也杂七杂八读了不少,但也许我是太爱怀旧的人,总还是怀念以前读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他们的时光,读书的效果也不如那时好,进步也就不快。 最初几个中篇小说《一路平安》、《苹果绿的颜色》,都是那时写的,是我趴在天津海河边一家仓库里的木板床上写出来的,仓库里到处弥漫着浓重的染料气味,也飘来河水污染的腥味。奇怪的是,那几篇小说却写得格外天真,颜色也苹果绿般过于明快。写小说时的心境,和小说之外的情境,有时就是这样的矛盾而无法平衡。但小说正是在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之中给予我们心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平衡。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这几个中篇小说,分别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30多岁和40多岁时写的。年龄的分野,使得小说的内容和作法都有一些变化。后来的小说如《长发》、《面的司机》、《绿月季》、《春秋》,让我看到我自己渐渐苍老的影子,不是指小说写得苍老,那样当然就好了,而是指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学习写小说,最好的年华是年轻的时候,年轻的时候错过了,便容易苍老。年轻的时候,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他们给予了我青春季节的营养,但毕竟受那时时代的制约,我只受到他们的影响而显得单薄。 小说,在我看来是文学门类中最得天独厚的了。诗歌缺少叙事的能力,戏剧宥于时空的限制,散文只能抒写自己……只有小说可以最大限度地展开想象的空间,创造出与我们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更为广阔的小说世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小说,在我看来是文学门类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了。它最能允许十八般武艺在这里一显身手。诗歌、戏剧、散文,当然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实验,但它们毕竟受自身文体的局限,小说却可以容纳它们吸收它们而演变自己。以前,说起捷克的小说家,我只知道有米兰·昆德拉,前不久有机会见到了捷克,我才知道还有霍拉巴尔,是和米兰·昆德拉齐名甚至比米兰·昆德拉更有名的小说家。他们的小说作法和小说所关注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但并不妨碍他们都是优秀的作家。我所要做的是不要人为的自以为是,画地为牢,而是要兼收并蓄。小说不是一块铁板自以为坚硬得能抵挡一切,而是一块海绵吸收无论来自大河还是小溪里的水才会使得自己永远湿润。 能够坐下来写小说,感觉和写别的文体是不一样的。我虽然近年来因公务关系时间紧张,大多是写了一些散文随笔,但心里的愿望是希望有一天真能静下心来,好好写自己的小说,总觉得还有好多是要写小说的东西没有写出来。 最后,要感谢海峡文艺出版社和本书的责编施群先生,是他们的关爱才使此书得以出版。他们对我的创造一直给予深挚的关心。 同时,还想对读者说的其实也是对自己说的是,在这部中篇小说集付梓之际,恰巧是我结束了两年多之久的《小说选刊》工作生涯,而奉命调往《人民文学》。而且,今年我整整是50岁,天命知那非耶?这部分也是对我自己此时此刻的一种纪念吧。 谢谢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关心的师长、朋友,也谢谢所有愿意掏钱买这本并读完这本小说的读者诸君。 1997年12月14日于北京

326 评论

tiaotiao1985

试着去投最小说,稿费高的哦~还可以去投萌芽和男生女生,加油!

210 评论

fenny80231

中学时代。青少年文摘。男生女生。英语周报中学版。娱乐时代。《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世界博览》《视野》《科幻世界》《中学语文园地》《我们爱科学》《名人传记》,《中学生写作报》,《中学生学习报》(分年级),《学习方法报》(山西),《校园文学》

28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学生》杂志社1984年读书竞赛

    中学时代。青少年文摘。男生女生。英语周报中学版。娱乐时代。《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世界博览》《视野》《科幻世界》《中学语文园地》《我们爱科学》《名人传记》,《

    vicki瑶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中学生》杂志社于1984年举办的读书竞赛获奖名单

    1983年 露露刮胡子 获《儿童时代》优秀作品奖。  1984年 输与赢 获北京市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征文一等奖。  1985年 迷恋 获上海首届青年文学“敦煌”

    舞言李萍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中华遗产杂志社竞赛

    D

    Leap丶飞。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读者杂志封面图片1984年

    你要哪一期的

    smoothyear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竞赛2022年

    2022年2月24日。报名参加文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

    美罗Tutu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