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0

榴莲恋上冰激凌
首页 > 论文问答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目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明亮宜家

已采纳
1、《宋夏沿边的侵耕问题》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儒家的“礼”与西夏〈天盛律令〉》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北宋西北沿边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功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4、《 唐宋时期中西交通史中的灵州》阴山学刊2004/45、《清帝眼中清官的行政能力及其政治教化功能》社会科学辑刊2004/56、《孝亲、忠君、爱民——清官政治思想模式》2004/67、《 宋夏之间的走私贸易》中国史研究2005/18、《海瑞:陆、王心学的实践者》阴山学刊2005/49、《试论战国末年的人才流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0、《吸收与融合——元代西夏遗民社会地位及其民族融合的历史考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西夏驿路与驿传制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84 评论

宝宝不胖c

科研成果--近年来部分论文1、《蒙古人与马及其观念的文化阐释》,宣读于第三届亚细亚民俗学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与文化合作,韩国中央大学)2、《二十一世纪:世变方激——中国回族研究急需社会学/人类学的大视野》,《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3、《民俗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西北地区的一个个案》,宣读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讨论会4、《文化传统与时代风》,收录于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合刊),学苑出版社,2002年7月5、《一项迫切的伊斯兰文化工作怎样干——为<文明的关键词——伊斯兰文化常用术语疏证>序》,《中国穆斯林》,2002年第2期6、《仍是机遇:需从澄源正本接力起——关于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课程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与实践》,《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7、《UNESCO的新动议与我国口头/非物质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申报——以西北人口较少无文字的民族遗产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8、《70年前宁夏战地惨景再现》,《宁夏画报》,2003年第4期9、《十字路口上的困难选择》,宣读于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经验研讨会,并收录于论文集《民族人类学的中国经验》,2005年10月10、《觉醒·立法·机制》,《光明日报·文化周刊》2004年4月28日,B1版11、《回族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及保护》,《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12、《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语言问题的讨论——从甘青“小民族”语言说起》,《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13、《地区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收录于王义、刘全宝主编《庆阳民间艺术之魂》,新华出版社,2004年6月14、《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15、《成达史实 启迪来者》,《中国穆斯林》,2006年第1期16、《甘青宁三省(区)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考察报告》,《西北人文资源论坛文集》,2006年4月17、《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与马忠才合作)18、《真诚做人·执著做学———谷苞先生90华诞学术研讨会献言》,《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19、《回族风俗志》,收录于毛公宁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20、《中国大西北:多民族多元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时代使命》,收录于郝苏民主编《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21、《环县道情皮影保护实践给我们的信息》,收录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王文章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22、《人口较少民族的口承文化遗产保护——难题与启示》,收录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三辑,2007年6月23、《骑过了很多种牲口,做过了好几个梦》,收录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四辑,2007年10月24、《中国卫拉特学的“发轫”与“开拓”:卫拉特研究的思考》,载入《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600-605页25、《心灵在声光影中流动——五彩图像里的山村世界》,《飞天》,2008年第1期26、《人类学·民俗学及其田野——我们从这条路上这样走来》,《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27、《非遗保护中从“花儿”的田野考察与文化空间引发的思考》,收录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月,441-450页28、《日本“AINU”人的族群认同与捍卫文化遗产的实践——北海道学术考察印象》,《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1-5页29、《费孝通的甘肃实践》,收录于马戎、刘世定、邱泽奇、潘乃谷编《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714-719页30、《日本爱努人捍卫文化遗产的岁月》刊于《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国际》2009年6月12日,第8版科研项目(主持)1、1997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2、2002-2004香港乐施会项目《中国甘南玛曲藏族牧区社会性别分析调查研究》3、2000-2004年: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项目《甘宁青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4、2003-2006年:科技部、文化部项目《西北民俗数据库信息采集》5、2005-2006年:国家民委项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6、2005-2006年:教育部招标课题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西部开发中的人口流动与族际交往》7、2006-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当代民族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之子课题《保安族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研究》获奖项目1、《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民族文字文献》1993年获国家民委哲社成果一等奖2、《八思巴蒙古语碑铭》1989年获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3、《文化透视:蒙古口承语言民俗》(专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97年获甘肃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4、《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1年获甘肃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05 评论

Incana1992

马廉祯,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马廉祯,男,回族,1978年生。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召集人、运动训练学系副主任、香港中华国术总会会长、甘肃省马氏通备武学学会会长、《武学》主编和天水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等。

196 评论

liuwenwenlesley

[1]张珍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D]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2]武宇林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何红一 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段春华 中国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戴嘉艳 走过岁月,历久弥新——谈蔚县剪纸与时代发展的全新适应[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6]余晓红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访湖南望城第一家华夏剪纸博物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郭秀 民间剪纸造型手法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8) [8]万炜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简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赵娅迪 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J] 美术大观,2010,(5) [10]王媛媛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牛文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2) [11]白航 柳林民间剪纸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2]杨雨佳 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10,(4) [13]朱晓红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研究发展变化思考[J] 装饰,2010,(11) [14]马安君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5]刘国武,刘贲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文化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6]吕焰 论格式塔与民间剪纸的造型思维[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7]黄千,王晓华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8]黄千,李英睿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美术大观,2009,(8) [19]梅玉洁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晓丹 东西方造型基础的追溯——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之异同[J] 美术大观,2009,(11) [21]董喆 美在人间 贵在纯真——漫话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9,(11) [22]汪辉,肖琼娜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6,(2) [23]顾浩,周军 扬州民间剪纸在当下社会的命运[J] 装饰,2006,(7) [24]关健 谈民间剪纸的收藏[J] 装饰,2006,(9) [25]康小花,赵军 浅析民间剪纸的时空表达模式[J] 美术大观,2006,(10) [26]季玉民,殷晓克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6,(10) [27]许中美 浅析乡村女性对民间剪纸传承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6,(11) [28]尚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J] 装饰,2007,(1) [29]黄坚 备极工巧:闽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陆蕾 浅谈民间剪纸的审美创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 [31]许茵茵 金华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构想[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2]谢群 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J] 美术大观,2007,(6) [33]王晓玲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价值的探究[J] 美术大观,2007,(9) [34]王晓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象征体系架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35]王继红 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几则断想[J] 淄博师专学报,2006,(2) [36]许中美 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 菏泽学院学报,2007,(4) [37]谭嫄嫄,宁绍强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 [38]陆序彦 民间剪纸的精神性及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9]王焰安 试论民间剪纸的版权主体及版权享有[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0]孙琳,陈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 [41]刘彩清 中阳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2]王景怡,王立秋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J] 美术大观,2008,(5) [43]王立秋,董其志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师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大观,2008,(5) [44]楼正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语言[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7) [45]刘流,张展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直觉思维[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李志宏 民间剪纸艺术传达方式中的平面构成元素[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7]詹克兢 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J] 艺术百家,2005,(3) [48]何红一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9]李滔 民间剪纸中的生活美[J] 装饰,2005,(9) [50]王焰安 对商业形态民间剪纸版权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77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