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4

Nichkhunnie
首页 > 论文问答 > 蒲松龄研究杂志的意义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爱小白菜@@

已采纳
蒲松龄研究》创刊于1986年,刊名为沈雁冰题写。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家聊斋学专业学术期刊。
336 评论

薇儿的悲伤

众说纷纭!!关于蒲松龄的家世、生平事迹因在蒲氏族谱、墓碑、行述中都 有记载,解放后又出版了路大荒的《蒲松龄年谱》(见《蒲松龄集》), 看法比较一致,认为蒲家是从明代万历年间以来“科甲相继”的诗 礼世家,到蒲松龄父亲由于,家道中落,弃儒从商。蒲松龄自幼从父 学书,一生热衷功名,多次考试皆失利,一生蹇促贫困,以教村童为 主,在毕际友家为西席前后三十年。由于他塾师的地位,卓异的才 华,使他成为接近人民,反映人民利益的伟大作家。在他的思想和 世界观里有民主性进步性,同时也受时代的影响,有它封建的一 面。和古代作家一样,他的生活思想以及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具体 表现在作品里却是复杂的,一直被研究到今天,才有个较为全面的 了解。 进入八十年代,关于蒲松龄的家世生活还有两个新的争论问 题,一是蒲松龄是否为少数民族问题;一是蒲松龄是否与一个女人 (陈淑卿)有过一段婚姻关系问题。 本来按蒲松龄自撰的《族谱序》,自认为汉族,般阳(山东淄川) 土著,从无异议。可是自八十年代始,除汉族说外,又有回族说、女 真族说、蒙古族说,共四种说法; 汉族最重要的根据是《族谱序》中一段文字: 按明初移民之说,不载于史,而乡中则迁自枣、冀者,盖十室而 九焉。独吾族为般阳土著,祖墓在邑酉招村之北,内有谕葬二:一讳 鲁浑,一讳居仁,并为元总管,盖元代受秩不引桑梓嫌也,然历年久 远,不可稽矣.相传倾覆之余,止遗藐孤。吾族之兴,自洪武始也。 此材料说明蒲氏自认为汉族,蒲氏后裔也一向认为蒲家自古 即为汉族。 关于回族说的根据是:蒲姓是阿拉伯常用姓氏,蒲鲁浑和蒲居 仁的名字又都与回族有关。岳珂《程史》云“番禺有海獠杂居,其最 豪者蒲姓。”福建《蒲氏族谱》载:“……世秉清真教,天下蒲姓皆一 脉。”《八闽通志》亦载;“蒲居仁曾任福建等处转运盐使.这种主管 盐铁酒醋专卖及市舶司的官吏当时多为回族。而关键是蒲鲁浑的 名字是阿拉伯语的汉译,阿拉伯人常用名,蒲即阿拉伯语Abu的 音译,即尊者“父亲”之意:鲁浑当即阿拉伯语run,灵魂之意。 关于女真族说的根据是;《元史·世祖本纪》载:元朝的总管是 由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担任的。元代称为汉人的包括当时北方的 汉族人、女真人和契丹人。其次《金史》所记金朝官员中有乌延蒲卢 浑和蒲察蒲卢浑(本名为蒲鲁浑),“蒲鲁浑”女真语为“布囊”之意, 推知蒲祖蒲鲁浑可能原为女真人。 关于蒙古族说的的根据是:蒲鲁浑的名字是蒙古人的名字,因 为蒲鲁浑和蒲居仁都当过元朝的大官,所以元末蒲家遭殃,“倾覆 之余,止遗藐孤”。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介绍这四种说法之后认为“以上四种说 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总的说来说蒲松龄是少数民族是比较 有道理和根据的。当然这不能作为定论。”同文又说:“历史上这种 民族成份改变的情况所在多有。所以不论蒲松龄属于哪个民族,都 不决定也不影响他现在的后裔的民族成份。” 《人民日报》1981年3月19日特约评论员《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 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一文中又注明了蒲松龄是少数民族,引起蒲 松龄纪念馆对蒲氏世谱详加考证撰文《蒲松龄不是少数民族》再 次说明蒲氏族谱第一篇序言是蒲松龄在康熙27年写,已说清蒲氏 祖先是般阳(淄川)土著,连蒲鲁浑和蒲居仁也是当地人,因此才说 “元代受秩不引桑梓嫌也。”而且写此《族谱序》时是经过“珂也有 心,搜故抄而询黄发,趾也助以笔札,校窜年余,略能成册,松得受 而考核传志之,”这说明修谱十分慎重,是经过文献故抄和口头调 查,反复核实之后并得族人之助才定稿的。因此断定蒲松龄的民族 成分还是以这部族谱为据。至于因蒲鲁浑象个少数民族的译名或 因蒲居仁在福建任过都转运盐使而说他是少数民族都是不足为证 的。如说蒲氏是回族,无论在蒲氏家族或蒲氏作品中都没有反映出 来。所以就目前可资考证的资料看,不能得出蒲松龄是少数民族的 结论。如此关于蒲松龄的民族成分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学术界 多从蒲氏自述,归其汉族本源说。蒲松龄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而建立。馆址为蒲松龄故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1980年建立。该馆馆藏文物、资料(版本、照片、声像)7500多件,一级品8件,其中有蒲松龄肖像立轴、蒲松龄手稿、蒲松龄印章等。基本陈列有《聊斋正房》、《蒲松龄生平及著作》、《蒲松龄研究》 等。还有《聊斋故事彩塑》、《当代名人书画》专题陈列及聊斋影视厅。该馆已编辑出版《聊斋佚文辑注》、《蒲松龄研究》等书,并首次提出蒲氏汉族说,发表论文《蒲松龄不是少数民族》。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266 评论

哎唯巴蒂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245 评论

姐的烂手机

《蒲松龄研究》是由蒲松龄研究所主办的专门研究中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及其著作的学术期刊。中文名称蒲松龄研究语 言中文主办单位蒲松龄纪念馆编辑单位《蒲松龄研究》刊编辑部国内刊号CN CN37-1080/I国际刊号ISSN1002-3712

282 评论

女儿我爱你

蒲松龄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早年热衰功名,但是多次参加科举不中,在家乡做了四十年的教书先生。坎坷的遭遇,贫困的生活,使蒲松龄同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把长期积累和搜集的民间传说,经过精心地创作,写出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还写了很多诗歌、散文、俚曲和关于农业及医药知识的通俗读物。 灯下读诗 淄川城的东边有一个蒲家庄。村子四周被垂柳环绕,村外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不远处是蜿蜒起伏的群山。1640年,蒲松龄就出生在这个山青水秀的村庄。 蒲松龄家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三。父亲蒲某很有学问,却没有取得功名,后来就去做生意。由于不善经营,买卖并不兴隆,家里人口又多,生活很不富裕,没钱请老师,父亲就亲自教孩子们念书。几个孩子里数蒲松龄最聪明,最刻苦,也最得父亲的宠爱。 蒲松龄不但学习用功,方法也很巧妙。一天晚上,他在灯下读诗,一首古人描写月光的诗吸引了他,尤其对“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这两句,十分欣赏。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图景: 山峦披着月光,就像布满了积雪;河岸一片白茫茫,就像铺了一层银色的沙子。 这两句写得多么逼真,多么优美啊!蒲松龄马上把这首诗抄在了本子上。他又想:这位诗人还有没有其它描写月光的诗呢?于是,他又翻阅起诗集,把写月的诗都找出来,仔细抄在本子上。 后来,蒲松龄又把其他诗人写月的诗都抄录下来,还用同样的方法阅读抄录了很多古人咏雪的诗歌。 就这样,他广泛阅读,分门别类抄录下来,再加以比较,细心体会,渐渐地掌握了写诗的方法。后来,他的诗写得十分出色,和小时候下了功夫很有关系。 三次第一名 十九岁那年,蒲松龄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考试很重要,决定他是否能成为“秀才”。他自信能考好,因为在这以前的县、府两次考试中,他都得了第一名。 那时候,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在起股到束股这四段中,每段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写的主要是四书五经上的东西,文章格式死板,就连字数都有规定。所以,这种考试制度,很难看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学。 蒲松龄参加的这次考试,主考官是著名诗人施闰章。他不喜欢八股文,所以,出的作文题目同一般糊涂的考官不大一样,有些文学色彩。 那天,天刚刚亮,考生们排着队进入考场。考场有士兵把守,严密地监视着考生,这气氛真是令人紧张。 蒲松龄从容进入考场,领了试卷,按照卷面上印的座位号坐好。这时候,考场的院门已经上了锁,一阵敲击木板的声音响起,场内一片肃静,只有差役举着题目牌在过道上走来走去。 作文的题目是《早起》。蒲松龄看了题目以后,不禁有些犹豫,要是完全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写,只能把文章写得死板枯燥,就对不起这道好题了。经过一番斟酌,他决定按自己的心意,写出一篇好文章。他想到,大官儿们早早起来,去朝廷争权夺利;那些卑鄙的小人,也早早起来,跑到富贵人家,奉承拍马。想到这儿,他忍不住笑了,立刻提笔写起来。一篇讽刺社会丑恶现象的文章完成了。 考试成绩如何呢?蒲松龄又得了第一名,成了秀才。因为施闰章非常赞赏他的文章。施闰章写下了这样的批语:好像在空中闻到了奇异的芬芳,把当时人追逐富贵的丑态集中在“早起”这两个字上面。读了这样轻松明快的文字,使人能享受到甩着胳膊随意游玩的乐趣。 后来,施闰章见到了蒲松龄,非常喜欢这个有才华的青年,就收他做了自己的学生。蒲松龄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青云寺 考中秀才以后,就可以参加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 为了考上举人,蒲松龄决心下一番功夫。有一段时间,他索性住到附近的青云寺里苦读。 每当寺里的晨钟敲响,蒲松龄就起来读书,一直读到暮鼓传来。有时候,他读书入了迷,就伴着烛光,一直读到天明。 寺院里有一大片桂树。每到秋天,满树的桂花开了,整个山谷都充满了浓浓的香气。八月初八的这一天,附近的村民来到寺院赶庙会,观赏桂花。平时寂静的青云寺沉浸在热闹的气氛中。蒲松龄也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放下书本,走出房门,来到这香气扑鼻的花海中。村民们不把他当外人,和他一起说说笑笑,他也兴高采烈地玩个痛快。 “听说书啦!”有人大声说。 于是,人们都围坐在一起,听有人讲起了奇闻怪事。蒲松龄一边喝着酒,一边听村民们讲故事。他们讲的不是花妖、树精,就是变成美女的鬼怪……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新鲜,令他入迷。 蒲松龄是个有心人,他一边听一边记,把很多故事都记在心上。等庙会结束,他就坐下来,把那些故事记在本子上。有了空闲时间,他又写出了一篇篇故事。 青云寺的苦读生活,不但使蒲松龄在学问方面有了长进,山中的美景也陶冶了他的性情,同时使他受到民间文艺的巨大影响,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热情。他想:不管今后前程如何,我一定要把这民间的传说故事搜集起来,越多越好,写成奇妙文章,传给后代! 分家 蒲松龄本来想安心攻读,却没想到家里出了大事。这时候,他们兄弟四人都已经娶了妻子。他的妻子刘氏为人老实,勤快能干,又很孝敬老人,所以婆婆很喜欢她。大嫂和二嫂为这件事很不高兴,就合起伙来和刘氏作对,还到处说婆婆的坏话,甚至动不动就和婆婆吵嘴,把家里搅得不安宁。日子一长,公公蒲某生气了,就说: “你们闹得太不像话了,这日子还怎么过?分家算了。” “分就分。”大嫂和二嫂说,“不过,我们不能吃亏!” 由于兄嫂的争吵,分家分得很不公平。大哥和二哥都分到宽敞结实的住房,好的家具和农具也被两位嫂嫂抢着拿走了。蒲松龄只分到三间位于村口的破房子,还有些破破烂烂的家什农具。 蒲松龄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这孤零零的破草房边,见四周杂草丛生,连个院墙也没有。房子的墙皮已经剥落,好像风一吹就会倒塌。屋里更是破旧不堪。刘氏说: “咱们这儿夜里有狼,没有门板怎么住啊!” 蒲松龄说: “别着急,我去想想办法。” 他从堂兄家借来一块门板。这块门板很窄,只能容一人出入。家里人出去的时候,遇到有人进门,就得先躲在门后,等人进来,再出去。夫妻二人忙碌了好几天,房子才凑合能住人了。刘氏说: “咱家三口人,分了几亩坏田,这两年又闹灾荒,只打下了五十斤荞麦、八十多斤谷子。柴米油盐也得自己买,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蒲松龄嘴上安慰着妻子,心里也着急,日子这么艰难,看来只有参加科举考试,谋个官职,才能养活一家人啊! 考场失意以后 蒲松龄满以为凭自己的学问,准能金榜题名。没想到,他一连三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那时候的考场,舞弊现象十分严重,没学问的,只要用钱买通考官,就可以得中,而像蒲松龄这样的穷书生,只好靠运气了。 蒲松龄虽然几次落榜,可还是不灰心,暗下决心: “我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金榜得中!” 可这个时候,他已经三十岁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总得找点事做。恰好他有个当知县的朋友叫孙蕙,请他去做幕宾(帮助知县出谋划策的人),蒲松龄答应了。 孙蕙当知县的地方在宝应县(在现在江苏省),蒲松龄来到这里,见到了许多新鲜事,又认识了不少有才学的人。他一边帮孙蕙办事,一边四处寻游,听到什么新鲜事,就记下来,写成几篇故事,还写了不少诗。 孙蕙很喜欢蒲松龄写的诗文,对他说: “你的诗词文章写得这么好,今后我这里的需要写应酬文字的,就全仗你了。” “那我岂不成了文字匠了吗?”蒲松龄不大高兴地说。 可是,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他还是替孙蕙写了不少应景的诗文。日子一长,他就厌烦了,后悔不该做这些无聊的事。他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湖海气豪常迕世,黄昏梦醒自知非。 年年踪迹如萍梗,回首相看心事违。 在宝应县待了一年多,他决定回家乡去。孙蕙挽留他说: “你跟着我不愁吃穿,又能写诗作文,今后有机会还能升迁,为什么要走呢?” 蒲松龄郑重地回答: “您对我虽然很好,可我的心里并不踏实。我年纪不小了,可雄心还在,不能总做这抄抄写写,替别人写文章的事。我要写自己的东西,走自己的路。” 摆茶摊 蒲松龄回到家乡以后,为了谋生,到本乡的有钱人家当了一名教书先生。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从此竟一连教了四十年书。 但是,他最大的乐趣,还是写故事。为了收集更多的故事材料,他经常在村外的路口旁边,摆个茶水摊,自己坐在席子上,招呼过往的行人: “歇歇脚吧,喝口水,抽袋烟。” “谢谢啦。您这茶水多少钱一碗?”客人问。 “水随便喝,烟随便抽,不要钱。” “噢?有这么好的事?” “不过,您要是有什么新鲜的故事,就请讲给我听听。”蒲松龄诚恳地说。 客人奇怪地问: “您这么爱听故事吗?喜欢听什么样的呢?” “讲什么都行。”蒲松龄爽快地说,“当然越奇怪越好,神啊鬼呀的,更欢迎。我最爱听奇闻。宋朝的苏东坡,不就喜欢听别人讲鬼的故事吗?我跟他一样。” 客人们见他这么有趣,也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他们中间有出外干活的汉子,有做买卖的商人,还有云游四方的文人,见多识广,讲的故事五花八门。不管什么故事,蒲松龄听得都十分认真,回到家里,还把听到的记下来,等有了时间,再编成完整的故事。 有一回,蒲松龄听一个木匠讲了这么一个新奇的故事: 有个皇帝喜欢斗蟋蟀(就是蛐蛐)玩。地方官吏就逼老百姓每年捉蟋蟀上贡。有个人因为交不出蟋蟀,被官府打得死去活来,还罚了很多钱。后来,那个人好不容易捉住一只又大又凶的蟋蟀,不料又被他的小儿子弄死了。小儿子害怕父亲打他,就悄悄地投了井。全家人正哭得死去活来,忽然见到一只大蟋蟀,忙捉住它献给皇帝,全家人才免遭灾难。后来才知道,这只蟋蟀是那人的小儿子变的。 这个故事多悲惨哪!蒲松龄听了,不觉流下了眼泪。他想: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写成动人的故事,让大家看看官府压榨百姓是多么残忍! 后来,他真的写下了不朽的名著《促织》。多少年来,谁看了《促织》这篇故事,都会感慨万分的。 不朽的《聊斋志异》 《促织》这篇作品,后来和蒲松龄其它许多作品一起,被收入到他写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里。《聊斋志异》是蒲松龄最优秀的代表作,是他用一生的心血写成的。 蒲松龄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搜集民间故事,并改成文言小说。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写了四百九十多篇。因为他写作的屋子叫“聊斋”,所以起名叫《聊斋志异》,“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特的事情。 说起《聊斋志异》里的故事,真是又奇又怪。蒲松龄通过这些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像《促织》就是这样。还有一篇,名叫《席方平》。写一个青年席方平,为了替被害的父亲伸冤,竟到阴间去了一趟,和大鬼小鬼们狠狠斗争了一番,虽然受到酷刑折磨,始终不屈服。 蒲松龄还写了许多狐狸成仙的故事,那些狐狸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听起来很荒唐,可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理想。 还有一些小说,和蒲松龄个人的遭遇有关系。他几次参加科举不中,对考场上的丑恶现象看得清,也恨得深。所以,他写了几个考场上的故事,都叫人拍案叫绝。如一个姓贾的读书人,学问很高,可就是考不中。后来,他听了狐仙的话,把别人写的坏句子连在一起,成了一篇文章,不料却中了第一名。你看,这样的考试能发现真才实学的人吗? 蒲松龄把自己的爱和恨都写在作品里,使人看了,在笑声中体会到深刻的含义。 当《聊斋志异》还没成书的时候,他的一些作品就已经在许多人中间传开了。凡是读过的人都爱不释手。当时的文豪王士祯看过之后,非常佩服蒲松龄的才华,写了一首词称赞说: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最后一次投考 蒲松龄虽然对科举考试很痛恨,可在那个时候,他要使家里生活得好一些,也只能走这条路。所以他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又抱着极大的希望去参加了一次乡试。妻子曾经劝他说: “你已经考了好几次了,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图个什么呀!” “是啊,我何尝不知道呢!”蒲松龄说,“可我不甘心,也不相信我就不如别人。再说,万一考中,不但可以有用武之地,家里的生活也会好一些的。” 蒲松龄来到了省城济南。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考三天。在头场考试中,他考得很好,排在第一名。不料在第二场考试的时候,因为年老体弱,又泻肚子,实在支持不住,只好退场。结果,他又落了榜。 蒲松龄彻底失望了,回到家里,对妻子说: “还是你说得对。年过半百的人,何苦受那份罪呀!” “你命不好,就认了吧。”妻子劝他。 “不管怎样,我今生今世不会再投考了。” 从此,蒲松龄一心一意在家乡教书,而他写的诗文,尤其是《聊斋志异》,已经传遍四面八方,这是对他的最大安慰。 不畏权贵 蒲松龄虽然是一生为民,没有实现安邦治国的理想,可他关心百姓疾苦,对统治者的不良行为十分痛恨,好几次出面批评他们。 他的同乡、宝应县知县孙蕙后来又升了官。有一天,蒲松龄和几个人在一起闲谈,话题转到孙蕙身上,大家都对他很不满意: “孙大人的名气越来越大,官也越做越高。可他在家乡的名声却越来越不好了。” “这是怎么回事?”蒲松龄吃惊地问。 “他家的仆人到处横行,欺压百姓,官府都管不了,一般人更敢怒而不敢言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起孙蕙家做的坏事。蒲松龄听了,非常生气,一拍桌子站起来,严肃地说: “我一直很尊敬孙大人,希望他能当爱护百姓的好官。没想到,现在他竟纵容包庇家里的人干坏事。我虽然是一个穷秀才,可要尽到作朋友的责任。” 当天,蒲松龄就给孙蕙写了一封信,信上列举了孙蕙家里的人种种坏行为,还提出五条具体建议。最后,他又写道: “你平时想的和说的爱护百姓的愿望,是多么好啊!可现在竟然让家乡的百姓害怕听到你的名字。我希望你能悄悄回家查访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听到你家的名字,不咬牙切齿的话,你给我什么处罚都行。” 孙蕙看了信很惊讶,长叹一口气,立刻写信,让家里人收敛他们的坏行为。不过后来,孙蕙和蒲松龄的关系也慢慢地疏远了。 还有一次,有个叫唐利贞的官员,因为贪污被革了职。唐利贞想官复原职,就用重金贿赂当过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和县里的进士谭再生,求他们俩为他说情。蒲松龄知道了这件事,比谁都着急,马上分别给王士祯、谭再生写了信,说: “唐利贞做官的时候,贪得无厌,把老百姓的骨头都快给榨干了。如果他要复职,还不是想尝尝吃百姓的肉的滋味?你们万万不可为这种人说情。” 有人劝他说: “王士祯是当今名士,对您很不错。唐利贞也是他的学生。您何苦要得罪他们,自找麻烦呢?” 蒲松龄郑重地说: “师长是师长,是非是是非,这件事我非管不可!” 后来,他还亲自到城里去告状。由于蒲松龄的坚决反对,唐利贞的打算果然落空了。 人民的作家 明清两朝有个习惯的作法,每年从各地秀才当中选一些成绩优秀的,升入国子监(太学)学习,叫“贡生”。蒲松龄等了一辈子,也得到了这个机会。可那年他已经七十一岁了,人老了,头发也白了,还能做什么呀!他对这些早没了兴趣,就在这一年,他辞去了教书的差事,回到了家里。 可是,他在几十年中,一直没停止写作。除了天下闻名的《聊斋志异》,他还写了一千多首诗、一百多首词、五百多篇文章、三个剧本,还写了十几首歌谣。这些作品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表达了他们的爱憎。蒲松龄生活在农村,亲眼看到农民劳动一年,打下的粮食还不够上税的,被逼得卖儿卖女,就写了一首《田家苦》的诗: 稻粱易餐,征输最难; 疮未全医,肉已尽剜。 东家儿女卖吴越,邻妇夜夜哭霜月。 我方踟蹰怀百忧,租吏登门如怒牛。 …… 千思万转仍不果,计卖黄犊尚差可。 莫管来年耕不耕,免去眼前遭兵火。 蒲松龄生活在农村,热爱农民,为他们写作,不愧是一个人民的作家。

358 评论

相关问答

  • 蒲松龄研究杂志的意义

    蒲松龄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早年热衰功名,但是多次参加科举不中,在家乡做了四十年的

    gaooooo汪汪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5
  • 蒲松龄研究杂志的目的和意义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

    杨枝甘露儿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蒲松龄研究杂志的意义与价值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

    果冻爱之梦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蒲松龄研究杂志的意义和作用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年) 农历四月,蒲松龄生。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年) 清顺治元年 蒲松龄 5岁。 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

    笨笨猫Shirley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蒲松龄研究杂志的意义和价值

    不是

    吃货肥仔喵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