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0

小花肚子饿
首页 > 论文问答 > 出土文献名词解释汇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臭臭花1

已采纳
1、简帛文献是指在中国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的以简帛为载体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帛书,秦汉简。内容主要是古籍,法律以及古代文书。详见钱存训的《书于竹帛》。2、简帛是竹简与帛书的统称,亦作竹帛,古书中所言“书于竹帛”,是在古代中国人书写所用的主要材料,直到六朝时期才逐渐为纸所代替。现代所称的简帛多是出土文献,概可分为书籍与文书两类。
320 评论

默默茶叶

一、稿件要求选题新颖,观点正确。字数以3700-6200字为宜。来稿以word 格式。二、稿件需有15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摘要主要摘出文稿的主要观点,突出文稿中最重要、最富有新意的闪光点。切忌使用解释性、介绍性、评价性的语言。三、需有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署名单位邮编和联系方式等。四、提供3-6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的主题和用来检索文献资料进行搜集的标准化词汇。选词以最能迅速、准确地搜索到该篇论文为原则,如人名、作品、术语、核心词汇等。五、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别排列。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在该页下脚,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是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六、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从收稿之日起3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315 评论

蝶澈0825

地下出土的文献资料一般来说是两类东西,一类是当时的遗弃物,实际上就是垃圾,有办公垃圾,也有生活垃圾。像遗址里出土的,如西北地区的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置简牍等。以前这一类文献主要出在北方。因为在自然状态下,竹、木制品或丝绸很容易朽烂,俗语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只半年。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遗物保存下来的机会要大一些。但最近几年在南方的古井中也出土了大量此类简牍,如 1996年10月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以及2002年六七月份湖南龙山里耶古城水井中出土的秦代竹简。因为井口被自然封闭后,井内的情况就和墓葬内部差不多,所以竹简方得以保存至今。还有极个别的情况,像敦煌悬泉置出土的“四时诏令五十条”原来是写在墙上的布告,后来遗址废弃了,房屋倒了,布告便奇迹般地保存下来。还有一类是有意的埋藏,较多见的是古墓中的简、帛和文书,如银雀山汉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这一类文献以湖南、湖北出土的最多。还有像山西侯马、河南温县的盟书。这些盟书是古人盟誓以后埋在坑(也称为“坎”)里的,一般和祭祀有关。另外,敦煌文书也属这一类。出土文献从文字上来分,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汉字系统的文献,即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秦文字、隶书等汉字系统的。一类是非汉字系统的古代各民族文字的文献,如佉卢文、粟特文、梵文、回纥文、西夏文、女真文、藏文等等。这两类文字的载体基本上是相同的,有金、石、简、帛、纸张等。藏文、梵文,还有用贝叶的,特殊一些。无论是有意的埋藏,还是遗弃物,这些文字材料,对我们来讲价值是一样的,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134 评论

相关问答

  • 出土文献名词解释汇总

    地下出土的文献资料一般来说是两类东西,一类是当时的遗弃物,实际上就是垃圾,有办公垃圾,也有生活垃圾。像遗址里出土的,如西北地区的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置简牍等

    代号为喵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出土文献名词解释汇总表

    相马经

    七碗爱玉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出土文献名词解释汇总表下载

    地下出土的文献资料一般来说是两类东西,一类是当时的遗弃物,实际上就是垃圾,有办公垃圾,也有生活垃圾。像遗址里出土的,如西北地区的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置简牍等

    维尼达熊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出土文献名词解释

    1、简帛文献是指在中国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的以简帛为载体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帛书,秦汉简。内容主要是古籍,法律以及古代文书。详见钱存训的《书于竹帛》。2、简帛是竹简

    Lydia胖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汇总

    就是教育要科学化,历史研究要科学化,要唯物辩证法研究

    天壹老师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