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3

小耳朵累了
首页 > 论文问答 > 学生艺术核心素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沙发里的土豆

已采纳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要培养其核心素养的新要求,而核心素养主要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品质。一个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人才,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美术领域,核心素养既可以包括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包括绘画技能技巧,还能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审美能力及主动性思维能力等等[1]。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对美术教育标准进行了一定的提高,核心素养即是美术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二、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美术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新课改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变化,并遵循这一变化及相应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及理念,以改善自身的美术教学行为。而这一做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紧密的联系,美术教师需在充分明白教改的意义的基础上,审视自身教学能力的缺陷,及时调整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美术教学的本质即是以视觉为主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及其内涵进行理解,并且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深化理解美术作品[2]。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立足于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推进美术课堂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三、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一)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美术是一种植根于生活的视觉艺术,能够通过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其独特的内涵。因此,教师可采取生活情境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化教学情境,真切地明白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用途,使其更深刻地感受到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美术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在“泼墨荷花”这部分美术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自然界生长中的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要求学生学会以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来对美术作品进行阐释,掌握美术中的泼墨技法,并且领会这些以泼墨技法形成的美术作品的美术内涵及生活魅力。(二)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应该掌握的一项核心素养。初中学生的涉世经验不足,在评判美丑时,一般要在他人的告知或引导之下来进行。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欣赏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其形成审美能力,包括对美丑的鉴赏、对中庸和精彩的判断等等。(三)与传统元素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领域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需将传统文化元素积极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会寻找本土化、多元化、个性化、创新性等特征之间的平衡点[3]。而且通过渗透民间美术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进行美术创新,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的创新意识。比如在花圃方面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观察花圃图案的形状,并在活动中对图案的形状进行置换,形成新的美术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利于学生感受到美术创新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美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创新能力。(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并且拓展其视野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比如在《走进美术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亲身走进美术馆,使其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对展览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增加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见识。美术馆具有多样化的作用,其能够提高参观者的文化水平,并提高其美术修养,同时还能辅助学校开展美术教育,甚至可以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及借鉴。因此,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五)通过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电教手段是比较受欢迎的辅助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比如在《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电教手段来演示光明暗调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可以明白光与明暗变化,并了解到这些变化和几种因素有关:第一,光明暗调子的变化和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角度存在关系,若是光线无法照射,则该物面被称为暗面或背光面。第二,光明暗调子的变化和光线强弱、和物体的距离等都存在关系。支光越大,光照越亮;光线投射到物体的距离越近,其物体光照就越亮。第三,和对象物的距离存在关系。若是光照条件一致,在与对象物越远的情况下,物体会越暗。第四,和物体固有颜色的深浅度存在关系。在光照条件下,若是物体固有的颜色比较浅,则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就会更明显。因此,通过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可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其变化情况,提高其理解能力。四、结束语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实际的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法,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美术艺术的魅力,培养其良好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177 评论

一剪寒梅love

日前,教育部《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和命题》会议上,华东师大杨向东教授的论点:“核心素养是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看你学过什么,而是看你是否学到了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的能力。核心素养要可学习可测量。”教育部相关专家提出,核心素养的测试命题,情境设计是测评知识迁移能力的关键。为此,我向参加会议的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美术教研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周凤阜老师提问(在微信中我们对话)。李:如何将学到过的东西内化为自身的东西(能力),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周:不完全、是指用以解决生活、人生的能力。李:在美术学科课程的培育中,我们提出的核心素养如何让学生们达成?请教?也就是按照杨向东的论点,我们美术的核心素养学生们如何才能形成?我很想探讨此问题!周:学过的东西内化,意味着已知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核心素养指解决生活情境中具体情况的能力,实质是将学科置于生活原点及运用,意味着学生主体与社会环境客体的交互过程和处理能力。李:美术核心素养(20个字)的内化及形成基本的能力,则需要美术课程整体设计与教学更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觉经验,在艺术与生活的思维方法上得到提升。这样,学生们才可以真正形成视觉审美的基本能力(方法),在当下和之后成长的路途中,以解决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我们课标组确定的美术核心素养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文化理解。我个人对于美术的理解和认识(在100多年里中国人对于“ART”的解释尽管非常狭隘,有西方传入之后,对于“美术”概念上的约定俗成),并非是所谓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体系中所谓美术的内涵。我认为(我自己最新的论点、准备在11月16号华东师大召开的全球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主旨演讲中论述的观点:美术,是人(人类)自身为了生存(生活)需要,自主改变、改造现实状态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美术,是人类创造思想不断诞生、更新的生命动力。美术活动是早于人类一切技术性活动、运算、逻辑活动的基于生命发展需要的思维推演。这种思维方法引发出人类在各领域当中一系列的技术、技能(技巧)、工艺的革命(革新)。由原始人类就开始的视觉感受引发的造物转换活动(创造行为),是人类赖以改善生存环境、更好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视觉造物转换”这个概念,应该是从人的生命本源去思考美术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替代功用的基本视角。如果在儿童期的美术课程,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大学的本科教育中,能够全面渗透这一层面的思想,给这些未来的公民们渗透这样的思维方法,可能学生们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才有可能性。美术,绝不仅仅是一般人(公民)所看到的架上绘画,更不是那些害人的、目前在师范大学里教学法课当中还在误导未来准教师们基本教学技能的“简笔画”。如果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概括学前的艺术领域活动,还将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某种低水平模仿、低水平徘徊的所谓技能传递的水平上,那么,美术核心素养的达成必然是空话。杨向东博士无论如何论述此问题,在教育观念上虽然都对,但实质的学习效度将是无法让我们看到的。根据以上自己的思考,通过邮件方式向我国某著名教育学者(暂时不予以公开名字)咨询此问题,得到的回复是:杨向东的界定一部分是对的,但断言核心素养必须是可测量的,这不对。相反,真正的核心素养比如智慧、勇气、节制等是无法测量的。能够测量的素养只是一些比较表浅的、简单的、平庸的素养,比如读写算的技能。美术素养方面,你是专家。我赞成你的思路,现代美术教育越来越降低美术的艺术素养而使美术沦落为某种技术技能。再反思: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或者养成,现行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需要重新再次修订,现行的所有课程标准美术教科书需要重新编撰,无论是课程专家、还是教材的编写者、更重要的全国24万多在职的(小学到高中)美术教师,现有的全国所有示范大学(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的教师、在校的本科学生、研究生,对于美术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彻底改变!!!!!

201 评论

Queena兜兜

美术的核心素养内容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美术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陶艺,版画,书法,装裱,刻印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同美术能扯得上关系的技能。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利用美术的学科特性,与学生从心底里坦诚地沟通情感,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教学的内容多选择孩子们熟悉或喜欢的,特别要注意形式和方法应适合孩子们各阶段的智力发展和能力表现,避免孩子觉得太难,没有信心。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评论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想象力。

124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生艺术核心素养

    美术的核心素养内容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美术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学习

    阿里上市前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核心素养艺术表现

    核心素养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

    我来打包带走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传统艺术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素养1:图像识读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察、识别和解读。通

    转角的夏天xi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当代艺术核心素养

    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新的教学大纲中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笑靥的梦魇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艺术教育的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雾都下的吃货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