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0

蜜儿桃子1
首页 > 论文问答 > 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21第1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胖小咪咪

已采纳
大部分不会回复。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同时或在特定时限内投寄给多家报刊杂志社或出版社等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但国内各大杂志社与各个媒体都不支持一稿多投,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324 评论

缘分百合

1、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研究生学报》1982年10月第4期2、一个特殊句的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7月第7期3、关于多重复句的划分,《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9月第9期4、钟祥方言的动态三格,《研究生学报》1983年10月第5-6期合刊5、试论时种概念,《研究生学报》,1984年2月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逻辑》1984年第10期复印)6、钟祥方言本字考,《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10月第5期7、同一语义指向的“动/趋来”,《研究生学报》1984年10月第4期,(又见《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8、谈“不了”,《华中师院学报》,1985年1月第1 期9、语法层次和语义层次,《语言学通讯》,1985年总第2期10、用“笼罩”造句要注意什么?《读与写》,1985年第4期(署名更晓)11、写“到”还是写“倒”? ,《读与写》1985年第4期(署名晓丁)12、“类较”和“最……之一”,《语言学通讯》,1985年10月总第5期13、探索新路的可喜开端——读《语法研究与探索(一)(二)》,《语文导报》,1985年10月第10期14、“赤膊”“蒜苗”及其他,《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12期(署名于更)15、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析句方法,《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期16、隐蔽性施事定语,《语文研究》,1986年8月第4期17、试论时种概念(B),《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逻辑》1986年第8期复印)【注:文章题目后面注“B”为同名文章的修改稿,为区别和显示内容差异,用另一篇文章的序号表示,下同】18、ü、ê的省写与识别,(香港)《普通话》,1987年(4月)第2期19、关于建立语言学学,《语言学通讯》,1987年总第9期(署名晓更)20、语法和语法学习,《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1期21、语法学习语法研究和语法规范,《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1期22、词类、词性和名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1期23、动词和形容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2期24、数词和量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2期25、代词和词语的活用,《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2期26、副词介词和连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27、助词独用词和词的兼类,《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28、语法研究的路子与方法,《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又见《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29、单句和句子成分,《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30、短语和短语的结构类,《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31、短语的功能类和短语成句,《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4期32、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4期33、特定句式,《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5期34、句子的歧义现象,《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5期35、复句和关系词语,《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5期36、复句的紧缩与扩展,《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6期37、句群的特点与组造,《荆楚语言学刊》,1988年第1期38、句末助词,《荆楚语言学刊》,1988年第1期39、句末标点,《荆楚语言学刊》,1988年第2期40、《现代汉语》语法部分释疑,《卫星电视教育》,1988年第1期41、现代汉语语法复习答疑,《卫星电视教育》,1988年第2期42、现代汉语语法答疑(一),《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43、结构助词“的”语法功能,《普通话》,1988年第4期44、现代汉语语法答疑(二),《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45、试论V一V和VV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46、带“吧”问句的特点,《普通话》,1988年第5期47、特指是非问,《学语文》,1988年第5期48、现代汉语语法答疑(三),《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49、现代汉语语法答疑(四),《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6期50、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语言学通讯》,1988年12月总第16期(又见《语法求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1、“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1988年夏威夷大学第22届国际汉藏语学术讨论会论文),载《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2、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8月第4期53、要注意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高师函授学刊》,1989年第1期54、偷换概念造成的理论混乱,《语言学通讯》,1989年4月总第17-18期 (署名向朗)55、一部求实开拓创新的高校教材(现代汉语),《社会科学探索》(第2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署名更晓)56、青年一代语法工作者的大会师,《语法求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57、语言学的社会理解,《语言学通讯》,1990年9月总第21-22期58、现代汉语学习指要,《卫星电视教育》,1990年10月第5期59、文化语言学的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月第1期(《新华 文摘》摘目,人大复印资料复印,《高校文科文摘》《语言文字信息》摘要)60、“直中取”与“曲中求”——谈定势效应的运用,《现代交际》,1991年第3期61、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B),(张志公主编)《语文论集》(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6月62、右向传递句的延展和凝缩——关于“传息语法”的思考,《语言学通讯》总第23-24期,1991年10月,(又见(邵敬敏、刘大伟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1月)63、《标点符号用法讲话》读后,《中国语文》,1992年第3期64、现代汉语非特指问简答式的基本类型,《语言学通讯》,1992年总29-30期,(又见(邵敬敏主编)《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65、第7次现代汉语语法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语言学通讯》,1992年总29-30期66、语言产业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悄悄诞生,《语言学通讯》,1992年总29-30期67、语言学家邢福义,《统一战线》,1992年第3期68、反问句的特点和性质,《语文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4期69、现代汉语非特指问简答式的技巧选择,《语言学通讯》,1993年12月第3-4期合刊(又见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0、现代汉语非特指问对简答式的类型选择,《语言学通讯》,1993年7月1-2期合刊71、毛泽东著作中是非性反问句的反意类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72、毛泽东著作中是非性反问句的反意形式,《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73、现汉语法研究的语料对象和语料提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复印资料复印)74、把语言放在人的交际中来观察和教学——开设“语言交际艺术”课的一些认识,《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复印资料复印)75、现代汉语的是非式反问,(1993年8月北京香山第4届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会上宣读),收入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6、世纪之交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之走势,《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4期77、“句本位”“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汉语语法表述理论更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趋向,《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4期78、“八五”期间的现代汉语研究,(许嘉璐等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8月79、武汉方言助词“左”,《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80、比拟构成要素的作用及其特点,《高等函授学报》,1996年第3期(署名易含思)81、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开拓与进取——评《语言文字应用》五周年,《语言文字应用》 ,1996年第4期82、借代与借喻的异同与连用,《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1期(署名易含思)83、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时演进,《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11期复印84、中国语法学走向成熟的奠基作——邢福义著《汉语语法学》,《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85、大辩论可促进华语的学习,(新加坡)《联合早报》1997年9月16日86、状位“形容词+‘点’”的入位条件和语义取值,《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又见《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87、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选择、词义选择和词用选择,(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年3月5日、6日连载;又载(澳门理工学院)《理工学报》,1998年第2期88、脚下眼里都是“山”,《 华中师大报》,1998年5月30日89、足下眼里都是“山”,《 中华读书报》,1998年6月17日第1版(署名易含思)90、学者眼里要有山——记琼籍学者邢福义,《海南声屏报》,1998年7月4日第4版(署名易含思)91、他山之石可以攻“语”——新加坡国策和新加坡华语,《华中师大报》,1998年9月14日92、新加坡华语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华语形态透视,《语文建设》,1998年第12期93、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94、文化对语法的影响,《黄冈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95、新加坡华语虚词使用说异,《双语双方言(六)》,汉学出版社,1999年8月96、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97、“形容词”+“点”的信息功能与语义取值,《世界汉语教学》, 1999年第4期98、“‘这么’+形容词+‘点儿’”格式及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99、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方言》,2000年第1期100、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定位,《汉语学报》,2000年第1期,(又见(于根元主编)《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1、从社交常用语的使用看新加坡华族的语言选择及其趋势,《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3期102、谈“‘这么’+形容词+‘点儿’”格式,(中国语文丛书)《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103、现代汉语句末“了”意义的析离,(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104、邢福义先生评传,《汉语学报》2001年第2期105、 “动词+了+数量+了”的动态结构及“了”的意义与功能,(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创刊号第2期,日本朋友书店出版,2001年4月106、“除”字句的表意类型与介词“除”的语言功能,《HNC与语言学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107、汉语信息结构与语法实体成活,《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4期108、语法研究的两种宏观模式——上向研究与下向研究,《长江学术》第2辑(长江文艺出版,2002)109、社会用语与社会脉象的语言文化透视,《华中理工大学报》,2002年第5期110、The Floating of Negative Factor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Semantic Patterns of HUAIYI Sentences in Mandarin(否定因子漂移与“怀疑”句的语义类型识别),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Colips Publications,2003年10月,ISSHP,ISTP(本文的中文本,见萧国政《汉语语法的事实挖掘与理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11、汉语合音词的语音构成类型及语义语法问题,(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集)《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112、汉语量词“把”的意义、分类及用法——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认知解释与功能研究,《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又见《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113、试论21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内涵构成与发展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4(20)摘目。又见《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114、关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几个理论问题,《汉语·汉字·汉文化》,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9月115、量词“把”的类别及其用法,(《中国语文》编辑部编)《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116、词义性质与“X了”中“了”的词义,《Recent Advancement In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第5届国际汉语词汇语义会议论集), 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2004(又见萧国政《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7、“有+NP”格式的意义类型分析,《2005中文电脑国际会议论文集》,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118、汉语偏正名词短语的层次构造与语言理解,《2005中文电脑国际会议论文集》,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119、言语理解与言语的构成,《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8月120、汉语成分共用现象的语法性质与相关理论,《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第7期复印)121、小学语文教材词语注音的一致性问题,《语文建设》2006年第6期122、小学语文教材词语注音的规范性问题,《语文建设》2006年第7期123、从战略上保证汉语健康发展——对三套小学语文改革实验教材的调查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1日124、Document Re-ranking Using Cluster Validation and Label Propagation, ACM CIKM 2006 ,(运用聚合确认和标记传播的文本重列),EI125、信息处理的汉语语义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126、动词“打”本义的结构描写及其同义词群建构,《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27、Construcing Verb Synsets for Language Reasoning Based on Synst-Allolexeme Theory,[A] Recent Advance of Chines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plis Publications, Singapore (一种人机共享的词汇语义理论:“词群-词位变体”理论),ISTP128、Word Sense Learning based Feature Selection and MDL Principle, Journal of Language Resources and E(基于特征选择和MDL原则的词义学习),SCI129、发掘和构建民本文化价值观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大学、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2007湖北发展论坛:湖北和谐文化建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130、Semantic Composition and Formal Representation of Synonym Set (同义词集的语义构成与形式化表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esing 2008 (IALP 2008), Chiang Mai , Thailand,ISTP131、概念基元空间的下沉及与语义结构的语言对接,《HNC与语言研究》(第4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2、手持嵌入式系统应用中的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长江学术》,2009年第2期133、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人机语义研究,《HNC与语言研究》(第4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4、“语法三个世界”研究及修辞关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35、从概念基元空间到语义基元空间的映射——HNC联想脉络与词汇语义结构表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136、避免“抄袭”的正面教育与措施,《科学时报》,2011年6月10日第1版137、Ontology的类型及汉语词网的Ontology结构,《长江学术》,2011年第2期138、Ontology类型及汉语词义的人机共享研究,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军事科学出版社,07(合作)139、继承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促进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和国际化140、智能性新一代语义网模型: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联姻,中国社会科学报,05141、The Text Deduction and Model Realization of the Lexical Meanings in Dictionaries Based on “Synset-Lexeme Anamorphosis” and “Basic Semantic Elements and Their Structures”,In Proceedings of CLSW 2012,LNAI,Springer,2012,EI(合作)142、The Insights of Primitive-Primitive Structure into ELT through Task and Activity,In Proceedings of CLSW 2012,LNAI,Springer,2012,EI(合作)

175 评论

地球是个圆曲奇

你说的是《语言文字应用》吧?发稿难度大。 此刊是北大、南大双核心期刊。季刊,创刊于199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语言文字应用学术刊物,是国家语言学/汉语类核心期刊。本刊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致力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标准化,集中发表语言文字应用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努力促进语言文字应用学科的发展。主要栏目:语言文字规划、语言文字规范、推广普通话、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语言学、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基础研究,并追踪报道国内外有关语言文字应用的热点问题。文章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笔谈、资料等。 《语言文字应用》面向语言文字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主要读者对象包括:语言文字研究部门、信息处理部门、编辑出版部门和文秘系统的专业人员,高校中文系、计算机系、外语系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和大学生,中等师范和中学的语文教师、各级语委的业务干部以及其他语文爱好者。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21第1期

    你说的是《语言文字应用》吧?发稿难度大。 此刊是北大、南大双核心期刊。季刊,创刊于199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语言文

    冬日红葉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21第3期

    大部分不会回复。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

    泰迪熊Teddy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21

    各种外国语学校,北外,北二外,上外,大外,天外,北大,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及各师范学校外语系!等等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无忧快乐起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语言文字应用期刊

    现代语言学

    sunbaby8893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语言文字应用期刊字数

    《语言文字应用》于1992年创刊,龚千炎先生首任主编。历任主编、执行主编分别为:龚千炎、于根元、费锦昌、靳光瑾、李宇明、姚喜双。现任主编:张世平, 执行主编:叶

    神采飞扬0829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