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0

江河装饰
首页 > 论文问答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凌人happy

已采纳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北方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萨满文化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萨满教学术史》(2010年)。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萨满教昏迷术研究》。最终成果《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获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资助出版,于200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主持,最终成果《〈乌布西奔妈妈〉研究》获2009年度大连市学术专著出版资助。4.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萨满教文化研究》,主持,最终成果《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于200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5.吉林省教育厅课题《萨满教造型艺术的民族学调查与研究》(2004年立项)6.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国外萨满学前沿问题译介》(2006)。最终成果《域外萨满学文集》于2010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7.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满族家谱选辑》(2005),第一参加者。8.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北方古代民族萨满教史料整理》,主持,待结项。9.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满族萨满信仰调查与研究》,主持。阶段性研究成果《追寻萨满的足迹——松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于2009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2.《追寻萨满的足迹——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3.《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4.《萨满文化论》(与富育光合著),(台)学生书局,2005年9月5.《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6.《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萨满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书,入选《中国宗教研究年鉴》“部分宗教学著作”栏目。) 《萨满文化调查研究丛书》,主编,学苑出版社,2009-2010年①《金子一样的嘴——满族说部文集》,富育光主编,2009年②《萨满艺术论》,富育光著,2009年③《域外萨满学文集》,郭淑云主编,2010年2.《萨满文化研究》第2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3.《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 《萨满文化解读》,执行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5.《钦定八旗通志》,参与点校,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6.《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郭淑云、王宏刚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7.《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满族卷、鄂伦春族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8. 《宗教大辞典》,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8月9.《旗人生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10.《吉林旗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颜元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特点》,《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全文转载)。2.《从〈大义觉迷录〉看清世宗的民族思想》,《北方民族》1988年第1期。3.《萨满教浅析》,《协商新报》1990年52、53、54、55期4.《雍正〈上谕内阁〉及其价值》,《北方民族》1991年第3期5.《满族古文化遗存探考》,《满族研究》1991年第3期6.《萨满的社会职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1期7.《萨满教原始崇拜及其祭礼》(合),(台北)《民俗曲艺》,1991年夏季号8.《萨满教文化与东北史研究》,《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992年版9.《北方萨满教及其特征》,《宗教》1992年第1期10.《满族萨满教雪祭探析——兼论原始萨满教的社会功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11.《萨满教原始气运观探微》(合),《北方民族》1992年第3期12.《〈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论析》,《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13.《别具特色的满族服饰》,《吉林日报》1993、10、5五版。14.Social Function of the Manchu Shaman,Shamans and cultures(edited by Mihaly Hoppal and Keith DHoward),Budapest,1993年15.《鲸海文化初探》(合),《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6.《满族鸟崇拜文化探源》,(台北)《满族文化》第20期,1994年17.《鲸海文化特征论考——兼论满族先世与日本的海上往来》(合),《北方民族》1994年第3期18.《国际萨满教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匈牙利召开》,《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3期19.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chu Shamanic Dance,Shamaniam inPerforminc Art (edited by Tae-gon and Mihaly Hoppal),Budapest,199520.《表现诸多原始特征的鄂伦春族萨满教》,《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1期21.《萨满教文化及其对北方民俗的影响》,《东北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22.《鄂伦春族萨满教特点刍议》,《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6年4 期转载)。23.《满族鸟崇拜及其对民俗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7年2期转载)。24.《来自田野山乡的瑰宝——也谈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抢救》,《北方民族》1996年第3期25.《萨满教的鸟崇拜观念》,(韩国)《艺乡》(光明日报社月刊)1996年第8期26.《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传统道德建设》,《北方民族》1997年第3期27.《萨满医药与疗术》,《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28.《萨满教宇宙观探微》,《宗教》1998年3-4期29.《萨满判神及其特征》,《北方民族》1998年第4期30.《萨满教宇宙观论析》,(韩国)《韩国古典研究》1998年4期31.Der Urbegriff Des qiyun im Schamanismus,Studia et Documenta Manchu—Shamanica(edite by Giovanni Stary),Italy,199832. The Kyakala in China: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Journal de la Societe Finno-Ougrienne (Journal of the Finno-Ugrian Society), 1999(合)33、《萨满教灵魂观与北方葬俗》,《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34.《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1期(《2002年中国文艺学年鉴》转载)35.《萨满跳神治病程式与机理》,《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36.《萨满教灵魂观及其哲学思想》,《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37.《2001年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增刊38.《萨满面具功能与特征》,《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意大利《中亚杂志》(CentralAsiatic journal 2003(2)全文转载)39.《萨满教宇宙观及其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2期40.《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41.《萨满教造型艺术特征》,《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42.《萨满面具类型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3.《宁安满族玛虎仪式与玛虎面具刍议》,《戏曲研究》第62辑,2003年44.《萨满昏迷术的社会成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5.《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生物认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46.《萨满教天穹层次构想与吉数崇拜》,《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47.《萨满教表意符号形态》,《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48.《论萨满文化价值与抢救的紧迫性》,《长春日报》2004年8月10日49.《萨满教与氏族地理》,《满族研究》2004年第4期50.《从北方岩画看萨满教的崇拜观念》,《远东高教专刊》2004年第3期51.《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6期52.《北方民族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北方文物》2005年第1期53.《物候历法与萨满祭祀》,《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1期54.《宗教信仰及政策与民族关系》,《北方民族》2005年第1期55.The Medical Skill of shamanistic Therapy of Northern Chinese Minorities,ETHNOTHERAPIES IN THE CYCLE OF LIFE,200556.《蒙古族萨满过关仪式》,《北方民族》2005年第3期,收入《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之一《原始宗教与萨满教卷》(孟慧英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57.《萨满教成因要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8.《萨满的传承与技艺的传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9.《萨满文化与北方民俗》,《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60.《致幻药物与萨满通神体验》,《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61.《催眠术与萨满附体状态下的人格变化》,《宗教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62.《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63.《萨满脱魂的类型》,白庚胜、霍帕尔主编《萨满文化辩证》,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64.《“萨满”词源与词义考析》,《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65.《国外萨满生理心理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7年4期66.《汉军旗萨满祭礼》(合),郭淑云主编《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7.Religious Education in Manchu Shamanism, as Seen from Jiaowuyun,Shamans,200868.《萨满出神术相关术语界定》,《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2期69.《从教乌云看满族萨满教的宗教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70.The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Grandfathers the God in The Manchu Shi Clan,Shaman,Spring/Autumn 200971.《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的文学解读》(合),《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2.《中国萨满教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73.《中国萨满教80年研究历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1年2期74.《中国萨满教研究特点与展望》,《西域研究》2012年2期 1.[美] Michael Harner and Sandra Harner(迈克·哈纳、山德·哈纳)《萨满医疗的核心实践》,《萨满文化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匈] Mihily Hoppal(米哈伊·霍帕尔)《世纪之交的萨满教研究》,《满语研究》2002年第2期3.[美] Michael Harner(迈克·哈纳)《意识变异形态与萨满教》,《蒙古学信息》2003年第1期 1.《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2.《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吉林省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3.《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辽宁省优秀图书三等奖(2003)4.《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3)。5.《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论文),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2004)6.《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论文),获吉林省第八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提名奖(2005)7.《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一等奖(2006)8.《原始活态文化》,获吉林省高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9.《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10.《北方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吉林省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
154 评论

随风思恋

1、《论赛典赤治滇》,《宁夏社会科学》1984年3期。2、《赛典赤治滇评述》,载《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3、《元代云南至中南半岛北部的通道和驿站》,《思想战线》1987年3期。4、《元代云南站赤设置考》,载《史学论丛》第三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5、《元代云南驿传的特点及作用试探》,《思想战线》1988年1期。6、《从考古遗存看远古时代西南地区人们共同体的分布》,《思想战线》1989年增刊。7、《40年来我国西南民族史研究情况综述(上)》,《民族研究动态》1990年3期。8、《40年来我国西南民族史研究情况综述(下)》,《民族研究动态》1990年4期。9、《汉唐王朝的纳质制度》,《思想战线》1991年2期。10、《辽、西夏、金三王朝的水利》,载《史学论丛》第五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1、《百越在西南地区分布新议》,《思想战线》1993年6期。12、《先秦时期蜀、巴的民族关系》,《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6期。13、《巴蜀、西南夷地区大姓的异同及其形成的原因》,载《尤中教授从事学术活动40周年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4、《对中国人生育健康观变迁的历史考察》,载《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15、《元明时期云南的农业水利技术》,载《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16、《明代云南地区的水利工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17、《大理国里堠碑三通道考》,载《中国民族史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8、《大理国时期云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3期。19、《我国西南古代居民的婚姻生育习俗》,载《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年。20、《先秦时期濮越的民族关系》,载《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三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21、《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对云南边疆稳定的影响》,载《中国边疆研究通报》,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22、《云南地区至邻国交通史略》,载《中国边疆研究通报》,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23、《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婚育习俗》,《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1期。24、《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及其“守内虚外”治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6期。25、《明代以前广西地区的交通》,载《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年。26、《蜀汉南中治策新论》,载《秦汉史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7、《清朝治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思想及举措》,《思想战线》2001年1期。28、《应重视研究古代治理与开发边疆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1期。29、《论唐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对西南边疆的治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2期。30、《宋朝经营广西地区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2期。31、《明朝统治者眼中的西南边疆》,载《史学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32、《西南疆域史研究综述》(1989-1998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4期。33、《蒙元经营西南边疆的统治思想及治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1期。34、《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性质》,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35、《面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思想战线》2002年6期。36、《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1期。37、《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整理实践》,《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1期。38、《论南诏的民族政策》,《思想战线》2003年3期。39、《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中国藏学》2003年3期。40、《西双版纳古代对外交通考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期。41、《秦汉至隋代封建统治者眼中的西南边疆》,载《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42、《跨境民族与文化圈》,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三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3、《关于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几点建议》,载《面向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4、《大理国的民族治策和对外政策》,载《白族文化研究》第四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5、《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载《亚洲民族论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6、《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载《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47、《蒙元对贵州、广西与海南地区的统治和经营》,载《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48、《郑和下西洋所历诸国饮食文化考》,《中国饮食文化》2003年1期。49、《〈史记〉、〈汉书〉失载西南夷若干史实考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50、《元代云南行省的农业与农业赋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51、《关于清史编撰体例的几点看法》,载《清史编撰体裁体例讨论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2、《从赛典赤对云南的治策看蒙元的民族统治政策》,《回族研究》2004年2期。53、《论南诏不是国家级政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54、《古代南方民族的酒饮习俗》,《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6期。55、《古代中国至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的陆路交通》,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八辑,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6、《西南边疆史地研究》,载《2004—2005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研究前沿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7、《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性质》,载《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58、《论诸葛亮南中治策及其分类统治原则》,载《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文集》,群言出版社2005年。59、《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1期。60、《论两晋、南朝统治宁州及对宁州民族关系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期。61、《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特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1期。62、《云南特色饮食文化》,载《云南特色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3、《论中国古代治边的重北轻南倾向及其形成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64、《边吏张虔陀与唐朝、南诏关系之破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3期。65、为《云南日报文史哲》撰写以下15篇文章(1998年与2000年):《沧海桑田话交通》,《石门清溪连滇川》,《抚今忆古话南昆》,《茶马古道源流长》,《影响超前的滇黔普安道》,《滇铜川盐水陆运》,《滇缅路系胞波情》,《滇越通道说今昔》,《临沧古道何处寻》,《古滇江湖水运忙》,《行千里如至邻家》,《山间铃响马帮来》,《版纳驿路何时有》,《汉朝至宋代的澄江》,《元明澄江史迹拾趣》;获《云南日报文史哲》优秀作者一等奖。66、为(泰国)《星暹日报》撰写以下4篇文章(2003年):《元朝与中南半岛诸国关系考》,《南诏与大理国的文化》,《南诏与邻邦的关系》,《濮越民族的源流与分布》。67、《南越国的内外关系》,《中国壮学》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68、《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3期。69、《红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构想》,《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70、《秦汉蜀晋南朝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开发》,《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71、《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2期。72、《从南诏与唐朝之关系看唐朝治边及其边疆官吏》,《法国汉学》(法国)第十二辑,2007年。73、《16至20世纪前期苗族的社会生活与习俗》,《民族学报》第六期,民族出版社,2007年。74、《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6期。75、《古代治理边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构想》,《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2期。76、《试论中国边疆学的研究方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5期。77、《论封建王朝治边的历史经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78、《唐宋元明清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1期。79、《西南边疆史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2期。80、《影响云贵高原开发的社会历史因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3期。81、《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学术探索》,2009年4期。82、《中原王朝的夷夏观及其治边》,《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1期。83、《清代云南普洱茶考》,《清史研究》,2010年4期。84、《唐宋两朝至中南半岛交通线的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4期。85、《论羁縻治策向土官土司制度的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2期。86、《历代治边与云南的地缘政治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9期。

246 评论

criminalabuse

刊名: 传承 Inheritance & Innovtion 主办: 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9086 CN 45-1357/D 曾用刊名:广西党史 创刊年:199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收录网站:新闻出版总署、知网、维普、万方《传承》杂志是由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国际大16开本,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5—1357/D,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86。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主要的栏目:领导论坛、执政镜鉴、红色经典、档案揭秘、魅力广西、先锋礼赞、历史记忆、传承视野、党史文库等找不到杂志社的联系方式,黑龙江的杂志简介本刊是民族学专业学术类期刊。旨在交流民族工作经济,促进民族学研究。发表有关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民族文学、民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读者对象为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 有英文目次及文摘。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期刊信息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主编:沃岭生ISSN:1004-4922CN:23-1021/C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186号邮政编码:150081如果要在其他杂志发表可以和我联系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刊名: 传承 Inheritance & Innovtion 主办: 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永远在路上ing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

    1、,《苗学研究》(一),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2、《苗语中的汉语借词要规范化》,《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3、《谈谈汉语文的苗文翻译》,《民族

    朗姆薄荷儿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电话投稿

    云南大学西边中心的主任是:方铁 联系方式还得你自己想办法。

    小希很爱小希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要求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

    无人边框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可以冲查询,或者找代理咨询,通常买不到,不过可以直接联系编辑部邮购,学术期刊通常都是订阅的

    屈小兔.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