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3

鄙视投机者
首页 > 论文问答 > 思想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透明的黑布

已采纳
巧用儒学经典思想 构建和谐人文校园 孔子作为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 孔子儒学的经典思想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 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孔子的"仁学" 以人为本,强调道德的权威,人格的完善, 家庭与社会的伦理秩序以及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仁" 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儒学思想适时, 适机地落实到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去,对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开展人文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赢得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成功,都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 儒家的仁学崇德思想对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积极影响 思想内容上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学内容"六艺"(礼:德育,乐:美育,射和御: 军事体育,书和数:科学文化知识)包括道德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 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 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孔子还特别强调" 德"是君子的标志,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等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 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 因此我们可以说, 孔子在2500年前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 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 这种教育思想对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我们中小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为新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今天, 仍然要着重指出素质教育中最关键, 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即如何做人, 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 施教方法上的深远影响 孔子的德育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谓"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 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也只有这种人才有可能做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具有最理想, 最完善人格的人但是这样的崇高目标不是一蹴而就, 一步就能达到的, 必须有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才能逐渐完善人格的塑造, 达到最终的人文教育目标孔子提出"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 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这是最容易做到的, 也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然后逐步扩展: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 进一步上推到对长辈,对上级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都要尊重和敬爱; 向下推则要求对子女要"慈"(父慈才能子孝), 对下级也要像对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帮助……(即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的延伸); 在对兄弟友爱("悌")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广到对平辈也要讲友爱,对朋友也要态度真诚讲求信用 这就是"由近及远"逐步做到孝,悌,忠,信的要求 当这几步都已做到以后,再进一步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的道德修养(即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的修养)孔子认为通过这样的努力, 最终一定能把仁爱之心进一步扩展到全社会,达到"泛爱众" 的要求这样的道德实施方法,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 由亲至疏的顺序,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 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 因而这种实施德育的方法仍然十分适用于现在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 便于中小学生去躬行践履,能顺其自然地收到一定的成效 我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吾日三省吾身", 并且每天都抽三,五分钟时间来反省自己一天来的行为, 举动乃至学习等情况,要求学生每天先反思自己,总结自己, 让自己对自己的成长一清二楚,自己找到自己的人格缺陷, 每天去克服,去完善每两三周还开展一次"评头论足"班队会, 通过大家相互间对他人和自己的点评, 指出你认为最值得信赖的同学和你认为需要再努力的一些方面 这样由自己为起点,向外扩散,"由己及人", 逐渐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任,进而才能对他人,集体, 社会负责任!我还让同学们每月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写一封信,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中的亲情,增进他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 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再推广到朋友之情,师生之情 这样的人文道德教育就会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让学生受益匪浅 人文目标上的科学定向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人的一种综合的, 积极的潜质在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德育是其重要的内容 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角度看,培养"四有"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的教育目标,其中"有道德"是首要的内容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尽管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但社会上"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 的影响依然存在,"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 考研拿硕士博士","出国留学拿'绿卡'", 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实在的, 其它一切都是虚的,导致了只重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日趋严重 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现实呀!要知道,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就提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意思是说一般的人只知晓自己的利益,君子除了知晓自己的利益外, 还知晓社会的道义如果放任一己私欲,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当欲望与道义发生冲突时,应"以义制利",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 甚至可以为了不违背仁道而牺牲自己的生存欲,"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台湾著名的教育家高震东曾这样形容德育的重要性:" 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 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 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深入,持久地进行有针对性, 实效性的"五爱"教育, 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祖国是中国人民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也是全民族的崇高道德记得古代微子因纣王无道而出走, 箕子因此被贬为奴隶,比干因劝谏而被处死, 三人皆为了心中的仁道,舍弃了趋利避害的私欲,故儒学称其为" 殷有仁"(《论语·微子》) 我们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如加强历史,地理,文学等人文科学的学习, 用切实可行的人文教育来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促使学生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些具有高尚道德的榜样,像屈原,岳飞, 文天祥,刘胡兰等, 教育学生明白这些中华民族的伟大榜样之所以能流芳百世, 就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 以此来帮助和鼓励学生理解历史上高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对日常生活实践的人文反思, 唤醒青少年一代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切实增强他们对功利主义, 享乐主义等腐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 使他们真正感受和体验到人的尊严和人性的美好 积极做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全面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二 儒家追求的普遍性仁爱理想奠定了营造和谐人文校园的基石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 普遍性的仁爱可以说构成了儒家思潮旨在追求的一个崇高理想 儒家思想主张"德治"和"仁政",主张"以民为本", 奠定了我们今天提出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化管理, 构建和谐人文校园的基础 "恭,宽,信,敏,惠"是实施学校人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 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对待教师的管理上,实施" 孔子"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的思想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孔子提出的"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对当今校长管理学校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它是校长实施人文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选择 我们学校的杨校长就努力实践着这五个字就说"敏"(勤勉, 奋勉)吧!杨校长工作勤勤恳恳,毫不懈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带领大家同心干他经常与学生谈心,让校园管理紧扣学生的心弦 他能为六年级徐丹阳同学报考"杭外"的思想波动, 屈膝长谈两个多小时,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疏通, 他与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异常的融洽;他给全校师生树立了"文明, 卫生弯弯腰"的榜样——见到塑料袋, 纸屑便立刻捡在手里丢入垃圾箱;他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 而早晨健入校园的步伐却时常率先而至…… 他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热情工作着, 他坚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全校师生的心田, 用辛勤的汗水去美化学校——这共同学习,工作的乐园!再说"宽" 吧!杨校长在管理中坚持以宽容为本,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 讲究民主,校务公开,广纳贤言,对与自己政见不同者, 提意见者虚心相待,做到了包容宽厚,解放老师们的思想和个性, 放飞老师们的理想和激情,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 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时常给教师以人文关怀, 让学校给教师以家的感觉,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组织"打红五"比赛,组织舞会,组织登西山比赛,组织师生拔河, 组织班主任休假学习等等当然杨校长从不姑息错误, 该批评就严厉批评,但都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犯错误的人, 使其改过自新,轻装上阵,投身于学校的工作, 使学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 成为享受教育幸福的和谐乐园, 这样最终形成了新型的宽严适度的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 "爱之,能勿劳乎 "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构建和谐人文校园的有力保证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学校人际关系的主体, 因此构建和谐人文校园首先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意识,即在教育全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成为全体学生衷心信赖的亲密伙伴, 学生则是以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存在教师要时时, 处处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 真心实意地去尊重,理解,关怀每一个学生, 特别要厚爱处于暂时后进状态的学生; 教师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行动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因人而异" 地展开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倦"教导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 都把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毕生最基本的美德孔子说:"爱之, 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人曾向小学著名教育家王企贤老师取经,王老师回答说:" 要说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 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因此, 我认为教师只有对学生付诸无私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 如果把友谊比作财富,那么就教育同学们珍惜这份同窗之情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青少年时代的友谊是最纯真的 同学们要关心与自己同窗读书的伙伴, 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美好的同学友情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这句话教导我们在出现问题时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与同学相处, 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团结互助, 是打造健康和谐的同学关系的重要因素 "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 的师生道德追求是营造和谐人文校园的长远之计 孔子在追求普遍性仁爱的过程中,就曾经说过:"修己以敬人,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多么的重要, 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个体基础学校的校长,老师, 同学乃至家长,都应该做到修身养性,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我做起如:学生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我把他洗干净; 下课过路时发现地上有一片纸,我拾起来; 孩子提出要向希望工程捐款,我鼓励他支持他; 上洗手间看见一个水龙头还在漏水,我拧上它; 放学时教室里灯还亮着,我关上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遇上外地客人问路,我耐心细致地告诉他带领他…… 相信校园内的人们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都从小事中践行自己的道德素质,校园的人文文化也将更加和谐, 校园的人文品位也会更加高尚,校园的人文和谐将长久不衰 参考文献: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胡寅生主编,《小学教育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0 网文,《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孔祥发发表 何克抗 ,《孔子教育思想与教育的四大支柱》,《教育技术通讯》 网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浅谈德育教育的"根本"及"方法"》江苏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刘国营发表采纳哦
292 评论

aifayewong

档案管理专业各地考得科目不同,这是北京的专科,可以参考一下: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4 大学语文 4 5 文书学 6 6 档案管理学 6 7 档案保护技术 6 8 档案文献编纂学 6 9 科技档案管理 6 10 档案文献检索 5 11 电子文件管理 4 12 档案文献复制技术 4 13 企业档案管理 4 14 公共关系学 4 15 档案学概论

84 评论

周小米jiang

小学生刚入学不久,依赖性和模仿性较强,但由于年龄较小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些学生身上存在比较自私,不懂礼貌,不爱参加劳动等缺点。所以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一、 好品德的培养(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151 评论

相关问答

  • 思想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生刚入学不久,依赖性和模仿性较强,但由于年龄较小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些学生身上存在比较自私,不懂礼貌,不爱参加劳动等缺点。所以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小学生来

    cdzsmz5288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道家思想参考文献

    不论高于自己还是低于自己,一切皆为我师。师于天地万物是为道家的入门精神(道法自然在古代的解释是:道 效法 大自然。也就是 修道悟道 得从大自然天地万物 悟起 的

    李嘉图路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道家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14、15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8、9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牟锺鉴等《道教通论--

    伯妮新娘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道家思想参考文献出处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14、15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8、9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牟锺鉴等《道教通论--

    背信弃翊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道德的参考文献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都有,要想论文好,勤奋查资料是法宝

    思得不瑞奥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