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1

静静娃童鞋
首页 > 论文问答 >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论文摘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睿2010

已采纳
谈谈中国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自孔孟学说,儒家教育断掉之后,中国已经渐渐走入一个死胡同里,如果不恢复圣贤教育,其结果将会是极其糟糕和麻烦的。无论通过怎样的管理,怎样先进,乃至国际性的先进管理,结果都是麻烦的,西方的教育不适合中国。西方的教育走到现在也已经走到了末路,西方社会的许许多多的麻烦正是来自于教育的失败。中国的圣贤教育来自于最基础的孝道尊师,如果学生将这个最基础的都忘记了,那么任何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对任何人谈论他爱国,爱社会,那都是虚假人的。中国圣贤教育流传几千年,经历了多少个朝代,经历了数千年的考验都没有断掉,其中原因不难想像。唯独到了现代,圣贤教育刚刚断了八十多年就出现了这样许多的问题。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定位回归其基本规律——这就是教育事业首先是全民的,它是中性的。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其文化教育永远以它特有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教育一是为了教导国民如何做人处事,二是传授给人民以知识技能以求生存发展。普通人民他关心的是他的“柴米油盐”:如何养家活口,如何日子过得舒服一些,他的后代如何;从国家大局上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应该是善于为人处事,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有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等等。国家的教育方针应充分满足整个国家、民族及人民的需要,符合时代和形势的要求,才能造就各类人才从而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要教导所有的国民的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哲学以及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育理念应该重新回到‘怀疑眼光和批判精神’这个层次上来才谈得上真正的国民教育、才能谈得上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说得上真正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是中学到大学,没有‘怀疑眼光和批判精神’,人就不会得到提高,社会也就不会得到进步。因此我们的教育领域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一切,提出自己的见解;应该有不同的观点、允许争论。重新整理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文化精髓主要还是集中在古代。有好的也有坏的,也有被加工和扭曲过的,必须进行重新整理。首先,如《孙子兵法》仍然指导着当今一些社会军事活动;传统儒教的一些精华如‘先富而后教’思想贯穿着我国现代化改革事业,使得我国改革建设事业步伐稳健,“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崇尚万物并作,不伐异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精髓,至今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在革命和改革开放中运筹帷幄、从容不迫地领导中国人民迎接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也和他们的文化涵养密不可分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文化必须附于新的含义才能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象‘敬老爱幼’变为‘爱幼敬老’:父辈对子女的责任应是高于一切,对下一代的抚养、教育进行足够的投资,留给下一代一个美好清洁的生存环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和为贵’,不应是‘一团和气’,而是人与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等等。这样更能符合现代文化精神。恢复孔孟圣贤的教育,儒家基础是齐家治国,以孝道德行来恢复人心,制约人心和社会,再结合律法,首先能给社会渐渐带来安宁,恢复和谐。圣贤教育是恢复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的唯一出路,恢复圣贤教育,取其精华,从小教起,上至国家,下至民众,共同学习,尽快改正,恢复社会和谐安定。这样社会才能发展,世界才能和谐。需要注意:西方教育不能借鉴,也无法借鉴,西方教育已经走入死胡同中,跟随西方的教育走,只能将中国带入死路。
171 评论

看i哦飞机

《灾后临时学校的文化生态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10期;《曲径幽兰 各美其美: 棠湖中学三格教育的理论解读》《中国教育报》2011-6-28(9版),求是杂志《红旗文稿》新视点专辑全文转载”Review the Methodolog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1999 to 2010”,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in Czech Republic,2011;4《重读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9年11期全文转载;《重读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教育政策借鉴理论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6,《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特征变化及其制度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6期;《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必要、框架及限度》,载《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2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7年6期篇目辑要;收录金安平主编《权力与权利——教育公共政策的政治学研究 》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论我国教育政策分析的可能范式》,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演进路径的动力系统分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6A期,《新华文摘》2006年18期篇目辑要;《独立学院问题研究述评》,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年1期全文转载;《美国文化传统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2期。《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摘;《新华文摘》2005年11期转载;《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话语展现》,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12期全文转摘;《论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载《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建设书院式的新型民办高校——从书院的兴衰看我国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载《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12期全文转载;《全球一体化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1期;《英国文化传统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4年1期全文转载。

307 评论

奕彩彩绘

中国教育制度世纪变革回顾与展望 摘要】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晴雨表。中国自1904年颁行第一个学制来历经百年沧桑,折射出中国教育从封建走向现代、从兴学堂到立学制、从照搬外国到创立有特色的现代学制的历史进程。随着新世纪到来,自1922年沿用至今的“六、三、三、四制”面临历史挑战,推进学制创新将成为关系中国教育世纪发展的重要一环。 感兴趣与我索取全文

333 评论

相关问答

  •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论文摘要

    中国教育制度世纪变革回顾与展望 摘要】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晴雨表。中国自1904年颁行第一个学制来历经百年沧桑,折射出中国教育从封建走向现代、从兴

    叶子飞扬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论文摘要怎么写

    我们为何要写摘要?它的目的为何?简而言之,摘要的目的就是简单的讨论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容易的了解这篇文。它能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搭起一条桥梁。当您搜索信息时,您无法一下

    哇哇叮咕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论文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 2009-02-06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

    细舆媚砜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论文研究

    现在的教育是悖逆天道、颠倒人伦,本末倒置、离经叛道、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丢弃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丢弃民族文化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

    廖小可可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论文选题

    学术堂分四个步骤来教你如何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  1.选择一个笼统的题目  这个题目应该是你既感兴趣又对其有一定了解的题目。对这个题目你应该已有一些想法,而

    yanrongsun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