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lijieqin不想长大
首页 > 论文问答 > 唐宋文学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小黄鱼

已采纳
无为,其实它的意思并不是单纯的什么都不做,道家事实上是在强调自然的作用,就是说,当你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人为跨越自然的过程,或者强制改变。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意思就是说,当我发现事情可以做,我就顺应规律作,我发现事情遇到阻力,我就自然地放下,其实,举个例子,如果你谈恋爱,你发现这个爱情已经没有意思,失去了味道,你不会因为社会的道德约束而勉强维护感情,而能够当放手就放手。不过,我说的这个例子不一定好,因为人人有自己的情况,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社会的约束或者人为的希望而强制改变生活的什么东西,因为一旦你开始改变一个东西,你就违反了它的自然规律,你就等于拔苗助长,这样能听懂吗? 所以,他对于生活的指导意思,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如果你悟出来了,做起来一点困难都没有,说难也难,因为如果你无法跳出自己控制事物的欲望或者混乱的思想,你就没有办法做到,永远都不能。 指导就是,学会认清并且顺应自然的规律,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刻意去改变什么,比如说,一个很小的小孩希望去旁边玩沙子,他妈妈突然说:“别玩了,脏!”然后,就要试图阻止小孩,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利用自己的父母权威来压制小孩自然的探索的本性,这将会给他的未来留下深刻影响,负面影响。 然后,当你能够用一种欣赏的,而非得失的眼光看整个世界,你就会懂得放手的妙处,你不去希求得到什么东西,你就是这么生活,体验每一刻的生活,不去处心积虑的要获得什么,就是顺应自然过好每一刻,这时候你会发现,反而你生活中具备了所有你需要的美好的东西,你会觉得生活非常快乐,充实,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的哲学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260 评论

薇儿的悲伤

唐宋词的发展流程由小而大:由晚唐西蜀的艳情之作,而至李煜、冯延巳“士大夫之词”的堂庑渐开。是一大;柳永由小令而大量创作慢词,由抒情而叙事,由院落笙歌而市井、羁旅,是二大;苏轼以诗为词,开拓题材、提高意格、提升词境,融理趣而人,是三大;辛弃疾以文为词,驱遣古人、使事用典、敛雄心豪气而成温婉悲凉,是四大。伴随着这些由小而大的变化.亦有破体与遵体、越律与守律的纠缠。但唐宋词始终未曾背离美文与美听的原则。未离异其起始之时所奠定的“缘情”传统,未丢弃其“体物”之长。唐宋词一直为人所爱。词可以溯源于隋代,而发展繁荣于唐宋,其中经历了两、三百年的时间,词的流派也在不断地更替,无论是花间词派、南唐词派、北宋前期的晏欧柳,还是婉约词宗秦观和北宋后期的大晟词人周邦彦、贺铸,以及南宋的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在他们的词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出“愁”的滋味,或浅或深。唐宋词善于言愁,有友人爱侣间的离愁别恨;有深闺少女少妇的怀人的幽愁;有怀才不遇的寒士的叹贫嗟悲的哀愁;有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深愁。一部唐宋词史可以说是一条用“愁”与“悲”编织而成的关于人间悲苦之事的长卷。1908年,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发表,标志着词学研究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兹后的30年间词学研究和词学批评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针对了唐宋词特别擅长表现“审悲心理”的“本源”问题作了一番研究,王国维说“李后主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又说晏殊、冯延巳词有“忧生”、“忧世”之意”(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些实际上就是针对唐宋词关于审悲的“本源”的一个触及。唐宋词人既从前代文学那里传承了原本就已经积淀了十分丰厚的忧患心理的精神负担,又“吸收了”本朝新释放出来的忧患心理的势能,于是便形成了唐宋词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与“伤感”的另一种内容特色。在建国后30年里,前15年由于过分注重词体外部规律的探讨,单纯以论诗论文的方式论词,专门的唐宋词学批评范畴与术语几乎没有增加,相反,原有的多被忽略了。后来随着词学批评走向多元化,产生了一些专门的唐宋词学批评范畴与术语,如杨海明的《唐宋词史》首次在词学批评中引进“忧患意识”,用以阐释唐宋词的感伤色彩,其他像“狭深文体”、“心绪文学”、“类型风格”、“多重人格”、“以悲为美”、“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等术语都能恰如其分表达某些词学观念。纳兰性德说过:“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及忧患作。”(《饮水诗·填词》)这就揭示了“词”与“忧患(心理)”间的密切关系。20世纪80 年代的唐宋词研究表现出宏观的视野和鲜明的学术品格,现代化思潮的涌动导致了学术思想的变异,方法热、寻根热和文化热的潮汐,使唐宋词研究产生了多元的视角和多样化的方法,新老研究者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彰显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对唐宋词审美特别是审悲意识方面,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和量的飞跃:在质的方面,中青一辈的研究学者在吸收和继承老一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现不少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少的新的研究理论,如叶嘉莹的《迦陵论词丛稿》中作者把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词学理论进行了成功的对接,并用西方理论来观照中国传统词学理论,还有杨海明、邓乔彬、刘尊明、王兆鹏等新生代,取得许多超越前人的成果,尤其是“以悲为美”理论的提出,更是体现了“质”的飞跃;在量的方面,对于唐宋词审悲意识的研究者越来越多,这方面的研究论著也在不断地增加,老一辈如吴梅,她的《词学通论》、《霜崖词录》,还有吴梅的学生万云骏和唐圭璋,万云骏例如《伤春伤别是唐宋词的主旋律》,本文章追溯伤春伤别题旨的产生源头,《诗词曲欣赏论稿·总论》中以悲剧性的美这一古典诗词中的普遍问题进行评论,还有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词学论丛》;年轻一辈的如吴熊和的《唐宋词通论》,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杨海明先生的《唐宋词风格论》、《唐宋词史》、《论唐宋词所积淀的民族审美心理》,乔力的《“诗之余”———论中唐文士词的文化品位与审美特征》,刘乃昌的《论李清照的文化性格及审美趣向》等等。尤其是先生他在《唐宋词史》针对唐宋词的感伤色彩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而在1987年发表的《论唐宋词所积淀的民族审美心理》一文中,他以一个唐宋词读者和研究者的角度来阐述他对唐宋词中“悲”的色彩的审视,他说这是一种“悲美的褶褶色彩”,杨海明将唐宋词这种词体比喻成为一种特异的“光谱分滤器”,只从特殊的角度吸收外界的光和色,而这种光和色便是以“悲”为主的两大词境:一类是悲伤,一类是悲愤。在他看来,整个唐宋词所抒写的“悲哀”内容又是复杂的。当代对唐宋词审悲意识的研究,出现了多方法、多角度、多侧面的态势,如有以流派的转变更替为切入口,进行对唐宋词审悲意识的探索;有从民族心理与时代大背景结合为角度而进行研究,有的是从唐宋词审悲意识的内涵进行发散式的研究等等。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研究风格,其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深度也在不断地推进。其中成果卓著的有许多,如邓乔彬从中国文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因子的溯源开始,探求词文学美感形态的特质和表现,揭示其悲剧性内美的存在状态及原型意味;如吴惠娟《唐宋词审美观照》,邓乔彬《唐宋词美学》,杨伯岭的《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还有童庆炳发表的一些关于唐宋词审悲方面的研究以及阐释等。如在教授的《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中既扎根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又能超越这个传统,是一部既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又能真正贴近词作文本,既有深刻精细的分析又有高度的理论概括,中西文化交融的综合性著作。在这本著作里面作者以开阔的文化视野,纵横捭阖,既阐释唐宋词的审美文化特质又能延伸到唐宋词审美文化观念的演变和接受史,特别是在针对唐宋词的审悲意识的阐述这一章中,作者对于唐宋词审悲意识的艺术特征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并结合唐宋词文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唐宋词中的审悲意识与时代忧患心理的交融;二、唐宋词词体与人生境遇变化的关联;三、唐宋词审悲意识对于生命感动的辨析;四、唐宋词塑造的孤独形象的悲感艺术特性,加深了我们对于唐宋词艺术特征和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256 评论

寒江之月

社会动态 感情思想 一般都是根据现实社会的实情去记述的

276 评论

宾格砖家

建议可以写一下北宋的隐士林浦,不过网上关于他的资料还蛮少的啦。很喜欢他诗中的意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不知道是否合你的意啦

177 评论

小懒虫菲菲

你好!汉语言文学类的论文最好上中国知网上寻找一些参考文献,比较专业或者参考<<散文选刊>>理论版的相关文章

232 评论

相关问答

  • 唐宋文学论文

    你好!汉语言文学类的论文最好上中国知网上寻找一些参考文献,比较专业或者参考<<散文选刊>>理论版的相关文章

    瑞贝卡tt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唐宋词论文

    唐诗与宋词的异同。

    Elena小妞仔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唐宋文献学论文

    唐宋诗词任选一方面写一篇论这样我理解怎么写

    小苹果花苑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唐宋文化论文

    社会动态 感情思想 一般都是根据现实社会的实情去记述的

    快乐皇帝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唐宋文学论文文献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论文提纲  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

    花小卷2010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