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8

陳詞濫雕
首页 > 论文问答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黎明前的静谧

已采纳
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投资风险预测模拟 生物数学学报, 2010,25(1) :182-190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决策模拟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 2007,22(2) :360-372冬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协同变化特点及水肥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12):2449-2458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量化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5(5):98-99山西省榆社县云竹河流域土地整理决策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22(1):46-48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结构模式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1, 20(6):32-35合理施肥中投资风险预测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 19(11): 127-129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The Nutritive Value of Pleurotus Ostreatus Growingin Vinegar-Waste Culture M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Engineering, 1999, 8(4): 404-411灰色系统理论在苹果树水势与生态因子日变化中的应用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17(4):335-338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在家畜多性状综合评判中的应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17(2):171-175合理施肥中确定边际利润率值的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17(10):49-52灰色预测在农林牧系统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16(4):414-417醋糟料平菇蛋白质营养价值研究 营养学报, 1996, 18(2):155-158醋糟平菇栽培原料科学配方综合研究 生态学杂志, 1996, 15(1):61-63模糊数学中综合评判的应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2(3):255-258土地资源动态评价的数学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2(2):144-145计算田坎系数方法研究—Fuzzy关系方程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年增刊:5-9关于企业竞争的数学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0, 10(4):336-339微积分教学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 农业高教研究,1990(2): 36-39(以上均为第一作者)
237 评论

WTF=WheresTheFood

(一)主持的课题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接触与湘西南苗瑶“平话”调查研究》(09BYY064)2.2008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汉语的语言接触与变异研究》 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07JC40002)《湘西南苗族平话的语言接触和语言转移研究》 200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400505)《湘西南苗族“平话”的社会语言学研究》5.200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资助项目(0606014A)《湘西南少数民族汉语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6.200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的区域特征和历史演变研究》,已结题(结项证书号为20070097)。(二) 专著及教材专著(独著):《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教材(主编):《新编应用文写作》,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三) 主要论文1.《湖南会同话知三章组的老派和新派读音》(独著),《方言》2009第3期2.《从湘方言词语看宗教信仰对农业生产习俗的影响》(合著,第一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3.《麻阳(高村)话两个特殊的语音现象》(独著),《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4.《20世纪以来湘西南汉语方言研究述评》(独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四期。5.《论湘语在湘西南地区的接触与变异》(独著),《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6.《湘西南汉语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及演变》(独著),《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7.《从古全浊声母的渐变看曾家湾(绥宁县)话的过渡性》(独著),《船山学刊》2006年第3期。8.《湘语区农业生产习俗的地域特色》(合著,第一作者),《求索》2007年第3期。9.《离散式音变的方言新证——以关峡(绥宁县)苗族平话ou韵的来源为例》(独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0.《从方言视角看湖南地域文化》(独著),《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11.《湘西南苗族平话词汇的文化透视》(独著),《船山学刊》2007年第5期。12.《湖南通道“本地话”语音记略》(独著),《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13.《绥宁(关峡)苗族“平话”的语音特点》(独著),《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14.《试论绥宁“关峡平话”的系属》(独著),《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15.《绥宁关峡苗族平话的代词》(独著),《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179 评论

思念你的情意

(2001年以来)2001年论文1.胡卫平.论中学生科学能力的结构. 中国教育学刊,2001,(3)。被教育文摘周报(2001年9月19日)摘录。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8次2.胡卫平.论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教育科学研究,2001,(4):5-8。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1次3.胡卫平、王新.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学科教育,2001,(3):14-18。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4.胡卫平、罗来辉.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学科教育,2001,(2):27-31。人大复印资料:G37《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年第一期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5次5.胡卫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1、9、12002年论文6.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教育研究,2002,(1)。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2月27日)、教师报(2002年3月6日)摘录,被中国改革发展研究文库评为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D421《青少年导刊》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7次;硕博论文15次7.胡卫平、徐晓梅.中学生科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2,(2)。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8.胡卫平.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1-3。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5次9.Weiping Hu, Philip A A Scientific Creativity Test for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SSCI期刊) 2002年第4期。10.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被引用:硕博论文9次11.胡卫平.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2002年第9期(24卷)。 12.胡卫平.中学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2002年第9期(23卷)13.胡卫平、李吉庆、吉安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若干理论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1次14.胡卫平.科学探究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校长,2002年第9期。15.申继亮、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第4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3次2003年论文 胡卫平、孟 进.中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17.胡卫平.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校长,2003年第4期.(2003年4月)18.胡卫平、张争宽.中学科学规律教学的心理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19.胡卫平、王保祥.科学创造性思维分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2003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1次20.胡卫平.中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心理分析及能力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8期(2003年8月).21.Chongde Lin, Weiping Hu, Philip Adey & Jiliang S The influence of CASE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SSCI), 2003年第2期(2003年6月)(第33卷),143-22.胡卫平 林崇德 申继亮.英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5期(第26卷)2003年9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5次;硕博论文7次23.胡卫平、韩琴.国外对青少年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0期。(2003年10月)24.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G36,2003年5月。 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26.胡卫平.提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咋办.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3日教育科学版。2004年论文27.胡卫平.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培养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4期。33-3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9次 胡卫平 朱晓民 丰向日。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上)——概况与成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23-26页。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68期),18-23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8次30.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11期),40-42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 丰向日 朱晓民。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下)——问题与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第26-29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32.胡卫平。科学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科教育,2004年第6期,35-38页。2004年6月。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33.胡卫平、胡耀岗。教师教育发展与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7-131页。2004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7次。34.胡卫平。科学概念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44-4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2次。35.张宏、胡卫平。物理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43-45页。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36.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hongde。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olescents。Acta Psychological Sinica,2004(6)。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2次37.韩 琴、胡卫平。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研究。远东高教学刊,2004年第3期(04年9月)。38.胡卫平、刘建伟。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与修正。学科教育,2004年第12期,第34-38页。(04年12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6次2005年论文39.胡卫平 韩琴 温彭年 李金碧。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2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3次;硕博论文22次。40.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3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 2次。41.韩 琴胡卫平 邹玉敏。 中小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及其培养。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42.刘建伟 韩琴 胡卫平。中学生的相异构想及其转变策略。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2次。43.孙枝莲 胡卫平 温彭年 李金碧。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被引用:期刊论文5次;硕博论文5次。44.胡卫平 丰向日。 山西省县级教育支持系统现状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45.孙枝莲 胡卫平。新课改下的教育教育观念现状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46.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概念图的研究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硕博论文13次。47.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 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48.Han Qin, Hu W The development study of pupils’ creative question-as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SCI期刊), 2004, 39(5/6)2006年论文49.胡卫平.论基础教育中科学创造力的培育.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50.胡卫平 郧海丽.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生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51.胡卫平 韩 琴.国外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3次。52.胡卫平 韩琴.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4期。944-946。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53.胡卫平 胡耀岗 韩琴.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3期,70-74。54.胡卫平 杨环霞.普通高师院校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46-148。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2次。张孝义 程素萍 胡卫平.元认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张孝义 秦金亮 胡卫平.职业自我效能的价值及其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4次。张孝义 胡卫平 程素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007年论文58.韩琴 胡卫平 周宗奎。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37-42。被新华文摘题录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硕博论文2次。59.胡卫平 韩琴。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58-63。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60.胡卫平 张淳俊。跨学科概念图创造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心理学报,2007年第4期,39(4):697-705。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 韩琴 胡卫平。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研究》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62.刘建伟 胡卫平。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127-130。63.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年第4期,59-63。64.胡卫平、李瑞芳。学前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02-105。65.胡卫平。科学教育的研究趋势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7年第4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2008年第2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1次。2008年的论文66.胡卫平 陈明.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抽象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62-66。被中国教育前沿全文转载。67.胡卫平 李海燕 秦亚平.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的初步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第1期,1-5。68.胡卫平 师全真 马红艳.身心康宁理论研究述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2-135。69.胡卫平 杨环霞.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素养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58-61。70.胡卫平.“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之四: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人民教育,2008年第11期,7-10。71.胡卫平 刘建伟.科学概念转变的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1222-1224。72.胡卫平 卫 妍.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7期,88-92。73.胡卫平.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小学校长,2008年第9期,36-38。74.HU Weiping, CHEN 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ffect of new and old science curriculum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 3 (4):493-503。75.杜艳芳 胡卫平.“学思维”活动课程对7~8岁儿童图形思维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探索,2008年第12期。76.韩琴 周宗奎 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与教学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77.张孝义 胡卫平.自我效能对于创造力研究的价值.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009年部分论文 Mingxin Liu, Weiping Hu, Shi jiannong and Philip A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Affective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in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9, (1):1- 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青少年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综述.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5期。胡卫平 单欣欣.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胡卫平 王兴起.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心理科学,出版中

306 评论

mujiontheway

不是,上了四年还不知道那个是国家刊物了。

137 评论

天使禁猎区0

主编:董常生地址: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稿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唯物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文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研究和和谐社会构建,为我国农业事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刊登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科学性研究,地方及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果。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自负。来稿要求:文稿应符合我刊办刊方向,论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合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文献无误,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稿中的术语、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量和单位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每篇文章字数以5000字左右为宜。论文格式(模板见我刊网站):题目(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要求简明、具体、确切,不得与已发表的论文同题)中文摘要(200~300个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含性和概括性。)关键词(3~8个词)中图分类号(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引言(包括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本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四方面内容,引言不编标题序号。)正文(有图题、坐标、图例及表题、表头时均须附中英文对照)参考文献(以10篇左右为宜,文献序号按其在文内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标注。)著录格式为: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四位以上作者列出前三位后用等)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四位以上作者列出前三位后用等)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作者及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和以上内容英文对照及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联系方式等内容,请另纸打印附后,以便我刊进行盲审处理。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基金项目:基金类别及编号(或项目批准文号)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一律采用电子版网上投稿,在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1个月内末接到用稿通知时,请自行处理。本刊反对抄袭及一稿多投,对有抄袭及一稿多投现象的作者,一经发现5年内不再刊用该作者任何稿件。本刊有权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允许对文稿作修改,务请在来稿时说明。来稿一经刊登即同时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上发表,作者若有异议务请在来稿中说明。稿件刊登后将按照有关规定酌致稿酬(本稿酬同时含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学报二册。来稿请通过本刊网站网络投稿系统进行,发稿后以注册用户名登陆查询稿件进展。为节约作者及编辑时间,本刊谢绝登门投稿及查询。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请勿将稿件寄发个人。

94 评论

相关问答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

    主编:董常生地址: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稿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农业

    龙真妈妈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字数

    校园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探究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已成为辅导员日常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班级优良学风的

    shirleyxtt00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格式

    校园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探究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已成为辅导员日常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班级优良学风的

    好事都找我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截至2015年10月,山西农业大学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

    啵嘶小王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审稿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

    七七七绮哥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