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格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格式

发布时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格式

校园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探究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已成为辅导员日常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下面从其形成原因、特点及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等方面简要分析一下。 一、大学生恋爱的普遍原因: 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寻求感情寄托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 二、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1、自主性强:个性突出,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当喜欢上一位异性后,传统的“托人传达”和含蓄的“暗送秋波”已不采用,而“单刀直入”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听其自然发展以求水道渠成,由此看来大学生面对爱情的方式大胆直率敢说敢为,敢于主动表达非被动等待。 2、恋爱动机简单化: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主要是感情寄托。有许多同学反映“学医课程多,竞争激烈,责任大,精神压力大,有必要找一位知己倾诉,同时又能相互鼓励、互相帮助,把学习搞好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3、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2、单相思与爱情错觉: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它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3、失恋: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它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 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 (3)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2、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行为大方。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2)亲昵动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一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3、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1)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大学生要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主动关心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2)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3)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 4、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在新的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参考文献:[1] 杨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2] 马忠丽,张玉堂 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成因及对策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 2002, (04) [3] 肖芳 浅析大学生恋爱观教育[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6) [4] 刘彦华,李鑫,曾宪翠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 2007, (04) [5] 李祝 大学生恋爱心态及其对策 今日泰州, 2002, (06) [6] 何会宁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5, (06) [7] 卢春莉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新动态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8] 苏红,任永进 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 (02)

你说的学报 是指校报嘛?如果指的是校报 那么 它不是国家级的刊物~~~话说 我还没听过学报这个东西嘞~~

截至2015年10月,山西农业大学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创新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西省绿色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作物化学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与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原土化系“综合实验室” 、旱作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实验室 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 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山西省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昆虫研究所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兽医科学研究所畜牧科学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食品研究所化学生态研究所农业信息化研究所土地科学研究所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7月,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有各类藏书近15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约100万册,电子图书57万册;中、外文期刊(含电子版)5万余种;农业及生物类优秀博、硕士论文2万余篇;各类中外文数据库24个。 ●学术刊物《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 )》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农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本刊获《 CAJ-CD规范 》执行优秀奖;连续多年在山西省期刊质量评估中获“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奖;2008年被评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具有权威性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同时被《中国农业文摘》等文摘刊物收录。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

主编:董常生地址: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稿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唯物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文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研究和和谐社会构建,为我国农业事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刊登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科学性研究,地方及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果。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自负。来稿要求:文稿应符合我刊办刊方向,论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合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文献无误,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稿中的术语、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量和单位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每篇文章字数以5000字左右为宜。论文格式(模板见我刊网站):题目(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要求简明、具体、确切,不得与已发表的论文同题)中文摘要(200~300个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含性和概括性。)关键词(3~8个词)中图分类号(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引言(包括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本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四方面内容,引言不编标题序号。)正文(有图题、坐标、图例及表题、表头时均须附中英文对照)参考文献(以10篇左右为宜,文献序号按其在文内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标注。)著录格式为: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四位以上作者列出前三位后用等)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四位以上作者列出前三位后用等)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作者及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和以上内容英文对照及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联系方式等内容,请另纸打印附后,以便我刊进行盲审处理。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基金项目:基金类别及编号(或项目批准文号)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一律采用电子版网上投稿,在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1个月内末接到用稿通知时,请自行处理。本刊反对抄袭及一稿多投,对有抄袭及一稿多投现象的作者,一经发现5年内不再刊用该作者任何稿件。本刊有权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允许对文稿作修改,务请在来稿时说明。来稿一经刊登即同时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上发表,作者若有异议务请在来稿中说明。稿件刊登后将按照有关规定酌致稿酬(本稿酬同时含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学报二册。来稿请通过本刊网站网络投稿系统进行,发稿后以注册用户名登陆查询稿件进展。为节约作者及编辑时间,本刊谢绝登门投稿及查询。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请勿将稿件寄发个人。

不是,上了四年还不知道那个是国家刊物了。

(2001年以来)2001年论文1.胡卫平.论中学生科学能力的结构. 中国教育学刊,2001,(3)。被教育文摘周报(2001年9月19日)摘录。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8次2.胡卫平.论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教育科学研究,2001,(4):5-8。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1次3.胡卫平、王新.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学科教育,2001,(3):14-18。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4.胡卫平、罗来辉.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学科教育,2001,(2):27-31。人大复印资料:G37《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年第一期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5次5.胡卫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1、9、12002年论文6.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教育研究,2002,(1)。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2月27日)、教师报(2002年3月6日)摘录,被中国改革发展研究文库评为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D421《青少年导刊》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7次;硕博论文15次7.胡卫平、徐晓梅.中学生科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2,(2)。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8.胡卫平.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1-3。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5次9.Weiping Hu, Philip A A Scientific Creativity Test for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SSCI期刊) 2002年第4期。10.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被引用:硕博论文9次11.胡卫平.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2002年第9期(24卷)。 12.胡卫平.中学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2002年第9期(23卷)13.胡卫平、李吉庆、吉安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若干理论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1次14.胡卫平.科学探究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校长,2002年第9期。15.申继亮、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第4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3次2003年论文 胡卫平、孟 进.中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17.胡卫平.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校长,2003年第4期.(2003年4月)18.胡卫平、张争宽.中学科学规律教学的心理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19.胡卫平、王保祥.科学创造性思维分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2003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1次20.胡卫平.中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心理分析及能力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8期(2003年8月).21.Chongde Lin, Weiping Hu, Philip Adey & Jiliang S The influence of CASE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SSCI), 2003年第2期(2003年6月)(第33卷),143-22.胡卫平 林崇德 申继亮.英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5期(第26卷)2003年9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5次;硕博论文7次23.胡卫平、韩琴.国外对青少年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0期。(2003年10月)24.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G36,2003年5月。 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26.胡卫平.提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咋办.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3日教育科学版。2004年论文27.胡卫平.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培养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4期。33-3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9次 胡卫平 朱晓民 丰向日。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上)——概况与成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23-26页。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68期),18-23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8次30.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11期),40-42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 丰向日 朱晓民。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下)——问题与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第26-29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32.胡卫平。科学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科教育,2004年第6期,35-38页。2004年6月。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33.胡卫平、胡耀岗。教师教育发展与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7-131页。2004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7次。34.胡卫平。科学概念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44-4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2次。35.张宏、胡卫平。物理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43-45页。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36.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hongde。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olescents。Acta Psychological Sinica,2004(6)。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2次37.韩 琴、胡卫平。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研究。远东高教学刊,2004年第3期(04年9月)。38.胡卫平、刘建伟。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与修正。学科教育,2004年第12期,第34-38页。(04年12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6次2005年论文39.胡卫平 韩琴 温彭年 李金碧。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2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3次;硕博论文22次。40.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3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 2次。41.韩 琴胡卫平 邹玉敏。 中小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及其培养。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42.刘建伟 韩琴 胡卫平。中学生的相异构想及其转变策略。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2次。43.孙枝莲 胡卫平 温彭年 李金碧。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被引用:期刊论文5次;硕博论文5次。44.胡卫平 丰向日。 山西省县级教育支持系统现状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45.孙枝莲 胡卫平。新课改下的教育教育观念现状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46.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概念图的研究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硕博论文13次。47.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 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48.Han Qin, Hu W The development study of pupils’ creative question-as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SCI期刊), 2004, 39(5/6)2006年论文49.胡卫平.论基础教育中科学创造力的培育.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50.胡卫平 郧海丽.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生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51.胡卫平 韩 琴.国外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3次。52.胡卫平 韩琴.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4期。944-946。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53.胡卫平 胡耀岗 韩琴.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3期,70-74。54.胡卫平 杨环霞.普通高师院校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46-148。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2次。张孝义 程素萍 胡卫平.元认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张孝义 秦金亮 胡卫平.职业自我效能的价值及其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4次。张孝义 胡卫平 程素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007年论文58.韩琴 胡卫平 周宗奎。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37-42。被新华文摘题录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硕博论文2次。59.胡卫平 韩琴。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58-63。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60.胡卫平 张淳俊。跨学科概念图创造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心理学报,2007年第4期,39(4):697-705。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 韩琴 胡卫平。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研究》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62.刘建伟 胡卫平。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127-130。63.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年第4期,59-63。64.胡卫平、李瑞芳。学前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02-105。65.胡卫平。科学教育的研究趋势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7年第4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2008年第2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1次。2008年的论文66.胡卫平 陈明.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抽象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62-66。被中国教育前沿全文转载。67.胡卫平 李海燕 秦亚平.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的初步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第1期,1-5。68.胡卫平 师全真 马红艳.身心康宁理论研究述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2-135。69.胡卫平 杨环霞.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素养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58-61。70.胡卫平.“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之四: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人民教育,2008年第11期,7-10。71.胡卫平 刘建伟.科学概念转变的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1222-1224。72.胡卫平 卫 妍.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7期,88-92。73.胡卫平.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小学校长,2008年第9期,36-38。74.HU Weiping, CHEN 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ffect of new and old science curriculum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 3 (4):493-503。75.杜艳芳 胡卫平.“学思维”活动课程对7~8岁儿童图形思维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探索,2008年第12期。76.韩琴 周宗奎 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与教学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77.张孝义 胡卫平.自我效能对于创造力研究的价值.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009年部分论文 Mingxin Liu, Weiping Hu, Shi jiannong and Philip A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Affective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in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9, (1):1- 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青少年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综述.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5期。胡卫平 单欣欣.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胡卫平 王兴起.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心理科学,出版中

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投资风险预测模拟 生物数学学报, 2010,25(1) :182-190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决策模拟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 2007,22(2) :360-372冬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协同变化特点及水肥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12):2449-2458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量化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5(5):98-99山西省榆社县云竹河流域土地整理决策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22(1):46-48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结构模式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1, 20(6):32-35合理施肥中投资风险预测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 19(11): 127-129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The Nutritive Value of Pleurotus Ostreatus Growingin Vinegar-Waste Culture M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Engineering, 1999, 8(4): 404-411灰色系统理论在苹果树水势与生态因子日变化中的应用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17(4):335-338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在家畜多性状综合评判中的应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17(2):171-175合理施肥中确定边际利润率值的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17(10):49-52灰色预测在农林牧系统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16(4):414-417醋糟料平菇蛋白质营养价值研究 营养学报, 1996, 18(2):155-158醋糟平菇栽培原料科学配方综合研究 生态学杂志, 1996, 15(1):61-63模糊数学中综合评判的应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2(3):255-258土地资源动态评价的数学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2(2):144-145计算田坎系数方法研究—Fuzzy关系方程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年增刊:5-9关于企业竞争的数学模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0, 10(4):336-339微积分教学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 农业高教研究,1990(2): 36-39(以上均为第一作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字数

校园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探究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已成为辅导员日常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下面从其形成原因、特点及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等方面简要分析一下。 一、大学生恋爱的普遍原因: 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寻求感情寄托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 二、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1、自主性强:个性突出,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当喜欢上一位异性后,传统的“托人传达”和含蓄的“暗送秋波”已不采用,而“单刀直入”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听其自然发展以求水道渠成,由此看来大学生面对爱情的方式大胆直率敢说敢为,敢于主动表达非被动等待。 2、恋爱动机简单化: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主要是感情寄托。有许多同学反映“学医课程多,竞争激烈,责任大,精神压力大,有必要找一位知己倾诉,同时又能相互鼓励、互相帮助,把学习搞好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3、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2、单相思与爱情错觉: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它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3、失恋: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它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 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 (3)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2、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行为大方。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2)亲昵动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一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3、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1)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大学生要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主动关心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2)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3)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 4、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在新的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参考文献:[1] 杨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2] 马忠丽,张玉堂 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成因及对策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 2002, (04) [3] 肖芳 浅析大学生恋爱观教育[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6) [4] 刘彦华,李鑫,曾宪翠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 2007, (04) [5] 李祝 大学生恋爱心态及其对策 今日泰州, 2002, (06) [6] 何会宁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5, (06) [7] 卢春莉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新动态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8] 苏红,任永进 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 (02)

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2001年以来)2001年论文1.胡卫平.论中学生科学能力的结构. 中国教育学刊,2001,(3)。被教育文摘周报(2001年9月19日)摘录。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8次2.胡卫平.论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教育科学研究,2001,(4):5-8。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1次3.胡卫平、王新.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学科教育,2001,(3):14-18。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4.胡卫平、罗来辉.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学科教育,2001,(2):27-31。人大复印资料:G37《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年第一期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5次5.胡卫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1、9、12002年论文6.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教育研究,2002,(1)。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2月27日)、教师报(2002年3月6日)摘录,被中国改革发展研究文库评为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D421《青少年导刊》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7次;硕博论文15次7.胡卫平、徐晓梅.中学生科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2,(2)。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8.胡卫平.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1-3。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5次9.Weiping Hu, Philip A A Scientific Creativity Test for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SSCI期刊) 2002年第4期。10.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被引用:硕博论文9次11.胡卫平.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2002年第9期(24卷)。 12.胡卫平.中学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2002年第9期(23卷)13.胡卫平、李吉庆、吉安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若干理论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1次14.胡卫平.科学探究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校长,2002年第9期。15.申继亮、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第4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3次2003年论文 胡卫平、孟 进.中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17.胡卫平.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校长,2003年第4期.(2003年4月)18.胡卫平、张争宽.中学科学规律教学的心理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19.胡卫平、王保祥.科学创造性思维分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2003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1次20.胡卫平.中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心理分析及能力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8期(2003年8月).21.Chongde Lin, Weiping Hu, Philip Adey & Jiliang S The influence of CASE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SSCI), 2003年第2期(2003年6月)(第33卷),143-22.胡卫平 林崇德 申继亮.英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5期(第26卷)2003年9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5次;硕博论文7次23.胡卫平、韩琴.国外对青少年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0期。(2003年10月)24.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G36,2003年5月。 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26.胡卫平.提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咋办.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3日教育科学版。2004年论文27.胡卫平.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培养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4期。33-3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9次 胡卫平 朱晓民 丰向日。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上)——概况与成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23-26页。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68期),18-23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8次30.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11期),40-42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 丰向日 朱晓民。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下)——问题与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第26-29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32.胡卫平。科学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科教育,2004年第6期,35-38页。2004年6月。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33.胡卫平、胡耀岗。教师教育发展与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7-131页。2004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7次。34.胡卫平。科学概念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44-4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2次。35.张宏、胡卫平。物理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43-45页。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36.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hongde。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olescents。Acta Psychological Sinica,2004(6)。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2次37.韩 琴、胡卫平。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研究。远东高教学刊,2004年第3期(04年9月)。38.胡卫平、刘建伟。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与修正。学科教育,2004年第12期,第34-38页。(04年12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6次2005年论文39.胡卫平 韩琴 温彭年 李金碧。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2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3次;硕博论文22次。40.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3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 2次。41.韩 琴胡卫平 邹玉敏。 中小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及其培养。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42.刘建伟 韩琴 胡卫平。中学生的相异构想及其转变策略。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2次。43.孙枝莲 胡卫平 温彭年 李金碧。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被引用:期刊论文5次;硕博论文5次。44.胡卫平 丰向日。 山西省县级教育支持系统现状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45.孙枝莲 胡卫平。新课改下的教育教育观念现状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46.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概念图的研究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硕博论文13次。47.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 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48.Han Qin, Hu W The development study of pupils’ creative question-as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SCI期刊), 2004, 39(5/6)2006年论文49.胡卫平.论基础教育中科学创造力的培育.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50.胡卫平 郧海丽.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生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51.胡卫平 韩 琴.国外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3次。52.胡卫平 韩琴.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4期。944-946。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53.胡卫平 胡耀岗 韩琴.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3期,70-74。54.胡卫平 杨环霞.普通高师院校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46-148。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2次。张孝义 程素萍 胡卫平.元认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张孝义 秦金亮 胡卫平.职业自我效能的价值及其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4次。张孝义 胡卫平 程素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007年论文58.韩琴 胡卫平 周宗奎。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37-42。被新华文摘题录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硕博论文2次。59.胡卫平 韩琴。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58-63。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60.胡卫平 张淳俊。跨学科概念图创造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心理学报,2007年第4期,39(4):697-705。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 韩琴 胡卫平。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研究》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62.刘建伟 胡卫平。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127-130。63.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年第4期,59-63。64.胡卫平、李瑞芳。学前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02-105。65.胡卫平。科学教育的研究趋势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7年第4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2008年第2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1次。2008年的论文66.胡卫平 陈明.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抽象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62-66。被中国教育前沿全文转载。67.胡卫平 李海燕 秦亚平.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的初步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第1期,1-5。68.胡卫平 师全真 马红艳.身心康宁理论研究述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2-135。69.胡卫平 杨环霞.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素养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58-61。70.胡卫平.“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之四: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人民教育,2008年第11期,7-10。71.胡卫平 刘建伟.科学概念转变的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1222-1224。72.胡卫平 卫 妍.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7期,88-92。73.胡卫平.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小学校长,2008年第9期,36-38。74.HU Weiping, CHEN 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ffect of new and old science curriculum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 3 (4):493-503。75.杜艳芳 胡卫平.“学思维”活动课程对7~8岁儿童图形思维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探索,2008年第12期。76.韩琴 周宗奎 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与教学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77.张孝义 胡卫平.自我效能对于创造力研究的价值.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009年部分论文 Mingxin Liu, Weiping Hu, Shi jiannong and Philip A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Affective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in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9, (1):1- 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青少年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综述.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5期。胡卫平 单欣欣.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胡卫平 王兴起.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心理科学,出版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截至2015年10月,山西农业大学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创新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西省绿色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作物化学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与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原土化系“综合实验室” 、旱作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实验室 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 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山西省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昆虫研究所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兽医科学研究所畜牧科学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食品研究所化学生态研究所农业信息化研究所土地科学研究所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7月,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有各类藏书近15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约100万册,电子图书57万册;中、外文期刊(含电子版)5万余种;农业及生物类优秀博、硕士论文2万余篇;各类中外文数据库24个。 ●学术刊物《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 )》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农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本刊获《 CAJ-CD规范 》执行优秀奖;连续多年在山西省期刊质量评估中获“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奖;2008年被评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具有权威性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同时被《中国农业文摘》等文摘刊物收录。

不是

(2001年以来)2001年论文1.胡卫平.论中学生科学能力的结构. 中国教育学刊,2001,(3)。被教育文摘周报(2001年9月19日)摘录。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8次2.胡卫平.论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教育科学研究,2001,(4):5-8。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1次3.胡卫平、王新.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学科教育,2001,(3):14-18。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4.胡卫平、罗来辉.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学科教育,2001,(2):27-31。人大复印资料:G37《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年第一期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5次5.胡卫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1、9、12002年论文6.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教育研究,2002,(1)。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2月27日)、教师报(2002年3月6日)摘录,被中国改革发展研究文库评为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D421《青少年导刊》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7次;硕博论文15次7.胡卫平、徐晓梅.中学生科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2,(2)。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8.胡卫平.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1-3。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5次9.Weiping Hu, Philip A A Scientific Creativity Test for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SSCI期刊) 2002年第4期。10.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被引用:硕博论文9次11.胡卫平.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2002年第9期(24卷)。 12.胡卫平.中学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2002年第9期(23卷)13.胡卫平、李吉庆、吉安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若干理论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1次14.胡卫平.科学探究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校长,2002年第9期。15.申继亮、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第4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3次2003年论文 胡卫平、孟 进.中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心理分析.学科教育,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17.胡卫平.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校长,2003年第4期.(2003年4月)18.胡卫平、张争宽.中学科学规律教学的心理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19.胡卫平、王保祥.科学创造性思维分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2003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1次20.胡卫平.中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心理分析及能力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8期(2003年8月).21.Chongde Lin, Weiping Hu, Philip Adey & Jiliang S The influence of CASE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SSCI), 2003年第2期(2003年6月)(第33卷),143-22.胡卫平 林崇德 申继亮.英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5期(第26卷)2003年9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5次;硕博论文7次23.胡卫平、韩琴.国外对青少年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0期。(2003年10月)24.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G36,2003年5月。 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26.胡卫平.提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咋办.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3日教育科学版。2004年论文27.胡卫平.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培养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4期。33-3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9次 胡卫平 朱晓民 丰向日。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上)——概况与成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23-26页。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68期),18-23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8次30.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总第111期),40-42页。2004年5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 胡卫平 丰向日 朱晓民。山西省民办普通高中现状调查研究(下)——问题与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第26-29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32.胡卫平。科学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科教育,2004年第6期,35-38页。2004年6月。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33.胡卫平、胡耀岗。教师教育发展与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7-131页。2004年7月。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7次。34.胡卫平。科学概念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44-47页。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2次。35.张宏、胡卫平。物理规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43-45页。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36.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hongde。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olescents。Acta Psychological Sinica,2004(6)。被引用:期刊论文4次;硕博论文2次37.韩 琴、胡卫平。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研究。远东高教学刊,2004年第3期(04年9月)。38.胡卫平、刘建伟。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与修正。学科教育,2004年第12期,第34-38页。(04年12月)被引用:硕博论文16次2005年论文39.胡卫平 韩琴 温彭年 李金碧。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2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3次;硕博论文22次。40.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3期 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 2次。41.韩 琴胡卫平 邹玉敏。 中小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及其培养。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42.刘建伟 韩琴 胡卫平。中学生的相异构想及其转变策略。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2次;硕博论文2次。43.孙枝莲 胡卫平 温彭年 李金碧。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被引用:期刊论文5次;硕博论文5次。44.胡卫平 丰向日。 山西省县级教育支持系统现状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45.孙枝莲 胡卫平。新课改下的教育教育观念现状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8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46.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概念图的研究进展。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8次;硕博论文13次。47.Hu Weiping, Philip Adey, Shen Jiliang, Lin C 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48.Han Qin, Hu W The development study of pupils’ creative question-as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SCI期刊), 2004, 39(5/6)2006年论文49.胡卫平.论基础教育中科学创造力的培育.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1次。50.胡卫平 郧海丽.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生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51.胡卫平 韩 琴.国外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3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 次;硕博论文3次。52.胡卫平 韩琴.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4期。944-946。被引用:硕博论文2次。53.胡卫平 胡耀岗 韩琴.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3期,70-74。54.胡卫平 杨环霞.普通高师院校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46-148。被引用:期刊论文3次;硕博论文2次。张孝义 程素萍 胡卫平.元认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张孝义 秦金亮 胡卫平.职业自我效能的价值及其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被引用:期刊论文1次;硕博论文4次。张孝义 胡卫平 程素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007年论文58.韩琴 胡卫平 周宗奎。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37-42。被新华文摘题录转载。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硕博论文2次。59.胡卫平 韩琴。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58-63。被引用:硕博论文1次60.胡卫平 张淳俊。跨学科概念图创造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心理学报,2007年第4期,39(4):697-705。被引用: 硕博论文1次 韩琴 胡卫平。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研究》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62.刘建伟 胡卫平。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127-130。63.韩琴 胡卫平。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年第4期,59-63。64.胡卫平、李瑞芳。学前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02-105。65.胡卫平。科学教育的研究趋势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7年第4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2008年第2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1次。2008年的论文66.胡卫平 陈明.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抽象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62-66。被中国教育前沿全文转载。67.胡卫平 李海燕 秦亚平.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的初步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第1期,1-5。68.胡卫平 师全真 马红艳.身心康宁理论研究述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2-135。69.胡卫平 杨环霞.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素养影响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58-61。70.胡卫平.“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之四: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人民教育,2008年第11期,7-10。71.胡卫平 刘建伟.科学概念转变的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1222-1224。72.胡卫平 卫 妍.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7期,88-92。73.胡卫平.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小学校长,2008年第9期,36-38。74.HU Weiping, CHEN 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ffect of new and old science curriculum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 3 (4):493-503。75.杜艳芳 胡卫平.“学思维”活动课程对7~8岁儿童图形思维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探索,2008年第12期。76.韩琴 周宗奎 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与教学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被引用:期刊论文 3次。77.张孝义 胡卫平.自我效能对于创造力研究的价值.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009年部分论文 Mingxin Liu, Weiping Hu, Shi jiannong and Philip A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Affective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in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9, (1):1- 严文法 胡卫平.国外青少年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综述.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5期。胡卫平 单欣欣.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胡卫平 王兴起.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心理科学,出版中

主编:董常生地址: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稿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唯物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文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研究和和谐社会构建,为我国农业事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刊登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科学性研究,地方及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果。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自负。来稿要求:文稿应符合我刊办刊方向,论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合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文献无误,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稿中的术语、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量和单位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每篇文章字数以5000字左右为宜。论文格式(模板见我刊网站):题目(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要求简明、具体、确切,不得与已发表的论文同题)中文摘要(200~300个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含性和概括性。)关键词(3~8个词)中图分类号(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引言(包括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本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四方面内容,引言不编标题序号。)正文(有图题、坐标、图例及表题、表头时均须附中英文对照)参考文献(以10篇左右为宜,文献序号按其在文内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标注。)著录格式为: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四位以上作者列出前三位后用等)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四位以上作者列出前三位后用等)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作者及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和以上内容英文对照及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联系方式等内容,请另纸打印附后,以便我刊进行盲审处理。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基金项目:基金类别及编号(或项目批准文号)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一律采用电子版网上投稿,在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1个月内末接到用稿通知时,请自行处理。本刊反对抄袭及一稿多投,对有抄袭及一稿多投现象的作者,一经发现5年内不再刊用该作者任何稿件。本刊有权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允许对文稿作修改,务请在来稿时说明。来稿一经刊登即同时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上发表,作者若有异议务请在来稿中说明。稿件刊登后将按照有关规定酌致稿酬(本稿酬同时含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学报二册。来稿请通过本刊网站网络投稿系统进行,发稿后以注册用户名登陆查询稿件进展。为节约作者及编辑时间,本刊谢绝登门投稿及查询。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请勿将稿件寄发个人。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格式

哲学社会科学版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着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着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着录引文页码。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自然科学版1、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2、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3、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4、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5、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6、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7、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

  • 索引序列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格式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字数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