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0

紫色super
首页 > 论文问答 > 教育方略杂志电子版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皮球佳佳

已采纳
理念就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人才,维护国家利益,发展国家
209 评论

你跑这么慢

名编辑电子杂志大师是一款翻页电子杂志制作工具,以PDF为源文件来制作精美电子翻页出版物的杂志系统,其操作简单、功能多样的特性。2011年,公司调整市场战略目标,面对国内市场推出的了名为名编辑电子杂志大师的软件,该软件是根据电子杂志创建者,企业和用户需求孕育而出的,了解用户需求,方便用户制作翻页电子杂志,产品目录,菜单,教学presentation,宣传手册等等电子出版物。

186 评论

我想说真话

教育理念一定要先进,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人文精神和专业,这才叫好的理念。

172 评论

牛奶荡糕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教育理念很有哲理是说,教育理念中带有一定的哲学思想。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等内容。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包含了教育主体关于“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或倾向,属“好教育”的观念。教育理念不是教育现实,但源于对教育现实的思考, 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现实的自觉反映。 教育理念中的哲学观 一、从唯物论角度看 学生是客观存在的独立的个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即特殊性。这就是说要把学生看作独立自主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树立强烈的自信心,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定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要求我们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服从客观。 二、从辩证法角度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学生的言行、思想和情绪总是和家庭、社会有一定联系的,尽管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他们也可能是受害者。因此,教师要理解同情有问题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没有必要对他们的错误缺点大惊小怪,应该从各方面找一找责任。 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学生。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发展,教师不要给学生贴标签,用老眼光看待学生,对后进生尤其要注重这一点。看到发展,就有希望;充满希望,就会耐心细致地教育。同时用一颗平常心去关注学生的变化,学生的发展有两个趋势,变坏的毕竟是极少数。教师要坚信绝大多数学生有好的发展前景,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顺其自然和约束控制结合起来,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要用全面的观点去评价学生。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习惯是一个互相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要从总体上评价学生。既看到优点,又不忽略缺点;既注意主要方面,又旁及次要方面,防止片面的观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缺点的学生才是正常的学生。教师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就能在既欣赏学生的闪光点的同时,又能容忍学生的不足,并在指出缺点时把握分寸,使有批评的教育成为成功的教育。 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讲到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使我想到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实效。 首先,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组织和指导下学习书本知识,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从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出发制定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其次,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的规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教学相长”,缺一不可。教学活动要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必须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这也师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从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 四、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育过程也是这样,就比如政治课的学习,政治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它承担着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两方面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在学习它之前已经接受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的、家庭的等,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这就使受教育者的基点有了差异,有的甚至对新的教育要求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做出接受和排斥的选择。当主动接受时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出现反复和曲折,给政治教育过程中加了一层难度。在遇到曲折性的反复时,教师要冷静的寻找原因,耐心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内心法庭”,使之养成自我监督,自我批评的习惯,发挥内因的作用,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与认可的观点。 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发扬乐于奉献、甘于吃苦的精神,真正把教育工作最为纯洁高尚的事业,将无私的爱献给学生。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实现自我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六、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人们的认识正确与否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对于学生知识水平,能力高低,素质修养的教育到底效果如何,起到怎样的作用,产生哪些影响,在社会实践或者将来步入社会后就有了一定的结果。 更多20条 

349 评论

2012骏马飞驰

当前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总体内容策划分为四大板块:人物板块、理论板块、实践板块、信息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和发稿要点做如下安排。人物板块这一板块以采访、宣传、报道典型成教人物为主,主要介绍其思想、观点,推介其工作思路、方法,宣传其成果、成就。具体内容包括:1.高端人物访谈(包括思想观点介绍、理论成果宣传与工作思路的推介等);2.成教院校长的治校方略以及事迹追踪;3.一线耕耘者(如基层管理者和教师)的报道;4.优秀学员事迹宣传等。主要栏目有“访谈”、“人物”等。理论板块这一板块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以构件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为目的,系统研究成人教育发生发展的规律、原则、思路、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成人教育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2.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3.成人教育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透视与对策探讨;4.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沟通的研究;5.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6.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7.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8.有关非学历成人教育的理论探索;9.关于成人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10.国外成人教育理论的介绍与评价。这一板块所关涉的栏目主要有:“学科建设”、“理论纵横”、“新视点”、“管理探索”、“高职探析”、“继续教育”、“现代企业教育”、“域外扫描”等。实践板块以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宏阔实践为背景和基本对象,着重总结、把握和宣传教育模式、工作经验、疑难问题、思路措施、成绩成效。主要内容有:1.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思路与措施;2.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和实践;3.高等成人教育管理运作的模式以及评价;4.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沟通的实践探索;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先进经验;6.社区教育的试点以及经验总结;7.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实践探索;8.企业各类培训的做法及经验;9.关于成人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等等。所关涉的栏目有:“工作研究”、“省地巡礼”、“特色学校”、“调查研究”、“专业教学研究”、“农村职成教”等。信息板块发布成人教育方针政策,追踪成人教育学术动态,把握成人教育市场行情,传播成人教育办学信息。内容包括:1.成人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解析;2.成人教育科研活动的追踪;3.成人教育招生和就业信息的发布;4.成人教育重要会议的报道;等等。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成教简报”等。欢迎各界人士投稿我社杂志,为杂志发展建言献策。

191 评论

阳光77770906

《教育管理》杂志,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指导、中国教育交流协会主办的大型教育技术类核心期刊,现为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23-1145/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8980办刊宗旨《教育管理》杂志以“承载真实教育灵感、促进基层教师发展”为办刊宗旨,关注一线教育中的点滴智慧,着重反映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改革过程中总结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体会和新经验,探索现代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思路、新特点,同时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思想争鸣、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栏目设置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育艺术、 素质教育、 学科研究、 关注教师、教育与社会、教学交流关注领域1、有关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方面的理论研究;2、有关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教改研究方面的论述;3、有关学校的行政管理研究,治校方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4、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科研,教学中经验总结、体会和方法等;5、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研究与尝试,教育信息化问题的探讨;6、在实施早期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7、各科课程改进,教法改进,教材编写等方略;8、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育人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

104 评论

重塑新我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人们常说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个性、品德、爱好、才能等,现在大多数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国际化竞争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却不到位,往往是热情有余、急功近利,结果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家长的教育理念滞后,甚至有些教育理念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现代家庭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理念。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认为以下的几个教育理念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借鉴。一、 由“为家教子”的理念向“为国教子”的理念转变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能立足于社会并事业有成、功成名就,但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把孩子放在社会的大课堂、大熔炉里去锤炼,而是有狭隘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家庭属性,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只承担家庭的责任就够了。有的家长甚至自己家的事都不舍得让孩子去做,那么学校的事、社会上的事就更不舍得让孩子去做了,所以学校组织的大清扫父母要主动包办代替,参加社会组织的义务劳动家长会认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做多了就怕吃亏,怕承担责任,所以我们经常能发现孩子们在家里面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到了学校和社会上,孩子们总是对有些事情熟视无睹,甚至有拈轻怕重的思想,认为学校、社会是大家的,很多事情可管可不管,管多了就是傻的表现,这种教育理念,缺乏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有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不利于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家长要转变“为家教子”的理念,要有“为国教子”的理念,要让孩子像总理学习,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要有范仲淹“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还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让孩子走出小家,走向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明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集体之中,就需要人人都遵守、服从、维护社会与集体的利益,任何人都应该为社会、集体增光,而不要为社会和集体抹黑。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才是孩子发展的终极目标。二、由“以智育人”的理念向“以德育人”的理念转变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智育的培养,家长把家庭当成了第二个知识学习的课堂,凡是与学习有关的事,无论孩子喜不喜欢,一律强求孩子,逼迫孩子就范,为孩子的学习,家长是费尽心机,只要是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家长舍得精力、财力和物力,买大量的辅导书,报大量的补习班,搞得孩子精疲力竭。对孩子的德育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肯在德育教育方面花费心思和时间,其实,思想道德品质和智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家长应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思想道德品质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成绩易于提高,而与之相反的是即使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道德品质败坏,对家庭、对社会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例如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作出了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甚至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向黑熊泼硫酸,虐猫事件,马家爵凶残的杀害同学,给人们留下的思考是很深刻的。作为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智育培养,而忽视孩子的德育培养是不可取的。三、由“以分为本”的理念向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体现孩子成长价值的事情,被家长忽视了,而家长看重的却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即分数,甚至以分数论英雄。忽视了孩子学习的过程,把孩子看成是考试机器,只允许考满分,不允许出错,好像分数越高越表明孩子学习能力强,反之,孩子学习就有问题,不去关心孩子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些家长无论孩子考出了什么分数都不满意:孩子考100分,家长不是鼓励,而是怕孩子骄傲说什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孩子考了99分,说什么差1分就说明学习有问题,100分就是没有问题;孩子考80分说孩子学习不努力,与100分的差距太大了;孩子考70分说什么再不努力下次就不及格了;孩子考60分,家长就会大失所望,说什么这个分数不就是不及格吗?孩子要是考了不及格的分数,家长就会大发雷霆,说什么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把孩子的成长就用分数的标准来衡量,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其实,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健康的,那些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做法是经不起推敲的,也是会受到孩子反对,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是家长对孩子教育成功的所在。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耐心和鼓励,少一点急功近利。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取得成功,因为孩子的成才之路千万条。四、由“家长制”的理念向“民主制”的理念转变大多数家长受封建家长制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喜欢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对待孩子多训斥、说教;少倾听、沟通,特别是孩子在犯错误时,家长更是凭着自己固有的经验,来判断是非曲直,对孩子的辩解不由分说,不分青红皂白,一概置之不理,扼杀孩子的申辩权利。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家长的威严固然重要,但家长的威严并不是要让孩子事事都得听从家长的,对家长要绝对服从,而是要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一种尊重、信赖的情感。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尝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能因怕孩子犯错误而强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家长不应该太在乎自己的“权威”和“面子”,允许孩子犯错误,更允许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再此基础上,家长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疏导,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否则,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也会对家长的教训产生抵触情绪,口服心不服,对自己的错误也不会有深刻地认识,而是搪塞家长,敷衍了事。所以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求和所盼,这样民主、平等的对待孩子,不仅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使孩子更加信任家长,愿意与家长沟通,愿意向家长请教,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家长,与家长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五、由“经验型”的教育理念向“科学型”的教育理念转变有一种说法我觉得给做父母的提了一个醒:说现在做什么工作都要考证上岗,而唯独做父母不需要考证。这说明做家长的在教育子女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教育子女方面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或是继承家族教育子女经验。有些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也有很多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例如:在对孩子性知识的教育上中国的父母一向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要么是对此问题退避三舍,避而不谈,说什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要么是三言两语,不痛不痒的打发孩子对此问题的纠缠,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有的父母编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言来搪塞孩子,说什么自己的孩子是从树上抱下来的,是从煤堆里捡来的,就是不告诉孩子他是妈妈千辛万苦生下来的。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对性知识的了解产生神秘感、或者是误入歧途。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懂不知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随口开河、信手拈来,都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家长不能只依赖自己的经验,要有科学的育人观、科学的成才观、科学的发展观 ,才能使自己的孩子茁壮、健康的成长。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仍是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的。第一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规范和宣传:第二是社会组织和团体加大社会舆论的导向;第三是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书籍、网络等的介入;第四是专家、学者的讲座;第五是社区和学校对家长的培训。

130 评论

相关问答

  • 教育方略杂志电子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人们常说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个性、品德、爱好、才能等,现在大多数为人父、为人母的家

    小笼包不怕胖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教育方略杂志电子版下载

    1、 学会向孩子学习 2、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3、 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4、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

    动漫设计师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教育方略杂志电子版官网

    培养高级劳动者,培养科技人才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走科教兴国之路

    亓亓小屋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教育方略杂志电子版在哪看

    《教育管理》杂志,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指导、中国教育交流协会主办的大型教育技术类核心期刊,现为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23-1145/G4

    设计监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管理方略杂志电子版

    这个是要看具体的要求来的,每个都是有点大同小异这些都是可以:教育新观察、改革前沿、教育教学方法、课改论坛、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班主任论坛、教学管理、师德建设、

    茶痴吃茶去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