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9

栤菊粅雨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题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始终不遇

已采纳
由于外贸工作的需要,我有幸到一些国家去考察。在洽谈业务的同时,我也十分留意各国的国情和特色。我发现,即使在所谓资本主义世界里,不同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各国的资本主义模式也因为各国的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异。  比如,像英国、荷兰、比利时及一些北欧国家,还有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仍然还有“皇帝”,实行“君主立宪制”,尽管王室的权威仅仅是礼仪性的。而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则比较彻底地实行了“共和”,废除了“君主制”。  又比如,像美国、加拿大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资本主义像是“试管婴儿”,东找爹、西找妈拼凑而成的,看不出多少历史沿革的过程。而南美洲、非洲、中东和亚洲的资本主义,则带有很深的殖民主义烙印,像是侵略者留下的“混血儿”。  凡是能存活下来的,就有生命力的。而生命的形式又各有各的特色,就像大自然的万种生灵一样。对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应当允许多样性和差异的存在。我们反对一些国家强迫别国接受他们的资本主义模式;我们也要反对强迫别人接受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做法。要尊重各国的国情和特色,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想用“克隆”的办法去实现“世界大同”,是可笑的。  下面就根据我的所见所闻,略谈几种不同的资本主义。  一、 英国  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元老,不仅自身的资本主义制度比较成熟,而且它在世界各地搞了不少殖民地,把它的资本主义也移植过去。像澳大利亚、印度和新加坡,至今还在沿用着英国的法律体系。  然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却并不彻底。法国大革命把皇帝、贵族送上了断头台,而英国却完整地保留了王室。都说英王不参与政治,可我看多少有点儿“垂帘听政”的意思。  正因为英国人留恋他们的“大英帝国”的余威,所以他们比较保守,发展也就慢了下来;再加上近百年来反殖斗争不断高涨,使“大英帝国”黯然失色。在香港回归时,英国人坐上小船静静地离开,多少有些凄凉,全然没有了150年前炮舰成群而来的威风了。  在科技方面,英国也逊色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到英国考察时感到,那里的工业已经没落,使我们不得不把定单交给德国人或日本人。  英国人的现状很滑稽,心理也很矛盾。他们既想当“头儿”,又没有实力;既想领导欧洲,又不得不给美国“打工”。过去历史上的主角,现在沦为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这就是英国 —— 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帝国的下场。  照片:  1、白金汉宫每天举行的换岗仪式  2、皇宫卫队是王室的象征  3、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把地球分成东西两半  二、 法国  法兰西,马赛曲。两百年前,那里爆发了推翻封建制度的大革命;一百年前,中国的一批进步青年去那里勤工俭学,希望能找到救中国的真理。  法国是个有革命传统的国家,也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一个浪漫的国家。在欧洲国家里,法国显得更加开放,更加富有创新精神。如果你去过卢浮宫就会发现,他们很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保护和展现历史。在一幅幅名画前,你可以看到学生们在临摹做画。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古代建筑和雕塑和谐地与现代社会共处。  法国人很注重自己的民族特色。如果你只会讲英语,访问法国就会觉得很不方便。无论是在小旅馆,还是去商店,当地人只讲法语,不讲英语,甚至他能听懂英语也不理会你。  法国人的独立性很强,常常不买美国人、英国人的账。这次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法国强烈抵制。这虽然与国家利益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法国人也想当“盟主”的政治取向。  法国人的性格,可能与其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有关。他们的改革、创新精神较强。在二战结束后,法国连续实行了几个“计划经济”色彩很浓的“五年计划”。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如果把英国的制度比喻成“保守”的资本主义,那么法国就是“开放和明智”的资本主义了。  照片:  1、巴黎圣母院里雨果笔下的敲钟人是否还在  2、卢浮宫中的维那斯看来是“原型”  三、 德国  德国,在上个世纪曾经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均以失败告终,德国的教训是值得总结的。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侵略扩张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从德国的历史看,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方向,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要求和方向。而生产力是否是先进的,其发展要求是否是合理的,也不能仅仅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衡量。  战争结束后,历史把沉重的枷锁套在了德意志人的肩上,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与日本人不同的是,德国人是谦逊的失败者。他们承认了失败,汲取了教训,从而又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在德国,你很难看到博物馆、纪念馆,更看不到像日本靖国神社那样的东西。除了科隆大教堂仍然焕发着历史风采以外,其他城镇都显得朴实无华。然而,德国人并没有消沉,他们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奇迹般地恢复了民族工业。  我们从德国购买过工业设备,也在商店里购买过日常用品。它们大都设计精良,经久耐用。我买了一把削果皮的工具,刀片锋利,而且可以根据水果的形状转动刀架,十分好用,我去过其他国家的商店,再也买不到比它好用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像一个人,骄傲就会失败,谦虚才能进步。德意志民族是个有潜力的民族,他们善于钻研,善于管理,善于精益求精。他们的现代资本主义蕴涵着较多的科学性,就像马克思博士的“资本论”蕴涵着科学性一样。两者不同的是,前者体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后者则体现在社会科学方面。  照片:  1、科隆大教堂是德国的象征  2、汉堡是个朴素的城市(与李三齐合影)  四、 奥地利  如果问我喜欢哪里的资本主义,我可能会说是奥地利。  我在访问奥地利期间,仿佛始终置身于音乐的氛围之中。  维也纳街头的莫扎特雕塑、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施太尔小镇上的舒伯特故居、萨尔斯堡的独奏音乐会。一路之上,优美的古典音乐和丰富的音乐文化在伴随我们,使我几乎忘记了是在进行技术考察、还是在享受一次音乐之旅。  从交谈中,我发现奥地利人十分传统。他们以音乐为荣,以文化为荣,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处处都渗透着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特色。使人宽慰的是,奥地利人的文化似乎没有“污染”。在那里,你看不到“红灯区”,看不到色情和凶杀的电影或电视片,连流行音乐也很少听见。不仅那里的“精神污染”少,也看不到环境污染的现象。即使在普通的小镇上,街道同样保持清洁,房屋虽然不高大,但都粉饰一新、并带有各种图案,表述着当地的某段历史故事。  从所谓“精神文明”的角度讲,奥地利人是可以入选世界前几名的。在他们的谈吐之中,我可以感觉到,奥地利人既反感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也反感美国式的资本主义。他们似乎安于现状,很满意自己“诗歌般的”生活。所以,我愿意称奥地利为“田园诗般”的资本主义。  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看,奥地利在世界上则略逊一筹。我访问过他们的国有企业“奥钢联”,那里的企业管理显然落后于德国、日本。当然也有很不错的企业,比如以工业炉而闻名的EBNER公司。但那是一家私人企业,子继父业。虽然办得很好,但老板对我们说:儿子不想再干这一行了,他正在为由谁来接班而发愁呢!  “田园诗”虽然动听,但究竟能维持多久呢?  照片:  1、莫扎特的旋律仍在维也纳的街头回荡  2、舒伯特住过的施太尔镇到处可见历史的印迹  3、音乐圣地萨尔斯堡仍然保留着莫扎特的故居  五、 巴西  在南美洲有三个国家最大,人们简称为ABC。  A是阿根廷,B是巴西,C是智利,国家的大小正好与英文国名的第一个字母排序一样。  这三个国家我都去过。最令人神往的当然是巴西,不仅是因为它有舞蹈般的足球艺术,而且还因为它有热情奔放的桑巴舞。  巴西人似乎很讲平等。  有一次我参加在巴西的展览会。带去的小商品很受当地人欢迎,等几个女孩子买走了一些就所剩无几了。谁知又有几个男子看见女孩手中的中国货新鲜,也找上门来。我推说没有了,想留一些明天卖。他们不满意了,对我吼起来:“为什么只卖给姑娘?难道你有性别歧视吗?”吓得我连忙拿出两个了事。  南美国家过去都是欧洲的殖民地,所以官方语言不是西班牙语,就是葡萄牙语。那里的人种很复杂,混血遗传的情况很普遍,所以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现象反而较少。尤其在巴西,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移民很多,所以各种肤色和脸型的人都有,各民族的人们相处和谐,关系很融洽。  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很强。他们大都依靠出口本国的资源获取外汇,再购进欧美的技术、设备和高档商品,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说句不好听的话,像是穷人靠卖血、换取全家的生计一样。  这种情况在南亚、非洲、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很普遍。他们靠出口石油、矿产品、水产品、森林资源等初级原料换取外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甚至廉价出卖劳动力(如菲律宾、印度)。而发达国家则保存着自己的天然资源不用,廉价利用别国的人力、物力,以达到既降低成本、又保证自身持续发展的目的,真可谓一举两得。  一、两百年前,西方列强开着军舰、赤裸裸地掠夺殖民地的财富;  现在这种掠夺变换了方式,通过经济全球化的网络把世界资源“一网打尽”。他们让穷国心甘情愿地“卖血”,似乎是公平交易,但却仍然存在实际上的不平等和剥削。这种“文明”的剥削所产生的后果,也许要在一、两百年后才会体现出来。其结果必然是,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甚至一些国家和民族将可能被饥饿、天灾、疾病吞噬掉,就像一些濒危物种一样,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这些殖民地独立后所实行的“混血”资本主义,实际上只是个“畸形儿”。它们可能会一定程度地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和科教事业,但它们永远只能服从和服务于西方强国。如果它们“过分”强大了,西方强国就会联合起来制裁之。制裁的借口自然是多种多样的,对伊拉克就是个例子。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走“混血”资本主义的道路就能发展起来吗?或者说,就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吗?南美国家的回答,似乎并不乐观。  照片:  1、巴西的上帝向来自世界各民族的人们伸出臂膀  2、热情的桑巴舞和足球一样是巴西文化的代表  六、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说是一个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它的大小只有6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1950年老北京城的面积。  新加坡原为英国的殖民地,在二战中被日军占领。日本投降后,又回到英国人的怀抱。直到1965年,新加坡才独立,因此建国历史很短。  新加坡似乎没有什么资源,但地理条件有利于它获得资源。由于它处于南亚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所以港口业、船舶业、旅游业、金融业和国际贸易发展很快,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它的人虽少、地随小,但搞什么产业都能做到少而精,有些像日本。它的地铁修的不错,旅游景点很有特色,各类商业也井井有条。更让人佩服的是,各行各业都使用电脑管理,电子商务在那里不是一句空话。  他的文化是多元的,其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是英国人留下来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它的人口中有77%是华人,因此我们讲汉语也能与之交流。  在新加坡,办企业的都是“个体户”,国家把政府财力放在社会福利上,着力解决住房等社会问题。  新加坡人办事比较认真,“以法治国”做得比较好。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惩罚不文明现象的新闻,比如随地扔垃圾的要被罚做两周的清洁工。他们甚至还保留着“鞭刑”,对于违法者可以进行体罚,判处抽打多少鞭子。听说那不是一般的鞭子,打一下就是一道深深血印,多少年后还留有痕迹。据说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此类刑法。不知这种高招儿是殖民者带来的,还是亚洲人自己发明的。  新加坡的“混血”资本主义似乎成为了一个好的样板,我们在改革开放后也曾借鉴过他们的经验。李光耀是个治国的能手,他能够把东西方治国的理念和制度融为一体,并能合理地与本国特色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不过,新加坡的经验也不能照搬到中国来,尽管都是华人为主的社会,就像不能把中国的制度搬到新加坡去一样。  照片:  1、文化衫也告诫人们不要随地吐痰或扔垃圾  2、街头的“万国旗”让我误以为是在中国  七、 日本  当我走下飞机、把行李放在日本海关人员的面前,那个小子把我的行李翻了个底儿朝天。最后,他打开我的刮胡刀盒子,满怀敌意地仔细翻看,使我想起了京剧“红灯记”—— 日本人最爱找“密电码”!  日本人仇视中国人,也仇视其他亚洲人。改革开放初期,我接待一位美籍华人,他说:过去中国太腐败、太无能,日本人来侵略是应该的!我听了,一股火往上撞,真想揍他一巴掌。  但静下心来一想,小小一个弹丸之国,如何能一度横扫亚洲?战败后的日本,又如何能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大国?我们并没有认真想过。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与殖民地国家不同。日本搞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日本是幸运的。它的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维新变法却失败了。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使中国大大落后于日本,落后于世界。  以前听人家说,西方发达国家也包括日本,很感奇怪。但仔细一想,日本确实有些像是个西方国家。它那股傲慢劲儿,像日尔曼民族;它的君主立宪制,像英国;它侵略和奴役别国的疯狂,像希特勒;它在战后的经济奇迹,像德国和意大利。然而,它那种不承认战争罪责的厚颜无耻,却只像小日本儿自己。  日本人爱“赶时髦”,学习和“抄袭”别人的成果最快。不过,日本人绝不照抄照搬,而是要“洋为日用”。把别人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而且还要有所创新,反过来再与别人竞争。这就是日本人高明的地方,也是日本人的优点。  十几年前,我在参观“神户制钢”时发现,他们把计算机安装到每个工人的操作台旁,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联网管理。这在欧美的许多企业也没有做到。  在日本,你可以明显感到,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强,压力也很大。无论是上学、还是找工作;无论是办企业、还是做生意,无时无刻不在竞争。所以他们的节奏快、勤于学习、危机感强,这也许就是日本民族不断进取的动力吧。我称日本为“高压水泵式的”资本主义。  我们谈了那么多种资本主义,虽然分析的不一定对,但我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世界是多彩的,不能简单地拿书本里的“主义”来解释世界;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情况不同,也不能用一、两种固定的模式去改造世界。各国发展的道路,只能由他们自己去选择;不管是出于好心、还是出于恶意,把某种制度强加给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照片:  1、把迪斯尼搬到东京——大和民族最能赶时髦  2、这里的企业管理水平已经超过欧美
297 评论

王子恭贺

该生的论文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结构上不够合理,希望进行修改,同意开题。  优: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毕业论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良: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难度,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强,能较为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  中: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邮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及格: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  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  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语言表达较差,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占有资料较少,其时效性较差;有部分内容与他人成果雷同

144 评论

库尔尼郭娃

现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可能出路  【摘要】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出发,资本主义存在的本质就是资本通过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从而建立资产阶级对社会的统治权。资产阶级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上述目的,但是资本的无限积累会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失衡,最终导致资本积累循环的中断,从而产生经济危机。从内在矛盾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结局并不乐观。   【关键词】资本主义 货币 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迄今为止,起源于2008年华尔街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延续了八年时间,虽然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宣称危机的起源地—美国经济已经明确复苏。但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看,这种复苏是有条件的或者有限度的。因为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所先天决定的,一旦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历史地发展到一定状态必然会爆发,如果出现复苏,那也是对外转嫁或者对内拖延的结果,本文就试图从资本主义的基本运行原理来解释这次经济危机复苏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身处的时代是一个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得到无限制发展的年代。在商品经济中,由于商品交易成为经济活动中主宰一切的事务与现象,于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①。亦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种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马克思认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商品就是交易中的产品,而要决定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得到公平合理,令买卖双方都满意的交换,则取决于商品的内在价值。商品的内在价值究竟如何规定,就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点。   首先,马克思将商品的经济学性质划分为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层面。如果产品不进入贸易流通,则只有具体的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一旦进入流通,则需要抽象的交换价值来决定其交换的性质,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就产生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涉及的是产品的具体物质属性,而经济学所关注的则是抽象的价值,亦即商品的内在属性。在马克思来看,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得到等价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拥有可以被通约的内在属性。这种不同商品的内在属性,就被马克思抽象为统一的商品的价值。一旦经济学只考虑价值,而舍弃具体的不同的使用价值,那么商品之间就取消了质的差异,而保留了量的差别,这就是马克思对商品的二重性所做出的分析。②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规定商品的价值。依照以上分析,商品的价值是把具体使用价值抽象掉的产物,它必须满足不同商品之间可以通约的要求,马克思就遵循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的观念,将价值抽象地规定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③,这就从商品的抽象发展到了劳动的抽象,具体的使用价值则来源于创造不同产品的具体劳动。从此,人类的劳动也被划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体现的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则体现的是劳动的社会属性,这就是马克思对劳动的二重性所做出的分析④。   马克思为何选择了劳动价值论而非效用价值论,或者干脆像均衡价格理论那样忽视价值这个经济学概念,作为自己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出发点呢?原因在于马克思所接受的学术思想传统与西方经济学之间大相径庭。西方经济学中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基本源自于经验主义的立场,忽视其背后的抽象本质。而马克思的学术思想来自于德国古典哲学,重视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规定。按照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观点,世界历史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社会这一舞台上,历史地向前发展的过程。沟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则是“实践”这一纽带,历史在实践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主体和客体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改造与发展,世界历史就这样地被创造出来。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⑤。既然如此,那么劳动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创造出具体各种各样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更是形成为决定商品内在抽象价值的抽象劳动。通过马克思的抽象法,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将商品的价值定义为抽象劳动,其实就超越了西方经济学满足于对交易行为的表象分析,而深入到了对商品交易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体现着抽象劳动之间的交换和占有,也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对世界的占有关系。⑥   对货币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   既然商品交易的成立,需要交易双方明确不同商品的内在价值,并就交换价值量达成一致。那么,这种没有质的差异,只有量的大小区分的交换价值,就需要产生一种市场上的中介来行使其交换职能。最初的人类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交换价值的中介尚未介入商品交换之中。物易物在实际运行中受到很多具体条件的制约,很有可能某次具体的交易因为不能满足交易双方的使用价值而无法成交,所以它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需要一种一般等价物来充当商品交易的中介,货币就应运而生了。货币是一种具有特殊商品属性的一般等价物,它既含有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也含有抽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以它在商品交易之中,恰好满足了商品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这个经济要求。正是因为货币的出现,商品经济告别了以物易物(W-W`)的阶段,商品交换被转换为商品—货币—商品(W-G-W`)的过程⑦,此时的货币仅仅是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此时的商品经济依然是简单商品经济,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本身。   本来,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不同的使用价值,货币的使用仅仅是为了合理度量不同性质的使用价值。但是,随着货币的出现,它自身具有易于贮藏和便于携带的特性,致使这种特殊的商品给商品经济带来了新的可能—商品交易可以实现买与卖的时空分离,于是货币的贮藏功能逐渐取代流通功能而被交易者所重视。对于货币的贮藏功能而言,它是货币退出流通、以社会财富的形态被贮藏起来的职能。货币所有者之所以要将货币从现实的商品交易过程中抽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储备对未来商品的购买力,之所以要储备未来的购买力,则是因为货币持有者源于对未来消费欲望与购买力的不确定,而货币对买卖时空分离的这一功能恰好实现了货币持有者的上述愿望。所以时空分离之后的商品交易行为就从W-G-W`分裂为W-G和G-W`,这就造成了一种新的可能,商品交换的目的不再是使用价值的交换。商品的交换可以利用货币的贮藏功能而安排未来的消费,以实现未来货币购买力的最大化。这种新的商品交易模式,正是由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所造就的商人阶层所发明,在商人的眼中,商品交易应该是G-W-G`,即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在另外一个时空,高于其购买价格销售,获取盈利,实现资本的增值。从此,商业活动有了自己主动的目的—资本积累,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再生产。  正是因为商人发明了资本积累,经济活动的目的就从满足消费变为追求货币增值,交换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是抽象的价值,货币则是具体商品的抽象通约物。所以贮藏货币的意义就在于占有抽象劳动,只不过占有自己所创造的抽象劳动的公式是W-G,而商人阶层通过交换等手段占有他人所创造的抽象劳动的公式是G-W-G`,资本积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就是为了更多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以实现对这个世界的权力控制和无偿占有,这也就是资本主义剥削和终极目的之所在。   但是,要实现资本积累的持续进行,资产阶级就要保证G-W-G`这个循环链条不能中断,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需要的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四者缺一不可,如此循环才能不中断。资本本身也不是万能的,它也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才能完成其自身的积累,所以资本内部就隐藏着自身的局限性,资本的积累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才能保证其进行下去,而这种外部环境恰恰遭到了不受阻碍的资本积累破坏。正是因为不受限制的资本积累,就导致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分化。货币愈加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用于对未来的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市场上的商品则由于缺乏用于消费的货币而滞销,最终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从而诞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产阶级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采取的几种方法   资产阶级应对经济危机的选择即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寻找到其他新的方法,来缓和或者对外转嫁国内的矛盾。对外转嫁矛盾主要是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和建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剥削海外市场来实现的,具体操作方法本文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关注的则是资本主义若干主要经济体所采取的种种内部经济调控手段,这些调控措施其目的就在于恢复受到经济危机损坏的资本积累循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象是流动性不足,但其实质并不是货币的稀缺,而是此时货币的贮藏功能超越了其流通功能,从而导致货币沉淀在资本所有者手中。对于资本家而言,给其制造新的消费欲望,并不会使其大规模释放其流动性,欲使资本家所贮藏的货币投入到资本积累循环之中,资产阶级主要使用了如下几种手段:   第一种方法,叫做高税收高福利。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在二次分配领域,对货币贮藏的领域征收高税负,并通过高福利的方式投入到低收入人群手中,给社会创造资本主义初次分配所无力创造的有效需求和消费能力。这种方法就是英国《贝弗里奇报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开创的福利国家模式,其思路是用最直接的外来力量来抹平货币分配的不均,强行使货币从贮藏状态转为流通状态,重新激活资本积累循环。但是,这种方法导致了资本家对国家征税的抵抗—资本家逐步将自己的企业从高福利地区转移到低劳动力成本的低福利地区,毕竟资本是可以做到跨国境流动的,同时这也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二种方法,叫做借贷消费。经济危机的核心问题是整个社会具备购买意愿的购买力(一部分在资本家手里,不具备购买意愿,或只具备特定领域的购买意愿,以下“购买力”均为“具备购买意愿的购买力”),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商品总价格。那么为了把这两者能够实现对等,一种方法就是让消费者能够消费他们所没有的钱,或是国家向资本家借钱替资本家消费,也就是向未来借钱花。由于通货膨胀的关系,未来的钱会比现在的钱更不“值钱”,因此这个钱的差价就可以弥补购买力与总价格之间的差价。欧美各国的信用卡透支消费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透支劳动者未来的劳动收入来消化当今过剩的产品,以实现资本家所拥有的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但是这种方法是有极限的,它会导致层层累积的债务,甚至造成借新债还旧债,最终形成债务危机。   第三种方法,叫做滚动投资。滚动投资也就是让资本家把积累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弥补购买力与总价格之间的差价。只要资本家总是把货币投入到投资领域而非贮藏,就不会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一种根本性解决方案。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维持就是要靠投资—收益的循环,而非一次性的消费。然而资本家的个体投资也是很困难的,为了给剩余资本提供投资渠道,现代金融体系就应运而生了。现代金融体系能广泛寻找可以投资的项目,把资本家所拥有的闲置贮藏货币用各种方式快速地投资出去,投资获得的收益也可以迅速再投出去,形成滚动投资。货币一直在流通之中,就不存在购买力与总价格之间的差距了。各种票据交易和风险投资都是在这种资本投资的压力下出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由于对经济危机的恐惧而使得这些模式出现,它们只不过是资本寻求自我增值的本能和规避经济危机的方向恰好一致罢了。   但是,对于任何投资而言,既有回报也有风险,任何投资都有失败的可能。一旦投资失败,就造成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危机,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始于2008年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造成了目前仍未走出萧条的全球经济衰退。欲使投资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新的科学技术,利用新的生产力开辟经济体内新的增长点,全球资本主义在这两百余年来的快速增长,也是伴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但是目前能否开发出新的生产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是资产阶级所能一厢情愿的事情。   第四种方法,叫做货币宽松。货币宽松的执行方式包括降低存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和量化宽松等政策,其着眼点不是资本家因为投资前景不明而贮藏的货币,而是给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以解决具体劳动向抽象劳动转化困难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所带来的新的货币流通性,在信用货币手段,最有可能导致的是通货膨胀,因为它稀释了原先货币的购买力,所以亦有明显的副作用。   小结与展望   随着互联网逐步渗透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与时间间隔变得愈发不那么重要,全球一体化越来越接近现实。在这种生产力大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本的跨国流动使得全球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都能够被统一配置,虽然从表面上看,资本可以操控的资源更多了,但是反过来也意味着资本距离其所能扩张的终极边界也越来越近。一旦有朝一日,全球资本的扩张不受限制,从而囊括了全球的各种生产要素,也就表明未来的资本不再有向外扩张的可能了,此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将成为一个唯一的体系。既然是资本主义体系,这个最后的、唯一的经济体内所积累的矛盾也必然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与生俱来,根本无法去除的资本主义总危机。这种矛盾一旦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就再也没有向外辗转腾挪转移矛盾的空间了;而对内,无论借债还是扩大投资,都寄希望于未来不可期的劳动收入来调动当前的资本积累循环,但是未来却是一个未知数。总之,在空间和时间的尽头,资本主义经济迎接的必然是资本积累循环的中断与自身矛盾的不可解决。正如凯恩斯所言—“在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去”⑧。

239 评论

1230985647abc

可以从两个角度写:1: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主权丧落,被动挨打;2:打开国门,近代化之路,西学东渐,逐渐并入资本主义轨道。

201 评论

打豆打豆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领会其精神和内涵。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的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题目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一、关于

    微笑面对一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标题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

    飞花叶叶雪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

    百度

    热爱每一刻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资本主义相关论文题目有哪些

    现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可能出路  【摘要】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出发,资本主义存在的本质就是资本通过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从而建立资产阶级对社会的统治权。资

    南得珍贵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资本主义论文题目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论文俺有你所需要的内容。

    就在水的一方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