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7

Jessie小鱼
首页 > 论文问答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是谁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会思想の萝卜

已采纳
魏建教授 魏建教授,1958年生于青岛市。现任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第八届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 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负责人。主持并完成了3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主编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1种,主编其他教学改革教材7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位)、二等奖(第1位)、三等奖(第1位)各1项,被聘为教育部第二届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的博士毕业论文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文学评论》2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0篇、《鲁迅研究月刊》和《郭沫若研究》11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分卷第一作者)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还获得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其他省级科研奖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被《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等杂志聘为编委,还被聘为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郭沫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近年来魏建教授的主要学术精力集中在对《郭沫若全集》之外散佚的大量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一工作已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学界极为重视。2009年8月在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举行的世界第一次郭沫若学术大会上,魏建教授获得“2009郭沫若研究杰出研究奖”。
320 评论

小小爱小吃

《乌托邦叙事的意义——格非〈人面桃花〉阅读笔记》东北师大学报《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语文建设》7(人大资料全文转载)《现代作家的故乡记忆与精神还乡》《东北师大学报》《东北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与艺术呈现》《雕塑》《乌托邦精神的追寻》《作家》《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边际性角色体验》《海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由方方、池莉小说中的粗俗女性谈起》(第2位,通讯)《文艺争鸣》《女性自我、身体疾病及其文化内涵》(第2位,通讯)《东疆学刊》《从〈泥鳅〉的文学隐喻分析底层叙事》(第2位,通讯)《文艺争鸣》《祥林嫂年龄辨证》(第2位,通讯)《小说评论》《精神复仇的两种悖反形式——鲁迅散文〈复仇〉的另一种解读》《齐鲁学刊》2003年1期《思想的行走与精神的守望》《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3期 《边际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体验》《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4期《中国现代作家的角色体验与个性人格精神》《蒲峪学刊》2002年2期《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文艺争鸣》2002年4期《“文学革命“群体话语的差异性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5期 《学科教学中学生知识整合实践的设想》《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2期《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对话性》《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5期 《学术腐败与道德自省》 《新文化报》2002年6月《冷眼回望散文热》《文艺争鸣》2000年1期《〈示众〉的叙述智慧》(合撰)《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6期《三棱镜下的〈紫色学历〉》《吉林日报》2000年1月14日《在历史与虚构之间》《文艺报》1999年12月28日《走向色彩的诗学》《文艺争鸣》1999年1期《哀婉凄清的咏叹——读〈永远的蝴蝶〉》《中学生文史参考》99年4期《略谈小说叙述中的时间与空间》《写作》1998年9期《由“单向度”走向“审美之维》《世纪论评》1998年5-6期 《记忆中的那片杏林》(创作)《散文》1998年2期 《艺术家的体验与艺术创造》《社会科学探索》1998年4期。30《艺术的预成图式的功能》(合撰)《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1期《经验和艺术的依附与超越》《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3期《精神的苦旅——追寻与超越中的生命体验》《社会科学探索》1995年3期《生命缺失体验与文学创作》《蒲峪学刊》1995年4期《文学解读与误读现象》(合撰)《文艺争鸣》1995年4期 《小说创作中的两种象征变形》《写作》1994年8期《写作课要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1994年3期《作家经验与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4期《经验视点上的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增刊。39.《论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增刊。《感知活动的现象分析》《蒲峪学刊》1990年4期 《阅读——一种间接的感知活动》《佳木斯师专学报》1990年6期《王国维“境界”说辨识》《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4期《“主题”一解》《语文学习与研究》1988年11期《关于写作主体知识结构的思考》《蒲峪学刊》1987年4期《〈人间词序〉作者新证》《文学遗产》1985年2期《〈人间词话〉写作年代考》《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2期《关于王国维二题》《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2期《〈人间词话〉境界论辨证》《克山师专学报》1985年4期《〈人间词序〉作者考》《文学评论》1982年2期《王国维死因考辨》《江淮论坛》1982年2期51.《人间词序出自谁手》《中国文化史500疑案》2004年版。52.《都云境界妙,谁解其中味》《中国文化史500疑案》2004年版。53.《文章结构过程概说》《克山师专学报》1986年3期。《意境浅谈》《函授通讯》1982年11期。《人间词序》出自谁手 《千古之谜》都云“境界”妙,谁解其中味 《千古之谜》冬访霍兰河 《巷报》被禁锢的白玉兰 《巷报》1

83 评论

幼幼熙熙

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英才。1958年12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现任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负责人。主持并完成了3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主编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1种,主编其他教学改革教材7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位)、二等奖(第1位)、三等奖(第1位)各1项,被聘为教育部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的博士毕业论文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余年,在郭沫若研究、创造社研究和20世纪中国文学与齐鲁文化研究等方面用力较大。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文学评论》2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0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分卷第一作者)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还获得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其他省级科研奖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被《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等杂志聘为编委,还被聘为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郭沫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近年来主要学术精力集中在对《郭沫若全集》之外散佚的大量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一工作已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学界极为重视。2009年8月在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举行的世界第一次郭沫若学术大会上,魏建研究郭沫若文学佚作的论文获得“杰出研究论文奖”。

26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