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5

nono521521
首页 > 论文问答 > 钢琴演奏艺术赏析论文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鹤顶红IF

已采纳
当然这也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能在和声变换的地方更换踏板,如吴祖强的《水草舞》的引子部分8个小节,但只换了1次和声,如果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就会声音获得过多的泛音而变得浑浊,这是极其错误的。 2.节奏的需要 节奏影响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为传递乐曲的情绪所服务的踏板在使用时必须基于节奏的需要来考虑。往往是为加强节奏的效果而使用节奏性的直踏板法。 3.作品风格 作品的风格可以说最应当要注意的一点,在你选择踏板的使用的时候如果你不考虑作品的风格那将是致命的错误。因为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风格,而同时期的作品也有其叫明显的共性风格特征。 在演奏巴赫的作品的时候对于巴赫的音乐作品,许多演奏家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巴赫的那些作品诞生的年代还没有右踏板的出现。在演奏中如果使用踏板,将影响作品的原始风貌。但不知是否有人考虑过在巴赫创作这些乐曲的年代同样没有现代钢琴的出现,那些作品是为羽管键琴和古钢琴所创作的。可见,我们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作品就已经破坏了巴赫作品的原始风貌。 在巴赫作品中如何使用踏板的问题上菲鲁奇奥·布索尼的这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踏板在巴赫的钢琴作品中是需要的,在钢琴作品中使用踏板而有听不出来,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有关这一点,我们指的是用踏板来连接两个依次进行的单音或和弦,为强调一个悬留音,为延续一个单声部,等等;一种处理方式其中并不显出具体的踏板效果……在任何地方只要可能,尽量用手而不是用踏板来延续一些音。”由于巴洛克时期和19世纪的声音概念不同,19世纪喜欢主要为密集的洪亮度、音型的融合和延续长的低音持续音而使用踏板,但巴洛克时期是具有对位的声部清晰,并且每个声部有对比性奏法的观念的时期,因此在弹巴赫的作品时不能将作品的踏板处理为19世纪时期的那种方式,应当要: (1) 不要把踏板踩得太深,以免产生太强的泛音; (2) 不要把踏板踩得太长,根据线条而不是根据和声使用踏板,多换踏板,保持声部清晰 如在下面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第一集》《降b小调前奏曲》的这段乐曲中就是用右踏板帮助在重复音中做到连音连接。 巴赫的作品在结尾处的尾奏部分往往使用的是一种完满终止,即K →Ⅳ→Ⅴ →Ⅰ这种极具有宗教色彩的结尾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宏伟的“全奏的风琴”效果,如果不踩踏板就无法在现代钢琴上表现出这种效果。如下例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第一集》《升C大调赋格》的结尾部分。 在演奏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的作品的时候,由于在他们的音乐中,织体的清晰度、句法和奏法决不能搞得含糊不清。如同在钢琴上弹奏巴赫一样,在莫扎特或海顿中使用踏板必须觉察不出来。在使用时要注意 (1)在设计踏板使用时,应该首先不用踏板学习音乐,所有的奏法单独用手指完成,以后可以为了音色而少量的增加一些踏板,或为使一个难于应付的连奏变得更为容易而短时间的使用; (2)在快板乐章中,尤其在快速音群时,不使用延音踏板,而使用颤音踏板; (3)在中速或慢速的乐曲中,为增加共鸣,加强乐曲的连贯与和声的丰满可使用延音踏板。 由于贝多芬是要求踏板的使用达到可以感觉的程度的第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在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有贝多芬亲自标明使用踏板的地方,必须要按照标记去做。在下面一些地方可以使用踏板: (1) 为保持逐渐的均匀的渐强和渐弱,可以使用踏板; (2) 为有助于演奏legato,增强乐句的连贯,可以使用踏板; (3) 为使音响更丰富饱满; (4) 为获得色彩性效果; (5) 为加强力度对比; (6) 为连接个乐章而使用踏板。 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虽然贝多芬的作品中大量的出现了使用踏板的标记,但是他所做的标记是为他所知道的钢琴写作,而不是为了今天的乐器,特别是更少的传送力量,以及音域之间更大的区别的问题,会不时的影响踏板的使用,这时对贝多芬的踏板使用方法做适当的修改以适应现代乐器,但要注意的是有关气氛朦胧的原来概念应该保持下来。`另外一方面有迹象表明贝多芬使用踏板比他所标记的要多,但这不应作为可以毫无选择的使用踏板,或不去了解贝多芬最希望踏板为他的音乐做些什么的一种许可。 4 钢琴踏板的运用--我的毕业论文 到了浪漫派的肖邦,舒曼,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们极大的发掘了钢琴音色变化的可能性。作为音色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踏板的使用也更复杂更精细。尤其是李斯特,在他的许多钢琴作品中见到的暗指的踏板效果以及明确的踏板标记,这表明他具备了一种远远走在他时代前面的对踏板用法的理解。至少在他的晚年,他用了切分或连音踏板,一种当时认为先进的技术,在现今已被普遍使用和讲授。 李斯特的写作一般要求踏板的丰满、充足的使用,特别当需要它作为长持续音的一个支持时。在他为声乐和其他乐器的作品的钢琴改编曲中,踏板被大量的或几乎经常的使用。在所有长的旋律音上使用踏板,特别是那些在高音区的,即使它们没有被下面的和声材料所支持。 李斯特和贝多芬以及舒曼这样的作曲家一样,在踏板标记上经常指示一个特殊效果,而不是普通任凭演奏者自行处理可以做到的一个习惯用法。任何数目的这种特殊效果都可以被找到,它们有许多反应了明确的诗意的、形象化或甚至哲学的思想。 在印象主义的德彪西、拉威尔的钢琴作品中,虽然在他们作品的乐谱中几乎完全没有踏板指示,所存在的为数极少的几个也往往是粗略和模糊的,但是在他们的作品中不能想象倘若不使用踏板,印象主义的神奇和美丽将如何去表现。印象主义音乐的流畅、充满水分,润泽的声音,以及连贯的、斑斓的、变化的色彩只有在准确的使用踏板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需要我们谨慎而敏感的使用踏板。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知道,对于踏板使用的说明,一千句话都比不上一次演奏。踏板是任何钢琴演奏中极具个性的部分,没有两个演奏者会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使用踏板,而同一个演奏家也不会在每次演奏中用同样的踏板法,然而每人在演奏当时都能同样具有说服力。这种灵活性可由多种因素来解释。诸如速度、力度、声音、奏法、声部的平衡、作品的风格和时代、音乐厅、乐器等这样一些多种多样的可变因素,甚至还有演奏者当时的情绪,也时常会影响踏板使用方法的选择。写下来的踏板使用方法指示,不管它们是如何仔细地被标记的,甚至是作曲家提供的,也往往需要演奏者的修改。因此“只有耳朵本身,才永远是艺术性演奏的最终指导,而不是一套印出来的指示。”    每个曲子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必须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因为由于踏板是一种性质的技巧,想完全学到运用的每一个细节,和老师们用得一样,是不可能的,唯一永远的老师只能是自己的耳朵,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训练,要使自己的耳朵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踩在踏板上的脚或大或小的动作所引起的声音的任何反应。想象出将要弹奏的音响效果,并指示脚的动作,以实现希望的音响。
262 评论

真的啊1988

罗卉,女,汉族,1978年12月出生,副教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任音乐系键盘教研室主任、湖南省钢琴协会会员、怀化市钢琴协会办公室主任,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工作。主持科研课题《南、北侗族音乐研究》、《湘西阳戏研究》,主持教改课题《以培养“实基础、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钢琴普修课改革与研究》;参与科研课题《湘西少数民族本土音乐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参与教改课题《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学生演奏能力培养的新探索》。发表论文《论侗族大歌的历史演进及人文生态保护》、《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程结构调整的构想》、《论钢琴教学中的模糊性》、《谈如何提高钢琴练习效率》、《湘西阳戏探析》、《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探微》、《高师钢琴教学的有益探索》、《浅谈高师集体课教学》、《钢琴曲目的分类及选曲》、《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评价艺术》、《如何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能力》、《浅谈初级钢琴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浅析高师钢琴课教学模式》、《肖邦钢琴教学初探》、《高师数码钢琴课堂教学方法探微》、《论高师钢琴必修课的教学》、《李斯特钢琴作品艺术赏析》、《湘西阳戏的艺术特征及赏析》,其中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3篇,共计18篇。论文《如何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能力》在第二届湖南金旋律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中荣获大学组三等奖;《浅谈初级钢琴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在湖南省建国60周年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大学师范组三等奖;2008年荣获怀化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比武一等奖;2010年主持省级民委课题《南、北侗族音乐研究》结题鉴定为湖南省三等奖;2008年度和2010年度考核为优秀;2010年荣获怀化学院“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

344 评论

提琴小13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钢琴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指的就是指法训练上的问题,认为钢琴是弹出来的。当然,在钢琴教学中技法技能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些技术技法优势建立在熟练的指法上的。但是,钢琴技术不仅仅只是这样狭隘的理解,关于技法方面必须要全面的去理解,这对于提高钢琴教学和演奏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钢琴训练中存在着诸多环节,比如说乐谱识认,声色音色的辨别、多声部的训练、钢琴踏板的问题、教学中整体与细节的把握,演奏者的心理等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乐感的培养。笔者作为一名钢琴教学者,在本文中将就乐感的培养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钢琴学习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就钢琴学习而言,学声乐感的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钢琴和学习语言一样,必须要有一定的感觉才能让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激发出来,才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具备较高的音乐审美素养,才能在钢琴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进而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步入成功的坦途。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在,刚如果没有好的乐感,那么学习钢琴的兴趣就会慢慢缺失,最终失去学习钢琴的积极性,而对于乐感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在学习钢琴的同时享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在和谐愉悦的演奏过程中体会到乐曲的精髓所在。因此,就这点而言,钢琴练习的质量与练习时间并无多大关联,重要的是自身乐感的获得。乐感的培养与提高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如此可见一斑,应该将其贯穿到钢琴教学全过程中。学生的乐感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优质的钢琴学习也就属于水到渠成之事了。  二、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乐感  想象力和表现力是每个人内在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以及创造力充分挖掘出来。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喜爱自己的学生,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导,既要富于耐心还要细心。妖要经常给予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中喜欢上钢琴,通过不断地练习积极的将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2、重视乐感培养的同时也要兼顾与乐感丝丝相扣的音乐技能问题  钢琴技艺与乐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钢琴指法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乐感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表现。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在钢琴曲目联系中只顾技术上的问题,将乐曲感悟方面的注意力转移分散,最终导致乐感的严重缺失。没有情感的钢琴演奏就没有生命力,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演奏;而没有熟练的指法技巧也就无从谈起情感的表达。钢琴演奏的目的是表达情感,而技巧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把技巧熟练掌握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乐曲演奏中,才能更好的去发挥自己的乐感。  3、欣赏因乐感而生,良好的音乐知识能更好的辅助情感的表达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有其句法和情感表达规律的语言。钢琴教学这要多引导学生听音乐,了解中外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知道它们的风格、流派,从不同的作曲家的作品中品味出各自蕴含的艺术情操,以培养分辨音乐好坏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乐感及音乐欣赏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语:  学声乐感的培养和加强是钢琴教育中需要引以重视的问题。钢琴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的钢琴学习中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乐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悟到钢琴演奏的魅力。参考文献:[1] 段小伟 钢琴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2] 杜也萍 谈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艺术教育, 2005,(02) [3] 苏日娜 论钢琴教学之八忌[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3)

343 评论

相关问答

  • 钢琴演奏艺术赏析论文范文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钢琴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指的就是指法训练上的问题,认为钢琴是弹出来的。当然,在钢琴教学中技法技能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些技术技法优势建立在

    李小墨Len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钢琴演奏艺术赏析论文

    这么简单的事都不搞不定吗?教你个偷懒的好办法。1、先选定一个作曲家的作品,然后找找该作曲家的生平,可以从网上的论文里翻啊,会有很多字吧,然后再找该作品的创作背景

    土偶寄宿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钢琴演奏艺术赏析论文范文初中

    钢琴踏板的运用--我的毕业论文 “踏板被人称为钢琴的灵魂。”从鲁宾斯坦的这一名言我们不难看出钢琴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水平粗浅的初

    蒲寫未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钢琴演奏艺术赏析论文范文大全

    留邮箱等传

    小特别16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钢琴演奏艺术赏析论文题目

    1、中国音乐史学研究  2、通俗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  3、民族音乐学研究  4、音乐美学与音乐批评研究  5、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6、中国歌剧艺术研究  7、

    Lucia慢半拍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