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6

刘小贱爱花钱
首页 > 论文问答 > 简帛研究投稿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若冰MM

已采纳
应该进入了CSSCI,不应该进入CSCI,因为后者是China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中文意为中国科学引文索引。而简帛研究应该属于中文社会科学一类研究,所以应该进入CSSCI。
193 评论

内涵帝在此

1、《〈说文解字〉与同源词探索》,《说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2、《马王堆帛书文字考释》,《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3、《汉墓帛书字形辨析三则》,《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4、《汉字构形系统及其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5、《〈说文解字〉新证》,《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3期。6、《马王堆帛书文字拾零》,《江汉考古》,1999年第3期。7、《<说文解字>版本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8、《出土文献文字的整理》,《语言论集》第四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秦简字词考释四则》,《中国语文》,2001年第4期。10、《战国楚简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3期。11、《汉代简牍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一集,巴蜀书社,2002年。12、《<说文解字>版本问题》,《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集,巴蜀书社,2002年。13、《张家山汉简字词释读考辨》,《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2期14、《张家山汉简与<说文>合证》,《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2期。15、《浣陵虎溪山一号汉墓竹简字词考释》,《语言研究的务实与创新——庆祝胡明扬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16、《现代汉字三论》,《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2期。17、《汉语言文字学发展研究报告》,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8、《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字词考释》,《简帛研究二00二、二00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9、《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字词考释》,《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20、《安徽天长汉墓木牍初探》,《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21、《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的“牒”》,《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22、《简帛文献用字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23、《十二生肖来源新考》,《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24、《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的“牒”》《语文研究》2008/0225、《简帛文献用字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26、《十二生肖来源新考》《学术研究》2008/0527、《周家台秦墓简牍释读补正》,《考古》,2009/02。28、《读孔家坡汉简札记》,《语言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84 评论

yuyanyanbobo

时间(期数) 刊物 文章 1994(6) 中国史研究动态 评介《简帛研究》 1994(5) 北京大学学报 汉代官吏的考课时间与方式 1994(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对宰相制度的影响 1995(6)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4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1996 简帛研究(第二辑) 汉简“得算”、“负算”考 1998 简帛研究(第三辑) 收孥法的变迁 1999(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秦汉时期的“文法吏” 1999(2) 湖南大学学报 “引经决狱”的实质与作用 1999(4)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司马迁经济思想简论 1999 北大史学 “史书”本义考 1999 [未公开刊印论文集]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昆明(汉代的循吏与酷吏) 2000(2) 史学集刊 居延汉简中的燧长和候长 2000(5)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战国秦汉时期的“重本抑末”政策——读《盐铁论》有感 2001(1) 湖南大学学报 汉代法律运行机制的现代启示 2001 简帛研究(二〇〇一上册) 居延汉简中的燧长和候长 2002(1) 南都学坛 近三十年来大陆及港台简帛发现、整理与研究综述 2002(2) 中国史研究动态 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002(7) 文史知识 “无为而治”时期的汉代法律 2002(5) 湖南大学学报 从悬泉置壁书看《月令》对汉代法律的影响 2003(3) 湖南大学学报 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 2003(6) 湖南大学学报 走马楼吴简所见佃田制度考略 2004(1) 南都学坛 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屯田 2004(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屯田 2004(1) 中国史研究 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 2004(1) 中国经济史研究 走马楼吴简中的“调” 2004(1) 船山学刊 浅析走马楼吴简中“刑”的含义 2004(2) 湖南大学学报 简牍所见秦名田制蠡测 2004(5) 绿叶 从悬泉置壁书看《月令》在汉代的法律地位 2004(8) 文物 张家山汉简中的“卿” 2004 简牍学研究(第四辑) 秦汉时期的邮人 2005(1) 湖南大学学报 从走马楼吴简看两汉与孙吴的“调” 2005(1)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名田制与唐均田制之异同 2005(2) 故宫博物院院刊 从简牍看汉代的户赋与刍藁税 2005(3) 船山学刊 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下奴婢” 2005(5) 湖南大学学报 从“公室告”与“家罪”看秦律的立法精神 2005(5) 大学教育科学 走马楼吴简之“私学”身份考述 2005 简帛研究(二〇〇二、二〇〇三) 汉代的都官与离官 2005 [未公开刊印论文集]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呼和浩特(秦汉土地制度与贫民法律地位之变迁) 2006(1)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汉代的循吏与酷吏 2006(2) 史学月刊 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品 2006(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无任”与“五任” 2006(3) 中国历史文物 说“县令”确为秦制——读里耶秦简札记 2006(6) 南都学坛 秦汉贫民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 2006(11) 考古 走马楼吴简习语考释 2006(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从籴米记录看汉代对西北边塞的经营——读《额济纳汉简》札记 2006 简帛研究(二〇〇四) 汉代的家赀与赀家 2007(1) 湖南大学学报 走马楼吴简研究综述——职业、社会身份与阶层(第二作者) 2007(5) 史学月刊 略说走马楼吴简中的“老” 2008(3) 湖南大学学报 从尹湾汉简看两汉文吏 2008(6) 史学月刊 从走马楼吴简看其时长沙民户的贫富差别 2008 简帛研究(二〇〇六) 再说吴简中的丘 2008 简帛研究(二〇〇六) 怀念谢桂华先生 2009(1) 江汉考古 走马楼吴简所见户与里的规模 2009(4) 南都学坛 走马楼吴简赋税收支记录管窥 2009(3) 中国史研究 秦律令中的“新黔首”与“新地吏” 2010(4) 湖南大学学报 浅谈出土律令名目与“九章律”的关系 2010(5) 史学集刊 秦律中的甲盾比价及相关问题 2010 简帛研究(二〇〇八) 略说走马楼吴简之名籍 2011(2) 湖南大学学报 关于周文王的即位与称王——读清华简《保训》札记(第一作者) 2012(5) 湖南大学学报 秦简所见田租的征收 2012 上海古籍出版社[会议论文集]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兰州(岳麓书院藏秦简《质日》札记三则) 2012 简帛研究(二〇一〇) 从“傅籍”到“丁中”——对吴简中“口、事、筭、事”比例关系的考察 2013(3) 湖南大学学报 秦代吏治管窥——以秦简司法、行政文书为中心 2013 [尚未公开刊印] 第五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流动人口——以临湘县为中心) 2014 [未公开刊印论文集]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成都 2014 简牍学研究(第五辑) 统计学方法与走马楼吴简研究

331 评论

康茂暖通

《汉简所见的“候史” 》,原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二人合作,第一作者。《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研究综述》,原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秦汉邮驿交通建设与后勤管理》,《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5期摘要转载。《论汉代的督邮》,《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秦汉邮驿的管理系统》,《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5期摘要介绍。《张家山汉简所见的亭及其吏员》,《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 《简牍所见秦汉邮书传递方式考辨》,《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6期。 《汉代河西的水利建设与管理》,《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2期。 《汉武帝“图制匈奴”战略与征伐大宛》,《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敦煌悬泉汉简所见河西的羌人》,《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秦汉的都亭与乡亭》,《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 《论武帝以前的汉匈关系》,《西北第二民院学报》2007年第4期。 《 “十里一亭”说考辨》,《南都学坛》2008年第3期。 《河西汉晋简牍及其学术价值》,《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秦汉驿的职能考述》,《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秦汉邮书管理制度初探》,原载《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后收入《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7.《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汉代对西南边疆的经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1期。《初元三年汉弃珠崖刍议——兼论汉代边疆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汉代护羌校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汉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汉代戊己校尉述论》,《西域研究》2000年第2期。《东汉西北边疆政策述评》,《学术研究》1997年第7期。《论汉代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朱绍侯先生与军功爵制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二人合作,第二作者。《古代河西开发的历史反思》,《开发研究》2003年第3期。《汉唐河西农业开发得失谈》,《开发研究》1992年第7期。《汉初经济萧条原因探析》,《晋阳学刊》1995年第4期。《汉代河西的行政区划、职官建置及其特点》,《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先秦时期的河西农业》,《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二人合作,第一作者《秦汉时期西北疆域的变迁》,《西北史地》1992年第2期。《西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西北第二民院学报》2004年第1期。《汉代河西人口蠡测》,《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1期。《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人口》,《西北人口》2003年第2期。《秦汉的邮与邮人》,《简牍学研究》第4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汉代西北边塞的邮驿建置》,《简牍学研究》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汉代甲渠候官邮程考》,《史学论丛》第9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秦代刑徒的生活和服役范围》,《秦文化论丛》第7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二人合作,第二作者。《秦代的公文记录》,《鲁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汉代“传驿马名籍”简若干问题考述》,《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秦汉驿制诸问题考述》,《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论汉代对羌民族政策的演变》,《张掖师专学报》2001年第1、2期。《古史所记的先秦河西》,《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汉代河西文化述论》,《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古代河西的兴衰及其地位和作用》,《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陈垣先生与敦煌学研究》,《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汉唐时期河西农业的局限发展及其原因》,《张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汉代对河西的农业经营》,《张掖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隋唐时期西北疆域的嬗变》,《历史教学与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二人合作,第一作者。《略论曾布》,《张掖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司马光经济思想刍议》,《张掖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唐前期的河西农业经营》,《酒泉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简帛研究投稿

    《汉简所见的“候史” 》,原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二人合作,第一作者。《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研究

    john123ko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简帛研究期刊投稿

    简帛研究 - 一个国际儒学联合会领导的研究中国出土简帛的专业学术站点。 典籍文化 - 介绍儒家,道家,佛教的经文,典籍。 杜保瑞-中国哲学教室 - 包含个人中国

    力力力力力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简帛研究期刊

    《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邢义田译著,《西洋古代史参考数据(一)》(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邢义田译著,《古罗马的荣光》(台北

    甜心小葡萄499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简帛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您可以投稿一些国家级的文章 投稿要求只要是文章原创性合格 还有就是切勿一稿多投 您可以投稿到这个邮箱里

    蓝缀天堂鸟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简帛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古汉语研究》主要刊登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投稿。一、稿件要求来稿要求有新意,论点明确,材料可靠,语言简练,文从字顺。文

    美美吻臭臭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