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8

梦叶草2011
首页 > 论文问答 >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胖子老头

已采纳
王序自序第一章 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的含义二: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第二章:文献的载体一:甲骨二:金(一) 礼器(二) 乐器(三) 兵器(四) 农器(五) 度量衡(六) 钱币(七) 符玺(八) 日用器三:石(一) 碣(二) 摩崖(三) 碑四:竹木五:帛六:莎草纸七:羊皮纸八:贝叶九:纸(一) 造纸术的发明(二) 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 卷子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第三章 文献的形成及流布一:文献的形成(一) 著(二) 述(三) 编(四) 译 佛经翻译 学术翻译 文学翻译二:文献的流布(一) 讲唱(二) 镌刻(三) 抄写(四) 印刷(五) 摄影(六) 扫描、微机输入。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一:历代官府藏书及其散佚(一) 历代官府文献的收藏概况(二) 历代文献的大量散佚 秦始皇焚书 西汉末年战乱 东汉末年战乱 西晋末年惠怀之乱 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 隋末唐初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靖康之难 李自成起义 乾隆禁毁 嘉庆宫火 太平天国起义 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 庚子事变 日本侵华战争 文化大革命二:历代藏书家之兴替(一) 周秦私家藏书概况(二) 汉魏晋南北朝的私人藏书(三) 唐宋私家藏书(四) 元明私家藏书(五) 清代著名藏书家(上)(六) 清代著名藏书家(下)(七) 近代著名藏书家第五章:文献的版本一:版本释义古代写作板本,指一种书籍的多种出版形式。二:版本类型(一) 写本 手稿本 清稿本 抄稿本 影钞本 抄本(二) 刻本(三) 套印本(四) 饾版本与拱花印本(五) 活字本(六) 石印本(七) 珂罗版印本(八) 批校本、题跋本三:善本的界义(一) 善本的两层含义(二) 四部要籍之精校精注本四:版本的鉴定(一) 明确撰写年代(二) 细读前后序跋(三) 验牌记(四) 查避讳(五) 考刻工(六) 核校阅人时代(七) 看字体(八) 看版式(九) 看纸张(十) 看装潢(十一) 查藏印(十二) 类比法(十三) 查著录(十四) 求旁证(十五) 对书影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一:文献讹误的类型及校勘的目的(一) 文献错讹的类型 讹 脱 衍 倒文字颠倒。 错乱(二) 校勘的目的二:校勘应具备什么条件(一) 主观条件(二) 广求异本(三) 广求相关资料(四) 精研所校之书三:校书的主要方法(一) 对校法(二) 它校法(三) 本校法(四) 综合考证法四:校勘成果的处理及校勘记的写法五:校书的态度:多闻阙疑第七章 文献目录一:目录的产生及其含义二:古籍的分类三:目录的主要内容(一) 书名 古书的命名方式(1) 以通称为书名(2) 取书中一二字为书名(3) 以性命为书名(4) 以朝代为书名(5) 以时间为书名(6) 以地点为书名(7) 以隐括内容为书名 同书异名与同名异书(1) 同书异名(2) 异书同名(二) 篇卷(三) 撰人及朝代 关于撰人的朝代 关于撰人(四) 版本(五) 提要(六) 大小序四:目录的类型(一) 公藏目录(二) 私藏目录(三) 史志目录(四) 专科目录 经学目录 小学目录 史部目录 子部目录 集部目录(五) 特种目录 举要目录 丛书目录 知见目录 眼经目录 禁毁目录 版本目录 辨伪目录 其他第八章 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一:辑佚(一) 古书亡佚之多及其原因(二) 前人辑佚的成绩(三) 辑佚的方法二:辨伪(一) 什么叫伪书(二) 作伪的动机 传道 射利 炫名 争胜 逃禁 避嫌(三) 作伪的主要手段 作者假托他人 后人改题著者 割去序跋 伪撰序跋 沿袭旧名而作新书 节采某书更易新名 缀合群书造为新编 变乱旧例以充新编 自著自注 书以篆籀而充古本 以假掺真窜乱旧帙(四) 我国辨伪的历史我国辨伪历史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五) 辨识伪书的方法 从授受源流上辨伪 从被依托的人辨伪 从首先传出该书的人辨伪 从该书与作者行事的矛盾辨伪 据当世人的揭发辨伪 从文本上辨伪 从文章风格辨伪 从特殊词语的起源辨伪 从声韵系统和时代的矛盾辨伪 从因袭上辨伪 从称引上辨伪 从佚文上辨伪 从史实的先后辨伪 从称谓上辨伪 从制度上辨伪 从地理沿革上辨伪 从本书与作者的思想观点矛盾上辨伪 从被依托者的学术水平与本书矛盾辨伪 从被依托者的学术专长与本书矛盾辨伪 从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倒置辨伪(六) 伪书的价值 伪书的史料价值 位数的文学价值 伪书的语言价值 伪书的思想价值 伪书的其他价值第九章 类书与丛书一:类书(一) 何谓类书(二) 类书的起源(三) 类书的功用 查找史料 查找辞藻 校勘、考订古书 辑佚(四) 类书举要二:丛书(一) 什么叫丛书把多种不同的书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二) 丛书的起源与功用(三) 丛书举要第十章 地方志与家谱一:地方志(一) 地方志的产生(二) 历代地方志的数量(三) 地方志的种类 总志 省志 府志 州志 厅志 县志 乡镇志 都邑志 卫所志 边关志 土司志 盐井志 专志(四) 地方志的用途二:家谱(一) 家谱的起源与发展(二) 家谱的内容(三) 家谱的价值及存佚情况 家谱的价值 家谱的存佚情况第十一章 总集与别集一:总集(一) 选集举要(二) 全集举要二:别集(一) 别集的起源(二) 别集的内容(三) 别集的文献价值第十二章 出土文献概述(上)一:甲骨文文献(一) 甲骨文的发现(二) 甲骨文的发掘及出土数量(三) 甲骨文资料的结集与考释》(四) 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二:金文文献(一) 金文的出土(二) 金文文献的汇集及考释(三) 金文文献的学术价值第十三章 出土文献概述(下)三:简帛文献(一) 近世出土简帛文献概况(二) 简帛文献的价值四:石刻文献(三) 石刻文献要籍(四) 石刻文献的价值五:其他出土文献(一) 盟书(二) 玺印(三) 砖瓦文字(四) 纸质出土文献第十四章 敦煌文献概述一:敦煌·敦煌石窟·莫高窟·藏经洞(一) 敦煌(二) 敦煌石窟(三) 莫高窟(四) 藏经洞二:敦煌石室的发现及文献的流散(一) 敦煌石室的发现(二) 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和原因推测(三) 敦煌遗书的流散三:敦煌文献的目录四:敦煌文献的汇编整理与刊行五:敦煌文献的内容及价值(一) 宗教文献(二) 儒家经典(三) 语言资料(四) 史籍地志(五) 子部图书(六) 考古与艺术(七) 文学作品(八) 科技史料
274 评论

大尾巴喵姬

馆藏古籍文献弥足珍贵,共26200多种,18万多册(件)。其中善本363种,4959册;珍本866种,8033册;孤本17种,238册。主要藏书特色为方志和家谱。此外,馆藏舆图、书画、名人手札及金石、碑碣拓片也极为丰富。方志类图书是馆藏古籍文献的一个特色。馆藏方志1158种,10344册,多为清末民初刊本,但也不乏善本,如明嘉靖刊本《山东通志》、《龙门志》、《石湖志略》,明万历刻本《武夷志略》、康熙刊本《宝坻县志》、《岷州志》、雍正刻本《江西通志》、乾隆刊本《盘山志》、《岐山县志》等,都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石湖志略》则有清代著名学者、大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为国内独家收藏,弥足珍贵。家谱类图书又是馆藏古籍文献的一个特色。馆藏家谱835种,173姓,多为明、清、民初刊本和木活字本,其中珍本30余种,最早刊本为元至元三年(1377)汪云龙纂修的《新安汪氏族谱》。河北大学图书馆古籍家谱类藏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刊式上,都堪称“华冀文采第一家”。馆藏部分舆图、书画、手札、碑碣拓片等古籍文献,如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康熙十三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坤舆全图》,比利时安特正普出版社于1601年出版的奥泰礼《世界地图册》,明代画院在菩提树叶上绘制的《明画院绘十八应真册》,明代著名山水花鸟画家沈周的《石田真迹》,清代曾国藩、张之洞、莫友芝、严修、徐世昌、载滢、溥伟、溥儒等名人的手札,《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拓、孔子剑刻真迹、“殷比干莫”拓片,这些都是丰富馆藏古籍文献的艺术珍品。另外,馆藏两部大型文献丛书,即《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和《中华再造善本》丛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共分三编,正编100辑,128册;续编100辑,1079册;三编88辑,927册,涵盖近代名人奏疏、政书、年谱、笔记、日记、诗文集及经世文编、碑传集等,其中尤以海内外孤本居多。这套影印本丛书,是近代中国历史文献集大成者。《中华再造善本》是2005年教育部为我校配送的一套价值300万元的大型丛书。这套丛书共分五编,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这套丛书选录之富、影印之精、学术价值之高,迄未有之。 河北大学图书馆积极进行数字化建设,电子资源不断丰富,对于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76 评论

小鱼爱嘟嘟1206

中国历史在传统的史籍以外,方志是有地域性的,另外还有一种家谱是氏族性的史料。这方志与家谱,足可帮助史家分别根据人、时、地、物四个因素来研究事态的 始末,展开崭新的历史叙述。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树立清晰而有系统的概念,我们把选印本方志丛书的范畴,暂定为乡、县、府、郡、行政区的地方史,及各种叙一 物一事的专志等(如沪水志、卢山志) 。明清以来,方志成为地方官参照施政的要览。若说依据方志便能了解该地的全情,未免过于夸张,所以研读方志只能说有助于了解一地的过去情况,提供历史专题研究的翔寮资料,而且要从多种方志去探求同一节目,效果就高得多,现在把方志的功用,试述几个实例如下:   (1) 尊日下旧闻,陆心源宋史翼,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大多系由各种方志取材。  (2) 陈垣的元人也里可温考,据至顺镇江志而作。  (3) 张亮丞菲律宾史上的李马奔(Limahong)真人考,据闽粤方志而成。  (4) 日人桑原骘藏作蒲寿庚事迹,援引闽粤方志多种。  (5) 日人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何炳棣中国人口论,皆据很多方志的资料。  (6) 专从物产而言:乾隆时丰润县志记载扇子本为朝鲜进贡大臣随员售来民间,但品级低劣,不为一般人喜爱,丰润人利用竹枝、风景、花鸟画改良后,风行一时。这是涉及朝贡而又有趣的史料。又如何炳棣曾利用方志研究中国的早熟稻种。  (7) 元李好文长安志图,详载如何利用水力。很多方志皆有何工、灌溉、筑堤的经费、征工等资料,可供稽考。  (8) 地方赋役的负担,也可从方志比较轻重。  (9) 往日的水陆交通、驿站距离,也可查知考证。  (10) 乡村市集、地方商业、对外贸易、典当、矿业、皆可在方志查考。苏州府志有论孙春阳杂货店的记述。高阳县志论棉纺工业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及各地市场情况,直叙到其后的衰落。这是工商营衰递变的史实。  (11) 章学诚永清县志对县衙组织和差役的待遇,也是今日不易找到的资料。  (12) 往昔教育制度的社学、义学、书院、学田、科举应考生的旅费等,也可从方志查考。  (13) 风俗、节日、寺院、坛观、碑碣、古墓,在方志中均有丰富的记载可资考征。  (14) 少数民族如苗、猺的风俗,方志记载也很可靠。  (15) 历任地方官的姓名、科举名录,更是考证上的极好资料。  从这些功用看来,方志确也含有一部份地理资料。乾隆四库全书把它列入史部十五个子目之一的地理目,便是这个原故。到此,我们也要叙一叙方志的起源。有人认为汉袁康的越绝书,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是方志鼻祖;但那偏重地理性的图经更可算是方志的前身。  考据起来,由随断帝诏令天下各郡上呈当地风俗习惯及地图,唐代令各郡每三年呈报人口一次,宋代又令润月的年份要编图经上呈朝庭,皆是图经进展的实迹。宋代的志书乙增列人物艺文,但遗厚的很少。元代创编一统志,明代修纂一统志,因而征求各省志书,方志的型态渐成一格。清代方志大盛,民国继续修纂,有些省区曾急迫的限令于六个月内完成,内容自然就不免浮滥的讥评,所以刊本虽多,选读的时候还须思量一下。  成文出版社致力于影印中国文史社会科学名著有年,此次选印的方志丛书,是完全依循前面所述的观点,精选善本影印发行。更进一步,倘若国内外人士藏有孤本,成文出版社愿收入这部丛书,以贯澈素来发扬中国文化的精神。

2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

    中国历史在传统的史籍以外,方志是有地域性的,另外还有一种家谱是氏族性的史料。这方志与家谱,足可帮助史家分别根据人、时、地、物四个因素来研究事态的 始末,展开崭新

    天津小吃好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0
  • 嘉兴文献丛书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嘉兴市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如果蛋蛋愿意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9
  • 嘉兴文献丛书查询

    1、形成不同:类书是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整理成为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丛书是将原来属于单本流传的书籍,汇编成一部大书,题以概括的总名,成套

    Emily丫头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9
  • 嘉兴文献丛书目录

    《嘉兴藏》正藏部份所收的佛典,大体仿自《北藏》,虽然稍有更动,而差异不大。在所收书中,《北藏》所未收而为《嘉兴藏》首度入藏的佛典,仅下列五书而已︰(1)《注四十

    Annaso安娜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0
  • 嘉兴文献丛书电子版

    一、1、下列哪种图书不属于工具类图 :A科技专著2、下面那些属于白色文献?:B期刊 C报纸3、文献的构成要素: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4、文献中,I

    owenwoohyuk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