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陶瓷》杂志电子版

《陶瓷》杂志电子版

发布时间:

《陶瓷》杂志电子版

《陶瓷科学与艺术》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暑批准,由全国陶瓷工业信息中心湖南分中心和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合办。原名《陶瓷工程》,自2002年更名为《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主要栏目: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建筑工程、纺织工程、“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介绍等。  主办单位: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编辑单位:《陶瓷科学与艺术》编辑部按照这个看来是属于省级刊物。。。。

陶瓷学报是SCI。《陶瓷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主管主办的陶瓷类专业学术期刊。据2018年9月《陶瓷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陶瓷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有55人。据2018年9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陶瓷学报》共出版文献2545篇、总被下载422962次、总被引1179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79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613。据2018年9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陶瓷学报》载文量为1937篇,被引量为7508次,下载量为90784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陶瓷学报》影响因子为7。栏目方向:(1)报道内容:《陶瓷学报》主要报道该学科的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研究简报、学术动态、文献综述、陶瓷美术理论与作品。(2)主要栏目:《陶瓷学报》主要栏目有陶瓷材料科技类论文,兼及陶瓷机械、陶瓷窑炉及陶瓷艺术类学术论文。稿件包括陶瓷材料及工艺、陶瓷机械、陶瓷标准与检测、陶瓷艺术及理论等,涵盖先进陶瓷、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古陶瓷、艺术陶瓷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陶瓷学报

电子陶瓷杂志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电子陶瓷杂志,邀请编辑怎么这么久鬼知道

不是,这个杂志是科技核心,就是平时我们说的统计源核心

陶瓷美术杂志电子版

景御陶是景德镇陶瓷出品,景德镇陶瓷中国著名陶瓷生产地

《陶瓷科学与艺术》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暑批准,由全国陶瓷工业信息中心湖南分中心和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合办。原名《陶瓷工程》,自2002年更名为《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主要栏目: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建筑工程、纺织工程、“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介绍等。  主办单位: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编辑单位:《陶瓷科学与艺术》编辑部按照这个看来是属于省级刊物。。。。

刘雨岑的瓷画在取材、构图、设色上别具一格,把文人画风吸收进陶瓷艺术领域,整个作品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使陶瓷艺术作品从晚清陶瓷装饰的烦琐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有情趣、有生命、有新意的艺术品。特别是刘雨岑在粉彩技法上的革故鼎新,创立“水点技法”,直接用“玻璃白”点出花朵形象,然后以含色料的水笔加以点染,色彩浓淡自如,花头更显活泼自然,在粉彩花鸟艺术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技法的创立,不仅是工艺技巧的创新,而且对粉彩花鸟艺术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即中国写意画扎实的功底,与粉彩陶瓷工艺技巧相结合的创新。对吸收任伯年、恽南田、新罗山人的清新画风来绘制粉彩陶瓷作品,“水点法”功不可没。他创研绘制的“黑叶描金牡丹瓶”、“黑叶描金四季瓷盘”、“黄雀薄胎瓷瓶”等瓷艺作品,有的参加了1 6国陶瓷展览,有的为故宫博物院收藏。刘雨岑还用水点技法,设计了大量的高档日用陶瓷。20世纪50年代末,他给轻工部陶瓷研究所附属工厂设计的“水点桃花”茶具、餐具,进入了钓鱼台国宾馆,成为接待外国元首的用瓷。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如雨后春笋,几十个驻外使馆业已建立。鉴于使馆的装饰、日用瓷皆国民党时代留下的日、英、德的产品,为加强民族自豪感,驻外使馆纷纷向外交部提出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瓷器替换外国瓷。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亲自到景德镇选瓷充实各驻外使馆,成立了以刘雨岑为首的设计组,从器型到画面进行全新设计,最终选定刘雨岑设计的多瓣、重瓣,以艳丽色彩象征春天的“碧桃花”投入批量生产。刘雨岑去世后,其子刘平于1 975年以“水点桃花”技法设计了著名的“7501”瓷,即1 975年生产的第一号任务瓷,被海内外收藏家争相收藏,并视为“最后的官窑”瓷。计有餐具、茶具、烟具,分釉上釉下两种,釉上水点桃花、釉下梅花。烧制时窑温控制恰到好处,既要有成熟的窑炉技术,又要有耐高温颜料。7501瓷呈送中南海后,毛泽东再度会见基辛格时,以茶代酒与之碰杯,即使用了“7501”茶具。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刘雨岑的中国画《柳燕》,获江西省第一届画展一等奖,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他还对陶瓷粉彩花鸟进行创新,用中国花鸟画来装饰陶瓷,并且在《陶瓷美术》杂志、《景德镇日报》上发表了不少理论性文章,主张花鸟画要有时代气息,在创新中注重与陶瓷器型巧妙地结合,充分体现陶瓷材质本身的美,把人世间最美的东西表现出来。他主张陶瓷艺人要提高文学、历史、书法、篆刻等各方面的修养,只有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因此,当时许多青年艺术家在他的倡导组织下,学诗词、学历史、练书法,当年的这些青年人,几乎都成为活跃于景德镇陶瓷艺术领域中的佼佼者。

戴清升 杨应修 叶玉翠 黎仲畦 黄淬锋 邓文科 周金秀 李凯云 刘宗 黄明章 宋定国 刘爱云还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

《陶瓷》杂志电子版阅读

1-15册PDF版本有的。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马未都)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efbr书名: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作者:马未都豆瓣评分:6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08-7页数:199内容简介:《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已做关于中国陶瓷艺术的12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2章,既对陶瓷及陶瓷历史等层面做了宏观描述,也对历代名窑,以及宋、元、明等朝代瓷器做了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150余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增色不少。《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作者简介: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此外,他还撰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其中,《中国古代门窗》一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设有家具馆、陶瓷馆、工艺馆、门窗馆、摄影馆、油画馆和多功能馆七个展馆。马未都博客:

PDF电子版下载:网页链接

作为国家文物局统编文博教材之一的《中国陶瓷》,由我国已故的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主编,著名古陶瓷专家汪庆正、朱伯谦先生等撰稿。该书全面、系统、详尽地论述了中国陶瓷的起源与发展,共分五编,从中国古代陶器与原始瓷、青瓷

《陶瓷》杂志电子版下载

《中国陶瓷全集》内容太多了各个朝代的都有,文件很大,好几百兆资料呢。

PDF电子版下载:网页链接

亲,您要的资源已经上传哦请尽快点击附件进行下载,您下载是不需要财富值的满意请光速【采纳】呀,如有疑问请追问我

《陶瓷》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代码v524,不是中文核心可以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查询最新版的科技核心目录,那是他们的官方网站

  • 索引序列
  • 《陶瓷》杂志电子版
  • 电子陶瓷杂志
  • 陶瓷美术杂志电子版
  • 《陶瓷》杂志电子版阅读
  • 《陶瓷》杂志电子版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