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待遇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待遇

发布时间: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待遇

做过图书编辑。我们这行里,编辑因为工作内容不同,也分几个层次:校对、文字编辑、责任编辑、策划编辑、部门总监、主编。不同的层次接触不同的东西,当然会有不同的体验。校对主要是看错别字和病句的;文字编辑除了做校对的工作外,还包括段落调整、修改标题、文章整体把握等;责任编辑要把稿子变成书,除了文本之外,还得想书名,做封面,对图书进行包装,以后后续的宣传营销等;策划编辑就可以独立制作一本书了,包括前期的约作者、约稿,中期文本打磨,后期的包装策划,还有后续的宣传营销等;部门总监就不再关注单本了,虽然有些重点书还是要亲自操手,但是更要关注整个部门的工作;总编就不要说了,对整个公司的产品生产负责。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愚见,虽然我划分的比较清楚,但是真正到了实际的时候,还是要具体情况。可能小公司的部门总监,去了大公司只能做个策划编辑。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企业编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他们属于工勤人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二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当然身份是企业员工。但在实际中,这个事业单位为了方便工作,把不同性质单位的人员混合使用。尽管是在混合使用,但人事管理上身份截然不同。而且因为长期一样的工作,往往连属于企业编制的人员自己都会忽略了其身份。   从待遇上看,理论上说,两者完全是不同的。工资标准/福利标准都执行不同的规定。这点在退休后的待遇就会更明显。而在实际上,很多单位因为工作需要,特别是混合使用不同编制人员的单位,往往把待遇搞成一样,以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但这只是单位的搞法,换个领导也可以更改,或者有关领导机关要求改正也可以轻易地就改变了这种状况。如果你想调动到另一个事业单位,你的企业编制肯定就不行了。当然,现在事业单位也搞聘用制,是签合同的。但不管怎么说,人事局管的就是事业编制的人员及他们的待遇(包括退休)。   最后,说说档案,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已经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了。所以,档案的保管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是身份完全不同,待遇从道理上是不同的。  一项调查表明,“体制外”人才普遍压抑感强、压力大,渴望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放弃人事、户籍档案从某大学出走,到宁波一家国营企业任职的杨博士坦言,由于传统体制观念作怪,“体制外”员工的地位不高,相应地“体制外”人才就有压抑感。机关事业单位中“不在编”的群体,在目睹本单位的“在编人员”一个个有了自己的房子,升职或被授予重任、外派学习,虽然自己能力与之不相伯仲甚至更强,但却因为不在“体制内”而不能享受。不稳定感、漂泊感油然而生,也可能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乏干劲的同时,却也因缺乏可预期的上升通道而动力不足。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针对体制内、外的职工实行差别待遇、“内外有别”、对劳动者不能一视同仁的制度性歧视一直而且普遍存在。 基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关系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也就是所谓的体制内的职工;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大量的体制外职工出现了,如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以及大量涌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企业为了降低这部分员工的用工成本,对其实行差别待遇。后来各地还制定了许多针对这些体制外职工的规定,从而巩固了这种制度性歧视。根据我国《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所有的劳动者都应当平等的适用劳动法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劳动者不能得到平等保护,受到各种制度性歧视、非制度性歧视待遇。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

简单点,吃苦耐劳!还要有坚持不懈的劲头!

你要是兼职的话,学旅游可以找到很多工作啊,像校园旅游代理,就是从人头里面提钱,现在也很好做,郑州中国旅行社有一家旅行社就是这样的,招聘校园代理,也不让你交押金,定金什么的额,无本兼职,全靠你自己的能力,算是销售吧,可以把QQ号给你:1667349724

旅游记者顾名思义就是指专门写有关旅游方面信息的专项记者是从媒体记者中细分出来的专业着眼于媒体的盈利之需其他的还有如IT记者、汽车记者、健康记者等等 要想成为一名旅游记者,首先是要取得新闻从业人员资格证,之后向所在的新闻单位申领《记者证》了,所在的新闻单位凭《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就可以向新闻出版总署申领《记者证》。不是你所理解的和司法考试类似的资格考试,不对新闻从业人员以外的人群开放。你首先要进入新闻单位,然后才需要进行资格考试。 中国记者资格证书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某国字头旅游杂志的编辑,现在基本上处于自我怀疑的阶段,所以以下回答为负面,但也真实。一说起旅游杂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你们可以免费旅游!其实真不是,但凡杂志编辑出差,那必定是商务稿,需要在甲方的各种奇思妙想和杂志的定位中找一个平衡点。尽管商务稿很恶心,但我还是愿意干,为啥?因为有工作量呀!我们杂志的底薪很低,而且是月刊,每个月的盘子就那么大,所以工作量不保,工作量又是直接与个人薪资挂钩的。杂志编辑很大一块工作是负责挖掘作者策划选题找好的稿子,但旅游杂志有一点不同,编辑需要找图,所以找到能写的作者,这个选题又不缺图,已经是不易了。然而,作者并不一定愿意写。又为啥?因为我们稿费发放时间长,并且有一部分作者认为稿费低(尽管我认为是市场价的偏高值),尤其是那种年纪不大,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字训练,又被新媒体惯坏的作者,写的多垃圾的都敢开口要高价,这个行业规则真的是毁了。所以说,这个链条是这样的,找到能写的、有图的、不计较稿费的作者难上加难,找不到就意味着工作量没有,意味着工资极低。大概就是这么个逻辑。

杂志编辑记者待遇

记者工资是看单位的,事业人员。还看你采写的数量和质量。学历至少本科以上。

丫丫丫、应该不会很多的、要看你有没有能力的丫、很辛苦得、天天跑东跑西,你不累么?万一采访的不好捏、够你受的了

加成可能6000¥

记者的收入水平是最不确定的,除基本工资之外,外采会有一部分收入,发布会或者推介会会有赞助,而且媒体不同收入也不同,如果是个刚入门的记者的话,综合其他水平的话基本收入应该会在2500——3000左右。

编辑记者待遇

A网媒四大门户,正常应届本科生,税前5000-6000,补贴600多,三班补贴大概1000多还是2000(刚来,见习期,不太清楚)。年底双薪,加上季度奖。一年大概9w左右吧。承诺转正后有10%-30%的工资提升。 这是第一年的情况。成长情况就不清楚了。关于四大门户员工跳槽,有句话形容的很恰当很幽默:搜狐跳槽的去了网易,网易跳槽的去了新浪,新浪跳槽的又去了搜狐,但是最后,大家都去了腾讯。因为腾讯有钱人啊,待遇好啊。干到成家立业生孩子的员工都一大堆。一个师姐不久前跳槽过去,说待遇确实比其他门户好很多。据说腾讯员工组建的QQ群,都是“前网易员工群”“前搜狐员工群”“前新浪员工群”。 B电视媒体 之前在华中某省级电视台工作,台聘,试干一个月,太累了(木有周末,曾经连续34个小时干活),拒了去了北京。据说一年有10w-13w。不过是该省最赚钱的一个频道的一个收视率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现在在南方某省级电视台全职,收入全看干活多少。组里有近一半人是要申报个税的(账面年入超12w)。通常除却各种乱七八糟的收入,每个月绩效5000——7000——10000的波动,看收视率和自己干活多少而定。公积金2000(个人交1000,台1000交)最近年终奖涨了,差不多4万块吧。可能你已经猜出来我是哪个电视台的了。但是,电视台内部,不同部门,不同频道,不同栏目组,不同的用工方式,待遇相差可能非常的大。各个栏目组更像是一个个的子公司,完全独立作业,独立的经费。电视台的收视率可以精确的统计出来,哪栏目组收视高,广告多,赚钱多,一目了然的事情。员工是和台签约(台聘,最高用工模式),还是和频道签约,还是和栏目组签约,还是什么都不签,做片子拿稿费的黑工,待遇都是不同的。不说别的,如果不是台聘,一年两万多的住房公积金和4万的年终奖你就没有,还有什么保险啊,就看栏目组是否财大气粗能帮你把福利搞到位了。不同栏目组的工作强度也千差万别。做日播新闻的跟报纸差不多,每天出去跑,周末要轮休。做专题片的就不用了,虽然工作量差不多,但是时间很自由,周末也有保障。做什么大型栏目的,就跟电视剧剧组差不多。C纸媒室友:室友1,京华时报,社会新闻,每天跑到死的那种。月入超1w很正常。多跑多得。上个月那室友表示不想干了,歇一个月,没怎么干活,拿了三千稿费。室友2,中国青年报,稿费不能想象的低。千字一百。不过各种收入加在一起(各种报销啊什么的),6000-各种过节费啥的福利不少。但是家人解决北京户口啊,泥马毁约是要赔偿25万的啊有木有。D电台这个没有亲身经历。但是总体来说,和电视台差不多。不同栏目相差很大。但是我看他们开的车,不如电视台员工的好。总结:干媒体,还是至少省级以上的大媒体,普通记者一般一年也就10w上下。好点的15w。封顶20w吧。

这个我来给你全面的回答:第一、要看什么媒体单位、有国家媒体、省级媒体、地区媒体等很多类别。第二、要看什么样的工作内容,文字编辑记者和外景摄影记者以及现场报道记者的待遇也不同。第三、要看记者本身的能力和所在单位的工作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收入情况。但我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真实记录者,你做得到吗?如果做不到,建议你经商吧。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工资

不同城市价格也不一样,不同单位价钱也不一样。许多杂志社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非法出版物”。

你是需要采访还是做个记者呢?采访,除非广告性质,其他比如关于新闻方面是不需要费用的记者,有固定的工资,还有自己的额外比如策划广告的奖金

要是进发行量大的报社当然工资高了,要是发行不好,员工都得去找订户。

丫丫丫、应该不会很多的、要看你有没有能力的丫、很辛苦得、天天跑东跑西,你不累么?万一采访的不好捏、够你受的了

  • 索引序列
  •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待遇
  •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
  • 杂志编辑记者待遇
  • 编辑记者待遇
  • 文化旅游杂志编辑记者工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