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多少字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多少字

发布时间: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多少字

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 ,世界历史 ,安徽史学,西域研究,史学集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学辑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文献,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这些都是国内的核心刊物,都可以直接给它们投稿。具体投稿方式可以在网上查,也可以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

合作文章两次发表分别署名。两人协商可以发表,只是论文分了两批并同时投向两个期刊,所以被误以为抄袭。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字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教育核心期刊有很多,现在我来汇总一下教育方面可以发表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北大核心《教育与职业》 《科技通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商业经济研究》 《人民论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财会通讯》 《学术探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双核心《外语学刊》 《出版广角》 《文艺争鸣》《人民论坛》 《法学论坛》 《理论探索》《学术月刊》 《经济纵横》 《心理发展与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10608“广西民族大学代码是10608,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望采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具有现实性和指向性,即社会和家长对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期望,而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程度就是最根本的教育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的质量就是教师的质量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 " 载文量多 " 、 " 收录量大 " 和 " 被引次数多 " ,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 学术期刊:、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双核心期刊。 一般分为升级、国家级、核心。这个要看你指哪个专业方向了,一般等级越高的审稿越严格。 九品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发表,学术论文,建筑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论文领域:教育,建筑,经济,管理,社科,医学 ,文学 ,农业 ,体育 ,财会,科技,机械 ,计算机 ,法学,艺术,新闻,工程 ,交通 ,理工,护理等专业。

楼主求采纳~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AJCI)说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定义在普遍意义上,学术期刊(以下简称“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是指期刊在一定时期内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某段时间里促进相关学术研究与应用之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本源上产生于文献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大小,但也受该段时间内社会对其价值的认知水平与认同程度、期刊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期刊自身及其相关渠道的传播与扩散能力等诸多因素制约,所以对其作出客观、准确的定性分析和评价是非常复杂而困难的。忽略了不同文献所产生学术影响的定性差异,计量某个统计年度内出版的某些源文献引证期刊的次数,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反映期刊在该统计年度产生的影响力。简单而常用的计量指标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TC,广延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已发表的所有文献)、影响因子(IF,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之前两年发表的文献)、即年指标(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文献)等。显然,上述指标的评价对象是期刊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且评价角度、计量方法各不相同,任一指标都不能全面反映期刊的影响力。期刊评价中片面强调其中某个指标,都会导致期刊出现片面发展倾向,甚至引发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干扰期刊正常发展。因此,人们一直在希望找到一个综合反映期刊影响力的计量指标。然而,过去这方面的工作总是试图将TC、IF 等指标先验地假设为同一线性空间的可加标量,按一组人为设定的权重参数拟合为一个“综合指标”,而未注意区分这些指标的内禀属性,得到的期刊排序结果也难以给予合理的解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在2013 年首次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方法,连续两年应用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遴选,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基本认可。期刊影响力指数(CI)的基本定义定义1: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在某种可比较大小的期刊范围内(同一学科内)将TC、IF 分别归一化处理为tc、if, 并按其大小进行期刊排序,即可在排序意义上将TC、IF 映射到一个2 维空间,称为“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由于在排序意义上tc、if 是相互独立的,因而tc、if 是正交的。定义2:期刊影响力等位线定义3:期刊影响力指数(CI)期刊影响力指数(CloutIndex ,简称CI),是反映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总被引频次(TC)和影响因子(IF)双指标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用于对组内期刊排序。CI 的计算公式为:CI 的几何意义如下:图1 期刊影响力指数CI 示意图如图1 所示,(0,0)代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为0 的期刊。右上角的点(1,1) 代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为最大值的组内“影响力最大期刊”。以(1,1)为原点画圆弧,弧线即影响力等位线,弧线上的各点表示其CI 值大小相等的期刊。分布在弧线左下方的点对应的期刊其相对影响力小于分布于弧线右侧的期刊。可以形象地看到,期刊的CI 值越大,该刊距组内“影响力最大期刊”的差距越小。CI 的具体统计方法1 统计源文献为了突出反映期刊对中高端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计算构成CI 的TC、IF 时,选用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 版)》(下简称《年报(2015)》)中各学科期刊综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前60%的期刊,以及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不包括硕士论文。2 他引频次为了体现公平计量,CI 计算中,TC 为总他引频次、IF 为他引影响因子。3 量效指数(Journal Mass Index,简称JMI) 从CI 示意图中可以看出,CI 等位线对单一指标的一般性奇异行为具有较好抑制效果,但对特殊奇异现象,特别是单纯为追求大TC 盲目扩大发文量而降低学术质量的情况,抑制效果尚不理想,这种情况干扰了CI 排序的公正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量效指数(JMI),用以消除这种奇异性造成的影响。量效指数(JMI)是某刊影响因子对应的发文量与该刊影响因子的比值,意义是该刊每产生单位影响因子所需要的论文数量。定义为:JMI 越大表示该刊越“臃肿”,也就是发文规模很大而效用不高。为了全面反映期刊的量效关系,JMI 计算中采用了《年报(2015 版)》公布的复合影响因子。4JMI 对CI 的修正《年报(2015 版)》分别对自科、社科期刊进行了JMI 由大到小排序。按该排序,取排名前5%且可被引文献量大于平均可被引文献量的期刊名单作为需要修正CI 的期刊名单,对这些期刊的TC 所占权重进行修正,其他期刊未作调整。CI 中的TC 和IF 的权重比例为1: 1,被调整期刊的TC 权重根据JMI 大小分别降低至2~05 。具体调整办法为:?其中k 为他引频次调整系数。按JMI 大小将期刊分为三档,TC 权重调整系数分别为该档期刊JMI 均值与所有期刊JMI 均值的比值。各档JMI 指数对应权重具体数据如下:表1 JMI 类型及其他引频次调整系数JMI 类型 取值区间 他引频次调整系数(k) 调整期刊数社 臃肿 [10000~20000) 2 43科 非常臃肿 [20000~40000) 1 23极臃肿 ≧40000 05 11自 臃肿 [7000~17000) 2 102科 非常臃肿 [17000~37000) 1 40极臃肿 ≧37000 05 说明与讨论我们引入了一种可较全面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数CI,可以给出某学科期刊的影响力排序,但不能直接用于评价期刊内容质量。另请注意,CI 是在一组期刊内定义的,只可用于组内期刊排序,不可用于跨组比较。如需跨组比较,应将不同的组定义为一个组,重新计算CI 值。本报告利用JMI 对234 种期刊的CI进行了修正,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CI 定义中只采用了TC、IF,未考虑其他计量指标,如即年指标、引证半衰期等,另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商榷。进一步的研究尚在进行之中,请有关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10608“广西民族大学代码是10608,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望采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附录二:黄现璠先生”(目前在国内学术期刊上暂时查明的论著以及遗存稿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例)女子财产承继权实行后的宗法社会和妇女道德《三民半月刊》第三卷第八期,1929年元代之农民生活《社会杂志》第四卷第一期,1932年4月元代之奴隶生活《社会杂志》第四卷第二期,1932年5月中国通史纲要(合著,上、中、下册)北平文化学社,1932年9月(上册),1934年4月(中册),1934年7月(下册)东北之历史考察《进展月刊》第一卷第八期,1932年11月由历史上观察岭南之水路交通《进展月刊》第二卷第二期,1933年最近三十年中等学校中国历史教科书之调查及批评《师大月刊》(即北京师范大学月刊,简称为师大月刊,下同)第五期,1933年7月高中外国史(两册)北平立达书局,1933年8月唐宋时代之转运使及发运使《进展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1933年12月元代农民之生活——附奴隶考[有高岩(巌、巖)著、黄现璠译、李蒸题书北平蓓蕾学社,1934年1月30日唐代之贱民阶级《师大月刊》第十三期,1934年8月宋代太学生之政治活动《师大月刊》第二十一期,1935年9月北宋亡后北方的义军《食货半月刊》第三卷第五期,1936年2月南宋末年河北山东义军《文化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五期,1936年2月元代被压迫阶级之汉南人《文化建设月刊》第二卷第六期,1936年3月《唐代社会概略》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1937年2月再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1月重校版宋代太学生之救国运动商务印书馆1936年10月初版台湾台北文星书店,1956年1月、1965年5月再版上海书店1996年影印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1月重校版元代佃户之生活《师大月刊》第三十期,1936年10月中国发装考略《经世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1937年7月中国通史讲稿广西大学教务处铅印,1938年10月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期,1941年2月5日再论礼节之演变《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期,1941年2月26日周代无井田制《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八期1941年3月19日战国时代农奴解放与人之发现《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九期,1941年3月26日我国坐俗古今之变(一、二、三、四.五)《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二期,1941年4月16日(一)《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六期,1941年5月14日(二)《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八期,1941年5月28日(三)《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九期,1941年6月4日(四)《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期,1941年6月11日(五)日本人之坐法(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二期,1941年6月25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三期,1941年7月2日(下)印度佛教坐俗之研究(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六期,1941年7月23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七期,1941年7月30日(下)元代蒙古人之奇异婚姻(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九期,1941年8月13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期,1941年8月20日(下)元代服饰之奇异(上、中、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期,1941年8月20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一期,1941年8月28日(中)《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二期,1941年9月3日(下)政治革命之汉代道教《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四期,1941年9月17日汉代学术思想之三变《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七期,1941年10月8日秦始皇第二之隋文帝(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期1941年10月29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一期1941年11月5日(下)战国时代采邑经济之发达《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二期1941年11月12日吸烟风俗传播考(一、二、三、四上下、五)《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三期,1941年11月19日(一)《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四期,1941年11月26日(二)《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六期,1941年12月10日(三)《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八期,1941年12月24日(四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九期,1941年12月31日(四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一期,1942年1月14日(五)饮酒礼俗与女招待的缘起(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四期,1942年2月4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五期,1942年2月11日(下)饮茶风俗之起源及其传播(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九期,1942年3月11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期,1942年3月18日(下)番薯传来考(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期,1942年3月18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一期,1942年3月25日(下)春秋五伯无一为尊周(上、中、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二期,1942年4月10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三期,1942年4月16日(中)《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五期,1942年4月29日(下)男女鞋袜古今之变《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八期,1942年6月1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期,1942年6月3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一期,1942年7月10日我国服装演变之研究《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一期,1942年7月1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三期,1942年8月2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四期,1942年8月31日明代剿倭之广西女将《国防周报》第二卷第四期汉族对外抗战史(上、下)《国防周报》第四卷第七期(上)《国防周报》第四卷第九期(下)汉武为争汉族之生存而战《国防周报》第四卷第八期五胡乱华北方民众之抗战(上、中、下)《国防周报》第五卷第二期(上)《国防周报》第五卷第四期(中)《国防周报》第五卷第五期(下)中国男女服装之研究《中师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中山大学季刊,1943年1月食器与食礼之研究《中师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中山大学季刊,1943年4月中国史讲义广西大学教务处铅印,1945年12月黔桂边区教育散记《广西日报》桂林版《新教育》专刊,1946年12月29日、1947年1月11日、1月25日连载黔桂边民社会组织的民主政治《广西日报》桂林版,1947年1月连载春秋战国人之发现与人之平等《西大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48年4月中国历史上之一治一乱《政治学刊》,1948年创刊号殷代社会史广西大学图书馆铅印,1950年4月18日中国封建社会史广西大学图书馆铅印,1952年12月9日中国历史名著选读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铅印,1953年8月15日我国古史分期应该重新估定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5年10月3日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僮族子弟《光明日报》,1956年5月10日《太平天国史研究文选》(广西1951~198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广西右江僮族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之革命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6年7月广西僮族史略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6年12月6日广西僮族反抗压迫史(主编)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印,1957年1月谈僮歌《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右江苏维埃政权之建立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7年3月僮族人民之革命斗争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7年3月广西省大新县僮族调查资料广西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1957年3月2日关于广西僮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广西社会历史调查组印,1957年3月27日僮族在广西的历史分布情况《广西日报》,1957年4月19日广西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古书解读入门(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教材,1962年2月侬智高起兵反宋是正义的战争《广西日报》1962年4月2日《岭外壮族汇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土司制度在桂西《僮瑶族史科学讨论会论文集(僮)》第一集,1962年7月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63年3月广西最早的城堡《广西日报》,1963年6月4日我国历史分期必须重新估定(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74年5月8日我国古代史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76年3月2日汉族的形成(合著,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76年12月1日中国古代史没有奴隶社会初探(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7年12月6日红八军龙州起义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8年6月壮族简史讨论意见书面报告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8年9月我国古史分期应该重新估定——古代没有奴隶社会(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8年11月5日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2月、3月第二、三期连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三期(总第九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侯绍庄等同志商讨中国奴隶社会问题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9年11月14日广西各县瑶族人口及其过山榜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9年11月19日我国有否奴隶社会之商榷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0年3月8日铜鼓制造及其花纹之探索——广西壮族人民制造铜鼓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0年3月29日同我国历史学者商榷一个问题——我国有没有奴隶社会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0年8月10日远古的广西人(合撰)《桂林日报》,1980年8月10日壮族名称的演变(合撰)《桂林日报》1980年8月27日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合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广西岩洞葬与宁明花山壁画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1年2月宋代壮族首领侬智高起义及其影响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论文集(油印),1981年5月壮族别称乌浒人之探讨《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1981年9月《岭外壮族汇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1年10月、12月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合撰,遗作)《思想战线》(双月刊)云南大学1982年第一期(总第四十三期),1982年2月20日广西宁明花山壁画与岩洞葬(合撰,遗作)《西南民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6月侬智高(遗作)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铜鼓制造及其花纹的探讨(遗作)《学术论坛》,1985年第9期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遗作)《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五辑,1985年5月壮族通史(合著,遗作)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遗作)《广西社会科学》[特稿]2007年第3期民族调查与研究40年的回顾与思考(上、下,遗作)《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4期 2007年9、12月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遗作)《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9期《韦拔群评传》(遗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风雨同舟十三年》(遗作)《西大情缘》,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11月遗存稿《中国通史》讲稿一卷,未刊。《秦代通史》书稿一卷,未刊。《魏晋南北朝通史》书稿一卷,未刊。《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讲稿一卷。《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史稿》书稿一卷,未刊。《中国文化史》讲稿一卷,未刊。《隋唐五代史》书稿一卷,未刊。《我国人民起居衣食生活之演变》书稿上、中,下三卷,未刊。(据作者于本书稿《总论》记:书稿开始写于1941年作者任教于中山大学期间,1947年成书稿—卷,初名《中国起居饮食礼节史》,寄送上海正中书局审阅,双方签订了出版合同,作者获预支稿费法币2000万元,即50%,中正书局出了样书,后因上海解放,书局解散,未能出版。经逐年增补,作者于1956撰成两卷,寄送北京人民出版社,该出版社审查一年,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前,作者赴京出席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期间,与人民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获预支稿费700元,后因“反右运动”中作者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人民出版社单方终止了出版合同,作者退回稿费。1979年,作者右派冤案子反昭雪后赴北京开会,人民出版社派人接洽,有意出版。作者于1981年撰成初稿三卷,改名《中国生活学——古代食衣住行研究》,尚未校定寄出,作者即告病故。)《民国史断片》文稿一卷,未刊,《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书稿上、下两卷,未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稿一卷,未刊。《中国历史名著选读》讲稿一卷,未刊。《中国历史文选》讲稿一卷,未刊。《古书解读基础知识》书稿一卷,未刊。(本稿是在油印本《古书解读入门》的基础上增补编成)《千里之行——参加全国政协第五届第三次会议感想记》文稿一篇,油印,未刊。《古代少数民族乐舞考》文稿一篇,未刊。《黄鼎凤领导反清起义论考》文稿一篇,未刊。《吴凌云、吴亚忠反清起义论考》文稿一篇,未刊。《陆荣廷生平及其功过》书稿一卷,未刊:《试论广东临高县村人的民族成分》文稿一篇《广西各县县志重修意见》文稿一篇,未刊。《历史文物考释》书稿提纲一篇。《学术文摘》、《论文杂摘》各一卷。《少数民族习俗杂录》三卷。《读书笔记》六册。《少数民族调查笔记资料》9册。

C95民族学 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民族黑龙江民族丛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回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青海民族研究;满族研究 Q95/98动物学/人类学 ;昆虫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分类学报;兽类学报;动物学杂志;应用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人类学学报;四川动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40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大学学报(社科)40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16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0景德镇高专学报70辽宁医学院学报(社科)4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60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50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40孝感学院学报(社科)60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70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70齐齐哈尔师范大学学报(社科)60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40佳木斯大学学报(社科)70长春理工大学学报90邢台学院学报70滁州学院学报40安阳师范学院学报40咸宁学院学报70琼州学院学报50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0鸡西大学学报70绥化学院学报70新乡学院学报60贺州学院学报40牡丹江大学学报60西昌学院学报(社科)60辽宁师专学报(社科)70新余学院学报45焦作大学学报45宿州学院学报40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50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70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45辽宁科技学院学报40长江大学(社科)90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40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50许昌学院学报40凯里学院学报50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多少字

截止2013年,承担厅、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0余项,教职工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0余篇 ,出版专(译)着80余部,主参编教材119部,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专利3项,获得厅、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70余项。 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图书出版项目《藏传佛教寺院志·(甘肃卷)》等科研项目4项,出版《藏文古籍文献概论》等专译著6部。编纂400万字的《赛仓·罗桑华丹文集》(1-6卷),该文集,荣获甘肃省高校2000—2001年度社科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校教师贡巴扎西发表在《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上的论文《藏族古代仪轨诵辞研究》荣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藏文学术论文类三等奖,这是该校教师首次在藏学研究领域获得的最高奖项。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藏文版)《甘肃高师学报》(学校和省内五所师专合办) 至2012年,有教职工570人,专任教师43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0%,硕士研究生占50%。 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1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5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另外有外聘兼职教授50名,外籍教师2人。教授名录: 姓名 专业 姓名 专业 张俊宗教育学杨 文历史学赛 仓藏语言文学王德瑞数学道 周藏语言文学王 纬教育学杨世宏藏语言文学常毓巍化学贡巴扎西藏语言文学王发斌体育学龙布杰藏语言文学桑吉克藏语言文学拉加才让藏语言文学陶柯汉语言文学樊丁机械李彦荣音乐学田卫戈美术杜国祯生态学客座教授名录: 姓名 专业 姓名 专业 樊 丁 电气自动化 杨晓霭(女) 汉语言文学 张君仁 音乐学 陈忠祥 地理学 斑斑多杰 藏语言文学 李积顺 历史学 扎西才让 藏语言文学 魏新民 教育学 才让草(女) 藏语言文学 丁志刚 政治学 李彦荣 音乐学 张文礼 经济学 陈保华 化学 谈振好(女) 政治学 田卫戈 美术学 王宗礼 政治学 韩高年 汉语言文学 郭绍青 教育技术学 柯 杨 汉语言文学 杜国祯 生态学 李晓卫(女) 汉语言文学    院系名称 专业分布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汉语言文学教育、应用语言学(藏汉双语)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藏语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戏剧影视文学(藏语) 、应用语言学(汉藏翻译)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体育教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藏汉双语理科教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物理学(藏汉双语)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藏汉双语)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学前教育(藏汉双语)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文与社会)小学教育(科学与数学)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英语、英语(旅游英语方向)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历史学、历史学(藏汉双语)、地理科学、酒店管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水电工程系 物理学、水利水电工程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政法与经济管理系 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方向)、财务管理、社会工作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 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民族工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化学、生物科学、动植物检疫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音乐学、舞蹈学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藏汉双语、法学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藏汉双语)、思想政治教育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历史学、历史学(藏汉双语)、地理科学、酒店管理专科专业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旅游管理预科  预科教学部文史预科、理工预科 教学措施学院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开展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组成的课程设置体系。结合民族学生的实际,实行分级、分层、分类教学,加强“双语”教学。推行三学期制,实行单休日制。教学成果2011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1创新活动课程模式,构建“两个课堂”一体化的教学体系2“藏汉双语”师资培训“课例研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聚居区民族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4面向民族聚居区培养高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5高校藏汉双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6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7“高等代数”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建设8民族高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9以《文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为锲机,全面促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10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在民族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指导中的探索与实践11藏语类专业课程系列教材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获奖级别 1 美术课程评价基本要素改革研究 张小兵 省部级奖 2 对该校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资源的思考 乔大林 省部级奖 3 寓平淡的书法教学于趣味之中 马麟 省部级奖 4 “前卫艺术”之审美 樊莉 厅级奖 5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汪效华 厅级奖 6 藏数学专业教材《解析几何》 薛德军 厅级奖 7 小学数学提要与检测 吉喜 厅级二等奖 8 分层教学法在普通话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巩巧梅 厅级奖 9 甘南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王文浩 行业学会优秀论文奖 1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法指导 赵俊生 学会三等奖 11 民族院校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马振新 厅级二等奖 12 学校体育课教案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魏曙光 厅级二等奖 13 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建设 赛仓·洛桑华旦 厅级奖(集体奖) 14 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建设 拉高 15 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建设 罗藏嘉措 16 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建设 贡巴扎西 17 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建设 龙布杰 18 让民族学生轻松掌握英语语法的尝试 杨华堂 校级一等 19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杨士钰 校级二等 20 民族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法改革探索 赵云 校级二等 截止2013年,有化学、物理、计算机等58个实验室,专业技能实训室44个,教学计算机955台,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9个;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报告厅和语音室等教学实践场所20余处。学校还设立了普通话测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点等4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

初始密码是1111。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ShuipingCeshi;PSC)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考试形式为口试。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 索引序列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多少字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字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多少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