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湖北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湖北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湖北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我们的标准太高了!堪称文明先进的典范!让世界人民都来看看,都来学习!

蔡华东 1957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主任记者。1982年1月到湖北日报社从事记者工作。1988年任孝感记者站负责人,1989年任咸宁记者站站长,1992年任《楚天周末》副总编辑,1993年起任湖北日报社政宣科教部副主任。湖北省社会学会会员。策划、编辑的新闻报道"Kent广告冲击波"系列获湖北新闻奖三等奖,《检察官叶子新以身殉职》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小熊猫"见到妈妈啦》获湖北好新闻二等奖。有《试论当今中国报纸大走势》、《沦专栏专版策划》、《车匪路霸犯罪研究》等20余篇论文在理论刊物刊发。一位总编辑的“报人责任” 记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蔡华东湖北传媒网通讯(实习记者韩建超、陈俊蕾)有这样一位报人,从农民到记者,又从记者做到编辑、总编辑;  他先后编辑出版过个人采写作品选《国门倚天剑》、新闻文论选《社会新闻与报业》、编辑作品选《深山里,好一户英雄人家》、作品集《巍巍青山护长城》;  他曾先后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三届“湖北新闻名人”奖;  他还获得第六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享受国务院津贴。  在自己的报业生涯中,他把名利看得淡如烟云,却把“责任”二字看得重如泰山,“铁肩担道义”对他而言是实至名归。  他,就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高级记者蔡华东。  他认定读者是办好报纸的不竭动力  提起蔡华东,不可不提及他在《楚天都市报》担任总编辑时的辉煌。  正是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楚天都市报》由原来的几十万份,发展到130多万份,发行量排到了世界37位。他的经历,可以说是一个都市报人的缩影。  2002年蔡华东接手《楚天都市报》总编辑以后,就认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报纸的生命力应该在人民群众之中。“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群众,大家不订你的报纸,你的报纸就失去了生存的可能。”蔡总说,“所以,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就要全心全意依靠市民办报。”正如1843年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提出的: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在决定报纸命运的生死牌中,人民群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你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主管部门就会扶持你、支持你;你拥有众多的读者,广告商会对你青眼有加;你的编辑记者真正能够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你就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极大的智慧和力量。  “谁是报纸的上帝,谁能给报纸带来不竭的动力?”用蔡总的话说:“你真心为群众,群众就会帮你办报。团结就是力量,和十几亿群众一起,怎么会办不好一份报纸呢?”  主办《楚天都市报》期间,蔡总专门开辟了“新闻评论”、“读者来信来电”等栏目,接受上至省委书记下到平民百姓各个阶层人群的监督和建议。楚报在每年一次大的改进之前,都有一个大型读者意见调查;每周一次业务例会,都会通报读者关于对报纸的意见;内部评报栏、报纸上的“读者·作者·编者”专栏,都不断传递着读者的声音。因为蔡总至始至终坚信:“只要心中有党和人民群众,就可以漫漫求索路无悔,俯仰无愧天地间。”  梁启超认为报纸的作用在于“开启民智”。对此,蔡华东深表赞同,他觉得“开启民智”是传媒人的职责和历史使命。在担任《楚天都市报》总编辑的日子里,他一直将“真实准确”视作报纸的生命,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增强先进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以提升民众的素质为己任。  在品牌塑造的道路上,《楚天都市报》以丰富厚重的文化含量,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以及文化上的道德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注、支持,也能得到读者的理解与认同。  走过风雨崎岖,尝遍辛酸苦辣,才能见雨后彩虹。在责任之心的驱使下,蔡华东一直在为楚报的发展壮大而努力着、付出着,从而使《楚天都市报》在中国各大报业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当广大读者和业内同行们赞扬他是“报业奇才”时,他说:“《楚天都市报》的辉煌是楚报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传播先进文化是媒体人应尽的责任,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他心目中的“报人责任”内涵丰富  2005年,他从《楚天都市报》回到湖北日报做副社长、高级记者。职务变了,但他始终将“报人的责任”放在心头。在采访过程中,他也一直在强调新闻人的使命与责任。  他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牢记使命,不忘责任。真正的新闻人要勇于承担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和经济责任。  牢记政治责任:在采、编、报、播等阶段都按政治准则、政治纪律办事,就能自觉的地抵制一切噪音、杂音,全力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服务于政府和人民。  牢记社会责任:才能做到“与社会同行,与人民同在”。“新闻工作者有别于商人、有别于农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传声筒,因此心中必须牢记党的责任、党的使命。”新闻工作者要努力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当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  第三个要牢记的责任是文化责任:办报纸和做工人做农民不一样,它有一种文化的传承,具有文化传输的功能。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将来都会被积累下来,先进文化有超越前人的积累;有对错误或落后的批判;有新的个性的创造;也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在积累的过程中创新文化。  第四个要牢记的责任就是经济责任:党报集团也是我们党的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完全靠国家拨钱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所以要自己肩负起经济责任,不断做大做强传媒集团。“如果我们能够牢记使命,肩负起这四种责任,其他的工作也就好安排了。”  现在,作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他更多的是从全局的高度来考虑整个传媒集团的发展。新闻媒体肩负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的重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报集团必须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为己任,强化党报的权威,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就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执政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全局服务。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三贴近”原则,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起他的历史责任。  蔡华东对目前少数媒体为了追求“眼球经济”,走入了“新闻娱乐化”误区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有些人甚至捏造虚假新闻,而将责任抛到了九霄云外。针对新闻界频发的一个又一个“新闻”,如北京“纸箱馅的肉包子”、江西“恶毒后妈摧残小女孩”,他写出了《初论新闻思维批判与创新》,提出要创新和改善我们的新闻思维,把握向度、恪守信度、尊重、力求高度、追求深度,让那些反社会反主流的、不可新的、媚俗的、低级趣味的、肤浅草率不负责任的、滥竽充数的“新闻”在责任媒体上无处容身。记者是“社会之公人”,媒体是“社会之公器”,新闻人不可忘记自己光荣的使命和历史责任。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新闻之外的功夫在哪里? 蔡总认为,政治和文化是新闻的两个最大的外功。对一个记者来说,政治责任是让你不小、不私,高瞻远瞩,光明磊落;文化责任是让你不浅、不俗,学养深厚,敏锐从容。  “责任造就公信力。谁有责任心责任感,谁就会成为一流的传媒集团。”他这样说道。  他是个好记者,更是个优秀编辑  “我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但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编辑。”在蔡华东的编辑作品选《深山里,好一户英雄人家》的前言中,他这样写道。  不过,据湖北日报一位资深记者说,蔡华东一进入湖北日报就显露出他的记者才气。“他七十年代末采写的一篇关于‘兵妈妈’的长篇报道就曾深深打动读者,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那位老记者说:“只是后来工作需要他做编辑、总编辑,他就把才智倾注在编辑方面,一心为他人‘作嫁衣’了。”  翻看他编辑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编辑的文章,力求客观公正,果然是如别人评价的那样以“特殊的功底传达出特殊的意义”,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与他合作多年的同事张晓峰评价他:“蔡华东是原《楚天都市报》的掌舵人,各方面新闻功底都很深厚,尤其是在新闻编辑方面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能把一篇很平淡的消息弄得很精彩。”也许,他的神奇,就在于他的责任感、使命感。他说作为新闻人,一要有专业精神,二要有职业精神,不能为了钱与权出卖自己的良心。  当然,他的神奇与他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正如他书中所写,“‘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居上,不能张狂;处下,则更要有宽阔的胸襟、远大的目光和艰辛的劳动,不然就容易埋没自己。自己不做超出常规的努力,何来突破常规的成功?”  对于荣誉,他淡然一笑  1957年1月,蔡华东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农村当了十年农民,经历了许多风雨。后来恢复高考,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1982年毕业后走进了湖北日报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站站长、《楚天周末》副总编辑、政宣科教部副主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期刊中心总监、党委委员。曾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三届“湖北新闻名人”、第六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编著出版有个人采写作品选《国门倚天剑》、新闻文论选《社会·新闻与报业》、编辑作品选《深山里,好一户英雄人家》、作品集《巍巍青山护长城》。他参与策划、采写、编辑的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荣获2007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由于他工作出众,成绩卓著,被人誉为“伟大的新闻学者”、“报业奇才”。  对于这些丰富的经历与耀眼荣誉,蔡华东只是淡然一笑,不愿多谈。“这些都已经是过去了,荣誉只是附属物,你做得越多,回报的可能就会越多。”他的低调,如富矿藏于地底;他的语言,在他的报纸里。他更愿意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文字,以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影响他人,影响社会。

湖北日报编辑部主任

这里面有。孙方:禅境与书境 作者简介:  孙方 男,汉族,江苏铜山人,1924年10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1947年又入华北联合大学学习,历任《江汉日报》《湖北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等职,1983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自幼喜爱书法。擅长行草,所作质朴遒劲,流畅自然。佛教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南北朝时,菩提达摩东来,传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宗。至六祖惠能,于黄梅东山寺承受衣钵,说法三十七年,开创了顿悟禅宗,使佛教与中土儒、道等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划时代的中国禅文化,使禅宗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及海内外,影响深远。 书法艺术,为独特的中华文化传统艺术,深受禅宗影响。许多高僧皆为著名书法家。唐代怀素、清代八大山人、近代弘一法师等。许多书写佛经的碑帖如《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都成为学书临摹的范本。 书法历史,唐尚法,宋尚意。由尚法到尚意,无疑受到禅文化尚心的影响。意者,心愿也。禅宗“以心印心”、“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渐悟与顿悟等思想,对书法艺术是有深刻影响的。 书法宋尚意的领军人物东坡居士苏轼就深受禅文化的影响,他家中设有禅室,室内设禅榻,以作参禅之用。他与一些高僧过往甚密。他去扬州时,经常过江到金山寺拜访佛印禅师,曾作一首赞佛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自认甚好,派人过江送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后提笔在上面写了“放屁”二字,交来人带回。苏东坡看后很不高兴,马上乘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辩论。佛印禅师看到苏东坡气冲冲的样子,微笑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被打过江来了!”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苏东坡禅修虽未至悟境,但却深受禅的影响,在他的书艺与书论上都有所体现。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在书法艺术上追求平淡、直率、天真、自然,出于本心本意。 宋以后许多书画家都受到禅文化的熏陶,以禅心作书画,以书画抒发禅心,把书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书中有禅,画中有禅,已经把禅宗之“心”、“性”融入书画。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受禅文化影响尤深,他把自己的画室称为画禅室。按禅宗的顿悟、渐悟分南北宗,把书画也分为南北宗。在书法创作中要“见我”要“自居法眼”。把书法艺术分为作意书法和率意书法,把展现自性本相为书画艺术的最高理想目标。在学习提高书法艺术中深入地论述了三种境界,一是“初若印泥”;二是“中若印水”;三是“终若印空”。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追求的是个“淡”字,于自由心境中创造出淡意书法。董其昌把禅意融入书法,把渐修与顿悟作为书法由基本技法的修炼到出神入化、心手两忘的“顿悟”境界。日本书家渡边寒鸥赞董其昌诗:“蝉蜕山阴技入神,纵横逸宕自天真,画禅室里董玄宰,千古艺林顿悟人。” 禅学即心学,悟见本心本性。禅学融入书学,创造禅意书法、心意书法。六祖惠能于黄梅东山寺方丈室聆听五祖为其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见其心”时言下大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无所住,在书法书写中要保持清净之心,不住善恶,不住是非,不受追名逐利,哗众取宠等妄念干扰,在书写中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不着意安排,不忸怩作态,不随世俗。随心所欲,了无滞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而见其心,即明心见性之心。书法艺术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过程。参禅有三关,禅意书法提高亦有三境,逐步达到三个境界: 一是有心境,即董其昌所说印泥境,“鸿爪雪泥”,踏踏实实学书临帖。碑帖是自古以来公认的书法珍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临帖就是化我为古,博采前人之所长,提高书法中民族审美的共性。学会用笔用墨章法布局,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精心书写。有心境是写好书法的基础,不可逾越。 二是随心境,即董其昌所说印水境,行云流水。“随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苏东坡所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有心境的基础上化古为我,随意挥洒,抒发感情,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只有随意挥洒,才能充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审美意识中的个性,在随心境中,经意与随意、作意与率意、有意与无意,相辅相融。既体现民族审美的共性,又显示书家审美的个性,逐步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米芾四十岁前为集古字阶段,四十岁以后方能博采众长,化古为我,自成一家。正如王文治赞米芾诗中所说:“一扫二王非妄语,只应酿蜜不留花。” 三是无心境,即董其昌所说印空境,无意于佳而佳,无心插柳柳成荫,此乃书法之最高境界。充分抒发心灵,见到自性。唐戴叔伦作歌赞怀素作书:“弛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有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问他为什么写得这样好,怀素说他也不知道。这不是无心之作吗!此处之无心实乃本心本性之心。无中有有,有中存无,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此处之无心,实是书法家在书法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学问的积累,文化艺术的修养以及对形形色色的大自然的、社会的、人体的美的感受,积淀在内心潜意识中,通过书写笔墨自由自在的变化反映出来。无心之心即“应无所住而见其心”之心,“明心见性”之心。故“书也者,心学也”。“文须数言方解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所谓书如其人。 书法艺术之三个境界,也有一个由渐修到顿悟的过程。草圣张旭观公孙大娘剑器舞,听吹鼓手奏乐进而领悟书法的韵律、节奏,草书大进。黄庭坚在峡江见舟人逆水行舟,长桨拨水而悟,创长枪大戟放射性书体。这样的事例很多。故书法也是要悟的。书境与禅境同样有渐修到顿悟的过程。孙方:禅境与书境

蔡华东 1957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主任记者。1982年1月到湖北日报社从事记者工作。1988年任孝感记者站负责人,1989年任咸宁记者站站长,1992年任《楚天周末》副总编辑,1993年起任湖北日报社政宣科教部副主任。湖北省社会学会会员。策划、编辑的新闻报道"Kent广告冲击波"系列获湖北新闻奖三等奖,《检察官叶子新以身殉职》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小熊猫"见到妈妈啦》获湖北好新闻二等奖。有《试论当今中国报纸大走势》、《沦专栏专版策划》、《车匪路霸犯罪研究》等20余篇论文在理论刊物刊发。一位总编辑的“报人责任” 记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蔡华东湖北传媒网通讯(实习记者韩建超、陈俊蕾)有这样一位报人,从农民到记者,又从记者做到编辑、总编辑;  他先后编辑出版过个人采写作品选《国门倚天剑》、新闻文论选《社会新闻与报业》、编辑作品选《深山里,好一户英雄人家》、作品集《巍巍青山护长城》;  他曾先后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三届“湖北新闻名人”奖;  他还获得第六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享受国务院津贴。  在自己的报业生涯中,他把名利看得淡如烟云,却把“责任”二字看得重如泰山,“铁肩担道义”对他而言是实至名归。  他,就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高级记者蔡华东。  他认定读者是办好报纸的不竭动力  提起蔡华东,不可不提及他在《楚天都市报》担任总编辑时的辉煌。  正是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楚天都市报》由原来的几十万份,发展到130多万份,发行量排到了世界37位。他的经历,可以说是一个都市报人的缩影。  2002年蔡华东接手《楚天都市报》总编辑以后,就认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报纸的生命力应该在人民群众之中。“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群众,大家不订你的报纸,你的报纸就失去了生存的可能。”蔡总说,“所以,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就要全心全意依靠市民办报。”正如1843年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提出的: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在决定报纸命运的生死牌中,人民群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你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主管部门就会扶持你、支持你;你拥有众多的读者,广告商会对你青眼有加;你的编辑记者真正能够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你就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极大的智慧和力量。  “谁是报纸的上帝,谁能给报纸带来不竭的动力?”用蔡总的话说:“你真心为群众,群众就会帮你办报。团结就是力量,和十几亿群众一起,怎么会办不好一份报纸呢?”  主办《楚天都市报》期间,蔡总专门开辟了“新闻评论”、“读者来信来电”等栏目,接受上至省委书记下到平民百姓各个阶层人群的监督和建议。楚报在每年一次大的改进之前,都有一个大型读者意见调查;每周一次业务例会,都会通报读者关于对报纸的意见;内部评报栏、报纸上的“读者·作者·编者”专栏,都不断传递着读者的声音。因为蔡总至始至终坚信:“只要心中有党和人民群众,就可以漫漫求索路无悔,俯仰无愧天地间。”  梁启超认为报纸的作用在于“开启民智”。对此,蔡华东深表赞同,他觉得“开启民智”是传媒人的职责和历史使命。在担任《楚天都市报》总编辑的日子里,他一直将“真实准确”视作报纸的生命,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增强先进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以提升民众的素质为己任。  在品牌塑造的道路上,《楚天都市报》以丰富厚重的文化含量,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以及文化上的道德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注、支持,也能得到读者的理解与认同。  走过风雨崎岖,尝遍辛酸苦辣,才能见雨后彩虹。在责任之心的驱使下,蔡华东一直在为楚报的发展壮大而努力着、付出着,从而使《楚天都市报》在中国各大报业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当广大读者和业内同行们赞扬他是“报业奇才”时,他说:“《楚天都市报》的辉煌是楚报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传播先进文化是媒体人应尽的责任,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他心目中的“报人责任”内涵丰富  2005年,他从《楚天都市报》回到湖北日报做副社长、高级记者。职务变了,但他始终将“报人的责任”放在心头。在采访过程中,他也一直在强调新闻人的使命与责任。  他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牢记使命,不忘责任。真正的新闻人要勇于承担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和经济责任。  牢记政治责任:在采、编、报、播等阶段都按政治准则、政治纪律办事,就能自觉的地抵制一切噪音、杂音,全力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服务于政府和人民。  牢记社会责任:才能做到“与社会同行,与人民同在”。“新闻工作者有别于商人、有别于农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传声筒,因此心中必须牢记党的责任、党的使命。”新闻工作者要努力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当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  第三个要牢记的责任是文化责任:办报纸和做工人做农民不一样,它有一种文化的传承,具有文化传输的功能。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将来都会被积累下来,先进文化有超越前人的积累;有对错误或落后的批判;有新的个性的创造;也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在积累的过程中创新文化。  第四个要牢记的责任就是经济责任:党报集团也是我们党的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完全靠国家拨钱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所以要自己肩负起经济责任,不断做大做强传媒集团。“如果我们能够牢记使命,肩负起这四种责任,其他的工作也就好安排了。”  现在,作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他更多的是从全局的高度来考虑整个传媒集团的发展。新闻媒体肩负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的重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报集团必须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为己任,强化党报的权威,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就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执政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全局服务。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三贴近”原则,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起他的历史责任。  蔡华东对目前少数媒体为了追求“眼球经济”,走入了“新闻娱乐化”误区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有些人甚至捏造虚假新闻,而将责任抛到了九霄云外。针对新闻界频发的一个又一个“新闻”,如北京“纸箱馅的肉包子”、江西“恶毒后妈摧残小女孩”,他写出了《初论新闻思维批判与创新》,提出要创新和改善我们的新闻思维,把握向度、恪守信度、尊重、力求高度、追求深度,让那些反社会反主流的、不可新的、媚俗的、低级趣味的、肤浅草率不负责任的、滥竽充数的“新闻”在责任媒体上无处容身。记者是“社会之公人”,媒体是“社会之公器”,新闻人不可忘记自己光荣的使命和历史责任。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新闻之外的功夫在哪里? 蔡总认为,政治和文化是新闻的两个最大的外功。对一个记者来说,政治责任是让你不小、不私,高瞻远瞩,光明磊落;文化责任是让你不浅、不俗,学养深厚,敏锐从容。  “责任造就公信力。谁有责任心责任感,谁就会成为一流的传媒集团。”他这样说道。  他是个好记者,更是个优秀编辑  “我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但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编辑。”在蔡华东的编辑作品选《深山里,好一户英雄人家》的前言中,他这样写道。  不过,据湖北日报一位资深记者说,蔡华东一进入湖北日报就显露出他的记者才气。“他七十年代末采写的一篇关于‘兵妈妈’的长篇报道就曾深深打动读者,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那位老记者说:“只是后来工作需要他做编辑、总编辑,他就把才智倾注在编辑方面,一心为他人‘作嫁衣’了。”  翻看他编辑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编辑的文章,力求客观公正,果然是如别人评价的那样以“特殊的功底传达出特殊的意义”,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与他合作多年的同事张晓峰评价他:“蔡华东是原《楚天都市报》的掌舵人,各方面新闻功底都很深厚,尤其是在新闻编辑方面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能把一篇很平淡的消息弄得很精彩。”也许,他的神奇,就在于他的责任感、使命感。他说作为新闻人,一要有专业精神,二要有职业精神,不能为了钱与权出卖自己的良心。  当然,他的神奇与他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正如他书中所写,“‘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居上,不能张狂;处下,则更要有宽阔的胸襟、远大的目光和艰辛的劳动,不然就容易埋没自己。自己不做超出常规的努力,何来突破常规的成功?”  对于荣誉,他淡然一笑  1957年1月,蔡华东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农村当了十年农民,经历了许多风雨。后来恢复高考,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1982年毕业后走进了湖北日报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站站长、《楚天周末》副总编辑、政宣科教部副主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期刊中心总监、党委委员。曾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三届“湖北新闻名人”、第六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编著出版有个人采写作品选《国门倚天剑》、新闻文论选《社会·新闻与报业》、编辑作品选《深山里,好一户英雄人家》、作品集《巍巍青山护长城》。他参与策划、采写、编辑的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荣获2007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由于他工作出众,成绩卓著,被人誉为“伟大的新闻学者”、“报业奇才”。  对于这些丰富的经历与耀眼荣誉,蔡华东只是淡然一笑,不愿多谈。“这些都已经是过去了,荣誉只是附属物,你做得越多,回报的可能就会越多。”他的低调,如富矿藏于地底;他的语言,在他的报纸里。他更愿意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文字,以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影响他人,影响社会。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教授,博士生导师,男,土家族,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处处长,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兼任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

吴建华(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会展高级策划师。法国昂热大学旅游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访学期间,考察了西欧、北欧15个国家50多个城市的旅游、酒店和会展,与韩国、日本及港澳台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广东省旅游管理重点扶持学科旅游文化方向带头人。  武汉大学历史系专业毕业,历史学学士厦门大学专门史专业毕业,专门史博士法国昂热大学旅游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7湖北师范学院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任历史系系主任;8—6湛江师范学院任教授;任历史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学院宣传部兼统战部部长、社科部主任;7—6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任教授6至今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任教授 本科生:旅游文化学、岭南文化地理、岭南海洋文化与社会研究生:旅游文化学、港澳台旅游比较研究 主持武当山湖北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委托项目:武当山特区八仙观村景区一期规划(2013)主持广州市经贸委会展服务中心委托项目:广州展会评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3)主持广州贝奇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13年“广货北上”展览会运营策划方案(2013)主持东莞市博物馆委托项目:东莞明清经济研究(2013)主持中健行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广东省名胜风景区-乐昌市金鸡岭风景区总体规划(2012)主持广东石湾酒厂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广东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策划与建设(2011)参与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提升广东现代会展业竞争能力的国际比较研究(2011)主持广州贝奇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广东国际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运营策划案(2010)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以广东省为例(2010)主持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委托项目: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商务展览和商务会议实训项目规划建设(2010)主持全国国际商务会展专业培训考试中心委托项目:国际商务会展员实务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2010)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休闲文化与文明生活风尚建设问题研究(2009)主持珠海拱北中旅集团课题:广州新电视塔运营方案(2009)参与梅州市丰顺县砂田镇课题:黄花村旅游规划与开发方案(2009)主持广州市美室展览有限公司课题 2010年(广州)台湾产品博览会项目研究报告(2009)主持广州经贸会展服务中心课题 广州经贸会展服务中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报告(2009)主持广东财经大学项目:岭南海洋文化与社会(2009) Analysis on the Pattern and Policies of China’s MICE I Chinese S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8二元产销型展会模式初探会展财富10论世界博览会文化及其性质特征时代经贸23论会展实践教育研究的缺失现代企业教育4基于客家文化元素的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与对策,战略与风险3中国休闲旅游教育发展报告经济研究导刊,8论“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8客家文化旅游之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及对策——以梅州地区为例会展财富10广东发展工业旅游时机已成熟中国旅游报2010年9月24日第11版粤港澳合作建设广府文化圈的难题与路径探索香港出版社5新加坡会展奖励综合性区域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会展财富12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会展专业和会展产业广州大学学报4合作竞争超越: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关系会展财富12中国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与旅游科学的深度研究思考中国旅游研究三十年(1978—2008)名家评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中德会展产业格局及其政策比较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从两方却金碑刻解读明代东莞商贸经济东莞市博物馆藏碑刻文物出版社4 邱浚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会展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冯子才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酒店基础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酒店前台实用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酒店客房实用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会展文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旅游从业英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现代会展英语实务教程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该教材荣获第三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优秀成果三等奖19会展服务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 2006年度,2007年度中国会展业十大会展理论人物,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组委会与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活动组委会联合颁发在第八届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暨2009—2010中国会展产业金手指奖年度评选活动中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会议旅游产业金手指奖·十大理论人物”奖项。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组委会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服务业高级顾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高级顾问广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二轮学科评估专家亚洲海洋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潜江市政府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广州市经贸会展服务中心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新丰县政府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顾问中国商务部国际商务会展员培训师澳门大学会展策划师培训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旅游研究》杂志审稿专家

湖北农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是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原名华中农学院学报,1986年随学校更名而改用现名。现任编委会主任王运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按照国家科技与出版管理要求,根据农业各学科的研究工作进展,及时组织发表扫映其研究成果的论文、实验报告、研究简报和专题综述性文章,为教学、科研和生产服务”。坚持“为教师和科技人员反映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争鸣提供发表园地,以期促进本校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加强学术研究、培养学术新秀”的办刊宗旨。 本刊接受所有农业学科及生物学科的稿件,以报道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学的稿件为重点,并以此形成本刊的特色。本刊的文章别被国际CABI、AGRIS数据库和国内CS-TA、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收入。美国的CA等20余种国内外文摘刊物视本刊为一次文献源,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等100余家馆藏单位把本刊为核心科技期刊收藏。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1992年以来,本刊先后5次获农业部、国家教委和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本刊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负责国际发行。武汉市邮局负责国内发行(代号38-120),标准刊号:ISSN1000-2421;CN42-1181/S现任编辑部主任熊家国副编审。本刊编辑部地址:430070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校内。

程水源,男,汉族,1965年5月出生,湖北天门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博士后,美国MBA,二级教授,果树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和学科教学·生物四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果树学、林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现任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中共黄冈市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1993年12月至1997年2月任湖北农学院园艺系副主任;1997年2月至1998年11月任湖北农学院园艺系主任;1998年11月至2001年9月任湖北农学院院长助理兼科技处处长;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任湖北农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任长江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常委;2005年1月任黄冈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6年7月全面主持学校党委、行政工作;2006年12月当选为中共黄冈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007年5月当选为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2007年8月任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009年11月任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果树专业学习;1986年7月至1989年7月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果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上半年在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其间,1999年9月至2001年3月在美国俄亥俄大学攻读MBA。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培养第一层次人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农业科学》副主任编委,《果树学报》、《植物学报》、《湖北林业科技》编委;中国银杏产业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银杏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生态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湖北省青年科协副会长,湖北省农村发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主要从事特种植物次生代谢的分子生理学及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在银杏黄酮、萜内酯合成机理及调控研究方面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居国际领先地位。同时跨学科从事区域经济组织与制度创新、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战略决策及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包括30篇SCI、2篇EI,4篇ISTP),出版、主编、主审教材及专著14部。获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选育良种3个,获发明专利4项,在Genbank上登录基因32个。

吉林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如果是应试需要的话看一下丁柏铨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人大版的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另外南方周末、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也是经典。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话还是研究一下感兴趣的媒体,尤其是你将要涉及的那个口子的常用报道模式。不知道你是哪种工作性质,每个口子的稿子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其实熟练了之后就是套。

迟日大律师法学博士,高级律师,首席合伙人。曾为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书记员职务。吉林省律师实习基地实习指导老师。 迟日大律师领导的功承律师事务所系吉林省律师行业具有影响力和推动力且实力迟日大夫人刘爽女士,现任盛邦传媒集团总裁、《房地产报》社长兼总编辑。 于1993年毕业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1993年—1995年任吉林日报编辑,1995年—1997年任城市晚报记者,1998年—2000年任《吉林经济报》编辑部主任、广告部主任,2000年创办《房地产报》至今。

  • 索引序列
  • 湖北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湖北日报编辑部主任
  •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湖北农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吉林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